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基于慕课背景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策略思考
陈海均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结合新兴的慕课教学模式,本文从当前大学生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入手,分析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重点探索了解决大学生就业指导中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慕课实践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高校 就业指导 慕课 教学改革
自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高校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继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生达到699万后,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49万,比2014年增加了22万,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毕高校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慕课是新近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本文通过对慕课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的分析思考,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课程实践中应用慕课的方式,以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期学生形成良好的就业意识,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提高职业素养,综合提高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指导课是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重要形式,对毕业生意义重大。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向学生阐述国家就业政策,帮助学生尽快认清和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增强参与社会和就业的竞争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择业观,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专业技能,掌握择业技巧,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大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一)理论学习内容和时间过多,缺少实践联系。
当前学校对于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并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缺乏专业教师。就业指导课程都由年轻辅导员授课,由于是毕业后直接从事工作,对现实的职场要求了解不够,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对于课程学习的考核,还是采用传统的考试或者考查交论文作业的形式,与实际职业环境不相符。在课堂教学设计过程中,讲授偏“纯课程化”,课程实践环节缺乏与专业、与社会择业相关的实训互动联系。
(二)课程课时短,课程难以系统化。
教育部颁布的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建议学校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少于38学时。高校就业指导课的现状是:一是在专科大二学年和本科大三学年的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包括实用性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创业就业培训等环节;二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开设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偏重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两门课总课时不足38学时,课程缺乏连续性、系统性,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学生集体在课堂学习,缺少个性化指导。
求职对每个学生来说应有专业特点、个性特点,学生有不同的个体需求,这时就需要一种将职业生涯与心理状态分析有机结合的个性化指导。目前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是安排时间短、师资力量缺乏,每次上课的学生一般都超过80人,有的甚至超过150人,无法照顾到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满足学生个性化需要、开展针对性的辅导要求。
由于授课环境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就业指导课普遍存在知识传授多、技能培训少的问题。课程缺乏实战演练内容,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比例偏低,教学手段落后,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教学方法(如:微博、微信和微课等方式),增强课程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完全贴近社会需求、贴近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就业指导。
(四)学生个人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全程的生涯发展意识。
在四年学习生涯中,大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学生可以通过大学期间的全程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认识自己,清楚定位,为就业打下基础。目前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环境和职业发展认识,对职业的能力和职业的发展空间了解不够,很少主动接触真实的职业环境,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展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了解职业环境需求,导致目前学校就业指导,开展效果不佳。
慕课英文简称MOOC,诞生于2008年,是以连通主义理论和网络化学习的开放教育学为基础的[2]。慕课可以基于传统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以短时间段视频和网络资源的形式,在线呈现名校名师的课程内容,并持续更新课程学习资源,即时进行测试与反馈,强化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慕课课程的范围不仅覆盖了广泛的自然学科,比如数学、统计、计算机科学、物理科学、化学和工程学,而且包括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这些课程跟传统的大学课程一样,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从初学者成长为高级人才。
到2012年秋,全球已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上百家知名高校加入建设慕课平台。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并形成Coursera、edX和Udacity等最有影响力的“三巨头”专门慕课平台供应商。到2013年10月,已有诸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87所高校加入 “中国式慕课”——“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覆盖300万国内在校大学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中国开放性高等教育发展。慕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3-4]:
1.课程资源丰富,形式新颖,适应新时代年轻人的学习特点。慕课不再是教师不顾学生听还是不听,对着屏幕低头讲。慕课适应信息时代的特点,以手写板、微视频和微音频等多媒体方式,将课程内容制作成5-10分钟的“微课”,随时随地呈现,模仿游戏里“通关”环节,将知识点连贯起来,增强学习的吸引力。
2.加强了教与学的互动。利用慕课平台,能够及时提供给学生答疑解惑的服务,而且可以实时监控学生学习进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疑问,不仅有“课下见面会”,而且可以在平台上直接提出,有利于任课教师通过信息反馈,及时了解学生接受知识的掌握程度,改进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即时、有效的“教与学”、“学与学”的互动。
(一)充分利用慕课方式的优势,整合就业指导授课教师的教学资源,将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礼仪教育、求职面试教育、职业规划理论展示等视频多媒体课程内容供学生选修学习,改变课程课时不够的现状。
(二)慕课方式教学中,学生可利用手提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工具随时随地学习,创新教育理念,改变了就业指导教育传播的时空限制,将教育信息的传递改在课下,将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时间改在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新知识,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同化和理顺旧知识,解决在知识理解吸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根据慕课平台的信息反馈,围绕学生关心的就业心理调适、职场礼仪演示、现场模拟求职面试等问题,就业指导课的教师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开展“1+1”的面对面成长导师式辅导。
(四)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指导课的慕课平台建设。专业课教师相对熟悉学科的专业发展特点和学生今后在社会中的专业就业方向、行业发展形势和工作待遇情况等。在慕课平台中,以“微课说(专)业”、师生“微聊”答疑等信息互动方式,与学生交流沟通,帮助学生了解行业领域动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方向,促进其在校期间有目的性地自觉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5]。
(五)教师引导学生,在慕课学习中选修补充性的课程,以帮助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为目的。对学生的知识传授不是简单地满足就业的需要,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制订生涯规划,制订生涯规划实施方案和目标,围绕专业学习,选修专业外的知识内容,如人文哲学、应用文写作、经济管理知识、环境保护、健康保健、食品营养等课程,提高大学生的个人涵养和综合素质。教师利用慕课方式,根据实时反馈,调整教学思路和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更好地服务学生的成长。
(六)在慕课平台建设中,可开展创业就业规划教育讲座,加以现场模拟、互动指导、实地考察等方式,特别是创造在校学生和往届毕业生、行业内优秀校友、一线生产管理人士的互动交流平台,让学生切身感受了解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促使学生积极地做好相应的就业准备[6]。
据了解,北京大学在2013年开设网络直播试验课——《大学生社会企业创业课》,邀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企业家、大学生创业者现身说法,以远程提问与答疑方式,与大学生分享创业需要什么样的准备。期末考试是由每个学生或一组学生拿出一份创业计划书,由各地的企业家和教师一起评判,让创业课走出仅由大学教授讲授的封闭模式,达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试验效果。
总之,就业指导是全方位的育人培养工程,就业指导的实效性,不是指单纯的急功近利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慕课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就业能力,为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汪小刚.慕课时代教育技术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教育探索.2014(10):48-50.
[3]张鸷远.“慕课”(MOOCs)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 116-121.
[4]刘杨钺,刘戟锋.MOCC:传统型大学面临的新挑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6(B07).
[5]孙健,李哲,等.协同创新视阈下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与区域协调发展探析[A].见:储祖旺,李祖超编.高等学生事务的转型与变革[C].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3:109-113.
[6]孙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凸显石化办学特色——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6):151-152.
课题资助:广东社科联、团广东省委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卓越工程师教改课题(编号:643045)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