张云富
(沈阳市土地储备中心, 辽宁 沈阳 110014)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乡建设发展很快,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城市发挥地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作用也日益显著。然而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一方面带来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另一方面却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强烈的冲击。因此,从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的角度来提出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与开发战略,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城乡协调发展和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化进程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治理问题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要营造良好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相兼得的优化结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结构的主体,影响着城市生态系统的结和功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结构,促进物质良性循环和能量流动,必须改进城市的产业结构。
从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角度出发,规划发展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规划多种生态农业模式,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农林立体结构生态经济系统,形成良好的水陆交换物质循环生态系统,农、鱼、禽水生生态经济系统,湿地综合利用开发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多功能污水自净生态经济系统,建立多功能的农、副、工联合生态经济系统。
在企业层面上要根据生态效率,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产品包装“绿色化”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在区域层面上,按照工业生态学原理,通过企业问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在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从解决生产与生活之间的矛盾出发,重点规划档次高、辐射面广的专业市场,结合城市规划开发建设高档商贸中心。规划和建设信息网络,加快以科技服务、社区服务为重点的服务业发展,形成覆盖范围广、服务水平高,渗透到各行业、千家万户的综合服务体系:合理规划房地产业,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开发”的战略,严格控制房地产用地外延扩展,消化闲置商品房,切实提高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水平,改善市民人居环境;积极规划好旅游产业,要在特色旅游上下功夫,创立一批区域性特色“旅游品牌”,发展规模旅游,使之成为第三产业的支柱。
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就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它相关的科学知识与方法,从城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调控城市社会、经济与自然亚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生态关系,合理规划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途径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使之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进而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促进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利用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完整而全面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必须首先全面评价生态系统的可承受性,以之作为规划基础或以之为依据对前期规划进行审核和修正;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对规划目标进行讨论、从生态角度确定系统结构;规划中采用全新的空间规划模式和适用模式;选用合适的能源和原材料系统,将生态技术运用于具体工程项目,采用新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模式;最后从可持续的角度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
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城市的环境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应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以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和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承受能力为最高宗旨,以提高社会、经济和环境最佳效益为最终目标。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城市规划的重中之重。既要做到科学确定新城区产业布局和功能区布局,又要科学做好新城区环境保护建设工作,加快落实污染物排污许可证制度,科学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环境资源;确定经济增长中的科学能源消耗指标,坚持节约、开源与保护并重的方针,进一步完善资源再利用,实现最大限度的经济增长、最少数量的能源消耗的目标,继续实施以重点污染源烟气脱硫为主的大气环境污染综合整治,要进一步加强新城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工程、河道整治工程,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
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不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原因在于人类单纯追求某些经济目标,同时又缺乏生态经济意识。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人的全面发展,城市是发展的载体,而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才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