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意义、原则和策略研究

2015-03-23 12:52:47张慕浔
河南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体育训练规范性原则

张慕浔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0)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意义、原则和策略研究

张慕浔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江西九江332000)

高校的体育训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重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最为热点的问题。高校是教育和科研最为前沿的单位,并且都具备较为先进的体育设施。高校的体育训练是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学生在这一个环节如果能坚持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习惯。

体育训练;创新理念;资金投入;意识更新

随着高校之间体育竞技范围的不断扩大 、程度的不断加深,高校内部的体育教学及训练形式都日新月异,呈现着不同的特点和反响。高校的体育训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重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最为热点的问题。高校是教育和科研最为前沿的单位,并且都具备较为先进的体育设施。对于这些优势如能很好的发发挥,就可以在发挥特色和特长的情况下提高高校体育训练的效果,提升体育训练的水平,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使公众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强化信念和意识,用科学先进的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训练的效果。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同样体育训练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生命力。发挥高校体育项目的优势促进体育锻炼,在训练理念和方法上要不断创新,适应新时期对体育训练的要求。

1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意义探究

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就是创新,一个社会没有创新便不能发展,一个民族没有创新便不能前进,一个学校没有创新便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创新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是那么重要。体育训练的创新也是保持学生体育兴趣、保持学校体育教学先进性的基本要素,创新才能实现壮大和发展。积极促进高校体育创新对于发展高校体育事业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的体育训练是学生系统学习体育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学生在这一个环节如果能坚持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习惯,。学生离开校门后,一切有组织的体育活动都需要自主和自愿参加,如果学生不能在学校期间形成这种习和能力,那么,在未来的人生路上,他们不很难具有自我体育运动的意识和习惯。

在科技飞速发展、物质极大繁荣的今天,人们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健康意识都非常强烈,高昂的医疗费让公众将保健和健身看的更加重要,大众体育健身活动如火如荼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高等教育作为国民系统接受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体育训练就更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创新高校体育训练是一件具有非凡意义的活动。

创新高校体育训练的重要意义还表现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形象体现,是学校办学与发展的理念的体现。目前的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生活经历等,都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所以针对这部分人的一切体育活动乃至于体育训练都应该紧扣时代脉搏,符合年轻人的心里和生理特点。更要与开展和创新校园文化结合起来,体育活动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良好兴趣爱好培养的重点项目,学生如果能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定位在体育训练和体育活动中,那么,校园内一些不健康的因素就会减少或者是消灭,从而保证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而向上。所以创新体育训练和学习文化的形成以及学校的发展都密切相关,创新体育训练的行动具有时代意义。

2 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原则

高校体育训练的创新活动开展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俗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圆。体育训练是一项综合的复杂训练工作,不坚持科学的原则盲目进行,势必要造成不良的后果。正确选择体育创新的思路和措施,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那么下面就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原则。

2.1注意体育训练创新的规范性原则

世间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按规律办事就不容易成功。高校体育训练的创新也是要在一定的规律上发展,并且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体育训练的规范性原则主要是表现在训练目标、方法、机制构建等方面,在这几个方面实施创新依然要遵循体育训练创新的规律。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训练内容等,都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如果不遵循一定的规律,那么很难有良好的成绩出现,所谓的创新也只是一句空话而已。在创新的内容、要素、结构等几个方面都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性原则。如果忽视了创新的本质属性,那么就是造成南辕北辙的结果。创新体育训练坚持规范性原则,可以有效保证体育训练内容效果不被弱化,同时能够保证体育训练创新的高效性。创新体育训练坚持规范性还可以保证训练的目标正确,训练的方向正确、训练的方法正确。规范性原则对于创新高校体育训练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没有规范性的体育锻炼,将会出现无序状态,更无法保证训练的高效性。规范性也是创新体育训练效果的有力保证,没有规范性就没有科学性和完整性,也没有秩序性。所以,高校创新体育训练中,要严格遵守规范性的原则。

2.2以人为本的原则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最主要生产力,针对人开展的 一切工作都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从人的最基本要求出发,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充分考虑到人的发展和成长。要彻底改变之前以人的工具性和社会性为教学目标的理念,全面深化和推荐素质教育,将新时期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加社会化和人本化。以人为本是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一种迫切的内在需求。高校体育训练创新的以人为本原则是在充分重视人的素质形成,尊重人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训练原则,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高校体育在各个训练环节中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样才能培养出新时期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也才能提高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经济繁荣,人才需求旺盛,面对新时代的社会发展特点,人才的培养标准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的素质不在执着于专业知识一个方面,而是将人才的身体健康状况作为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没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怎么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步伐,以及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2.3体育训练的创新要坚持系统性原则

体育训练的创新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一个标志,创新高校体育训练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训练的创新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体育训练是一个综合的过程,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因此体育训练的创新要树立正确的观念和观点,要把体育创新视为一个整体性和完整性共存的系统工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把握动态性和变化性,从而形成一个多元的互动的创新模式。多元化、系统化、稳定的创新训练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体育训练的创新性和完整性。从而构建一个具有多元化、立体化的创新网络体系,进而保证该系统的高效运作,使之健康发展、高效运行。还要根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系统化地进行设计和创新,将体育创新的投入最小,功能化和功效最大化。系统化不仅是指训练,在行动中也要进行完整的系统化设计。用最新的思维形式去处理体育训练的问题,使高校的体育训练辐射面更广。

3 创新高校体育训练的策略

高校体育训练的创新是需要人们进行系统化和科学化设计研究的,在坚持必要的创新原则基础上,实施有效的创新策略也是必须的。缺乏有效的创新策略,是不可能有高效的创新效果的。因此铲除高校体育创新的制约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可以积极地践行新时期素质教育的方针,培养出更多的体育优秀人才。所以创新高校体育训练是要有一定的科学有效的措施来保证。

3.1更新观念创新改革的意识

理论指导实践,思想决定行动,所以在创新高校体育训练的过程中,要保持科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理念。所谓理念就是人们认识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对社会现象的理性认识,及追求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哲学观点,也是作为社会主体在社会实践中的思维活动,以及在活动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和向往追求。人们的意识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延续性和指向性的认知观念和体系。在高校体育创新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创新意识就是如何科学地设计和实施体育训练活动,体育创新的理念应该并且始终是贯穿在整个活动中。是针对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或者是价值观。创新的理念应该是始终都贯穿在整个体育训练的过程中,在整个体育训练中具有主导地位。所以创新高校体育训练,应该首先更新理念,理念创新后才会有创新的行动。基于这样的理念后才能使整个高校体育训练占据主导地位,采取绩效化的管理理念,将人本理念和绩效理念贯穿在体育训练中,并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系统设计新形势下高校体育训练的创新行动,找出适合体育训练创新的发展规律,有效提高高校体育训练的效果,促进体育事业的有序发展。

3.2构建完善的投入体系

体育训练是一项需要投入的活动,尤其是创新体育训练更需要一定的人财物的投入,没有经济和人力资源的 支持,任何一项创新都难以成功。高校体育训练的创新更是需要一定的人财物的投入。资金是创新活动的物质基础,更是在创新活动中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足够的财力做保障,那么体育训练创新就不能实现。重视体育训练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构筑一个完善的资金投入系统,这样再重视体育训练的创新才不会仅停留在口头上,才能更好地付诸行动。比如体育训练的场地、器材、设施,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做后盾才能实现。目前高校体育训练所需要的场地器材等,都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设备老化,设施落后等,都影响着体育训练的创新和开展。因此构筑有效的资金投入体系,才能有效保证体育训练的创新开展。

做好高校体育创新活动应该从对创新含义的理解和创新的原则坚守方面入手,科学制定实施措施,保证具有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完成高校体育训练的创新。

[1]裴春燕.试论高校体育训练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2]陈正富.谈创新理念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4期.

[3]袁小华.现代体育课的灵魂是创新[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09期.

G807.4

A

1003-5168(2015)-12-0283-2

猜你喜欢
体育训练规范性原则
体育训练教学中的平衡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06
自然资源部第三批已废止或者失效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01-06 02:03:17
营养健康与体育训练结合的思考
作为非规范性学科的法教义学
法律方法(2018年3期)2018-10-10 03:20:38
青少年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体育风尚(2018年10期)2018-01-28 22:53:45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我国知识产权判例的规范性探讨
知识产权(2016年1期)2016-12-01 06:56:38
紧贴实战落实《大纲》要求推进航空体育训练创新发展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论量刑说理的规范性与透彻性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