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分析
周 银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浚镇西洞学校 734000)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还处在心理成长与成熟的关键阶段,是心理教育的重要时期,但多数中学并未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渗透入到各学科中进行。本文以初中生物教学为例,分析生物教学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途径,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初中生物教学 心理健康建议整合策略
(一)在生物教学中整合生命教育
初中生物教学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因此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实质上是生命教育的过程,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生物教学之后感知到生命的有限性与宝贵性,体会到生命进化的历程,反思生命存在的意义,进而达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的目的。因此对于初中生物学科而言,其无处不在的生命教育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目标。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为体现生命教育,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达到珍惜、爱护生命的教育目的,教师可对生物繁殖的教学内容模块进行适当的设计,在人的生殖和胚胎发育等内容的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而完成心理健康教育。
(二)在生物教学中整合挫折教育
初中生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使得其心理相当脆弱,同时行为能力也使得其容易遇到挫折,因此生物教师要根据生物学科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适当设计挫折教育,通过创设挫折情境来训练和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进而激发学生潜能。在挫折教育方面,教师可针对初中生物学科中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内容进行设计。利用生命的起源的学科内容进行教学设计,需要明确最终的情感目标,即要使学生关注生命起源问题,形成辩证统一的观点,形成积极勇敢面对挫折的观点。比如“生命起源”一节中关于雷迪与巴斯德发明曲颈瓶的故事,就能够直观地展现出来挫折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在生物教学中整合青春期教育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是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心理、智慧、人格成长与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此阶段结合初中生物学科教学做好青春期教育十分必要。在初中二年级,有关“健康度过青春期”的教学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青春期身体发育的特点、卫生保健知识、心理健康等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青春期教育,既可以实现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的目的。又能够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掌握缓解青春期压力的方法,进而最好自我青春期保健,并最终顺利、平稳地度过青春期,形成自信、自尊、自爱的品质。
(四)在生物教学中整合尝试教育
从实用主义理论来看,尝试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不断的尝试与探索中逐渐培养起探索精神与创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减少知识的直接传授,增加让学生探索、思考的机会,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学会知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许多内容都会涉及尝试教育,比如根对水分的吸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等内容,这些都可以设计成探索性试验的形式来对学生实施尝试教育。
(五)在生物教学中整合学习心理教育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促使学生保持持续的生物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持续性的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这是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学科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并且要使计划具有针对性与层次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坚定学习信念,具备顽强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一)挖掘教材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
教师可根据初中生物学科教材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挖掘教学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统计分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与身心发展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生物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素材。比如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来暗示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动植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来解释人在家庭、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强调人是家庭或社会的构成细胞,以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过程来教育学生人生是不断变化的过程,以植物与无机盐的关系来教育学生“凡事有度”的道理等。
(二)营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氛围
教学活动总是在一个相对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学离不开情境,情境设置的水平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因此要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初中生物学科情况,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该以民主、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激励学生的学习;其次,教师要成为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以此来给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再次,教师要致力于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和培养学生善于与人相处的能力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设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环节
无论是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学实施环节还是教学评价环节,都要使整个生物课堂教学流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生物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收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合理结合生物学科内容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进而从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坚强的毅力与意志,以及自我情绪稳定能力与抗挫折进取能力等。在关键的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应将学生心理健康内容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内,这样一方面能够促使生物教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产生学习的动力。
[1]李君凤.初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4).
[2]王明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理论观察,2013(6).
[3]廖联树.浅析如何在生物教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3(9).
[4]李芸.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责编 吴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