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东利,周 军,刘振宇,孙加东
(天津市北三河管理处,天津 301800)
随着天津市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河道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工程管理、环境管理、水行政管理、防汛调度管理上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材料,由于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职能部门,对相互之间沟通与协作要求较高。目前,基础数据的获得主要依靠河道巡查人员通过日常的巡查巡视进行收集与上报,但传统的巡检模式存在工作数据量大、工作效率低、巡检人员是否按照既定的时间和路线完成巡检任务在巡查记录中无法体现和巡检发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的问题。
天津市河道巡查巡视管理系统围绕天津市河道日常巡查巡视管理工作的职能,通过对基于Sky1ine G1obe 平台的电子地图系统开发、基于Android 操作系统、支持联通3G网络并具有AGPS功能的手机端巡查系统开发、工作流程模拟管理系统以及电子监察和督促提醒系统开发,建成一套支撑河道巡查巡视日常业务并可延伸至外协部门的信息化平台,以实现各业务处室间数据共享。同时,建立了天津市河道工程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操作和事件快速化处置的软硬件环境,增强了天津市河道巡查巡视基础性管理水平,实现了河道网格化管理要求。系统组织机构,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组织机构
河道巡查巡视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该平台既可以直观地查看监控目标数据,也可以查询各种属性信息,并整合业务信息进行分析,服务于河道巡检工作。系统拥有强大的拓展功能和全面方便的服务功能:一是满足了基层对资料录入、整编处理的需要,二是满足了管理部门对信息的汇编、查询、管理、分析以及面向决策的需要,三是满足了管理部门对巡检任务的下达完成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和对巡检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反馈、考评的需要。同时,为应急抢险指挥、重大问题决策提供支撑功能。系统应用架构,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应用架构
河道巡查应用平台分为四部分,即应用层、支撑层、数据层、网络发布服务。系统整合各级巡查工作到业务子系统,使之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提供直观、快捷的操作界面,提高河道巡查巡视的工作效率。系统总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系统总体结构
(1)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任务下发、巡检签到、信息录入、移动上传、工作流管理、督促提醒、权限分配、数据查询等功能,从支撑层调用相关的API,结合各个部门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应用服务。
(2)支撑层。支撑层主要包括工作流支撑、报表生成、鉴权管理、统计分析、移动接入、业务专题支撑等功能,提供通用化的API,供应用层调用。
(3)数据层。数据层主要包括业务数据、多媒体数据和GIS 数据,通过对于基础数据的接入、调用、归档存储,可以在系统中实现对各类数据的科学管理和统筹规划。
(4)网络发布服务。网络发布服务主要包括链路传输、数据发布服务、数据虚拟服务、数据推送服务。网络发布服务提供系统传输的链路和通道,为平台与其他已有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接口,使得系统具备信息发布和信息推送的能力。
(1)手持终端子系统。根据天津市河道巡查巡视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河道巡查巡视管理系统开发了手持终端、服务器端数据接收系统、电脑桌面查询显示平台、问题流转处置系统、数据库系统。中央服务器将任务发送至手持终端,当巡检人员抵达指定位置时,系统会自动签到,巡检人员利用手持终端可以开始进行记录填写上报。当巡检内容都没有问题时,经系统确认后可以将数据直接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当巡检数据存在需要记录的问题时,巡查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直接进行问题记录、问题导入(选择)、拍摄问题记录附件并上传,在整个过程中系统将自动定位。完成全部的问题记录后,系统会将所有问题数据直接上传至中央服务器。在上传过程中,假如由于外界原因影响,手持终端无法获得信号,问题数据将暂存在手持终端缓存中,等待巡检人员到达有信号的位置时自动在后台将数据上传至中央服务器。手持终端巡查签到功能结构,如图4所示。
图4 手持终端巡查签到功能结构
(2)手持终端采集的数据。系统可以将河道堤顶、堤坡、挡墙、护坡、堤防林木、穿堤涵闸、标志标牌、河道水环境以及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违章违法建筑等存在的问题、破损的工程量以及涉及的口门、水闸、泵站等水工设施运行的工况信息,通过手持终端进行数据的采集与上传。手持终端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手持终端操作流程
系统对河道工程、水环境、水政、防汛调度等巡查工作制定了严谨、闭合的工作流程,通过巡查巡视管理平台进行数字化、流程化管理,可以便捷地进行数据的查询。系统通过智能分段,实现了使用单位按照管辖范围将河道按区域进行条块划分的功能。管理平台建立了工作统计、任务管理、统计分析、问题处置、问题下发、点位管理、河段管理、专题图、督促专题、电子监察、系统公告11个模块,各部分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相互支撑。
(1)工作统计模块。该模块共分为完成情况统计、当前任务、纳入工程汇总以及未按时处置4 类,使用人员可以查询当前下达的巡检任务工作进展情况,当点击每个任务时可以查询任务中各点位的详细情况,便于各部门系统管理员及时督促巡检人员按时完成规定的巡检任务。
(2)任务管理模块。该模块通过检索树可以选择任务涉及到的河段,下发巡检任务信息,并对相应河段制定任务的计划周期与持续周期,既满足了对巡查时间管理,又保证了对巡查频次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查询各条河段的任务计划及历史任务
(3)统计分析模块。该模块共分为堤防、口门、水闸巡查信息分析,任务完成统计和问题分类统计。使用该模块可以查询指定时间范围内上述巡查信息的巡检信息,并按照相应类别总结出相关巡检任务和发现问题情况,通过树状图和饼状图进行直观的展现。
(4)问题处置模块。该模块将巡检人员上传至数据库中的巡检信息进行自动分类,然后将各个部门的问题分别下发至该部门的直属部门,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和管理权限进行批示或上报,以便逐级督促管理,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处理人处理当前问题需要外协单位参与时,处理人可以将任务清单打印成纸质文本,转发至相关的外协单位,按照现有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填写“处理情况”,发给同部门审核人员进行审核,直至问题妥善处理为止。问题处置流程及功能,如图6—7所示。
图6 问题处置流程
图7 问题处置功能
(5)问题下发模块。在河道发生紧急状况下,管理人员通过该模块可以结合GIS 地图,对问题发生的点位实施精确定位,发布临时巡查信息。系统会将临时任务下发到巡检人员手持端,通过GPS 定位显示出任务的名称、方向、任务起点等信息,手持端以类似通话呼叫的形式提醒巡检人员进行现场巡检,上传事件发生地的相关信息。
(6)点位管理模块。系统分为河道堤防和水闸相关点位信息,通过该模块可以管理巡检人员的巡检路径,确保巡检人员在巡查时沿河堤进行全段巡查。
(7)河段管理模块。通过检索树可以选择任务涉及到的河段,通过智能分段将相关管理单位按照管理范围和管理区域进行条块划分,便于系统下发巡检任务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8)专题图模块。该模块按照管理需求划分了工管专题、水保专题、水政专题以及水调专题4 类,各职能部门通过进入专题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查看各自需求信息,并且通过对上报的问题进行编号,可以快速检索出对应问题的工作信息。
(9)督促专题模块。该模块通过专题图形式进行展示,使用人员可以查看一周以内巡检上报的问题,包括问题发生的地点、时间、类型以及巡查人员现场拍摄的照片或视频,同时也可以查看问题的历史记录,管理人员可以按照督促提醒内容在地图上显示相关问题。同时,对于未按要求进行巡检的将对未进行巡检的河段以不同颜色进行区分,并以短信通知的方式反馈至各级管理部门负责人,实现监督考核的需要。
(10)电子监察模块。该模块可以实现对未按要求进行巡查、未按照预定时间处理的上报问题进行统计,并可以显示出原始处理问题记录,便于工作监察、监督、考核部门实施效绩问责。
(11)系统公告模块。该模块共分为通知公告、规章制度、基础资料、综合信息4 个栏目,可以及时地将材料进行发布,便于各单位的系统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加强工作协调的能动性。
该系统自研发之初,对使用范围的广度和使用单位的覆盖面进行了综合考虑,建立了较为宽松的扩充接入端口。系统覆盖了天津市水务局的行业管理、区县水务部门的日常管理、河系管理部门的检查督促管理,目前已在全市5 个河系(海堤)管理处管辖范围内的19条行洪河道、海堤、外环河、西部防线等共计2 200 余km 堤防的巡视巡查工作中得到应用。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数据真实可靠,形成“工况信息实时巡检、问题处置、监督管理”三位一体的信息化河道管理新模式,明确了河道日常巡查中的责任河段、重点点位、巡查责任人、巡查要求的“四明确”管理方式,建立了高效快捷的问题处置流程化机制,提高了巡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能动性,使日常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河道巡查巡视是开展河道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置,把问题消除在发展初期至关重要。该系统提高了天津市河道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创新了工作的方式与方法,有效地减少了巡查工作中对于巡检工作监督困难、巡检问题上报不及时、问题描述及处置不合理、处置流程复杂、各部门沟通不顺畅等难点,对天津市行洪河道工程管理、水环境管理、水政监察管理、防汛调度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