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民族地区内涵式公共空间之美丽乡村构建

2015-03-22 03:50宋艳贺
大理大学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内涵式美丽民族

董 强,宋艳贺

(贵州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25)

2005年10 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具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从此开始了美丽乡村建设的伟大征程。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中共中央2013年1 号文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的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中之重。要实现美丽乡村的建设除了进行外延式扩展外,更需要关注内涵式发展,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经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繁荣农村生态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在于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对乡村历史文化的尊重,对可持续发展的尊重。在当前快速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我国民族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基本上是对原有农村村寨的改建,或是在城市边缘扩建新农村〔1〕,在此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内涵式发展。

一、关于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含义

(一)内涵式公共空间的含义

本文从内涵式公共空间的视角探讨美丽乡村的构建,首先要讨论内涵式公共空间的含义。在学界,公共空间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基于国家和制度的不同,其内涵界定也不尽相同。在我国,公共空间在狭义上一般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上则可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而在国外,特别是在一些土地私有制的国家,公共空间是相对于私有空间而言的,即除私有空间以外的所有空间都是公共空间。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公共空间是社会生活发生的场所,空间中的生活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平台,它使人与人联合成社会,为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是强调空间的联系性而不是造成空间隔离,提倡紧凑宜人的空间尺度和开放与相互联通的建筑与空间关系。

笔者所选取的研究视角侧重于从内涵式来探讨公共空间对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主要侧重于实体结构上优化自然、内容上富含文化底蕴的建筑与空间关系,空间结构间折射出深层的人文理念,并能通过人与空间的体验感知出文化景观独具特色的个性。所谓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结构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是一种相对的自然历史发展过程,发展更多是出自内在需求。

(二)美丽乡村的涵义

关于美丽乡村的涵义,根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具体要求,自然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界定。具体来讲,“美丽乡村”应该涵盖以下内容:丰富多样的生态资源,优美的人居环境,整洁的村庄面貌,和谐的社会生活,幸福的乡村居民,良好的生态环境〔2〕。美丽乡村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外延式扩展和内涵式发展,提高乡村自身建设的水平,用高效益的适应于乡村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因地制宜地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达到全面、持续和长效发展与进步。因此可以说,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目标,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的一种手段。

二、民族地区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必要性

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我国一些历史悠久,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村寨受到人为破坏,拆除、改建的现象层出不穷。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同程度出现现代化的模式化和格式化,从而使得乡村空间失去原本属于自己的本质特色,其文化内涵缺失,最直观的就是在公共空间上的展现。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由于现代化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所影响,在建筑风格上呈现的基本属于现代模板。尽管某些村寨也为空间上体现民族特色进行了尝试,但由于对文化内涵的植入不深入,很难表现出美丽乡村内在的民族文化内涵,让人只看到村寨公共空间千篇一律的现代化,无法体会美丽乡村的真正内涵所在〔3〕。这样的村寨现代化也没有充分考虑到现代乡村生计方式的转变、环境资源和生态的保护、基层民主建设、生产生活的量和质的平衡等要素。因此,以内涵式公共空间构建美丽乡村对于新时期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是增加民族归属感、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

内涵式公共空间对于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不仅来自于它的实体特征在乡村空间形态中的作用,还在于通过对空间的体验,产生特定的感知和记忆,具有内涵式的公共空间可以带给人不一样的内心触动。尤其是在民族地区,公共空间美丽乡村建设更能触动人们心理上对自然的归属感,对民族的认同感,是一份濒临流失的乡愁再次回流的思想暖流〔4〕。公共空间对优秀文化的投射主要表现在建筑、生产、风俗、生计方式转变的智慧上。产生的记忆集合形成了空间的整体意象,使人能与空间产生超越物质环境,心理或精神上的深层次联系。内涵式公共空间是文化和精神价值的承载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由这种公共空间的内涵所激发出来的共同记忆或感受使个人产生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对民族的那份归属感将会油然而生,在空间上寻找到的这份心理归属感、触动感会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对民族间的互相了解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成为超越个体的维系社会和文化的纽带,成为改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

(二)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是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

文化不仅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的文化涵盖历史、宗教、社会、习俗、艺术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公共空间则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总能在公共空间的布局上找到民族文化的影子。比如杆栏式、竹木式、砖木式等公共空间建筑凝结着不同的历史文化,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的“撮罗子”、侗族的“风雨桥”、蒙古族的“蒙古包”所体现的是不同地域和不同生计方式的民族历史文化。倘若在侗家村寨的美丽乡村建设中缺少了风雨桥和鼓楼等类似的元素,就像是没有记忆、没有历史的实体存在,势必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巨大冲击〔5〕。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就是侧重从文化内涵的底蕴上,挖掘民族文化,追溯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传承文化精髓,将其糅合展现在空间上,这是文化自觉的体现,同时也是传承、弘扬民族特色文化的自信的凸显。

(三)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是促进旅游经济、乡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美丽乡村”自提出以来,美丽乡村建设现在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代名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热潮。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国家相关部门对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相关扶持,一是美化优化乡村环境,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二是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增长,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民生,提高村民幸福指数,加快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美丽乡村内涵式公共空间的发展,它能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心理慰藉感,能最直接地反映当地民族文化的精髓,并且在空间上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能够激发出外来人群对美丽乡村的向往与留恋〔6〕。目前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上,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发展模式上商业化的色彩过于浓重,再就是模式上具有趋同性,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文化内涵的缺失。在城镇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是工业化问题,特别是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要实现后发赶超跨越式发展,工业带动是不可或缺的。但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工业化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问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不能复制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既不能把发达地区高污染高耗能的工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也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要做好整体统筹、良性发展。因此,内涵式公共空间的发展对促进旅游经济、乡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保障作用。

三、目前民族地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自从建设美丽乡村的概念提出以来,美丽乡村的崛起就如雨后春笋,成效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中央的重视和各地纷纷制订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并付之行动。中共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为充分保障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式拓展和内涵式发展,2015 年5 月27 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共同举办《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发布会,这些措施对于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正视这些美丽乡村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大部分都是重视直观表现上的建设,轻视内涵式规划设计。诸如不同地域的“四在农家”“农家乐”“农家村社”建设等,在建设模式和风格上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主要原因是千篇一律地直接套用他人成功经验,运用他地的同一个模式,没能很好地将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植入公共空间建设中,而是照搬照抄,依葫芦画瓢。更有甚者,将其他的文化植入到与之不相匹配的乡村中,出现文化张冠李戴,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例如,在一些已开发的美丽乡村中,拿着同一幅刺绣挂画,放在贵州云南等地说是苗绣或瑶绣,放在苏州杭州就变成了苏绣。除此之外,将城市规划用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拆除原有的村寨,建成了城市小区,一样的砖瓦,一样的楼房,夜间同样的灯火多彩斑斓。在一些美丽乡村建设上,建筑模式风格日益趋同,空间上找不到乡村的神秘与宁静,显示不出一点美丽乡村的倩影。从沿海到边塞,一样的青瓦白墙,或是一样的钢筋水泥;一样的酒吧茶馆,或是一样的歌舞商演。每一个乡村发展应该都基于它的地缘性,地缘赋予了独特的乡土人情与地理环境,同时体现出公共空间别具一格的内涵特征。内涵式公共空间的美丽乡村建设与地缘是分不开的,就如不能在高山大川建“蒙古包”,在荒漠地区建造“撮罗子”,在草原地区出现风雨桥,蒙古包里出现蜡染等装饰品,这会让人感觉文化的错位感,这样的美丽乡村像是一个发育不完全的畸形儿。另外,现在美丽乡村的规划总会出现大量的不合理处,如垃圾处理、废水排放有些时候会被忽略等,走在美丽乡村的街道间,垃圾污水总会吸引人们的眼球,使得美丽乡村的“美丽”大大打了折扣。

四、民族地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构建对策

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其原因之一是公共空间的构建内涵缺少特色风格。由于这样的美丽乡村不具特色,找不到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亲切感,来往旅游度假人群只有一种短暂的新鲜感,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后在经济上仍如之前或是较之前出现暂时性的稍稍好转。但是,慢慢地,这样的美丽乡村因失去其特色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久而久之,乡村渐渐冷却。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寻找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对策。

(一)民族精英培养与使用是以内涵式公共空间构建美丽乡村的基础前提

民族精英指的是民族干部或是在民族文化方面有突出造诣的、具有传承文化内涵的个人或群体。美丽乡村的公共空间建设是否有文化内涵的体现,大部分取决于民族精英怎么挖掘、发现相应的特色文化,将其核心本质部分能够很好地融于公共空间上和人文环境中,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目前,我国很多民族的文化正在消逝,这种文化的传承人很少,甚至没有,这是导致很多文化在美丽乡村的构建中无法展现出来的内在原因。因此,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基础前提就该是民族精英的培养与使用。要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就要靠人的创造,靠人的引领,靠人的推动。人是文化的重要创造者和继承者,根据美丽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制定、实施民族精英发展专项规划,建立健全管理工作机制,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培养急需的专业精英人才。对民族精英要采取鼓励支持的态度,从实际的需要出发,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培训学习班,并对其给予物质上的优惠补助,保证这部分文化传承人不被社会遗忘;挖掘已被边缘化的民族文化,保护弘扬现有文化,使特色文化有根可寻,历久弥新。“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培养对美丽乡村发展具有独具特色的专业民族精英,因地制宜地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有利于美丽乡村的持续发展事半功倍。

(二)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与监督是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基本保障

在我国民族地区,有的乡村现在还处于贫困的状态,发展条件差。对此类乡村构建美丽乡村,一般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帮助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项目,因此政府部门就该做好“开路者”“引路者”,为待开发的乡村提供基础设备,同时引导乡村建设要坚持“自力更生、生产自救、各方支持、共同富裕”的方针。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规划先行,在可持续发展改造之初,以内涵式公共空间规划设计为前提,秉承“绿色、人文、智慧、集约”的规划理念〔7〕。政府部门应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采取一些优惠政策,细化为具体的实施项目,保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帮助乡村招商引资,从自身条件提高美丽乡村的“造血”能力,推动经济循环发展。政策实行后,相关部门应同步监督,通过调查随时反馈实施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出现的问题、存在的不足等,以此来决定是否调整政策措施,使美丽乡村建设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所以,内涵式公共空间构建的美丽乡村发展如何,政府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监督是其基本的保障。

(三)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与民族文化的植入是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内容体现

就目前来看,如今大量的美丽乡村是由现有的民族村寨改建而成,这就要尊重村庄的历史和乡村风情。厚重的历史沉淀、淳朴的乡风民俗是维系一个村庄的历史纽带,能够使村民产生满足感与归属感〔8〕。要尊重传统建筑风格,就不能一味地过多复制城市建筑元素,注重对本有的历史文化的挖掘、活化与开发,对乡土建筑资源进行提炼、吸收,并从公共空间的建筑式样、材料、颜色、工艺、风格等方面植入民族文化元素,彰显乡村特色。就如彝族尚黑,过去部分彝族必须把房子熏黑才入住,直至现在黑色、黄色、红色仍是他们建筑的主色调;三角形、菱形是彝族的传统纹样,在彝族同胞聚集的乡村,屋檐、入室装饰、室外布置等都应该体现他们自身的民族特色。但是,就我国整体而言,农村关于公共空间的规划,大多数呈现出其民族文化意识较为淡薄,规划相对落后,乡村的空间布局较为随意、混乱、分散,而美丽乡村就相对注重空间的格局,强调展现内涵,所以要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不能用建设小城市的眼光去规划美丽乡村,避免千叶一面的民族乡村大量出现。因此在规划设计中,在地缘性的现实条件下,因地制宜,合理地植入相关的乡村文化元素是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的内容体现。

五、结语

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建设,侧重于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去探索,而不是仅仅限于外在的表象。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建设,不是标新立异的新提法,而是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化和发展。当然由于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过程,尤其在民族地区,不同的乡村又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性,在公共空间方面需要拥有不一样的、属于自身的、内涵丰富的、特色鲜明的风格,同时需要从文化的视角,将其内化于公共空间的构建之中〔9〕,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在将来的建设进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构建内涵式公共空间美丽乡村是我国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是新时期新阶段农村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新挑战,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的努力。

〔1〕陈秋红,于法稳.美丽乡村建设研究与实践进展综述〔J〕.学习与实践,2014(6):107-116.

〔2〕于法稳,李萍.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江西社会科学,2014(9):222-227.

〔3〕洪淑媛,张远环,朱纯.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及措施〔J〕.园林建设与管理,2014(3):69-72.

〔4〕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6.

〔5〕徐赣丽.侗寨的公共空间与村民的公共生活〔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41-47.

〔6〕刘骏,蒲蔚然.侗族村寨公共空间的景观要素与特征解读〔J〕.随想杂谈,2014(7):129-133.

〔7〕兰东,匡显桢.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吉安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理论导报,2013(8):29-30.

〔8〕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以苏北窑村为例考察村庄秩序重构的一项经验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5(6):61-73.

〔9〕陈竹,叶珉.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探索全面的公共空间理念〔J〕.国外规划研究,2008(2):59-65.

猜你喜欢
内涵式美丽民族
抢抓机遇 乘势而上 推动新时代乐山市县党校内涵式发展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走创新驱动内涵式发展道路
多元民族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茶馆式图书馆走进高校理念浅析——基于图书馆内涵式发展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