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玲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高教研究所,湖北 十堰 442002)
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考
肖玲莉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高教研究所,湖北 十堰 442002)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社会职能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面向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找准服务的着力点,把握好服务的内容,积极探索有效的服务方式方法,不断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地方高校 社会职能 区域经济
提供各种形式直接为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新的社会职能,也被称为派生或延伸职能。它是以各种社会活动为依托,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为目的,由现代高等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向社会所提供的具有学术性的服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由社会的客观需要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逻辑决定的。阿什比从高等教育生态学的角度上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遗传指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即高校自身的传统和特色;环境是高校周围的社会即高校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1]。高校的发展是在兼具其内在逻辑和外在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英格兰高等教育为例,英格兰高等教育的真正复苏是与大学几乎无关的新兴教学和研究机构的兴起。这说明一个真理:如果社会不能从原有机构中获得它所需要的东西,它将导致其他机构的产生[1]。因此,要充分认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应尽的职责,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转化的主要力量,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其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深入调研,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等方面的需求,找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
1.面向区域支柱产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湖北是汽车工业大省,汽车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汽车产业紧紧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目标和“两圈一带”、“工业兴省”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探索和实践新型工业化道路,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已成为湖北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以东风汽车为主体,已建成十堰、襄阳、武汉沿汉江沿线汽车产业聚集带,十堰市因车而建,因车而兴,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在“十二五”规划内,十堰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以汽车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我校作为全省与汽车产业关联度最高、汽车特色最鲜明的本科学校,湖北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为学校事业发展注入动力,同时也为学校优化学科专业建设结构指明方向。据国内相关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国内汽车专业人才缺口在50万以上,湖北省也面临这一问题。因此,要依托湖北省、十堰市的支柱产业——汽车产业为动力引擎,对接产业链,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学科专业与汽车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以更好地满足汽车产业发展的需求。
2.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和文化支撑。
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要求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校要主动为社会提供各种形式的服务。要把自身的发展当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时调整办学定位和方向,变简单、被动适应为深刻、主动适应,主动服务、积极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加强协同创新,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多方利益兼顾的协同创新平台,围绕区域产业现实需求,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一线教师和科研人员更多地为区域经济做咨询顾问、技术指导。发挥地方高校在政府决策、科技创新、文化兴市等方面“智囊团”、“助推器”、“先行者”的积极作用,成为地方文化研究和传播的重要园地。
(二)在服务内容上,突出高校人力、资源、智力优势。
1.发挥人力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人才。
学校在人才培养上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着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汽车城、丹江水、武当山是十堰市的名牌,结合本地经济以汽车产业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水电、旅游等支柱产业的现实,为此,学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汽车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发展汽车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急需的专业。如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车联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汽车金融保险、汽车评估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汽车后专业或专业方向;同时,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实现三个延伸即工科专业由面向汽车制造业向“山区农业机械化”延伸,管理学科专业由现代大型企业管理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管理延伸,经、文类专业向十堰市地域文化(武当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工业旅游)等领域延伸。
2.发挥资源优势,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直接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
产学研结合是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特色,也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直接和有效的方式。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依托学校人才智力优势及企业资源优势,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产学合作校企互联,大力推进与企业的合作双赢。一方面根据学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在汽车行业聘请一批兼职教授,协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访问研究员”制度和“青年教师下企业”制度等与企业建立科研平台,就企业发展中所需的关键技术、存在的技术瓶颈共同开展科技攻关、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等,使学校的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区域经济,推动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3.发挥智力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
学校以工科为主,同时兼备管、理、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可充分发挥智力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建立广泛的联系,了解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和态势,以及地方政府、企业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确立相关研究课题,协同多元主体组织开展课题研究,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咨询;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建立丰富的信息资源库,提供信息服务。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依托具体的形式和长效的机制,必须探索有效的服务方式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不断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
(一)以理念为先导,彰显学科特色。
高校的差异性在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明确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加州理工学院“小而精”的理念,康奈尔大学为地方经济各方面服务的思想,斯坦福大学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皆是典范。因此,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中必须树立主动适应发展的服务观,强化发展服务意识,既包括为社会的当前需要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包括为社会的长远需要服务,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2]。在办学过程中理论要联系实际,产学研紧密结合,提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地方高校还应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学科特色,对接产业链,认真考虑“为谁服务,用什么去服务”等问题,通过特色服务实现自身和区域的共生共荣。
(二)以学术为定向,坚守学术根本。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实体和学术组织,是社会机构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其独立体现在学术性上,具体而言,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主要依靠两大因素:人与知识,首先是人的因素即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其次是知识,大学是以知识的继承、传播、发展、转化和利用为核心而建立起来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机构。人才的培养靠知识的传递,发展知识靠知识的获取,知识的应用表现为公共服务。大学的特性即是知识的特性。因此,地方高校要坚持学术立校的思想,注重科学研究,追求学术卓越,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高效结合的优势,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思想库、智囊团及“发动机”。
(三)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特色与优势。
实践证明,高校培养人才、发展知识、服务社会都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的需求,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活力。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具有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而言,直接置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能进一步充分发挥其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优势,谁抓住区域和行业发展中影响和制约国家发展战略的瓶颈问题和重大特殊需求,谁就抓住“国家急需”;通过努力,谁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需求,构筑和凸显他人难以企及的优势和特色,谁就能创造“世界一流”[3]。因此,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方高校要改变过去静态、被动的方式,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自觉主动地融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认真分析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明确其对人才、科技等方面的要求,结合自身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地发挥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动适应区域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需求,在社会服务中凸显特色发挥优势。
(四)以开放为取向,集聚资源开展协同创新活动。
纵观全球,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创新的本质是知识的再造。创新过程实际上是各种知识流在创新主体头脑中的风暴式重组,这个过程必须是一种开放性的协同过程,自我封闭、孤立的创新活动难以形成思维振荡,创新主体只有与外界进行广泛的交流和互动,才能获得新的知识流与外部资源,结出创新成果[4]。协同创新是通过不同创新主体间的相互配合、合作、资源整合,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改变我国长期以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自成体系、相互独立,联系不够紧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等突出问题,推动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根据地方现实需求,地方高校在深化产学研合作,服务于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加强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组织的合作,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实现协同主体之间的深度融合,优化资源配置,全面共享资源,通过进一步打造和强化产学研合作平台,丰富合作形式、完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科技支持,在自身发展中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能。
[1]朱国仁.高等学校职能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张正义.增强地方高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6(6).
[3]唐景莉.2011计划对于地方高校意味着什么[N].中国教育报,2013-01-03(7).
[4]刘悦伦,沈奎.构建珠三角创新圈——“广东创造”的战略性路径选择[N].南方日报,2009-02-25(A12).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4Y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