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活动情境 提高教学效率
郭栋梁 (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中 734300)
创设活动情境,就是将“情”和“境”有机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就是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物理。好的活动情境,必然会提高教学效益,而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收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教师——学生收获了显性成绩和隐性能力,教师收获了显性业绩和长期的专业化发展。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素质教育改革,其核心的一环我认为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落脚点在高效课堂建设。教学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人才的素质。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情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也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关键。在教学中注重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物理,才能获得最好的课堂效益。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情境是以无形的“情”和有情的“境”有机融合起来的。创设物理课堂教学情境也就是在45分钟的课堂活动中,教师根据物理学科知识的特点及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利用各种方式,创设最佳的物理教学环境和氛围。
青少年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是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物理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模式,使得教师只能局限于课本,照本宣科,而将学生的主体活动放在了次要位置,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教师注重“教”,45分钟满堂转,过于不仅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更阻碍了教师的长远发展。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全方位能力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创设一种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情境,创设一个“活”的课堂,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互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么,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呢?怎么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呢?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创设恰当的实例,营造良好的活动情境。恰当的实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钻研精神,不断激发其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良好的活动情境,可以使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只有真正参与、融入到课堂中,才能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间接体验,保持和发展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心理;才能培养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究意识及养成团结协作的意识。
教学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广大教师必须针对本堂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教学情境。对于特定的课节要进行具体分析,根据需要设疑,从而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为创设最佳的物理教学情境,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益,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当中,应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一)巧设矛盾,激活学生的思维
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也是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征。创设矛盾可让学生在巧妙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领会物理原理,使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穿插一些矛盾的问题或矛盾的结论,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思考,这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有效手段。故布疑阵、巧设悬念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如在《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课节中教师可首先设疑:我们把乒乓球放在翻转的漏斗中,松开手掌若要使之不掉下来应该怎么办?应该用力吸气还是用力吹气?学生以常理推之定会肯定是吸气,但实验检验却是用力吹气,这样就将学生引入了“怀疑”“思考”当中。以常理分析: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可知,向下吹气时乒乓球能“悬空”在漏斗内而不掉下来,通过分析,其竖直方向除了受到重力以外,一定还受到另一个向上的力来平衡重力,这个力从何而来,可能会跟什么有关系呢?这样层层设疑,后设置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就可以在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动力的前提下,高效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二)巧设实验,促进学生参与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手和探究合作能力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初中学生对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学科优势,对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进行精心筛选和设计。同时,许多物理基本概念的建立、规律的论证、重点的巩固、难点的突破,往往都是要通过实验来完成的。设计恰当的实验,将大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同样在本节课中,会用到乒乓球、玻璃管、凹形扣线板,大号注射器、水槽、2只小船(可用泡沫塑料块替代,中间穿细线以将小船稳定在适当位置)等,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恰当放置后,用玻璃管向乒乓球中间吹气(用大号注射器吸水后斜向小船中间用力注水),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通过探究得出“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这一结论。通过这些实验,可以促进学生的有效认知,培养他们的专注精神,提升他们的理解能力。
(三)巧用故事,激励学生探索
我们经常见到的物理故事包括物理学史、科学家小传以及与教材有关的传说、成语及自编故事等。物理学史上一些优秀的物理学家,他们本身的生平和事迹就是一部绝好的材料。中学物理中会涉及上百个物理学家,虽然这些物理学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他们都具有许多共同的美德,如:追求真理的科学理想,团结协作、共同进取的集体精神,热爱本职工作的敬业精神,以及伟大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巧用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起到增强学生的物理理解能力等其他意想不到的效果。
依然是在本节课中,通过引入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从最初的无数次试验探索到飞行的成功;从最初并没有得到美国政府和公众的重视与承认,到掀起了席卷世界的航空热潮直至被授予美国国会荣誉勋章;从最初成立莱特飞机公司的一无所有,到成为资产高达百亿美元的世界著名飞机制造商。教师可用这些故事所蕴含的力量鼓舞学生,让他们深受感染并能积极效仿,从而培养他们积极探索、勇于追求的优秀品德。
总之,我们就是要在教学设计环节上多下工夫,多考虑学生的理解和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如何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上做文章,这样才能将“情”和“境”有机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同时,教师还要以自身的“激情”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于无形中受到鼓舞,从而充满热情地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当中。这样,在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同时,也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想象能力得到提升。长期坚持这样做,对学生的显性成绩和隐性能力必然有大的突破;对自己的显性业绩和长期的专业化发展也大有裨益。归根结底,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收益的不仅是学生,还有我们一线的教师。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我们要在摸索中成长,在实践中进步,逐步找到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方法,最终使达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责编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