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音乐胎教的“迷雾区”
——谈如何提高音乐胎教的质量

2015-03-21 01:53曹玉萍
文教资料 2015年16期
关键词:胎教胎儿孕妇

董 娜 李 丽 曹玉萍

(玉溪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走出音乐胎教的“迷雾区”
——谈如何提高音乐胎教的质量

董 娜 李 丽 曹玉萍

(玉溪师范学院 教育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目前音乐胎教表面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是随随便便。要提高音乐胎教的质量,就要提高音乐胎教的认识,变被动为主动,母子同步进行,才能走出音乐胎教“迷雾区”,取得音乐胎教应有的效果。

音乐 认识 主动 同步

音乐胎教是胎教中用得最多、最普及的,也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胎教形式。但是,目前音乐胎教的现实状况是:表面红红火火,“经典”遍地,资料满天飞,内容五花八门。书店“聪明宝宝”的书占据了书店的最佳位置和“半壁江山”。如:《胎教必听音乐100首》、《莫扎特胎教音乐20首》、《胎教经典音乐大全》,等等。翻开一看,什么内容的歌曲都有:“天使的声音”、“亲亲小宝宝”、“欢乐颂”、“人生之舟”、“好甜好甜的梦”、“舒伯特小夜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我愿意》”等等。中国的、外国的,五花八门。包装精美,说明诱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而实际情况怎么样?据我调查,很多人对音乐胎教是敷衍了事,随便听听,根本没有当回事,更谈不上有什么计划,有什么目标。大家都认为,听得懂听不懂,不管它,反正听了不坏事,不听又会怎么样,效果如何谁知道?反正大家都这样做,我也戴上耳机,赶赶时髦。生活又没有一个是否的标准,十年二十年后如何,谁还想得起音乐胎教的事。

目前音乐胎教这种状况,究其原因,是大家对音乐胎教的意义等认识不够,目的不明确而造成的。所以,当前任务就是要提高准妈妈对音乐作用的正确理解,对音乐胎教意义的深刻认识,对音乐胎教要有个基本标准,这样才能改变现实状况,走出音乐胎教的心理“迷雾区”。

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结合实际从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提高音乐胎教的认识,是提高音乐胎教质量的基础。

大千世界最不能缺少的是声音,而声音中最美妙的是音乐。音乐,是灵魂的语言,是世界上所有声音的诠释,是社会生活的调味剂。没有音乐的世界将枯燥乏味,生活也将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因此,音乐丰富我们的生活,陶冶我们的情操。

爱因斯坦说:“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事我都会一事无成。”[1]

音乐有助于开发促进人的右脑、增强人的创造力,所以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是一种直接培养孩子音乐素养、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好开端。因为这时孩子的大脑可以说还是一张白纸,一片净土,你画什么就出什么图,种什么就结什么果。美妙的音乐能唤起孕妇美好的情感和艺术想象力,同时能使她气血畅通、细胞活动显得活跃、心情愉快,这对孕妇的生理、心理都极有好处。听音乐时,胎儿大脑同时得到饱满刺激,产生共鸣,身心愉悦,从中受益。音乐是一门依赖直觉的艺术,也是对人生理、心理有双重作用的艺术,它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人的情绪、个性、品性、智力和身体的健康起塑造作用。

据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对千余名儿童的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智力获得,50%在4岁以前,30%在4~8岁之间获得,另20%在8岁以后完成。4岁以前完成的50%就包括胎教在内。美国著名的医学专家托马斯的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在6个月时,大脑细胞的数目已接近成人,各种感觉器官趋于完善,对母体内外的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这就给胎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婴儿出生前形成的大脑旧皮质,是出生后形成的大脑新皮质的基础,只有在大脑旧皮质良好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大脑新皮质得到更好的发育,达到超常的智商水平,发挥其非凡的才能。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胎儿不仅具有视觉、听觉、活动和记忆能力,而且能够感受母亲的情绪变化。在妊娠期间,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有规律地对胎儿的听觉和触觉实施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可促进胎儿大脑皮质得到良好发育,不断开发潜在能力。使优秀人才所应具备的丰富想象力、深刻洞察力、良好记忆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可在胎儿期通过胎教得到潜在的培养。古今中外大量事实表明,胎教对促进人类智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许多国家在胎教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并成立了胎儿大学或胎教指导中心,推广普及胎教知识,以培养更多的早慧儿童。下面再明确一下胎教的含义。

什么是胎教呢?广义胎教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有人也把广义胎教称为“间接胎教”。我重点谈的是狭义胎教,狭义胎教是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信息刺激,使胎儿建立起条件反射,进而促进其大脑机能、躯体运动机能、感觉机能及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换言之,狭义胎教就是在胎儿发育成长的各时间,科学地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刺激,如光照、音乐、对话、拍打、抚摸等,使胎儿大脑神经细胞不断增殖,神经系统和各个器官的功能得到合理的开发和训练,最大限度地发掘胎儿的智力潜能,达到提高人类素质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狭义胎教亦可被称为“直接胎教”,就是在怀孕期间对胎儿的一个直接的刺激。

胎儿时期就有了一定的触觉、听觉、味觉,还有视觉,在这一时期,我们外在地给他一个直接的刺激,他的视觉、触觉得到一个刺激以后,会有一个早期的反应,建立更多的信息和传递信息的一个网络,对他大脑细胞发育是有帮助的。经过这些刺激以后,孩子的注意力会集中,同时他的记忆力容量就会增大,灵敏度较高。出生以后,对他的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是有促进作用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胎教的原理就是他在脑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的刺激有一个感觉,这个感觉和刺激使他的大脑神经原里面的树突细胞形成的更多,网络建立更多,大脑信息储存量更多,孩子的记忆力和敏感度都会提高。这也是音乐胎教的一个原理。

二、提高自身欣赏音乐的水平,是音乐胎教的质量保障。

根据胎教的含义和原理,我们要注意提高自己欣赏音乐的水平,这是音乐胎教的质量保障。

欣赏音乐,深深感悟到音乐中不仅能产生赞扬、歌颂人物或事物的效果,而且人的喜、怒、哀、乐,对事物的叙述,激发我们的激情,对人和事物的讽刺等,都可以在音乐中完美地展现出来。

但是,欣赏音乐不等于听音乐,千万不要把音乐的“听”和“欣赏”混为一谈,这是很大的错误。听音乐只是为了娱乐,这只停留在音乐欣赏的最初阶段即感官欣赏阶段。有很多人认为听就是欣赏,为听音乐而听音乐。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2]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因而,欣赏是从审美的角度听音乐,而要达到真正的欣赏目的还要通过音乐形象启发、了解作品的内容表现,产生与作品感情的共鸣,进而领悟其中的哲理构思与艺术真谛,这才是音乐作品与表演的最后归宿,也才能体现作品的美学价值。

什么才构成音乐的美?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音乐作品的美学价值就存在于乐音及乐音的艺术组合(即结构、旋律、和声、节奏),存在于它所描绘的景物、情节中,还存在于它所表达的感情、情绪中。音乐中的想象、联想和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他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自己更广、更深和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欣赏音乐作品是领略音乐魅力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这种审美的欣赏活动,不仅能增长自己的音乐知识,而且能使自己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那么,怎样欣赏音乐作品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音乐的内容。

在整个音乐领域里,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别。从形式上区分,声乐有:独唱重唱,合唱对唱,表演唱等等;器乐有:独奏,重奏,齐奏等。欣赏时不要局限于某一类,不同形式的作品都可以欣赏一点,如抒情歌曲,歌剧,舞剧音乐以及优美的轻音乐,古今中外富有进步意义的乐曲等,以帮助自己开阔视野,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总是在表现了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如《春天的故事》,作者就是感受到了改革的春风,一挥而就,歌唱时亲切感人。因此要想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了解作品的产生背景和时代特征。

2.掌握音乐作品的民族特征。

一切音乐作品的产生都根植于民族的民间音乐,都有各自的民族特征。因此只有掌握作品的民族特性,才能对作品有更准确的理解。

3.把握作者的创作个性。

作曲家由于生活的时代、环境和素质艺术趣味的不同,表现出各种不相同的创作个性。当然创作个性的不同,作品的风格也就不同,所以欣赏音乐作品一定要把握作者的创作个性。

4.理解标题。

器乐作品有标题音乐和非标题音乐之分。欣赏有标题的音乐就必须准确而深刻地理解标题的内容。

5.掌握音乐语言的表现功能。

乐曲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音区和音色等,都属于音乐语言。要想让自己能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美感,就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音乐知识,掌握音乐的语言,提升自己的音乐修养。

欣赏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审美的综合运动过程,没有感性也无所谓理性,而没有理性也谈不上审美,因为音乐美不仅是感官的愉悦,而且是心灵的升华,音乐作品的美只有在这种升华中才能体现出来。达到这种升华才能使音乐胎教的质量得到保障。

三、选择好音乐胎教的教材,是音乐胎教质量的保证。

音乐胎教的教材必须是经过专家鉴定的正规胎教教材,因为有许多音乐材料是不适合做胎教教材的,有些节奏过于强烈,过于杂乱和音量过大的;或声音不柔和,不美,刺耳的和频率过高的,都会引起胎儿不适,或对胎儿造成伤害。所以选择音乐胎教教材前最好能参加一些有关专家办的培训班学习,或经专家推荐的教材。没有这个条件的,孕妇家人就要细心一些,将买来的胎教音乐磁带、光盘先听一遍,感觉一下有无不舒服感。如果没有不舒服感,如果听着很柔美、舒畅,就可以拿来给胎儿听。

适宜的音乐胎教教材一般有:(1)音质柔和的、优美的和带磁性的,如抒情歌曲,摇篮曲,除打击乐以外的传统音乐,以及男低音和男中音哼唱的歌曲等。比如 《大海啊故乡》、《草原之夜》、《睡吧,宝贝》、《春江花月夜》、《雨打芭蕉》、《江南丝竹》、《再见吧,妈妈》、《啊,克拉玛依》和各国的摇篮曲等。(2)节奏明快或舒缓的。如听起来很舒畅的小步舞曲,进行曲,儿歌和儿童舞曲,中国许多民族歌舞曲,表现美丽风光的田园曲;以及长短笛、排箫、芦笙、小提琴和萨克斯管等乐器演奏的轻音乐曲子。(3)频率适中的。一般不超过70分贝,或C调的曲子比较合适。

这些教材,在使用前自己最好先熟悉一下歌曲的背景,找不到背景材料的,可以先听一下曲子,熟悉曲子后凭感觉体味其中所表达的意境和情调。然后放音乐时让自己完全沉浸到音乐所演示的意境中,边听边感受音乐的美妙。如果孕妇能从音乐中感受到愉悦,就说明音乐对她起了作用,从而会对胎儿起到良好的刺激作用。

不适宜音乐胎教教材有:(1)节奏过于强烈的。如迪斯科音乐,强烈摇滚乐,我国传统的和国外的各类节奏过强、过猛、过快的打击乐等。(2)节奏杂乱的。如当代国内外一些流行歌星唱的,打击出的或强或弱,故意打破节奏规律,听了令人感觉不舒服的歌曲。(3)频率过高的。声音太尖太响都不适宜,超过70分贝就是噪音,会令胎儿感到不适,像雷电一般过响的声音甚至会惊吓胎儿,频率太高太尖的声音会使胎儿感到不舒服。(4)听起令人不舒服的。听起来声音令人不舒服的乐器演奏的乐曲,嗓音令人听起来不舒服的歌手唱的歌曲,以及录音制作质量较差的音乐制品,这类音乐只能算噪音,不能算音乐,起不到培养胎儿的作用。(5)旋律不正气、放荡和有邪气的乐曲。我国古人很善于分辨音乐的正气与邪气,认为音乐正气与邪气对人有不同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人的品格德性。大圣人孔子就提倡听正气的韶乐,而反感淫荡的“郑声”。目前有些流行歌曲听起来调子很低俗、散漫和不正气,这些都不适宜给胎教的教材。(6)旋律过于悲哀、低沉和沮丧的。国外专家发现,过于悲哀低沉的音乐会令胎儿伤心,听到这类音乐的胎儿会有皱眉,要哭似的表情,所以不利于良好性格的塑造和胎儿身心的健康。

一般来说,为孕妇选择的胎教音乐以旋律舒缓、流畅、优美、高雅为主。这样可以促使孕妇保持心情的愉悦和恬静,有利于孕妇保持血脉畅通,气血调和,身心健康;正气能主导身体,并且内心有美感,这对胎儿的综合素质提高有积极的意义。

四、音乐胎教“母子同步”,是实施音乐胎教的根本。

胎教音乐对于促进孕妇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音乐是通过生理作用和心理作用两条途径影响胎儿生长的。

1.能使母子保持良好的心境。

音乐胎教,是通过对胎儿不断地施以适当的乐声刺激,为优化后天的智力及发展音乐天赋奠定基础。在心理方面,胎教音乐能使母亲心旷神怡、浮想联翩、宁静轻松,从而改善不良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并通过种种途径将母亲的感觉信息传递给孩子,使宝宝的心理变化与母亲同步。

2.与母子的生理节奏产生共鸣。

在生理方面,胎教音乐使母亲的心率平稳,呼吸舒畅。这样,胸腹之间横膈膜的运动也相应地平稳,流过大动脉的血流速度不急不缓,这些运动和声响传入胎儿耳中,使他感到自己的生存环境是平和安逸、和谐而美好的。同时,胎教音乐那悦耳动听的音响,不断传入母亲和胎儿的听觉器官,通过听觉器官的传导,对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刺激,从而调节和改善大脑皮层的紧张度,促使体内一些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而调节全身的健康状况,使母亲和胎儿的身心都保持最佳状态。研究表明,胎教音乐中的节奏还能与母体和胎体的生理节奏产生共鸣,进而促进胎儿全身各器官的活动。

许多医生都做过类似的试验:对胎儿定时播放柔美抒情的胎教音乐,每当孕妇沉浸在胎教音乐的氛围里,胎儿的心率便趋于稳定,胎动也平缓有规律。待婴儿出生后再播放相同内容的胎教音乐时,婴儿就会循声张望,表现出极浓的兴趣,并且神情愉快,反应敏捷,特别是对爸爸妈妈的呼喊,能很快地辨别和寻找出来。从而使婴儿性格和动作的发育明显早于同龄婴儿。

所以,音乐胎教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采用什么媒介,我认为都应该“母子同步”。就是说音乐胎教要把母亲放在主动者的位置上,要主动和胎儿“谈心”。胎教实质上是一种传递信息给胎儿的教育,它是用母亲意念,或通过外界用媒介的形式传递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用“刺激”的方式进行的,通过“间接刺激”和“直接刺激”的方式,促进胎儿大脑更好地发育。因此,胎教的整个过程应该是母亲唱主角,母亲自始至终处在主动者的位置上,母子同步进行。

尽管胎儿生长在子宫里,看似与外界隔绝,其实,孕妇与胎儿不仅血肉相连,而且在心理上也有着微妙的天然联系,孕妇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胎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胎儿在母亲腹内是有意识的、能反应的小生命。嘈杂的噪音会使他烦躁不安,优美的轻音乐会使他欣慰;当母亲疲劳过度,情绪激动或受惊吓时,胎儿也会惊动;母亲情绪良好,胎儿也感到愉快。这是“母子同步”的依据。整个胎教的过程,是妈妈同胎儿从心灵深处“谈心”的过程,母亲和胎儿在胎教过程中是一个整体,是不可分割的。如母亲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应该把音乐旋律变化所展现出来的美好画面,欢乐的情景,叙述的故事这些信息主动用意念的方式传递给胎儿,起到同胎儿共同欣赏音乐的作用,达到对胎儿大脑“饱满刺激”的作用。这样的胎教才有实际意义,才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然而,现在很多人在胎教过程中对母体与胎儿的关系认识不清,概念是模糊的。所以一提起胎教,大家会说,不就母亲听听音乐,看看故事书吗?这简单的做法对胎儿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效果呢?这样简单和片面的认识,造成了很多人对音乐胎教的误解。

五、音乐胎教具体操作的方法。

1.音乐胎教时间安排。

什么时候开始音乐胎教好,国内外专家经研究发现,胎儿在3~4个月时便开始有了听觉能力,6个月时听觉能力已发育到相当完备的程度,不仅能听到母亲的心跳、声音,对外界发出的各种声音、音乐都会有一定反应。如听到外界过响或不舒服的噪音时,胎儿会有皱眉、踢脚和显得烦躁等动作反应;听到熟悉的母亲的声音或优美的音乐时,会有舒服安静的吸吮手指,轻轻踢脚等表现。所以从胎儿4个月起,就可对他进行音乐胎教。具体方法是:(1)每次不超过20分钟,每天1~2次。(2)选择在胎儿觉醒有胎动时进行。一般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合适。(3)用录音机放音,孕妇距音箱1.5~2米,音箱的音强在65~70分贝。(4)如果用耳机在孕妇腹壁放音,则耳机处为60分贝即可。

2.播放器材的使用。

可以通过收录机直接播放,亦可使用胎教传声器,直接放在孕妇腹壁胎儿头部的相应部位。音量的大小可以根据成人隔着手掌听到传声器中的音响强度,即相当于胎儿在子宫内所能听到的音响强度来调试。腹壁厚的孕妇,音量可以稍大些;腹壁薄的孕妇,音量应适当小些。

3.孕妇选择合适的姿势。

孕妇应为自己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坐好,最好取半坐姿势,或者靠在沙发上,不要平躺下,以免胎儿活动不方便。然后轻轻拍拍肚子,说一声“宝宝,我们听音乐啦”。让胎儿做好准备,这样也可让熟睡的胎儿醒来,一般养成了习惯,胎儿在这个时间就不会睡着。

4.戴上耳机,孕妇要注意放松全身,让呼吸保持轻松、自然和通畅。

在胎儿收听音乐的同时,孕妇亦应通过耳机收听带有心理诱导词的孕妇专用磁带,或选择自己喜爱的各种乐曲,并随着音乐表现的内容进行情景的联想,力求达到心旷神怡的意境,借以调整心态,增强胎教效果。静静地、安适地和愉悦地听所放的音乐。最好能摒除杂念,也不要受周围声音的干扰,能入情入境,让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所表达的意境和音乐的节奏中,然后随音乐充分发挥想象,如随音乐走进宁静的山谷,随音乐呼吸着清晨山间清新的空气,随音乐想象开满鲜花的原野,随音乐感受欢快的舞蹈。听音乐时还要关注胎儿,想象带着爱意与胎儿一同徜徉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欣赏着美。

总之,只要大家遵循胎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遵循音乐胎教的规律,对音乐胎儿有正确的理解,提高自身音乐修养,选择好音乐教材,母子同步进行,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S文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马克思,著.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3]爱因斯坦,著.爱因斯坦文集(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马克思,著.马克思论艺术和社会理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胎教胎儿孕妇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孕期短途旅行 准妈妈的另类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