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佳
摘要:本文针对秦皇岛港在模拟集群系统转换为数字集群系统过程中提出的互联互通需求,提供了两种解决方案,并通过对两个方案的分析,确定了适合秦皇岛港实际使用的互联互通方案。
关键词:模拟系统 互联互通 数字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4)10-0030-01
1 需求分析
在秦皇岛港模拟集群系统实现数字化转化的改造进程中,由于数字系统设备和模拟用户设备间的不兼容性,势必对原有模拟用户设备的正常使用造成很大影响。并且,目前数字集群设备的价格较高,而大量模拟系统的设备还有一定使用寿命,将原有的模拟设备一次性全部报废而改用数字系统将在资金和物资两方面都造成很大浪费。针对目前秦皇岛港用户的实际情况,用户转换将分为两期进行,这就需要实现两套系统互联互通。根据对各公司通话组的分析调查,至少需要有10个通话组能实现两套系统互联互通。
2 互联互通解决方案
根据TETRA系统能够提供的互联方案以及秦皇岛港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基于系统级别的互联互通方案。
通过数字集群系统的开放性网关接口,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互联互通。此方案需配置1个调度台、3个模拟系统互连网关CCGW和10个模拟固定台,CCGW可以直接将模拟系统的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语音信号,然后发送至系统交换中心,通过调度台设置动态重组方案,将模拟固定台上的通话组与数字固定台上的通话组一一对应,实现模拟系统和数字系统的互联互通。每个CCGW可提供4个通道,一共可提供12个通道供12个通话组用于互联互通,满足了我港最低需求的10个通话组互联互通的要求。
方案二:基于移动台级别的互联互通方案。
这个方案利用第三方小型交换设备,提供多个接口到数字终端和模拟终端。此方案需配置1个PC操作席、10个模拟固定台、10个数字固定台和4个DSC5020(第三方交换设备)。每个DSC5020提供6个接口,共提供24个接口,其中一个接口要用来连接PC操作席,其他23个接口可以用来连接固定台,DSC5020之间通过E1连接。一共可以连接11对模拟/数字固定台既11个通话组用于互联互通,满足了我港最低需求的10个通话组互联互通的要求。
3 方案比较
(1)资金投入。方案一中TETRA交换中心、调度台为工程必备设备,无论是否需要互联互通都需要购买;IP组网使用公司自有网络;模拟固定台使用原有设备。需要另外购入的就是3个CCGW网关,工程中整个基站及交换机、调度台都采用MOTOROLA设备,GGGW网关也由MOTOROLA提供,打包购买,价格低廉。方案二中模拟固定台使用原有设备,PC操作席可用公司自有设备,其他的4个DSC5020、10个数字固定台则需要另外购买。DSC5020由第三方厂家提供,价格较高。数字固定台本身造价高昂。两种方案相比较,方案一投入较少,方案二投入较大。
(2)通话质量。如图一所示话音在方案一中只需要在CCGW和模拟固定台之间进行一次数模转换就可完成。如图二所示话音在方案二中需要在数字车台与DSC5020之间进行一次数模转换和一次模数转换,在DSC5020与模拟车台之间进行一次数模转换才能完成。方案一语音转换的时延可控制在350毫秒以内,并且不会有丢字出现,话音质量4级以上。方案二语音转换的时延可控制在500毫秒以内,话音质量3级以上。方案一比方案二大大减少了话音信号转换次数,通话质量更好更稳定,优势明显。
(3)编组匹配灵活性。方案一通过调度台对模拟通话组和数字通话组进行软件匹配,编组灵活性高。方案二通过PC操作席对模拟固定台和数字固定台参数进行设置,属于硬匹配,编组灵活性差。
4 结语
通过对两种互联互通方案的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比方案二资金投入少,通话质量更好更稳定,故障率更低,编组匹配灵活性更高。所以秦皇岛港模拟系统与数字系统互联互通采用了方案一基于系统级别的互联互通方案。方案实施后,使用到现在,通话质量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达到了秦皇岛港用户需求的预期效果,证明方案选择十分成功。
参考文献
[1]郑祖辉,张炎钦,周万梁,等.通信工程丛书一集群移动通信工程.第1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6.
[2]刘琪.天津轻轨列车出入库监测系统.移动通信,2003.
[3]郑祖辉,陆锦华,郑岗 编著.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第2版).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4]陈进星.从欧洲数字集群考察看我国数字集群的发展.移动通信,2002.7.
[5]高欣萍,陈权.浅谈数字与模拟集群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移动通信,2005.6.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4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