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晓梅 李超
(山西省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9)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据统计,在我国660 多个城市中,有近400 个城市缺水,有110 个城市严重缺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城市缺水数量还将进一步增加[1]。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几年,随着扩招规模的增大,高校成为城市用水大户,节水责任也更加重大。但如此严峻的用水形势之下,我们却发现目前高校中广泛存在着与建设“节约型校园”不相协调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节水给予重视。
由于水龙头本身不严或用水者未关紧,洗漱间经常有漏水发生。而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能流水1~6 立方米[2]。部分同学有洗脸不用固定器皿的习惯,按每次洗脸两分钟记,用水超过12L,而用盆洗脸一次仅需用水4L。另外,直接用流水涮拖把,洗衣服时换水过于频繁的现象也造成了水资源浪费。
在洗澡按次收费的公共浴室中,收费与用水量无关,许多同学有洗澡过程中不及时关闭阀门的习惯,甚至有同学在洗净后故意享受一段时间大水冲淋。据统计,这样的浴室里,学生每次洗浴的平均用水时间能达到30 分钟以上,用水超过180L。而对采用了智能控水洗浴设备的浴室统计显示:大部分同学每次洗浴用水时间为13min 左右,消费为1.95 元,用水78L;最少的仅用水6min,消费0.9 元,用水36 L[2]。
在化学、环保、医药、农药、轻工、染料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蒸馏、回馏、减压抽滤和减压蒸馏等过程产生的冷却水数量可观,且没有污染[3]。但这些水往往被直接排入下水道,造成严重的水浪费。如环境水监测教学实验中的CODCr测定实验中水样的加热回流需要使用2h 的冷却水,每次实验耗水约1.44m3。某学院160 名同学做这个实验,按两人一组记,仅这一个教学实验完成就需要消耗冷却用自来水约115 吨。而若采用简易泵头和冰块冷却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则仅需耗约96L 水,是直接排放耗水量的万分之八。
此类用水对水质要求较低,但传统上仍使用干净的自来水。相对于中水回用等节水模式下的用水浪费严重。
据统计,普通家庭生活用水中的水浪费现象远不如高校严重[4],主要是因为家庭中用水者同时是付费者,他们的用水量与其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而高校中用水者对其用水行为往往不需付出代价。学生生活用水、保洁用水、实验室用水、绿化用水等的水费均靠学校补贴。如此,用水者的切身利益与其用水量没有关联,故其用水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牵制。同时,由于政策原因,高校还暂时出现不了明显的用水不足,高校用水者不会切身感受到“用水荒”,也就难也对水危机产生直观的认识和深刻的印象。如此,在节水觉悟不高的情况下,高校用水者在利益和感情上都得不到有效的节水激励,也就难以厉行节约用水。
由于目前学校的节水工作一般不被纳入学校的整体业绩考核之中,所以在部分高校中节水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节水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宣传教育等工作不到位。
2.2.1 节水管理队伍缺陷
高校中相关管理队伍力量过于单薄,大量的水费征收工作使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做好节水工作;部分管理人员受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节约用水方面的业务素质不高,不能及时掌握和应用先进的节水管理方法;更有甚者,节水管理人员自身节水意识不强,对节水工作热情不高,敷衍了事。
2.2.2 节水管理体制落后
受管理队伍缺陷的影响,不能建立完善的节水规章制度和有效的节水激励政策。如此,高校用水“吃大锅饭”导致的权责分离问题得不到根本性解决,也就难以保证用水节约。
2.2.3 学校资金投入不足
学校在制定年度规划,进行财政预算时,不舍得在节水上投资,造成学校不能及时配套节水设备,应用节水技术。另外,部分学校没有健全的水表体系,导致用水管理和考核不能正常实施。
2.2.4 宣传教育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够
传统的展板,宣传册,讲座等由于形式单调,内容呆板,广大师生的互动性、参与性不强,也就不可能使节水理念在师生中入脑入心。所以宣传教育搞了若干年,但用水浪费依旧势头不减。甚至部分宣传活动组织者流于形式,不进行宣传效果的分析总结,对师生节水意识的提高帮助不大。
3.1.1 有效划分学校内部的用水单元
为了最大程度上实现用水“权责统一”,应将用水单元细化,使用水人对其自身用水行为和用水量有效控制,以实现用水人对用水的自我管理。比如,用水单元划至各公寓楼后,还要进一步细划至各个厕所和洗漱室,某个厕所或洗漱室的用水则由相应的固定学生集体负责。
3.1.2 制定实施用水奖惩制度
学生生活用水管理中,水费数额较低,难以借此有效牵制学生生活用水。综合测评是学生普遍重视的,节约作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有理由成为综合测评的一个指标,故可将节水纳入到综合测评之中。具体而言,分别求出某时间段内各用水单元内的人均用水量,对不同单元的人均用水量进行排名,按排名确定综合测评中的加分和扣分(可考虑男女差异)。虽假定某用水单元内的各用水者的用水量都相等有一定的不公平性,但有利于营造用水单元内部对节水的相互监督和促进。
综合测评的牵制可能引发节水竞争效应,在较短时期内较充分地挖掘出用水潜力。此时的人均用水量是最佳节水模式下的用水量(不同季节下应予以区分),故此用水量可以被制定为相应季节下的人均用水定额。得到此用水定额之后,即可将排名制改为达标制,即通过超额用水者在综合测评中扣分的方法进行用水牵制。对环卫用水等可以工资为牵制进行类似管理。当然具体实施中,需进一步补充完善该制度。
加大节水投资,积极应用节水器具,设备和技术,即依靠控水设备对进行自动计量和收费。主要针对难以有效划分细致的用水单元的用水场所,如公共浴室,开水房等。目前较为常见的方法是安装IC 卡智能控水系统,该系统按量计费、避免浪费,能达到节约增效的目的,在安全、维护等方面也已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是公共用水场所较为理想的控水设备。
3.2.1 中水回用
高校中的洗浴排水、洗衣排水、洗手洗脸排水、部分实验室排水和部分保洁排水污染轻微,排量大且稳定,是良好的中水原水,这些污染相对轻微的排水经较为简单的污水处理后,便可作为杂用水用于冲厕、绿化、喷洗道路、消防等。此技术具有开源和节流双重效果。
3.2.2 循环用水
主要针对大量使用冷却水等无污染水的化学类实验室。对无污染水产量小或产生时间集中的实验室(如仅在某一教学段集中承担相关实验的教学实验室),可使用简易泵头和冰块冷却使水槽中的水循环发挥冷却作用,对经常大量产生无污染实验用水的实验室则可建立封闭式循环节水装置。该装置通过回收和重复利用冷却水,既节水节能,还可保障实验课进度和降低实验课成本[3]。
3.2.3 选用节水器具
逐步淘汰国家明令禁用的螺旋升降式水龙头,选用红外感应式、延时自闭式、停水自闭式等节水式龙头,或在普通水龙头上加上节水阀芯、节流塞、节流短管等实现节水。淘汰一次性冲洗量在9 升以上的便器水箱,推广用水量为6 升的两档式便器。淘汰传统的手动旋转式淋浴开关,选用“一点通”电磁式,脚踏式等节水型淋浴设备。
3.2.4 积极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时发现管网漏损,降低跑冒滴漏耗水率。
3.3.1 因材施教
制定宣传教育方案时首先要调查了解教育对象的欣赏习惯,心理需求和兴趣所在,只有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的方式方法才可能达到教育目的。关于高校新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的分析表明:看录像优于听讲座,听讲座优于看资料[5]。大学生由于其学习要求,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书本和听课,所以对宣传资料、呆板的知识灌输不会有大的兴趣。但影片、录像却是受到多数大学生钟爱的,这种形式的教育有很多例子:比如关于全球变暖的《The day after tomorrow》,关于禁毒的《门徒》都产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高校节约教育也应从中得到启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教育目的。
3.3.2 互动教育
有关于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的研究指出:教育方式要具有针对性、激励性、趣味性和实用性[6]。将节约渗入到主题班会,辩论赛等互动性强的学生活动中,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会对节约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开展小规模的“体验水荒”活动,让用水人切身感受到最后一滴水成为人类的眼泪时我们的生活将是什么样子,可能会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我国的资源短缺问题也日益突出。水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成为城市用水大户,节水责任也更加重大。但如此严峻的用水形势之下,我们却发现目前高校中广泛存在着与建设“节约型校园”不相协调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高校节水给予重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用水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从学生公寓、浴室、实验室和环境服务用水四方面,总结和探讨了高校的用水浪费行为及其原因,进一步提出了高校节水模式:通过细化用水单元和实施奖惩制度实现用水的行政管理;通过控水器具实现设备管理;积极应用节水器具和技术;采用科学的宣传教育方式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水是属于全人类的宝贵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使用本该属于他人和子孙的水资源,高校更不例外。希望高校能结合自身特点,做好节水教育,加强节水管理,采用高效经济的节水技术,建设节水型高校,从而带动社会建立一个节水型的社会。希望文章关于高校用水节约的总结和探讨能给高校节水工作以有益的帮助。愿节约型校园早日成为我国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一大亮点!
[1]石山.调水还是造水—关于我国水资源的忧思与遐想[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14(1):1-3.
[2]白玉华,张兴华,章小军,庞保贵.高校用水现状与节水潜力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6:629-634.
[3]丁宏远.一种化学实验室用封闭式循环节水装置[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23(3):17-18.
[4]蒋亚南,常云发,钟迎霞.普通高校节水模式[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15(3):91-93.
[5]杨泽民,黄文军,肖云,吴光中.大学新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效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4):687-688.
[6]黄虎风.谈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的方式与效应[J].教育艺术广场,2000,12:12-13.
[7]周治军.污水处理厂投资全过程成本控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6):108-109.
[8]张向东.涉水行业生态影响特点及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6):31-33.
[9]张希琳.基于循环经济理念下的净水剂生产实践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5):110-112.
[10]曹宝.基于虚拟水环境容量资源的流域减排激励机制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5):26-29.
[11]李雅洁.高校生活垃圾收集设施的优化配置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3):101-102.
[12]吴文俊,徐敏,蒋洪强,等.水环境红线划定技术与管控措施初探[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3):16-18.
[13]王大伟.再生水甲醇投加成本运算[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2):111-112.
[14]耿建新,李志坚,尚会君.污水处理厂未来建造模式的选择及其措施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35-38.
[15]王菲菲,李琴,王先良,等.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历次修订概要及启示[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1):28-31.
[16]李箫童,魏智勇.高校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综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