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动词“回”语法化的认知分析
肖容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本文主要运用位移事件理论讨论动作动词“回”的语法化过程。“回”的语法化主要涉及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动作动词语法化为可作补语的趋向动词,第二阶段为趋向动词语法化为量词。
趋向动词量词隐喻转喻位移语法化
“语法化”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通常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示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另一个层面为“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的产生和形成”①。本文讨论的是第二个层面,即形成新的语法范畴。
(1)趋向动词的划分标准
上文已经提到,“回”在南北朝之前作为动作动词使用,而从南北朝时期开始逐渐取代趋向动词“归”,表示运动过程中改变方向并向初始位置移动的现象,也即作为趋向动词使用。那么什么是趋向动词呢?
趋向动词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从音节角度划分,现代汉语中包括两类趋向动词,一类是单音节趋向动词,单音节趋向动词有“上、下、进、出、开、回、过、起”。另一类是双音节趋向动词。在单音节趋向动词后面加“来”和“去”形成双音节趋向动词。
单音节趋向动词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包括“来”和“去”,它们以说话人或听话人为参照点,反映的是动作与观察主体,即“说话人或听话人”的关系。另一类包括“上、下、进、出、开、回、过、起”,它们以环境中的某些位置为参照点,反映的是动作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
从语法角度看,趋向动词主要有以下特点:
A.趋向动词通常作一般动词的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B.趋向动词可以带处所宾语。
从语义角度看,趋向动词有以下特征:
A.反映人或事物的空间位置移动;
B.反映的移动具有方向性;
C.移动有一个或多个参照点,这个参照点可以是说话人或听话人,也可以是言语环境中的特定位置。
(2)现代汉语中“回”表示的趋向意义
上文提到,“回”引申为“返回、回归”义,“回”的这一引申义反映的现实现象是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这是“回”词义引申中很重要的一步,“回”在南北朝以前是动作动词,如上文所述,表示“回旋、旋转、包围、环绕、掉转”等义,南北朝以前表示回归的趋向动词是“归”,从南北朝开始出现“回”在动词后作补语的用法,即“回”开始作为趋向动词使用,但南北朝时期“回”在动词后作趋向补语的用法还并不常见,直到唐朝这种用法才广为使用,并沿用至今。例如:
前已令卿兄改革,寻值迁回,竟是不施行耶,今更敕西府也。——《宋书》(魏晋六朝)
予览之,怅然驰回——《北里志》(隋唐五代)
弟子一人放回,一人相随入山。——《大唐新语》(隋唐五代)
县令妇勃然入内,诸夫人不知所以,欲却回。——《封氏闻见记》(隋唐五代)
御归梁苑,驾回汾水凤楼闲。——《全宋词》(宋)
以上例子中,“回”与动词组成“V+回”的述补结构,“回”表示的都是作为趋向动词的本义“返回、回归”。表示人或事物从别处向初始位置移动。“V+回”这一结构反映的现实事件包括以下成分:动作的施事、动作的受事也即发生位移的人或事物、位移的终点(同时也是初始位置)。这些成分可能在一个句子中都得到体现,也可能只体现其中一部分。现代汉语中“回”的这一用法很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种句式(说明1:中括号里的是可以省略的部分;说明2:不讨论“把”字句和“被”字句):
A.[N1(施事)]+V+回+N2(受事)。表示N2在N1施加的动作的推动下从某一位置回到初始位置。发生“回”这一位移动作的是N2。例如:
舅舅从美国寄回一个家谱。
夺回雁门关。
B.N(受事)+V+回。表示人或事物从某一位置回到初始位置。发生“回”这一位移动作的是N。例如:
邮件已经寄回。
C.[N1(施事)]+V+回+[了/到]+N2(处所)。表示N1在自身动作的作用下从某一位置回到初始位置N2。例如:
坐公司的大巴车返回市区。
我为赵总争回了面子。
整个风带又退回到北纬5°—25°附近。
“回”作量词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有以下几种用法:
(1)计量动量词,用于可以重复的动作。这一用法始于隋唐时期,沿用至今。例如:
顺凡使凉州十二回,太武称其能。——《北史》(唐)
去了一回北京。/去了北京一回。
(2)计时动量词,表示短时量,“一回儿”基本相当于“一会儿”。这种用法始于明朝,民国之后这种用法渐渐消失。例如:
你又没有脚,怎地一回儿就到了这里?——《醒世恒言》(明)
(3)名量词。章回小说或评书所分的章节。这一用法始于明朝,沿用至今。例如:
第一回系红绳月下联姻折黄旗风前别友——《粉妆楼》(明)
广泛流行的《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而留存下来的曹雪芹原作却只有八十回。
(4)名量词,意思与“件”相近,用于事情。前面常用“这么、那么、怎么”,这一用法始于清代,沿用至今。例如:
大家问他怎么回事,他并不答言,只是呼嗤呼嗤的哭。——《官场现形记》(清)
就是这么一回事。
下面将从认知的角度分析实义动词“回”如何演变成量词。Talmy(2000)提出位移事件概念。一个位移事件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主体在背景上移动的路径。假设有一条从A通往B的开放路径,主体(或射体)的移动总是指向终点B,换句话说,它有目标取向的特点。同时,主体的位置只有沿着路径不断变化,才能到达目的地或目标。主体及其路径与背景形成对照,背景充当方向的参照点或“界标”,并且通常受说话人对世界现状看法的制约。用这种方式分析位移事件,我们已经汇集了三个方面,即目标取向、变化和视点。它们将在“回”的语法化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射体的路径可以在概念上通过不同的注意力视窗来获取。根据Talmy(2000)的定义,开启注意力视窗是指凸显事件框架中特定部分的认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则被称为隔断,在这个过程中组成事件框架部分的概念内容被背景化。路径-视窗开启有三种可能:开启起始视窗、开启中间视窗、开启结尾视窗②。
A.计量动量词“回”
“回”作为趋向动词有以下特征:主体移动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有回到移动事件起点的趋势。“回”所描述的现实动作行为的最显著的特征为移动过程中某处方向改变,向起点移动。因此,我们猜测,对于位移动词“回”来说,最可能开启中间视窗,其次是结尾视窗,隔断起始视窗。例如:
①揽笔便应就,何事久迟回?——《梁书》(南朝)
②及亲仁之里,已夺马纷纭矣,因仓皇而回,遂乃奔窜。——《北里志》(隋唐五代)
③是月,居少时,复回江陵。——《梁书》(南朝)
④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古诗解》(南朝)
⑤几回江上泣途穷,每遇良辰叹转蓬。——《全唐诗》(唐)
①、②两例“回”的修饰语“怅然”、“仓皇”凸显了位移主体在位移过程中的心理特征,因此在这两例中“回”开启中间视窗,隔断起始视窗和结尾视窗。
③例中,“回”后紧跟宾语“江陵”,“江陵”是位移路径的终点,而由于“回”本身反映的动作行为最典型特征为过程中的方向改变,致使路径曲折,所以这一例中开启中间视窗和结尾视窗,隔断起始视窗。
进行古代汉语语料库检索时发现,魏晋六朝时期的书面语语料中,动词“回”所在的语境中可以只有一部分出现终点,也就是说,“回”只在一部分语境中开启终点视窗。这也验证了上文的猜测,即位移动词“回”最可能开启中间视窗,其次是终点视窗,隔断起点视窗。
④例中,“千回”是状中结构,动词“回”被数词“千”修饰,此时动词“回”还未语法化为动量词,但与表示数目多少的基数词搭配,显现出语法化为量词的趋势。
⑤例中,“回”与数词“几”结合,修饰动词“泣”,这里的“几回”是数量结构,“回”已语法化为量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量词大发展的时期,许多动量词已经产生。但动量词“回”出现率还很低,直到隋唐时期,“回”作为计量动量词才被广泛使用。动词“回”语法化为动量词离不开隐喻机制。在这一例中,“几回”突显哭泣过程的反复、曲折的特点,有长时意味。“实际的位移动作行为”这一源概念转移到“用于突显动作过程的特征”这一目标概念上。“回”在两种用法中都具有强调过程性,即开启中间视窗的语义特征。
“回”作为动量词着重描写动作的过程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很多体现,例如:
①鉴哥有时十天半月来一回,有时一两个月不见面。
②几个病人在打赌:“今年冬天,我要死缠活缠闯进来,再看一回腊梅!
③他把这几个人仔细地看了一回。
第一例中的“一回”突显了“来”这一动作的过程性,第二例中,根据上文语境,“一回”更是突显了“看”这一动作过程的完整性、困难性和曲折性。第三例中因为是把几个人轮番看了一遍,突显过程性、时长性和回转性。这三例都开启了中间视窗。
为什么这个语法化过程选的是“回”这个位移动词,而不是“来”(着重于开启终点视窗)、“去”(着重于开启终点视窗)或“跑”、“跳”、“飞”(特别强调位移的方式这种成分)等词。我们认为,“回”作为计量动量词,强调动作过程的曲折、完整、回转,着重对动作行为过程曲折的状态的描写和传达,只有像“回”一样强调中间路径视窗的动词才具有过程性,才能使得动词语法化为突显被修饰动词过程的动量词成为可能。
B.计时动量词,表示短时量。例如:
①停了一回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红楼梦》(清)
②出去了一回儿,又进来回贾珍道:“才刚来的果子,大爷曾点过数目没有?——《红楼梦》(清)
这两例,“一回儿”与“一会儿”意思相近,表示一段较短的时间,分别补充说明“停”和“出去”两个动作持续时长。对于第一例来说,开启中间视窗,突显的是虚拟位移事件的过程;对于第二例来说,同样是开启中间视窗,但突显的是实际位移事件的过程。“回”语法化为计时动量词与“回”作动词时主要开启中间视窗关系密切。通过隐喻实现这一语法化现象,虽然两者在句子中的功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突显的现实现象的特点具有相似性。
C.名量词“回”,表示章节
“回”作名量词,可以表示章回小说或评书所分的章节。每一回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大都比较曲折,回与回之间相关,但也有明显的界限。这与“回”作为动词表示的意义有关,即突显过程性和曲折性,两者具有相似性。这一语法化现象也使用了隐喻。
D.名量词“回”,常用以修饰事情。例如: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是这么回事:道静是靠左边的马路走着的。
“回”作名量词修饰“事”,在疑问句中常常含有探究追问事件真实情况或详细过程的意义,在陈述句中常常含有揭示事件真实情况或过程的意义。与上文分析类似,这一语法化现象也使用了隐喻的认知方法。
所以,“回”的语法化过程大致如下:动作动词→趋向动词→量词。
结语:本文主要从历时角度讨论动作动词“回”语法意义的演变情况。本文还存在一些不足。文中使用的古代汉语语料主要来自于“语料库在线”网站,均为书面语语料;而本文使用的现代汉语语料主要来自于CCL语料库检索系统,既包括书面语语料,也包括口语语料,因此存在语料语体特征不一致的情况。
注释:
①转引自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M].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4.
②转引自[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德]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1][德]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德]汉斯尤格·施密特,著.彭利贞/许国萍/赵微,译.认知语言学导论[M].第二版.彭利贞/许国萍/赵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366-370.
[2]刘月华.趋向补语通释[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8:257-258.
[3]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76-277.
[5]张大红.常用动量词“次”、“回”、“下”的语义认知分析及语用描写[J].语文知识,2009.
[6]马玉汴.趋向动词的认知分析[J].汉语学习,2005.
[7]辛承姬.汉语趋向动词系统[J].汉语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