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莎 王天宇 谌润杰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1)
大学“去课堂化”现象探析与应对策略
李莎莎 王天宇 谌润杰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1)
大学去课堂化现象是指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趋下降,其具体表现为教师和学生的上课意愿弱、课堂出勤率低、课堂效果差等。如今,大学“去课堂化”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学“去课堂化”现象进行调研,对具体的实际情况作一番深入了解,找出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和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让学生和教师重返课堂。
去课堂化 高等教育 现象探析 应对策略
当前,学术界关于“去课堂化”尚未有明确定义。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阅读,具有相似结构的概念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抵制人或事的活动,如“去蒋化”、“去中国化”等;二是淡化某事物的地位和重要性,如“去行政化”、“去功能化”等。若将“去课堂化”的定义归于第一类,则意味着抵制课堂的活动,显然偏离了我们研究的初衷。我们真正要研究的是课堂的重要性,重视课堂。因此,我们更愿以“淡化课堂重要性的趋势”定义“去课堂化”。为了深入探究“去课堂化”,我们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去课堂化”现象进行了调研。我们发布了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96份,有效问卷196份,回收率98%。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课堂无疑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如今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日趋下降。我们从学生的视角设计问卷并作问卷调查,得出相关数据。
首先,从学生的角度看,在“你为什么去上课”的调查中,57%的学生表示上课意愿弱,认为上课只是习惯或是纯粹为了取得学分。又或是在老师点名的情况下不得不去上课,否则就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实质上反映出学生主观上对课堂的排斥。学生上课意愿弱,难以走进课堂,使得课堂渐渐失去生机。而在“你逃过课吗”的调查中,68.4%的同学坦诚逃过课,更有甚者认为大学没逃过课是件很丢脸的事。逃课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教学实效性受到极大挑战。而谈及“为什么要逃课”时,认为上课意义不大者人数位居第一。部分学生认为考前突击就足够,对课堂上的听讲不屑一顾。学生轻视课堂的重要性,卷入“考研热”、“考证热”的浪潮,以考研、考证等借口逃离课堂。更有甚者觉得反正听不懂就不要“滥竽充数”,不如“另起炉灶”,做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但是在“若逃课,会去做什么”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逛街或睡觉。与此同时,部分学生由于社团工作,舍本逐末,放弃了课堂。
其次,从学生眼中的教师因素看。在“老师会经常停课或调课吗”的调查中,有68.9%的学生选择了“偶尔”选项,部分学生表示教师会经常调课或者停课。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学生认为课程无关紧要,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也就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此外,课堂上照本宣科、接听电话的现象时有发生,类似行为频繁出现会使得教师的威信大打折扣,课堂纪律也就很难起到约束作用。如此“敷衍课堂,三心二意”的情况使得课堂失色,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无心学,教师无心教,“去课堂化”现象愈发明显。
从社会的因素看,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是“社会利益化导向”造成了“去课堂化”现象的产生。一些学生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中尚不具较强的明辨力,逐渐丧失道德信仰,以“利己主义”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标准,以“集体主义”评价他人的行为。其次,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使得拜金主义、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等思想浸蚀我们的生活,冲击着学生的价值判断。某些教师未能独善其身,将大学当做追求利益的场所。重项目,轻课堂,对课题经费过于执著。
从学校的因素看,自1999年起,为加快高等教育的社会化进程,诸多高校进行了扩招。2009年至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人数远小于本专科招生人数,且二者年增长数量的差距有拉大的趋势[1]。但事实上,由于扩招,因此师资力量难以与愈加增多的学生相匹配,这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使得学生无心听。而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亦存在不合理之处。学校对教师职称的评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课题的多少,一些教师俨然已陷入“项目化生存”的状态,对课堂的投入大大减少。此外,高校教学监督机制疲软等原因也使得教师和学生不能有效利用课堂,以致“去课堂化”行为不断涌现。
从学生自身看,65.31%的调查受众认为 “学生自身的自控自律能力差”这个主观因素是位于首位的。当下,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强烈。但当学生的主体意识过于膨胀时,又会阻碍课堂的有效实施。现实课堂中,学生常在课堂上明目张胆地玩起手机,罔顾课堂纪律,对于教师的规劝置若罔闻。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也在增强,人手一部手机已不足为奇。据武汉晚报记者大学生群里做的一个调查显示,常玩的人中,超六成大学生10分钟以内就要看一次手机[2]。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在面对手机时难以自制,上课玩手机现象时有发生,学生的自控能力可见一斑。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导向。
基于当下部分教师和学生道德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的现状,急需科学的价值观引导教师和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需被积极贯彻落实。课堂内,教师要在深刻认识理解并积极认同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此外,教师也应从学术高度让学生解读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对概念的认识上升至理性思考的高度,增强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课堂外,我们还需借助新媒体力量或是通过橱窗海报展览等形式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以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氛围,让教师和学生都自觉内化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增强课堂实效性。
(二)学校教师齐改进,增强课堂实效性。
基于高校扩招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教资的投入,另一方面应促使教师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授课更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重“授”轻“受”、照本宣科的现象时常发生。教学实质上表达了“教”与“学”的双重含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话语权,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氛围,加强师生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的需要,结合课堂理论内容的学习,尽可能多地创设相关情境;借助个人魅力、独特的授课风格等使学生认同自己。此外,学校需将教师分类,让善科研的教师专心于科研的工作上,而让善教学的教师致力于教学工作。学校要健全教师的考核标准,对“术业有专攻”的教师给予公平考核。
(三)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科学认识,优化主体意识。
课堂的中心是老师和学生,但是学生往往忽视了自己在课堂中的角色。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借助指向性目标引导学生,细化到课堂,这便是教育目标。教育目标应着重于个体人格尊严的保证和自主选择的实现,这样才有可能使得教育更贴近学生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堂,融入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自我约束和规范意识。学生自身也应努力培养科学的主体意识,这主要体现在自主性的思考、能动性的选择和超越性的把握。以上具体解释为:自主思考个人的目标和打算,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进取心等品质和学生对课堂的认知能力;能动地发挥自己的选择能力,有批判地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学生主体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对自己的改善和突破。主体性是现今高校教育所要体现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对于大学课堂的科学认识,让学生的主体性能力发挥起来,这对于“去课堂化”现象的根本解决是重要的。
大学“去课堂化”现象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阻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形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主要成因是社会环境世俗化、教学滞后、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等。为了改善不利局面,我们需要在净化社会环境、创新教学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方面等多花心思,做足工夫,让大学课堂重获生机。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2]武汉晚报.六成大学生10分钟看一次手机,课堂玩手机成国际难题[D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40427/ n398869637.shtml,2014-04-27.
[3]柏育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4).
[4]杰伦迪·迪克西,著.王健,译.有效的课堂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