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思想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杨红艳 (河北省涿州市柳河营学校 072750)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象是儿童,但因“生本思想”的缺失,“伪儿童化”思想泛滥,儿童的主体角色并未真正体现,课堂上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坚持生本思想,采取有效的方法,教科学的语文、有用的语文。
生本思想 小学语文 合适意境游戏情节 恰当评估
“生本思想”是科学发展观和教育观的具体体现。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的发展空间,才能将学生的内在潜能激发出来,而不是局限在对已有知识的学习和认知上。语文教师应该将儿童看成有血有肉的生命体,激发童趣、启迪童智,将想象力、好奇心、敏感性、求知欲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首先,“生本思想”缺失。教师拿到教材以后往往先想该如何把教材里的知识呈现给学生,该如何教,然后才会想他们喜不喜欢、需不需要这些教学内容。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彼此之间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教师很少去考虑。换言之,儿童成了教师设计教学的依据,教师并没有从生本思想出发,将儿童放在核心的位置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加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像“大阅兵”一样齐头并进是他们最喜欢看到的,如果出现不一致的步子,不是置若罔闻就是当头棒喝,他们眼里有教材,有课堂,却少有儿童。这样下去,教学只是改头换面,永远不是真正的创新。
其次,“伪儿童化”思想泛滥。新课程提出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新思想观,许多教师积极努力、大刀阔斧地实施。然而,他们眼中的“尊重儿童”,只是一种实施教学的手段,学生就像群众演员一样配合教师完成气氛活跃、热闹的语文课,实际却一无所得。比如教《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有位教师这样提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学生面面相觑,在短暂的沉默以后,一名学生站起来说:“我(文中)为什么不想把大鲈鱼放回鱼塘里呢?”紧接着另一个学生问:“父亲为什么坚持把大鲈鱼放回鱼塘呢?”对于这些问题,教师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你们问的问题都非常好,是非常有价值的。”从表面来看,教师从学生问题出发,是以学生为本的,然而真是如此吗?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在通读一篇课文后大致能够理解基本的内容和重点,这些问题明显是为了应和老师,为老师解围而已。此类“伪儿童化”教学的案例非常多,一堂课看似热闹非凡、内容多样,但没有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与教学目标相去甚远。
(一)体现生本思想,给予亲历机会
以学生为本,就是在教学中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从主体性出发,教学不再是单一知识的灌输,而是深刻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但“人”有诸多限制的因素,教师作为影响学生的最大源泉,其行为对学生的限制极大。在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要放下自己的话语特权,在行动上给予学生真正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亲历一些活动,让他们在亲身经历中感悟生命、获得知识。比如学习《孔明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制作几条小草船,船上插满牙签,然后再给学生讲解。不仅如此,还可以把制作草船作为课下作业,让学生得到亲身体验。此外,对于一些特别的知识,还可以带学生实地参观,这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悟体验,还能加深知识的记忆与理解。
(二)创设合适意境,与学生共游于内
主动参与是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一个重要条件。有了兴趣,学生才会彻底打开心扉,信心满满地去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儿童的情感。情感可以说是一种合适意境,这个意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知和体验文本的内在情感。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蕴藏在情境中的理,以对话、交流、探讨让学生彰显个性、施展才华。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风格,教师要为学生构建合适意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是不合理的,而应营造艺术的教学意境,引导学生并共游于内,共同感悟、学习、体验,共沐春风。在情境之中,教师有爱心、宽容和激励,学生有自信、积极和智慧,“教”与“学”便不自觉地萌发了。
(三)教学之中要有适当的游戏情节
在下课铃敲响时,有的教师或许会问:“这节课上得怎样”“你们喜不喜欢这节课”,却很少有教师自省,整个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的内心是期盼还是厌恶?他们想要的又是什么?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获取的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爱玩是儿童的本性,程式化的东西永远得不到儿童的认可。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穿插游戏情节,通过“吊”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其中。比如教学《麋鹿》这节课时,教师可用多媒体展示麋鹿的图片或一段视频,然后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当导游进行介绍,从“一级导游”到“特级导游”,吊足胃口,让他们不知不觉间融入到学习之中。游戏与学习的无缝对接,让教学变得轻松自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四)师生恰当评估,促成体验升华
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达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而体验的升华需要恰当评估。教学评估不是单向的评估,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基础上的双向、互动评估,是一种师生、生生间交流的途径,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的评价应有详细和严格的标准、严谨的表述,不能随意而为之。在评估的时候,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个体的、群体的、成绩好的、成绩差的,尤其是不爱说话的,做出公正、公平、科学的评估。评估之后,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自身对错、优缺点,还要让他们感知错误,体验错误,找出纠正错误的根本之法。
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很多的要求。生本思想给予学生更多自由的空间,并不是降低了教学要求,反而是对教学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在此前提下,教师开展有效教学就必须选择科学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语文学习的高效课堂。
[1]张艳霞.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生本理念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7).[2]魏本亚.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语文建设,2015(16).
(责编 房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