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2015-03-22 20:25:48瞿晖
电脑与电信 2015年7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能力

瞿晖

(安徽省合肥市中科院合肥科学技术学校,安徽 合肥 230031)

1 引言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Internet在我国经过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成为计算机应用中非常重要且活跃的一部分。随着网络逐渐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网络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办公自动化、企业管理与生产、金融和电子商务、军事、科研、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由于计算机网络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普及,因此现代信息社会,对掌握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需求和要求也不断地增加和提高。为了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然而受到教学资源和知识结构的影响,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不容乐观。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现状

2.1 学生情况复杂

现在的中职学生生源构成复杂。有当年中考失利的,有读高中半途而废的,有外出打工“回炉”的,还有没参加中考勉强初中毕业的。学生的年龄差异,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专业知识水平和学习目标均有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论基础也就“各有千秋”。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面面俱到,顾此失彼,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2 教学内容有限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材繁多,却很难跟上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的发展,加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传统教学过程中不免围绕理论知识的陈述与讲解,介于教学设备有限,网络平台资源不足,实践性教学不易开展,致使概念更加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从书本和教师口中认识网络技术,学生缺乏能动性,对网络技术的了解仅局限于机房里联网的计算机,或是一些网络通信工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培养不起来。因为缺乏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网络技术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根本无法适应市场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了。

2.3 教学方法局限

近年来以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法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在网络技术教学中,因实验器材昂贵,硬件更新较快,很多学校无法跟上设备的发展速度,从而对网络技术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消极作用。在教学中,为了保护好有限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上也不得不遵从教师手把手一步一步教,学生照搬一步一步做,理论讲完做实验,死搬硬套记概念,缺乏设计性的实验,和理论联系实践的综合训练,既束缚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也限制了学生的创兴和思维能力。

2.4 考核标准单一

一般以平时形成性考核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考核学生对网络技术概念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对考试也会把学习的重点不自然地放在记忆概念,死搬硬套实验过程,追求完美的实验结果上,忽略了衡量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不利于教师对学生知识结构的全面掌握,也不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情况的评价,更不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考试本质的反馈作用。

3 选择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3.1 张弛有度,因材施教

在不能改变现有的生源结构情况下,课前一定要摸清所授班级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实践技能水平,综合应用能力,并调研市场需求,依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材施教,调整教学计划。《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之后开设的,有些学生来校前从未摸过电脑,有些学生小学就天天往网吧跑,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测试,如用邮件收取学生的调查问卷,掌握学生对网络通信工具的了解;借助察看计算机的IP地址和MAC地址,考察学生的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认识如何;通过一次打字游戏的比赛,基本也能看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差异、实际的工作需求和专业培养方向,制定出相应的授课计划和标准。对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在兼顾理论和实践的同时,更应突出技能训练,避免“全”而“深”的面面俱到,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对于原本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相对落后的学生,不仅要教师多鼓励、“结对子”帮扶,还要适当地降低要求,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尺度设计教学过程。而基础相对扎实,接受能力较好的学生,要在难度和深度上进行训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概念,学习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新技术,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作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还是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除教会学生从事职业岗位所必须的职业技能外,或多或少也要掌握一些,满足学习和应用职业技能所必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3.2 丰富教学内容,稳抓实验实训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繁多,以网络拓扑、网络体系和网络设备等为主线,对概念进行阐述。现在教材更新得都比较快,多采用“项目驱动、任务向导、案例教学”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工作过程为基础,项目设计为引导的教学过程。教师在备课、做教学设计时,可以结合行业需求,利用“虚拟机”和“思科模拟软件”来辅助完成实验实训,既减少因网络设备不足而无法落实的实践教学,又增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在讲到IP地址时,教师通过windows自带的netmeeting通信软件,让学生了解IP设置和察看的方法,掌握利用IP来呼叫局域网内的其他同学,体会IP的概念和功能。在讲到网络拓扑时,让学生分小组在校园内调研需求,勘测校园的建筑布局,回到实验室用“亿图”软件,绘制校园的平面图和网络拓扑图,并对各自小组的校园网络设计方案进行竞标,展开讨论,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网络拓扑的概念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协调和调用校园周边的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学习,珍惜解决身边的网络故障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3 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率

“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本质问题,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教师一味地讲,课堂“教”大于“学”,放手让学生去“求”,课堂有“教”无“学”。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能把学生当“容器”,也不可盲目地进行师生“角色互换”。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学生在课堂的互动教学中探求到的技能知识,比教师耐心讲解演示的操作过程,更能够生成个性化的智慧,学生也不再是一个“照葫芦画瓢”的机器。例如网络的“分层结构”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新名词和知识点都比较多,学生分组扮演各层的“角色”,查资料研究各层的作用,通过演话剧的形式,展示数据传输的过程,既帮助学生理解了概念,形象地描述了各层的协作关系,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虚拟局域网的配置实训,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引用生活中同一栋宿舍楼防小偷的案例,分析在网络中怎样做到网络安全,不断地设置问题,改变项目需求,引导学生分组探讨解决方案,通过各自的实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并验证结果,再由教师辅助学生评价、总结,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4 知识、技能并重,职教特色考核

职业教育的考核应当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以技能和能力考核为主线,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充分发挥考试在教学和人才培养中的引导作用,不仅要检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还要检测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动手的操作能力,项目实训的协作能力,以及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等。注重平时成绩和课堂表现,避免一次考试定成败,也激励学生将功夫用在平时,促进班级的学风建设。考核有笔试,有机试,有理论知识,有操作技能,有项目形成性报告,也有分组讨论情况登记表,还可参考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教师通过成绩的反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各方面的综合情况,对今后的教学做出适当的调整,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5 优化教学资源,增加教师培训

马云的演讲中曾提到“阿里人必须看到后天的太阳”,这不仅是一份坚持,一份梦想,更是要有一个前瞻性。网络技术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教师作为教学的核心之一,一定要与时俱进,让自己的知识结构年轻化。教师不仅要不断增强自我学习意识,也要争取获得一些学习条件,一定要走出校门,通过参与社会中的网络技术实践,融入企业的团队共同承担项目开发,向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讨教,拓宽自己的视野,以便获取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学校也要不时地对网络实验室进行一些有计划的投入,因各个学校的学科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基础不同,可针对各自的实际情况,构建以满足培养实用的、高素质的网络技术人才需求的实验室。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创造必须的实验实训环境,才能改善和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整体教学水平。

[1]张建文,张克.《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谢昌荣,杜文平等.《计算机网络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劳凯声.《教育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4][美]DEBRALITTLE.《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教程:计算机网络》[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5]宁芳露,刘庆杰.《计算机网络技术案例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电子制作(2018年16期)2018-09-26 03:27:08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电子制作(2018年12期)2018-08-01 00:47:58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探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