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瑛,邹学军,刘长宏,白日霞
(大连民族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辽宁 大连116605)
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渠道,不仅仅体现在数量、规模等方面,更需要涉及和重视需求和质量层面的建设。现阶段研究生的择业观呈现出优先取向高等院校、科研机关等就业单位的趋势,且培养环节对研究生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培养通常不够重视。这种现象会造成现实中工科研究生不能尽快适应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的需要,不能较快适应企业的工程技术或技术管理工作。中国研究生教育为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了多层次、多类型的研究生教育体制,而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则更是适时抓住了企业人才需求旺盛的有利时机,既可为企业培养急需的人才,同时也有利于高等院校开展技术孵化和社会服务。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与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与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践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与创新能力人才的教育模式[1-2]。其包括两个含义:一方面,它是教育与产业部门这两个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的有机结合,是基于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现代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基础上的结合,它既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生产活动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是基于双方内在需要基础上的结合,高校需要企业的设备和资金,企业依靠高校的科技、知识和人才。该模式的实质是将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其与传统高校培养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的主体除了高校以外还有企业的参与。
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目标是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零距离实践教学体系,与行业中亟待解决问题零距离接轨的教材体系,符合就业需求的零距离素质拓展培养体系。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可以整合企业在工程实践、学校在教育和科研方面的资源优势,有效保证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对高等学校来说,通过与企业联合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既可以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弥补自身条件的不足,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校科研经费紧缺、科研与工程实际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对合作企业来说,通过与高等学校合作,既可以提升企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素质,缓解企业高层次工程和项目管理人才紧缺的难题,又可以将人才培养同解决企业中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问题相结合,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校企联合培养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利于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实现校企双方共赢。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有计划地完成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有助于工程硕士研究生们在毕业入职之时,便能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实现无缝对接。通过在校学习和企业实践双阶段的锻炼、双导师的指导,突出了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提高了人才的培养质量。
20 世纪以来,由于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工程活动的涉及面拓宽,复杂性与日俱增,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不断涌现,经济竞争使企业对实用型人才产生了旺盛的需求。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展了回归工程,以期在高等教育中找回工程的灵魂。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研究生的实践最早起源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主张工程学教授应与工业密切结合,大学不仅是求知的处所,更要发挥它们影响地区工业布局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斯坦福大学首先在50 年代开创了大学与企业协作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也被称为协作式研究生教育模式。该校的电子工程学院走在最前面,接受企业的投资,导师和研究生帮助企业搞技术开发和攻关,并有计划地培养适合该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研究人才。紧随其后,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华盛顿大学等都在其科学园发展了这一培养研究生的新模式[3]。总结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美国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德国以企业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和日本官产学结合的三明治教育模式等形式。
中国自1985 年开始在人才培养环节植入校企合作方式以来,各高等院校学者积极针对校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校企合作的意义、校企合作的对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引导高等院校结合办学特色和强项,主动结识相关的企业,形成一定的协作关系,进行不同形式、不同层次、不同特色的合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有关行业培养了一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但相对国际上校企合作史,中国因为实践时间短,目前还处于中层次、浅层次的阶段。
专业硕士研究生可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势必会受到企业的欢迎。而实现人才的定单制培养,将人才培养与解决企业工程技术问题结合起来,则是发挥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的双重优势,将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到了实处。这就要求我们更要紧紧抓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实施过程的重要培养环节,切实改进教学工作,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应首先从合作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开始。以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校内、外导师组成导师组,结合研究生本人意愿,根据其研究方向共同制定研究生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制定上,保证符合国家对工科专业硕士的基本要求前提下,应坚持符合企业以及行业的实际需求,突出工程实践和创新应用,订单式为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理念。课程设置上应从夯实理论基础、突出工程实践的思路出发,体现前瞻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4]。课程教学则以项目实施的方式推动基础理论的掌握、应用和创新。同时引进企业内部技术骨干、外国专家等走进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与高校教师和学生们互动。以专题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充实教学内容,实现人才培养课题体系的多样化。
目前高校导师缺少实践操作能力与实践创新的经验,多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后,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校外导师因具备多年的实际研发和工作经历,可以帮助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尽快找到技术研发和探索的方向,有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课题,使这些课题兼顾学生的硕士课题方向,并且具有实际探索和研究价值。即校内和校外导师同时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先进、专业、高质量的实践是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实践环节,要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安排到与专业领域相关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管理部门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后,在校外导师的带领下进入相关科技合作企业,在企业完成可以完成的工程设计、技术研究或改造方案,或者参与软件的开发、管理决策等实际工作。通过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来发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将问题与不足再反馈到理论研究中,既可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又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实践,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从而使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实践学习中得以升华。
根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应以解决本专业在生产或实践应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充分体现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成果要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以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等形式。有横向科研项目为支撑的指导教师,可更好地完成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实现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要求与目标。
基地建立是校企联合培养的重要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对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实践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是以高等学校为主体,依托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集团和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使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适应国家的战略发展需要[5]。因此,所选择企业需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产品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同时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大。通过与企业创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让企业真正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实现产、学、研的良性互动,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技术支撑,从而加快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步伐,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受益共赢。
优质生源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工程的有力保障。有效的对外招生宣传举措和周到细致的招生服务工作是吸引优质生源的前提和有效途径。各类不同的奖学金设置、指导教师认真到位的学业引导等,也会口口相传,制造蝴蝶效应,拓宽生源渠道。
由校企联合组建的导师队伍理论水平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高校作为培养工作的主体,应选派理论知识扎实、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同时也选派工程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师作为企业方导师,共同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完成课题研究工作。联合培养原则基于共同组织优质的师资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双方导师分别由高校和企业推荐,高校进行资格审查,统一管理和定期考核。校内导师负责总体规划,企业方导师现场指导,实现优势互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课程以项目形式开展,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理论授课,同时分组设定不同题目,给定要求,为学生们通过课程项目来锻炼专业相关能力提供了空间。在项目教学具体活动之前,应有针对性地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就业情况、企业发展所需等一系列因素。所制定的教学计划既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又考虑企业用人的实际需要。在调研、分析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不忽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专业硕士研究生年限较短,高校和企业必须尊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科学规律,共同加强在培养过程中的管理[6]。课程阶段严格按照课程设置的规定,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考核方式采取课堂作业、项目实施情况和课程论文相结合。
校企联合模式在专业硕士研究生业务素质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实施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确保了专业硕士研究生扎实理论基础和优化知识结构,为其从事本专业设计开发奠定基础;实施高标准的学位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了专业硕士研究生历经严格的专业训练,为其后续行业研发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实施高效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确保了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其未来职业发展空间的拓展奠定基础。
[1]刘彩红,王益玲.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4,4:6 -7.
[2]蔡志奇.校企联合促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 药学教育,2011,27(3):4 -6.
[3]张万鑫. 车企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策略的思考[J]. 汽车工业研究,2013,6:52 -53.
[4]陈建良,闻学军.高职汽车专业“四型、五类、三梯次”的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4(2):79 -82.
[5]李素琴,闫效鹏.慎提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31(3):118 -120.
[6]于庆东.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管理工程硕士的实践与思考[J]. 科教导刊,2012,8:158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