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文萌
(义煤房地产管理中心,河南 义马 472300)
建筑工程管理通过研究建筑工程的每一要素,制定统一的目标,合理规划项目的流程,积极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综合评估工程质量,有效保证建筑工程的正常进度。
一个完善的工程管理系统除了要含有完善的制度和部门以外,还需要有相应的责任人。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要做好管理工作。调查发现,一部分建筑单位为了节约企业资金,就会忽略管理体系的建立,致使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管理人员简配,建筑工程的质量得不到保证。随着新式建筑的出现,传统的窑洞建筑正逐渐被取代,但是由于管理不我完善,存在比较严重的照抄照搬、互相模仿等问题,建筑能耗高、质量差、施工粗糙,并没有切实考虑陕北地区的环境因素,导致建筑达不到使用要求。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管理人员水平不高是一个常见问题,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致使工程管理专业化水平不高。此外,建筑行业模式也存在很多问题。在进行管理时,很大一部分建筑单位只是对技术性强的部分进行管理,其他的部分均由施工队完成。由于劳动作业队的机械化水平和计算水平不高,施工人员整体素质低,致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程度不高。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项目的审查是施工的关键环节。当前,在工程建设审查还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的阶段,并没有到现场进行实地勘测,不能确定方案是否符合地形特点[1]。致使不达标的设计材料也可以通过审查。施工过程中,这些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建筑工程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均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目标进行明确,对材料质量进行把控,保证结构主体的质量,做好重点部位的施工管理。
建筑工程进度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可以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在完成工程目标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进度的影响因素非常多,需要将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积极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加强建筑工程控制措施的重要环节,为工程管理的有序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实施统一的规划,规范运行秩序,使建筑工程的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增强交流与沟通,形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局面,提高工作效率。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使得工程管理实现全面有效的统筹,组成完整的系统,将项目投资、项目预算、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评估等环节有机结合,合理把握建筑工程的整体流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目标,指导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有序落实,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
着重加强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对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突出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与预算,针对施工的人工费用、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作出相对准确的估算,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中每一个细小的因素,规划出最优化方案,将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有效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在采购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合理配置资金,加大对施工设施的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代替传统的设备,加强硬件设施,淘汰落后的设备,并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及时维修与养护,保证设备的可行性,增加使用率,提高施工的效率,缩短施工的时间,同时进一步保证了施工的安全,减少安全隐患,降低因安全问题带来的无形损失。
提高对建筑工程的监督管理意识是保证建筑工程有序开展的前提,为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行与开展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树立监督意识,完善监督机制,使得施工人员在思想上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防止偷工减料的发生,保障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同时,监督部门有效落实监管职责,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的监督,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相关领导人员的权力,抑制腐败的滋生,使得采购过程中对建筑材料品质的关注度上升,保证了施工材料的质量,从源头上控制质量问题。而监督管理意识的加强,使得建筑工程的问责机制不断完善,将问题落实到相关人员身上,加强了工程的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再管理也必然会更加深入,本文通过对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现存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对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的再管理做出一点贡献。
[1] 龚华勇.浅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科技风.2010(07).
[2] 余代林.浅谈建筑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
[3] 孙家祥.基建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6: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