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5-03-21 03:06
学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评价

试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郭敬姿 (河北省巨鹿县西苑小学 055250)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其中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难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主要从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的设计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入手,为学生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 课堂 有效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迎来了巨大的变革。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学到有效的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的,而这需要教师构建高效的课堂,以为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化奠定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呢?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应高效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一再倡导“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小学生对具体事物较感兴趣,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他们注意力的集中,有利于他们好奇心的产生和求知欲的勃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心理特性,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以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1.创设故事情境。绝大多数孩子对故事情节颇感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孩子,表现得更为强烈。为此,在低年级教学中,我经常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创设教学情境。如将“喜羊羊、萌学园、大头儿子、葫芦娃”等学生熟悉的且喜闻乐见的电视剧片段进行再加工,将枯燥死板的数学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亲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创设了轻松、欢愉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爱上了“数学”。

2.创设生活情境。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体会中,笔者发现只有将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数学知识才能彰显出无限活力,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思维意识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如学完《圆、角、分的认识》之后,我为学生创设了购物的生活情境,在教室里布置了收银台、商品陈列柜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了顾客、收银员、导购员等,对超市购物进行了现场模拟演练。这样,生动有趣的购物情境,不仅使学生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体会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课堂问题的创设应有效

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以提出问题的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由此可见,课堂问题是否有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

1.问题的针对性要强。问题是引发思维的原动力,有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的教师为了引发学生思维,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不计其数。曾经有这样的一个课堂案例:教研人员在听课现场仔细记录了一位数学教师所提出的问题,经课后统计发现居然有120余个。难道这些问题都是有价值的吗?答案可想而知。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自身认知水平来提出问题,既不能繁琐,又不能过于直白,而且问题的提出必须有较强的针对性,必须能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服务,这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2.问题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层面。难度过大的问题很容易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深不可测的印象,这不但激发不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反而会削弱他们的思维意识;过于简单的问题总会使学生感到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没有可学价值,同时他们的注意力也很难集中。所以,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征,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在教师的引导下或者在合作交流中能够解决的问题。

三、课堂教学活动的创设要有效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1.创设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小学生天性好动、爱玩。游戏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适当地开展游戏活动,不但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提高,更有利于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分与合”时,以游戏“找朋友”:参与游戏的学生都带上数字头饰,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音乐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如3和5组成8,2和6组成8,“3”和“5”是一对好朋友,“2”和“6”是一对好朋友。)这样,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不仅学到了新的数学知识,而且喜欢上了数学学科。

2.创设体验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中,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如在教学“人民币”后,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在各学习小组的桌面上分别摆放一些学习用品(标有单价),每小组设两名售货员,其余均为顾客,然后进行购物模拟实践活动,其学生的参与度与活动效果还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都非常积极。对此,我深信学习是需要体验的,只有让学生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接受更多的知识,更好地理解知识,更好地应用知识,树立和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评价要有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数学高效课堂。

1.评价标准应因人而异。评价标准就好比“眼睛”,角度不同感知也不同。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其身上有着与众不同的闪光点,缺少的是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标准”(眼睛)。正所谓“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教师评价学生应因人而异,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评价方式要多元化。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具有不稳定性,容易被周围的因素所影响,因此有的教师(特别是低段教师)在一节课中接二连三地给予学生“小红花”“五角星”等物质奖励。虽然这种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但一节课中若过多地使用这种方法,即简单的评价方式,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这样就失去了奖励本身原有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元的评价方式,如鼓掌、奖励积分、喜报等,吸引学生,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有效学习。

总之,只有教师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同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组织有趣的课堂活动,彻底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我们的小学课堂教学才能够有效开展。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