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坤
(东宁县水产局 黑龙江 牡丹江 157299)
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隶属鲤形目、鲤科、鲌亚科、鲌属,俗称大白鱼、翘壳、翘嘴白鱼等。分布于黑龙江、长江至珠江等水系的干、支流及其附属湖泊中,是长江中下游、黑龙江流域等地名贵经济鱼类。翘嘴鲌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kg,肉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是上等经济鱼类,具有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对温度和环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比较适宜寒冷地区池塘养殖条件。2012年~2014年我县开展了翘嘴鲌的池塘生态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选择东宁县王明国渔场微流水池塘为试验池,池塘为长方形池塘,10×667m2,水深2~3m,冬季时水深大于2m。养殖池塘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砂石底质,淤泥少于10cm,远离污染区。
放养前15d,试验池塘使用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以杀死野杂鱼类和敌害生物。消毒后池塘加水,在进出水口设40目筛绢网阻拦野生鱼类,两周后放养鱼种。
试验用鱼种来自黑龙江省兴凯湖大白鱼良种场,鱼种平均规格为15g/尾,放养量为750尾/667m2。鱼种放养前用4%的食盐水浸泡10~15min。
以投喂自制人工配合饲料(蛋白质含量约42%)为主,定期投喂适量活体小型野杂鱼补充营养。试验池内设一处投喂点,每日上午9:00和下午17:00各投喂一次,投饲量依据天气变化和鱼摄食情况适当调整。
养殖期间试验池塘保持24h微流水,以保持水质清新,保证溶解氧在5mg/L以上,维持养殖水体透明度大于30cm。
养殖过程中的鱼病防治采取预防为主,每20d用生石灰10kg/667m2消毒水体。每30d按每千克体重每日在饲料中添加0.5g大蒜素,连用3d,预防肠炎。定期检查鱼病,做到无病早防、有病及时治疗,一旦发现池塘有病鱼、死鱼及时捞出。
越冬前将池塘水位提高到2.5m以上,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0.5g/m3,避免越冬期间浮游动物过多耗氧。越冬期间每3d测定一次溶解氧,当溶解氧低于5mg/L时,及时采取措施。及时清除积雪,保证池塘冰面有三分之二的明冰。
2012年5月15日从黑龙江省兴凯湖大白鱼良种场引进翘嘴鲌15g鱼种7500尾。2014年10月养成出塘,成活率90%,平均规格1.0kg,总产量6750kg,总产值108万元,净利润68万元,单位面积年净利润2.27万元/667m2。
在本县当地,翘嘴鲌目前市场价格卖到160元~200元/kg,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池塘生态养殖翘嘴鲌,由于选用砂石底质池塘养殖,投喂不含添加剂饲料,经2~3年养成,生态养殖的品质完全可以与自然水域捕捞的相媲美。同时利用池塘养殖翘嘴鲌时,进行套养草食性和杂食性的鱼类,这样可以有效的清除掉池塘内的杂草和饲料碎屑,实现了对水域空间的有效利用,有效的发掘了水体的生产潜力。
翘嘴鲌在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既要考虑到饲料成本,还要达到翘嘴鲌所需要的高蛋白。据报道饲料蛋白质含量在30%~54%的范围内,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翘嘴鲌的生长比速、饲料效率都相应提高。因此根据翘嘴鲌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中补充投喂了一定量的、适口的鲜活鱼虾,不仅可以满足翘嘴鲌对蛋白质的需求,促其快速生长,还降低了饲料成本。
不理想的因素,养殖周期相对较长,由于该鱼生长到大规格的商品鱼(体重1kg以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要求养殖池塘必须能够越冬,需两年养殖才能上市销售,养殖资金回笼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