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化工储运单位工艺管理的特殊性及管理实践

2015-03-23 03:44:49李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储运厂甘肃兰州730060
化工管理 2015年27期
关键词:储运技术人员化工

李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储运厂,甘肃 兰州 730060)

化工储运厂主要承担着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区产品的储存、装车出厂以及部分化工原材料的对车、接卸,自备铁路罐车管理和检修工作,是兰州石化公司化工区产品进出厂的门户和重要枢纽。虽然在化工原料入厂、产品发运上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没有生产装置,也不存在一般石油化工企业意义上的工艺流程。这是化工储运单位的工艺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没有公司其他炼化单位规范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几十年发展历史,以铁路线路和产品库房为基点,集化工产品仓储、装卸、运输为一体的二级单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的操作规程需要严格执行,我们的生产管理必须受控,我们的工艺管理水平更要提高。工艺管理作为生产平稳运行的“基石”,如何在新形势下通过管理实践使这种特殊性得到管控,适应“强专业、强基层、强基础”管理的要求,全面提升工艺管理水平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1 操作规程和制度的编制与运用是核心、是基础

众所周知,操作规程是一切操作行为的“根本大法”,也是工艺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化工储运单位工作流程与炼化生产装置区别较大,近几年来,随着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生产运行的优化、设备设施的更新、信息技术的升级,铁路运输、槽车管理、产品仓储等方面的操作法都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以套用,只能密切结合单位、岗位实际,边探索边总结,对照国家和企业相关制度、行业标准,编制符合要求、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我们在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统筹组织各级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制度,组织讨论研究,逐步落实进度,严格把关验收。第一,填补空白,适应发展实际。完成了石岗站改造、洗槽站隐患治理、橡胶产品吨包装、双机重联等改造升级、技术应用后的规程编制工作。第二,严格管控,提高操作标准。明确了调车人员上下车速度、叉车运行速度、规范了叉车运行和叉车码垛标准、确定了固体化工产品散落料管理要求等。第三,精细管理,细化操作指标。对各种质量指标、液化气钢瓶库运行温度、罐车洗涤温度、通风时间、置换时间等指标进行修订明确。在操作规程编制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开拓思路、勇于创新的精神。

公司工艺管理制度、工作循环分析制度、工艺变更管理制度、岗位员工巡检等制度下发后,执行过程中我们发现技术月报、岗位操作卡片执行、各岗位员工巡检频次、岗位交接班方式等,都无法直接套用公司炼化生产装置的要求,执行层面也存在偏差。如何完成公司制度的转化,使制度与我厂实际生产的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我们不断与公司主管部门沟通,在遵守公司制度的大前提下,编制了分厂级《工艺管理制度》,去除了生产过程工序管理、装置达标、工艺卡片、操作平稳率等不适应我厂工艺管理实际的内容,并为一些章节增加了特殊要求。涵盖了我厂工艺管理、工作循环分析、巡检管理、交接班管理等所有生产工艺全部内容,为我厂工艺管理人员提供明确指导,同时也完成了公司“定制度”到分厂“用制度”的转化。例如,我们将技术月报的格式及内容进行调整完善,更符合我厂生产运行实际;将各车间岗位操作卡执行进行规范,统一制定了执行标准,既符合步步有确认的“四有操作法”,又为岗位人员减轻了工作负担。

2 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的调动是保障、是动力

首先,要想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就是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提高业务技能水平,这是提升工艺管理工作质量的基础。要以操作规程的学习和掌握为重点,只有熟知和掌握本车间本系统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才能规范操作抓好现场管理,才能确保生产管理全面受控。我们每年开设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班为大家提供学习交流平台,每月在生产运行分析会上组织大家学制度、学方法,根据冬季安全生产的特点举办冬季培训,送外培训等等培训形式。通过岗检、自检和互检,拓宽管理思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升专业管理水平。

其次,要使专业技术人员明白管工艺就是管现场,突出工作重心,这是抓好工作的切入点。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就是要全面掌握工作范围内的各种要害部位和风险点,发现和解决一线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明确监督检查的管理责任,检查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管理工作做到现场全面覆盖、关键部位重点盯防。

再次,要解决好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不适应,责任心缺失,执行力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成为一名称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必须要具备专业管理的技能,具有履行岗位职责的专业素养,具有做好本职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从而在工作中管理程序上化解可能引发事故的一切风险。

3 管理过程优化和创新是支撑、是提升

创新是实现提升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对低老坏问题整治方法的创新,优化生产过程的创效是化工储运单位工艺管理寻求突破的方法。操作记录、交接班记录是体现一个单位工艺管理水平的标志,也是生产运行的有力保障。几年前,各种台账记录繁杂、格式混乱、记录填写极不规范,每次公司岗检都能查出若干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组织各车间相关技术人员对所有交接班记录、岗位操作记录、巡检记录进行了梳理,统一规范,共计制作模板记录报表43种,台账记录问题占问题总数的比例由50.6%下降到20.3%。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专业管理低老坏问题,规范了现场三大生产记录的执行,工艺管理基础得以夯实。台账资料的“模板化”管理使工艺技术人员精力从繁琐的台账管理工作中得到释放,专注于现场操作纪律的检查监督,实现了工艺管理的提升。

巡回检查是发现现场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由于储运单位特殊的业务流程,点多面广的地理性质,不能固化的巡检时间,导致一直以来巡检管理没有有效的监督控制手段,公司电子巡检系统也不适应我们的巡检需求。为了规范岗位巡检管理,要求各车间制定巡检线路、明确巡检时间、规范巡检内容,并制作了符合化工储运单位巡检频次要求的巡检牌,对巡检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集思广益,集合各级人员智慧,优化作业格局,提高作业效率是体现创新创效的有力手段。加强了产运销衔接,最大限度地提升罐车清洗台位利用率,在保证罐车清洗质量的同时使能耗用量大幅下降;克服仓储生产组织困难,优质高效的完成公司三聚专用料双层包装任务。这些手段有效地通过管理创新体现出了“问题思维、缺陷管理、持续改进”的工作理念。

4 抓执行促养成按规程操作是经验,是必须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有耐心和恒心坚持不懈地能过引导、加强考核、加大检查力度等方法,督促基层操作人员按规程操作。加强对岗位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提高岗位人员业务能力;加强管理,加大对工艺纪律检查的力度,及时制止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彻底的根除操作上的痼疾,需要不断完善、积累经验,吸取教训。

我们通过认真开展岗位交接班,召开班前班后会,总结本班工作的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不断规范工作行为;对遵章守纪的模范行为进行表扬,鼓励士气,对违章违纪的违规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和考核,让每个员工检点自身不足,注意改进操作方法。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是提高班组工艺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5 结语

化工储运单位工艺管理的特殊性决定了我们需要更加不遗余力的动脑筋想办法,吃透规程和制度,完成制度的转化应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创效优化生产过程管理;加强基层操作人员执行力,使员工养成按规程操作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唯一信条。通过不断提升、不断进取,实现工艺管理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猜你喜欢
储运技术人员化工
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研究进展
化工管理(2022年13期)2022-12-02 09:22:44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2022年30期)2022-11-15 05:05:10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2022年15期)2022-11-15 04:12:20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油品储运系统油气回收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同贺《中国储运》杂志创刊二十五年
中国储运(2015年1期)2015-11-21 02:53:08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