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义
现在我们在地图上看到的从北京到杭州的南北大运河,是元代开始形成的。
元朝把国都定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大都所需要的南方粮食等物资,开初多采用水陆联运,或海运、河海联运的方式加以解决。所谓水陆联运,除中间一段因黄河改道有所变化外,大体沿着宋代业已形成的路线辗转而北,即自江南运河、淮扬运河,然后溯黄河至开封北岸,陆运到淇门(今河南汲县东北),再改水运,沿御河入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陆运进大都。这是一条费工费时且效率不高的运输线。 据说竭尽全力,年运输粮食才30万石。第二条是海运,中间经多次探测,最后采取从长江口附近的崇明岛出洋,贴着海岸北上,越过山东半岛的成山头(今属荣成市),经渤海到达界河口的直沽,再转运大都。在这中间,还一度实施过河海联运,就是山东胶州湾的胶县向北开掘一条运河到莱州的海沧口,叫胶莱运河。胶莱运河既可避成山头风浪之险,又缩短绕山东半岛海程300里,本来是件好事,但限于水量不足,加上胶州湾入口处礁多浪急,使运丁颇感棘手,所以航行不久便弃置不用了。海运或河海联运,大大提高了物资运输量,每年四五月间起运的江南漕粮,利用信风和洋潮,10天左右即可抵达直沽,为河运所不能比拟。
海运或河海联运,诚然便捷可行,但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条件下,代价也是很大的,主要是海洋风涛无测,时有漂没倾覆之事。为此,从元初开始,政府便开始探索开凿一条南北直通的内河航道。这条航道,有的有现成的运道可以利用,如杭州到镇江的江南运河、扬州到山阳的淮扬运河 (即山阳渎)、山东临清至直沽的御河河段等;还有部分则须借用天然河流,像淮安至徐州,正是黄河流经之处,徐州到山东任城(今济宁)有泗水,直沽至通州间有潞水。但是,利用现成河道,不等于说便可原封照航。因为从宋到元,中间曾经历了宋辽、宋金的长期对峙,后来元军长驱南下,这一带又饱受了战争的创伤,所以到元朝统一全国时,上面所说的很多河道,都因长年失修而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像淮扬运河壅塞水浅,航行不畅;御河河道亦因黄河决溢,沙积水走。元朝政府要恢复通航,还得花费相当力量加以疏通才行。
疏通了现有河道,还不等于南北水运便可贯通起来,因为中间还有若干段落处于空缺状态。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朝政府动工兴筑山东任城到须城 (今东平县)安山的济州河。济州河全长150里,南北流向,水源借自汶水,兼通泗水。济州河原本是作为河海联运的一个配套环节而开凿的,结果却成了南北运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州河开通后,接着又有修建会通河之议。会通河南与安山济州河相接,然后北上经寿张、聊城,到临清与御河连通,长250里。会通河于至元二十六年正月底开工,发丁夫30000人,共用工250万个,历时4个多月,到六月中旬完毕。为了调节水量,在寿张、阳谷、聊城、临清等境建闸11处,共20座。这些水闸,开始多用木制,因木料经不住水流冲击,容易损坏,不久便易木为石,使之牢固。
在南北运河中,最后一道工序便是解决通州到大都的航运,即开凿通惠河。通惠河长164里,距离不长,可难度不小,主要是水源不充分。金朝建中都,为运输粮食,曾试引高梁河和白莲潭(玉泉山)水来接通州到中都的河运,但因水源不足,归于失败。此次修浚通惠河,由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设计。他鉴于金代开河失利的教训,决定另觅水源。他经详密考察,并实地作了地形测量,决定把昌平东南的白浮山泉引到西山山麓,再南折瓮山泊(今北京颐和园内的昆明湖),然后入城江聚于积水潭。当时的积水潭是大都粮船停泊的终点。积水潭水继续东走,穿过通州城,到南边的高丽庄 (张家湾西),汇入旧运粮河。通惠河共设闸门24座,目的是调节水量,保证粮船通行。
通惠河的建成,标志着南北大运河的正式开通。它北起大都,穿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4大水系,以浙江杭州为终点,全长1700余里,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水利工程中所表现的聪明和才智。元代开挖的京杭运河,还没来得及发挥应有的效用,元朝就灭亡了。其成果为明朝、清朝所继用。明清两代政府都以河漕为重,把南北大运河视作京师得以存在的生命线,改建整修不断,使运道更趋系统完善。
明代对运道的重视随着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经济上的需要增加而更趋突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黄河在河南原武决口,北流进入会通河,造成堵淤,同时在其他河段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浅淤不畅的情况。永乐初,户部尚书郁新规划南粟北运,不得不多方绕道,运船从南直淮安府城起,经洪泽湖入淮河,转颍水(淮河支流),在河南陈州颍歧口进至沙水,然后进入黄河至八柳树(在卫辉府境)等处,征发丁夫陆运赴卫河再水运往北京。这条路不但绕道,而且有水有陆,中间多次起驳,十分麻烦,所以运输量也不会很大,根本适应不了业已变化的新形势。
为了重新疏通大运河,明朝政府于永乐(1403~1424 年)、宣德 (1426~1435年)时,先后派工部尚书宋礼和平江伯陈瑄主持修复工程。宋礼首先开通了济宁至临清的会通河,建闸15座,又根据地势在引入汶河水时,将原在济宁的分闸改由汶上县西南的南旺进行分水。据说这是采纳了汶上县一位老人的建议,目的使会通河的水量能更合理地得到利用。陈瑄的功劳,主要是改善南直地段河道在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开凿淮安城北清江浦河道,使船舶进行黄河时免受过坝盘驳及风险之苦;于淮安南筑高邮、宝应等湖堤,堤上作纤道,使运河与诸湖分开,以方便运输;徐州吕梁地陡水急,舟船难行,陈瑄乃开渠修闸,化险为夷;运河南下,在瓜洲与长江相交,由于运河水位高于长江,故得筑坝拦截,可这样做就要影响船只通过能力,陈瑄除疏浚通坝河道,增建减水闸外,还开凿了扬州白塔河,建闸4座,江南粮船可从常州西北孟渎河过江,由白塔河进抵漕河,节省了瓜洲盘坝的劳苦和费用。通过宋礼和陈瑄所做的工作,可以看到明朝政府重新开通大运河,不只是简单的修复,而是包括了对某些旧河段的改造和作出新的设计。
至于京师近旁的通惠河,因明代修建北京城时,把由瓮山泊引至积水潭后的一段河道圈入到皇城之内,通惠河分成两段,水源受到影响,很难通航了。后来虽几经修浚,想用别的水作补充,但都无济于事。实际上通州成了大运河的端点,一直到清代都是如此。
经过宋礼、陈瑄等人的努力,南北大运河得以贯通。但一个大问题仍时时困扰着明朝的官民,那就是黄河滥决对运道造成的破坏。当时政府的基本原则是“控黄保漕”,实际上是保漕重于治河。除此以外,明朝政府还设想减少漕运对黄河的依赖。嘉靖六年(1527年),黄河北决,沛县以北地区均遭水淹,泥沙淤填昭阳湖,运道受阻。在这种形势下,有人提议于昭阳湖东再开一条新河,并在西岸筑堤以为屏障,抵挡黄水的侵袭。但因种种原因,这个意见直到隆庆元年(1567年)才得以真正实现。这条新开的河道,起自沛县南边的留城,然后向北与旧河也不是昭阳湖相望,一直延伸到山东鱼台县南阳镇,全长140余里。连同留城、南城在内,共建闸9处,土堤35280丈,石堤30里。这段运河,人们都习称为南阳新河。南阳新河开成后,接着需要解决的便是留城以下的那段河道。隆庆三年(1569年),黄河再决沛县,大批粮船壅积在徐州以东的邳州 (今江苏邳州市),于是经人提议,决定开泇河以避徐州上下黄河之险。泇河运河借泗水支流泇河等水,从沛县东边的夏村起,穿行于微山湖等诸湖泊间,向南行进,最后在邳州东南与黄河相接,全长260余里,避开了邳州至徐州的300多里黄河运道,但中间山冈高阜石坚,开凿不便,而微山等湖又不宜作堤,所以工程开开停停,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才完全竣工。
有明一代,虽然为把运道与黄河分隔开来花了很大力气,但直到明亡,仍有宿迁至淮安段借用黄河河道,到了清代才最后解决。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靳辅在宿迁北张庄运口开渠,经桃源到清河(今淮阴)仲家庄入黄河,叫做中河。中间紧贴黄河东岸,两边夹着缕堤和遥堤。康熙四十二年,清朝政府鉴于漕船出清口至仲家庄尚有一段逆水,航行不便,又改移到再下游的杨庄为中河河口。从此,运河除经过黄、淮交口处外,已完全和黄河段脱离了关系。自运河摆脱黄河河段,以清口为交汇点后,清口便成为治黄、导淮、济运三者矛盾的中心点,所以修治不停,成为清朝政府施工最勤、靡费钱银最巨的地方。
在清代,对运河的其他河段也有维修和改善,如:把独山、昭阳、微山、骆马等湖泊当作水柜,建了许多闸坝,水盛时蓄积储存,以便运道浅涩时放水济运;为防止洪泽、高邮、宝应、邵伯等湖泛涨,危害淮扬段运道,清朝政府一面修筑重堤拦堵,同时又筑各种减水坝,以分减淮河洪水。
明清两代政府为保持运河的通畅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但因种种缘故,运河的故障仍层出不断。到了清代中期以后,黄河下游的淤堵已经越来越严重,其中最突出的便是清口梗阻,黄水不断倒灌。一些被当作水柜的各类湖泊,也因泥沙堆积逐渐失去作用,而清朝政府又因财政窘迫,无力大加修治。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发生大改道,运河亦受害匪浅,很多运段无法通航了,漕粮改由海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颁诏,决定将漕粮改为折色 (由缴粮改为折成银子缴纳),漕运废止。光绪三十年,将负责漕粮运送的漕运总督裁撤。从此,清朝政府更无心去顾及修治运道了。
大致在清灭亡前,大运河除江南、淮扬、山东南部沿湖地区,以及直隶境内的某些河道外,其余均已淤废,无法贯通了。
纵观南北京杭大运河,从水利工程史的角度来看,不愧是一项伟大的杰作。它沟通了北方政治、军事中心与南方财赋之区的联系,使两者密不可分。它大大开阔了沿河地区人们的眼界,扩大了他们就业的门路。一些城市如扬州、淮安、济宁、临清,以及天津、通州等的兴起和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运河的发展息息相关。
但是,在谈到运河的积极方面时,也不能不看到它的消极方面。首先,自元代起,至明清,历代政府不惜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开挖、维护运道,其目的不过是要保证每年几百万石漕粮进京。由于这条航路的水文和地理条件并不理想,许多河段不是水源不足,就是易遭浸决。为此,国家只好规定,蓄水放水、闸门启闭,均以利漕船来往为最高的原则,至于一般客商私船,限制很多,航行并不方便。
其次,政府为了保漕保运,引水济运,把运道近旁的很多自然江河湖泊,都不同程度地利用来为漕运服务,甚至不惜打乱原来的水系。特别这些地区多属低洼平原,鲁南和江淮一带又江湖密布,水系紊乱后,给河道的正常排泄和地面沥水的排除造成障碍,人为地制造了许多洪涝灾害。
再次,运河的开通,本来对于沿岸田地灌溉是个福音,可因为要畜水保运,政府严禁近河农民私戽河水,尤其是在大旱之年,即使两岸禾苗缺水枯黄萎死,也不敢贸然汲取。至于周边湖泊塘潭,亦因要保证运河水量,无法或限制使用,造成因利致害。
最后,国家为维修运道,不断向民间征派各种物料、工役(清代原则上已实行雇役制),沿河地区亦是首当其冲。另如漕军、驿递往来所带来的骚扰,也常使百姓有苦难言。
清末运河航道的衰落和淤废,在很大程度上与开始时业已存在后来又无法克服的种种矛盾是密切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