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邹文艳 (江西省樟树三中 331200)
创新是国家发展必备的首要条件。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现今科技在飞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当下都需要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教师要创设各种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和好奇心,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逐渐形成为科技进步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创新意识并不是单靠教学讲解就能树立,一定要知行结合,营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氛围。教师要精讲,留出时间让学生动手动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比如,在教学《死海不死》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并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做浮力实验,观察不断向水中加入食盐浮力的变化,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展示实验的结果,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真理的浓厚兴趣。
创设意识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产生的,因此勇于质疑是创新意识的源泉。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并启发和诱导学生进行质疑。能够发现问题是一个人具备创新能力的表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但要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个问题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标新立异,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对问题的分析不能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哪怕有一丝的创新火花,就要及时肯定和表扬,以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比如,在探究《孔乙已》的主题时,并不一定要求学生的思维和教材一致,认为这篇课文是一篇讨伐封建文化教育的战斗檄文。如果所有的教师都按照教材来教,学生都是这样学,那就没有创新可言。在封建社会,能够成功的知识分子毕竟是凤毛麟角,为什么那些人都和孔乙己不一样呢?实际上还有自身因素的问题,只能说孔乙己没有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另外,孔乙己的命运已经很悲惨了,文章中的人们不应该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应该多去关心他,让他感受到温暖和关心。如果这样去理解这篇小说的主题,才更有现实意义。又如分析《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时,多数学生会认为这个人爱财如命、阿谀奉承,但是有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想法,胡屠夫责骂范进不是不能理解。这个主张一提出,引起了学生的争议,其中有一位学生说,胡屠户责骂范进是恨铁不成钢的表现,从岳父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女婿只会读书不懂得生活,都会生气的。还有的学生说胡屠户骂他有什么用,应该教他怎么做。在一片争议中,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学生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然后深刻地认识到,在封建社会,胡屠户已经严重地受到了科举制度的毒害,在他的眼中,范进能中举就是有前途的,不能中举就是不成器的,这就决定了范进只能选择走科举这条道路,别无选择。学生通过质疑、讨论,不但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还激活了思维,激活了创新能力。
想象力能够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思维正好就是创新的保障,是发明创造的基石。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挖掘一些发散点,促进学生进行想象。比如,教师选择一些具有诗情画意的诗文,给学生充分阅读的机会,让学生展开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画面用笔描绘出来。古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只有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才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画面。但是,从诗句到画面需要学生思维的再加工,因此,不同的学生勾勒出的画面在表现手法或者构图布局方面也不尽相同。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学生边讨论变思考,在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学习,畅所欲言,促进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这首古诗时,针对“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诗的画面学生展开了讨论,他们各抒己见,争执不已。有的学生觉得画面中小溪应该环绕小屋,而有的学生觉得小溪不必环绕小屋……其实,学生怎么理解,如何画都无所谓。值得肯定的是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有的古诗表达了一定的故事内容,具有可表演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编演成故事。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古诗时,教师这样启发学生:古诗中分别的情景是感人的,这种场景在我们生活中也时常遇到,同学毕业、亲人远行等,在分别之际肯定有很多话想跟对方说,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作者,把自己想说的话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赠给依依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激活了学生创作的灵感,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书写自己的诗篇,抒发自己的感情。学生的诗作可能并不是多么优秀,但是他们在创作中超越了自我,进行了创新,只有具备了这样肥沃的土壤,才能绽放出灿烂的创新之花。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有激励性,赏识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就要给予鼓励。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答案的正确与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评价学生自身的发展水平。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业是学生努力的成果,教师要积极发挥成果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比如让更多学生的习作能展示在班级中习作园地,在作文课上让小作者阅读自己的作品,并及时在全班表扬,把班级中优秀作品制作成优秀作文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体验到了成就感,又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热情。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为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创造性的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
[1]杨昌健.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6).
[2]侯冬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1).
[3]刘永晖.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0(5).
[4]陈国兰.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华少年:教学版,2011(1).
(责编 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