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的社会转型

2015-03-21 11:40孙洪军高廷爱
城市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朝鲜日本

孙洪军,高廷爱



论日本的社会转型

孙洪军,高廷爱

(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03)

明治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通过改革日本逐渐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伴随着社会的转型,累积了许多社会矛盾,日本朝野为了削减矛盾、转嫁危机将目光朝外,逐渐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甲午战争的爆发是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

日本;明治维新;社会转型;对外侵略

一、日本社会转型的内外动力

(一)西力东渐冲击传统社会

1. 东西差距震惊日本精英

鸦片战争中大清帝国“屈大义而怖兵威、折良港沃土以偿违约之罪,极其屈辱,然朝廷仍优柔寡断,无惩戒反省之念。”[1]清军的战败与清政府的愚顽,使千百年来以中国为学习榜样的日本震动很大。为一探究竟,德川幕府先后四次派遣“千岁丸”访问上海。经过实地考察,在华洋人的趾高气扬与华民的低眉垂首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在日人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明治初年,日本派岩仓使团出访欧美十二国,历时近两年,认真考察西洋各国采煤、冶铁、机器制造、纺织、航海等行业,工业革命的巨大成就给使团成员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认识到:“西洋一令一法,皆考虑人民财产生理,以保护人民为主旨……此乃保其富强之所在”。[2]西洋各国在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教育文化、生产经营等方面远远超越日本,惊叹于西方发展水平之高的使团副使伊藤博文决心“将此开明之风移入我国,促使我国民速进步而至同等开化之域”。[3]

2. 日本面临半殖民化的危险

1853年6月3日美国佩里舰队闯入东京湾浦贺港,以对日开战相威胁,提出开口通商、服务与救护美国船舶等要求。次年3月,日美在神奈川签订《日美友好条约》,规定日本“开辟下田、函馆为美国舰船的停泊地,供给美国舰船的需用品,允许美国在这两港设领事,今后日本给予外国一切权益时,无条件地也同样给予美国(最惠国待遇)”。[4]此后,日本被迫与英国、沙俄、荷兰缔结了同样的条约。1858年1月日本被迫签订《日美友好通商条约》,根据利益均沾原则,英法俄荷也逼迫日本签订内容大致相同的条约,史称“安政条约”。1859年6月,日本开放神奈川(横滨)、长崎、函馆为自由贸易港,闭关的日本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安政条约不仅对统治阶级危险,也威胁着日本民族的独立。为了把日本变成欧美国家的半殖民地市场,在大炮威胁下签订的这个条约,规定外国侨民有治外法权、租界制度、协定关税制、片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以及其他侵害日本民族主权和利益的条款,而且这个不平等条约没有规定有效期限。”[4]55

1860年《长崎租地条约》签订,日本向欧美八国开放通商口岸。1861年沙俄海军舰队入侵对马岛,提出租借土地建设永久基地的无理要求。1863年英法两国以保护侨民为借口,派陆军驻扎横滨。7月寻找借口炮轰鹿儿岛,勒索巨额赔款,逼迫日本在横滨为英军修建兵营、医院等。1864年英国联合法、美、荷三国舰队联合进攻下关,勒索赔款300万美元。1866年,英法美荷四国故伎重演,以联合舰队相威胁,迫使幕府和宫廷屈服,签订《改税协定》,“将主要商品的进口税率减少到值百抽五(是过去条约中的最低税率),事实上把日本关税置于以英国为首各国共同管理之下。日本日益陷于列强的半殖民地地位了。”[4]56列强胁迫、民生凋敝、社会动荡、金融混乱造成幕府统治末期的严重社会政治危机。

(二)明治维新推动日本社会转型

国土面积狭小、人口稀少、资源贫乏等先天不足的条件使日本民族具有天生的危机意识和随机应变的生存能力。“日本人是社会转型的‘好手’,他们之所以能主动变革社会,是由他们与生俱来的危机感决定的”。[5]日本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开始于1868年的明治维新。1873年岩仓使团回国后,明治政府进行重大改组,内务卿大久保利通等近代派官僚掌握了政权,确立近代化路线,在内治优先方针下大大加快各项资本主义性质改革的步伐。

1.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资产阶级政权

封建时代“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地理上的分割,即起伏不平的山区地形加强了日本的氏族传统和地区独立主义。”[6]消除封建割据、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是日本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版籍奉还造就资产阶级。1869年3月明治政府宣布实行“奉还版籍”,迫使各藩大名将土地、人口交还天皇,“由中央政府直接统治全国土地和人民,完成了中央集权的第一步。”[4]72-73通过从大名、公卿、武士到华族的名称改革和从土地、禄米到货币、公债的俸禄改革,封建贵族阶层最终被消灭。大量公债和货币涌入社会,催生了新的资产者阶层,这些改革措施“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后援,多数贵族成为后来的大地主和资本家。”[5]136

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1871年7月,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免除所有藩知事的职务,这一措施结束了封建领主分裂割据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使日本人民团结成为统一的大和民族,具有划时代的积极意义。年底分全国为三府七十二县,中央政府任命知事以下的地方官,执行全国划一的行政,“从此建立为唯一不可分的统一国家”。[4]81日本从绝对君主制过渡到立宪君主制,“从‘古代化’出发的明治国家逐渐在制度上实现了‘现代化’。”[7]通过废藩置县建立以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府,实现由封建幕府专权、各地大名分裂割据到资产阶级性质的天皇政府完成国家统一的历史性转变,为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提供了运作的中枢。

2.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通过强制性原始资本积累,利用国家力量推动社会的工业化,使日本经济由封建的自然经济逐渐发展到资本主义的工业经济,根本改变了日本的经济面貌。

地税改革解体自然经济。1873年6月,明治政府颁布地税改革条例,征税标准由原先按收获物多少改为按地价高低征税;由原先的实物税改为征收货币税;由原先向农业经营者征税改为向土地所有者征税。地税改革一方面使农民被迫全面卷入货币经济,其财富以税收的方式为国家所剥夺,日渐没落、丧失生产手段的小农逐渐“变成资本的牺牲品——工资劳动者”;[4]111另一方面,地税收入用以经营国营企业,保护特权商人,培植资本主义工业,“很多靠高利贷地租富起来的地主开始进入工商业和金融业,转变为城市资本家。”[7]162

扶植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治政府将幕府的军工企业加以扩充,并新建大阪炮兵工厂等一批新的军工厂。1873年颁布矿业法,规定一切矿山开采权属于政府,由政府组织开发。1880年,为了节约开支,政府“将过去浪费人民巨款建立起来的所有国营工厂、矿山,除陆海军工厂外,都相继卖给三井、三菱、住友、安田、澁泽、浅野、无代等特权大商人”。[4]148-149“特别是许多官办工厂和矿山转为民办时,涌现出一批购买这些企业并具有能力将其发展成为现代企业的企业家,也就培养出了具有现代企业家精神的人力资源。”[7]149

3. 富国强兵建立现代军事制度

富国强兵是明治政府改革的主要目标,明治初创设“御亲兵”,后改为近卫军,作为天皇的直属部队。1872年11月颁布征兵令,向全国人民征兵,建立起拥有现役和预备役的近代常备军,常备军成为对内镇压人民反抗、对外进行侵略扩张的工具。常备兵役制大大增强了日本的军事力量,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武力支持。1878年设立参谋本部,为直属天皇的最高军令机关,“参谋本部的设立,便正式宣告天皇制采取军国主义了。”[4]101军国主义坚持一切政治、经济首先必须服从军备的需要。由此可见,明治政府的“所谓富国不是使人民富裕,而是牺牲人民丰富国库,建立足以供应近代军备的工业”。[4]851885年日本政府提出了一个十年扩军计划,明治天皇为了打造梦寐以求的铁甲舰队,不惜斥巨资向英国等海军强国购买,天皇虚伪地宣布:哪天资金不到位,哪天他就只吃一顿饭。对天皇奉若神明的日本国民掀起捐献钱款支持国家购买军舰的热潮,“甚至出现了妙龄少女不惜卖身筹款的新闻事件。”[8]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来发展近代化的海陆军,1892年提前完成十年扩军计划。日本近代化常备军有别于西方各国,它非国防军,而称“皇军”,即天皇的军队,强调效忠天皇。1878年陆军部部长山县有朋颁布的《军人训诫》和1882年天皇政府发布的《军人敕谕》,要求军人将天皇视为超人的“神”来尊崇,遵守忠节、尚武、尚刀、信佛的武士道规范。皇军成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有力工具。

4. 废约争权开展实力外交

1871年以岩仓具视为首的日本使团访问欧美,企图修改列强强加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遭到断然拒绝。德国崛后以实力为后盾废除不平等条约的现实榜样给日本以启发:“建国大业,靠议论言辞不行,靠勉强筹措不行,靠虚心恐吓不行,靠权术不行”,必须走富国强兵之路。[9]1879年井上馨担任日本的外务卿,为取消列强在日本的治外法权,需要接轨西洋,制定一部西方承认的法典,以便“在亚洲建成一个西方文明国家兄弟之邦。”[10]1889年日本宪法颁布,标志着日本完成了近代国家构建,实现了国家的转型。此时日本国力大增,为对外侵略扩张提供了条件。

中国的衰落使东亚形成权力真空,为觊觎东亚霸权的日本以可乘之机。福泽谕吉提出:在东亚“能成为文明的中心和他国魁首而与西洋各国对抗的,非日本国民莫属。”对于中朝两国,“必须以武力保护之,以文物诱导之,使之以我国为榜样,迅即进入近时文明的境地。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也可以实力强迫其进步。”[11]日本推行以促进东亚文明之名行称霸东亚之实的强权外交的野心昭然若揭。

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殖产兴业、富国强兵、文明开化等改革,使日本逐渐由封建社会转型到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制度的重大进步。

二、社会转型累积多种矛盾

(一)国内矛盾日益激化

1. 经济发展与市场狭小的矛盾

1882-1885年,明治政府推动资本原始积累政策,资本主义生产急剧发展,社会呈现繁荣的局面,1884年底至1890年末,“公司的资金从一千三百四十万元飞跃地增加至一亿八千九百万元,达十四倍。”民间企业发展迅猛,纺织业实现了机器化;以纺纱业为例,“民营机器纺纱厂和纱锭数从十九个厂五万纱锭增至三十个厂二十七万纱锭”。[4]181日本领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发展资本主义所需要的钢铁、煤炭、水力、森林等资源贫乏,人口只有4000万左右,国内消费市场狭小,这些先天不足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制约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日本经济雪上加霜的是,受不平等条约的影响,“本来就狭窄的国内市场,又被外国商品侵占了”,如1889年日本棉纱产量为25 514 000斤,而外国输入量为42 811 000斤。“1885-1890年资本主义工业的急剧发展和狭小的国内市场间的矛盾益趋尖锐化。”[4]185到189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日本不能独善其身,呈现出经济危机的预兆。

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国内资本原始积累是通过政府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完成的,而开拓国外市场等外部条件则需要通过发动侵略战争来实现,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化与国家化。正如日本学者所说,日本对朝鲜、中国的侵略正是其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日本资本主义进行经济扩张的重要手段。把中国纳入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势力范围之内,“这一实际举动和客观结果与当时福泽谕吉尽快进行资本输出和实业扩张的思想是互为表里的因果关系。”[12]“自1890年经济危机以来,新生的资产阶级也希望独占朝鲜的市场和资源……促成这次战争的经济因素之一,是产业资本对市场的要求。”[4]197

2. 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的矛盾

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压迫,使农民、工人收入微薄,饥寒交迫,如“名古屋纺织公司和三重纺织公司在名古屋所设工厂的纺织女工,平均工资还不到工厂所设工人宿舍的住宿费”。[10]248在1889年世界经济危机中,明治政府疯狂扩军备战,大量进口军事装备与物资,造成外贸进出口失衡,1890年出口总值5 660万日元,进口总值达8 170余万元,外汇储备迅速减少。为了摆脱危机,工厂大量裁减工人,降低在职工人的工资。若将以上行为看作是发展资本主义带来的“人祸”的话,日本又遇到了天灾,1889年日本农业严重歉收,稻谷减产560万石,导致米价不断上涨。地主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人民生活更加困难,因而奋起抗争。经济危机造成大量“无钱无业者”,加上粮食歉收、米价高涨,导致1890年日本的米粮暴动此起彼伏。1890年上半年,富山、京都、东京、鸟取、富井、柏崎、下关、若狭等市,三重、佐渡、秋田等县均发生贫民或工人发起的米粮暴动。政府不得不出动军队加以镇压。“至7月底由于米价低落,局势才稳定下来。”[4]180-181内外交困的明治政府希望通过发动侵略战争转移人民视线,转嫁经济危机。诚如陆奥宗光所说:“国内形势日益紧迫,政府若不能作出惊人事业,便不能稳定动荡不安的人心。”[13]

3. 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与天皇专制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明治维新使日本社会逐渐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的逐步转型。日本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要求资产阶级民主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通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追求自由、平等、人权的民主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日本社会的转型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地主寄生制是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相结合在一起并相互依存的”。[14]明治维新形成的以天皇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将资产阶级民主表现形式的议会制、内阁制变成了摆设,失去其民主的精华。日本政党力量弱小,政治家态度游移,屈服于皇权的神圣与军部的横暴,尤其是在废除不平等条约、赶超西方列强、侵略他国以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缺少资金、原料、市场等方面,天皇为首的日本朝野又趋于一致。诚如福泽谕吉所言:“我国官民之间历来不和,议会与政府之关系如同仇敌。不无势不两立之势。”一旦日本与中韩发生冲突,则“官民风波全然绝迹,未留一痕”。[15]由此可见,近代日本要成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的正常资本主义民主国家是不可能的。

(二)邻国冲突日渐增多

1. 争霸东亚激怒沙俄

在世界近代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沙皇俄国,甲午战争前,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150余万平方公里领土。甲午战争之前,沙俄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加强对远东的控制,并伺机夺取中国东北,寻求便利的出海通道与不冻港作为海军基地。这就与妄图把满洲作为其殖民地的日本的既定战略发生冲突。此时,美国羽翼未丰,且远隔重洋无力与日本在东亚争衡。英国是最先侵略中国且在中国有最大利益者,沙俄对中国的侵略无疑对英国的既得利益形成严峻挑战,因而英国仇视俄国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拉拢日本对抗沙俄,法德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以图渔翁得利,日本认为条件逐渐成熟,于是发动甲午战争,以武力吞并中国东北,阻断沙俄南下之通道。此举为战后沙俄纠集德法“三国干涉还辽”及其后日俄战争的爆发埋下伏笔。

2. 侵略中朝敢做“恶邻”

在日本的工业门类中,棉纺织业发展最为迅速,棉纺织业的发展,得益于日本的低工资制度。“朝鲜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作为粮食供给地。纺织业之所以能自立,主要是靠日本工人的低工资。”[10]248为了维持低工资而推行低米价政策,这不仅对日本资本主义,而且对日本当局来说也是生死攸关的问题。作为将来潜在的巨大出口市场,作为当前的原料和粮食的重要供应地,日本当局对亚洲大陆,特别是对朝鲜,本已极为关心,而为了转移国民对低工资、低米价政策的不满,借口朝鲜颁布“防谷令”向朝鲜发动侵略战争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由于日本国内需求旺盛,大米进口的幅度超过了出口的增长幅度,“从1893年起,进口超过了出口”。大米进出口“对日本资本主义来说是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泉源,也是对地主保证高米价的一个手段。但是必须进口廉价的外国大米来供给贫苦人民食用,才有这种可能。进口廉价外国大米,也是为资本家维持低工资的一根支柱。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步发达,进口外国大米的需要也逐步提高。”[16]日本进口大米的来源地众多,主要包括朝鲜、中国、越南、暹罗、香港等地。缅甸、暹罗、中南半岛等地的外来米,一方面路途遥远运费昂贵,进口成本较高,另一方面这些米不合日本人的口味,因而在日本不受欢迎,销路不畅。“而价格低廉而又好吃的朝鲜大米,便成为日本争夺的对象。”[17]甲午战争前,粮食在日本从朝鲜的进口额中一直占很大比重。1890年时已经达到90%的份额,“可见确保朝鲜作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粮食基地已成为日本政府的头等大事了。”[18]

三、对外扩张转移国内矛盾

(一)积极策划阴谋扩张

1. 继承发展侵略传统

大和民族具有对外扩张的历史传统。中世纪安土桃山时代的权臣丰臣秀吉是日本征服中国的始作俑者。幕府末年的吉田松阴是近代日本觊觎亚洲霸权、征服中国的积极倡导者。1854年,他在《幽囚录》中狂言:日本应该整顿军备,“责朝鲜纳质奉贡如古盛时。北割满洲之地,南收台湾、吕宋诸岛,渐示进取之势。”[19]1875年,他再次提出日本要蓄养国力,割取易取的朝鲜和中国东北,收琉球,取台湾,“把失之于美俄者(指被迫与美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偿于朝鲜和中国”。[16]7

幕府末期的佐藤信渊在其《宇内混同秘策》中规划了日本侵略中国、称霸亚洲的路线图:“皇国日本之开辟异邦,必先肇始自吞并中国……中国既入日本版图,其他西域、暹罗、印度诸国……渐慕德畏威,必稽首匍匐,隶为臣仆”。[20]佐藤认为中国满洲是最容易攻取的地方,攻占满洲的目的是进一步征服朝鲜和整个中国。幕府谋臣和倒幕志士在国内政见上分歧很大,甚至完全对立;但是,在谋划日本未来出路时,无一例外地都主张侵略中国。“‘大日本帝国’的观念和模式源于斯,以中国为日本潜在的假想敌国的观念亦源于斯。明治开国元老山县有朋、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井上馨等都深受其影响,有人还是前者的门生。在继承其衣钵的基础上,这些明治重臣又进一步提出了以吞并中国为核心的经营大陆的思想,即所谓‘大陆政策’”。[21]当时的远东太平洋地区是国际竞争的热点,列强在这里抢夺地盘,瓜分势力范围。奉行实用主义的日本明治政府深受鼓舞,积极参加这一弱肉强食的盛宴。

2. 朝野呼应鼓吹侵略

天皇政府极力导引。随着社会转型的进行,明治政府逐渐形成了明晰的对外扩张的政策。1868年明治天皇继位时即发布《御笔信》,确立“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对外扩张政策。1869年,木户孝允主张通过“征韩”以“转移国内对政府的不满,‘确立皇国之大方向,使亿万苍生之目光,对内对外为之一变’,并可以此作为‘他日大兴皇国’之机”。[10]131西乡隆盛认为征讨朝鲜“可使(士族)思乱之心移作兴国之远虑”。[10]1491880年明治重臣山现有朋向天皇进呈《邻邦兵备略》,对中国进行认真分析,作为制定日本侵华方针的基本依据。其后日本驻俄公使木武扬致信外务卿:能否统治朝鲜,对日本来说是“直接关系到对亚洲邻国树立权威的大事”,1887年2月,参谋本部草拟《征讨清国策案》,该案提出:清朝海陆军正在改良之中,日本皇军“当乘其尚在幼稚,折其四肢,伤其身体,使之不能活动”。[22]该案建议:“自本年起以五年为准备期,然后待可乘之机而攻击之”,届时将中国之辽南一部分、中原四省以及舟山列岛、澎湖列岛、台湾及长江两岸十里以内地区并入日本版图。[23]1889年日本驻华公使矢野文雄在其政治小说《浮城物语》中坦然宣布:“我等今将蹂躏整个地球,席卷无人之地,为日本开拓数十倍之大版图,以献于(天皇)陛下”,[24]他向日本政府建议把中国的福建省划入本国的势力范围之内。1890年3月,时为日本首相的山县有朋在国会发表演说,全面阐述其“大陆是日本的生命线”的侵略理论,指出日本国家独立自卫的基本方针是“守卫主权线”、“保卫利益线”,而中国则被划入日本利益线之内。日本大陆政策开始具体化公开化。天皇政府的宣传、教化是日本民族轻视、敌视中国的根本原因。

社会舆论积极鼓吹。受西方列强向海外殖民扩张的启发,1892年日本自由党总裁提出:日本人口过剩,也要向海外开拓殖民地。1893年,军国主义分子木武扬组织“殖民协会”,为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摇旗呐喊,广造舆论。长期的军国主义教育和宣传,使日本一般人民不知道事实的真相,简单地“认为中国人只顾自己不能团结,一盘散沙”;[25]连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也都认为,为了日本的生存,用武力征服中国是理所当然。因此,从明治后期“军国民教育最盛时期,当时对中国人除了侮辱以外,就是轻视”。[25]330甲午战争前后,日本朝野非常鲜明地把甲午战争看作是先进文明对落后文明的“义战”,是当时世界发展的主流,为日本侵略中国披上合法的外衣,抢占道义的制高点:“日、支两国之关系乃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之关系。”对清国一战,目的正是“在使支那惊醒。”[26]

鼓吹发动战争侵略中朝的民间舆论尤以明治维新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最为典型。1879年在《民情一新》中他提出:“医治国内不合之权宜,故企外战,以欺瞒一时之人心,有运用此奇计也。”[15]248次年,日本内阁爆发严重危机,威胁日本政局的稳定。福泽谕吉再次提出转移国内矛盾的建议。1892年7月20日他在《时事新报》提出:“我国当前之政策,应使人心转向外界,其方向则在朝鲜”,政府应当机立断侵略朝鲜,使日本国民“无暇思及其他”,即把日本政坛党争和国民不满转移到朝鲜问题上。1894年1月26日《时事新报》再次刊文敦促政府“如优柔寡断,天下人心将厌倦不堪,终必出现非同小可之内变”,“政府改变其方向,大力推行东洋政略,使国内人心转而向外,此乃目前最为妥当之政策”。[27]

(二)对外侵略变本加厉

1. 吞并琉球试探中国

19世纪70年代初,日本遣使来华,要求按照“西人成例,一体订约”,以求取得“一体均粘”的特权,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对欧洲列强卑恭屈膝而对日本傲慢不逊的清朝的行径使日本认识到:“今万国交际,弱肉强食,以禽兽之道相交”,保护国家安全,争取民族利益,“唯在严于兵备之一事耳。”[15]245用武力威胁或兵戎相见实现外交诉求成为日本政府的主要选项。1872年设计迫使清朝藩属琉球国之主接受日本“藩王”封号。1874年借口琉球渔民被杀,悍然派兵三千进攻台湾,正应付西北、西南边疆危机的清政府在美法的调停下,签订《台事专条》,中国承认台湾高山族人民“曾将日本国属民妄为加害”,承认日军入台是“保民义举”,赔款50万两白银,日军撤离台湾。此事暴露了清政府的外强中干,刺激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的野心。

2. 武力威胁干涉朝政

1876年日朝签订《江华条约》,从此日本不断在朝鲜扩张势力。在釜山、元山等特别居留地的日本协同商会、大仓公司、三菱公司等进行投机性商业活动,扰乱朝鲜的经济秩序。“因为日本商人对谷物进行囤积性的抢购,使朝鲜米、麦价格暴涨二至三倍,甚至出现粮食储备一空的地方。”[28]日商的投机活动激起朝鲜人民对日本人的强烈愤慨,导致发生百姓袭击日本人致其死伤的事件。

从1889年10月到1890年3月的五个月内日本大阪商人佐竹甚造、土井龟太郎在朝鲜平安道和黄河道购买白米18 722石,大豆28 001石,小豆79 028石,稻谷10 121石,“造成了谷物价格的暴涨,黄河道巡查使吴俊泳为此发布防谷令,禁止谷物外运。”[28]28“防谷令”颁布11天后迫于日本的压力被迫废除,但佐竹甚造等胡说此举造成了日商81 334日元的损失,无理要求朝方连同利息一并偿还。这种连日本公使也认为夸大其词的无理要求,日本政府却信以为实,1893年5月日本政府通过其新任驻朝公使大石正巳向朝鲜政府递交了限期两周的最后通牒,要求朝鲜赔款11万日元。日本不惜以断交相威胁,迫使朝鲜屈服。

3. 发动甲午战争侵略中朝

1889年朝鲜第一次颁布“防谷令”,禁止粮食外运,以平抑粮价保障民生。此法令虽未严格执行,日本仍深为不安,因为此时“输入朝鲜大米,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对于地主资产阶级的政权都成了‘死活问题’”。[18]474日本资产阶级代言人田口卯吉于1893年5月在《东京经济杂志》上著文以对朝开战威胁朝鲜解除“防谷令”,并宣扬“届时‘清廷必然出来援助朝鲜’,那就把‘战争扩大到天津去!’”。1893年10月朝鲜再次颁布“防谷令”,禁止粮食出口。田口卯吉再次鼓动说:“日韩关系已经无法挽回,应该发动战争,以消除多年的郁结,清政府如果援助敌人,就攻击它。”[16]130朝鲜政府为保证本国民众粮食安全而颁布“防谷令”成为引发日本发动侵朝侵华战争的重要借口之一。需要强调的是,朝鲜的“防谷令”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导致甲午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资本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的根本国策。甲午战争改变了东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完成社会转型的日本一举成为东亚的新霸主,并深刻影响其后东亚政治格局的演变进程。正如日本学者所言: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时“采取了掠夺邻近小民族的斗争形式,这就开辟了走向现代帝国主义强盗政策的道路……这是理解甲午战争的钥匙。”[16]130-131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由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转型,转型过程及其后累积起来一系列矛盾。带有浓厚封建残余的明治政府不是通过发扬资产阶级民主的方式来化解矛盾,而是选择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转嫁危机化解矛盾。日本选择的这一解决矛盾的策略与行动在给朝鲜、中国等东亚邻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注定了军国主义最终走向失败的历史命运。

参考文献:

[1] 横井小楠. 国是三论[M]//松浦玲. 日本的名著30佐久间象山、横井小楠. 日本: 中央公论社, 1987: 319-320.

[2] 久米邦武. 美欧回览实记: 第1卷[M]. 东京: 岩波书店, 1978:112-113.

[3] 春線公追颂会. 伊藤博文传: 上卷[M]. 日本: 统正社, 1944:638.

[4] 井上清, 铃木正四. 日本近代史: 上卷[M]. 杨辉,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72: 47.

[5] 高续增. 解读日本的社会转型[J]. 银行家, 2007(6): 133-138.

[6]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历史[M]. 吴象婴, 梁赤民, 译. 上海: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481.

[7] 富永健一. 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M]. 李国庆, 刘畅,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4: 391.

[8] 杨义刚. 日本近代的对华军事外交路线图解析[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教育教学研究专辑), 2006(S1): 65-68.

[9] 孙承. 岩仓使团与日本近代化[J]. 历史研究, 1983(6): 121-135 .

[10] 信夫清三郎. 日本外交史: 上卷[M]. 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问题研究所,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214.

[11] 福泽谕吉. 福泽谕吉全集: 第4卷[M]. 东京: 岩波书店, 1952: 271.

[12] 永井秀夫. 自由民权与天皇制[M]//日本历史讲座: 第5卷. 日本: 河出书房, 1954: 151.

[13] 商鸣臣. 甲午战争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重要步骤[J].山东大学学报, 1999(2): 24-29.

[14] 欧世健. 日本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侵略战争关系探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2006(S2): 66-69: .

[15] 安川寿之辅. 福泽谕吉的战争论与天皇论[M]. 刘曙野, 译.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187.

[16] 井上清. 日本军国主义: 第1卷[M]. 尚永清,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5: 128-129.

[17] 王如绘. 近代中日关系与朝鲜问题[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9: 259.

[18] 吴廷璆. 日本史[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4: 474.

[19] 吉田松阴. 幽囚录[M]//日本的名著31吉田松阴. 日本: 中央公论社, 1989: 227.

[20] 藤天省三. 日本思想大系: 第45卷[M]. 日本: 岩波书店, 1980: 109.

[21] 渠长根. 幕末、明治时代日本侵华思想检证[J]. 许昌学院学报, 2003(1): 108-112.

[22] 米庆余. 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7: 115.

[23] 沈予. 日本大陆政策史[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0.

[24] 矢野文雄. 浮城物语[M]. 日本: 岩波文库, 1975:32-33.

[25] 实藤惠秀. 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 谭汝谦, 林奇彦, 译.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3: 348.

[26] 野村浩一. 近代日本的中国认识[M]. 张学锋, 译. 北京: 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17.

[27] 臧世俊. 福泽谕吉的中国观[J]. 日本学刊, 1995(1): 102-114.

[28] 藤村道生. 日清战争[M]. 米庆余, 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8.

(责任编校:贺常颖)

On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of Japan

SUN Hongjun,GAO Tingai

( College of Marxism;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Zhenjiang, Jiangsu 212003, China)

The Ming-zhi Government of Japan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form such as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military and education. By the reforms Japan became the capitalism from feudalism. With transformation of society the various contradictions had appeared.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made invasion on neighbor countri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domestic contradictions and crises . The 1894(jiawu) war broke out on China that is a necessary result for the Japanese invaders

Japan; Ming-zhi reform;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vading war

K 313.4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5.06.014

2096-059X(2015)06–0061–07

2015-11-31

孙洪军(1970-),男,山东沂水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高廷爱(1966-),女,山东沂水人,主要从事中学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朝鲜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朝鲜国庆"轻松"阅兵显自信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朝鲜通信使文献选编》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朝鲜平静度过“金正恩生日”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