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广播新闻的“画面”感

2015-03-20 18:44杨秀丽
记者摇篮 2015年3期
关键词:画面巡山护林

杨秀丽

广播靠声音符号传播,虽然没有直观的有形画面,却能在受众心中勾勒出无形的声音画面,通过听觉形象的“展现”,实现广播新闻的“视觉效果”。那么,广播新闻的“画面”感从何而来,从采访到写作,怎样形成广播 “画面”呢?

一、细节入眼、细微入手

记者采访的首要环节就是用眼睛采访,练就一双新闻眼。先要在采访中用眼睛看到画面,才能在落笔时写出画面,播发时传给受众以声音画面。所以,这就要求记者“三勤”,脑勤、手勤、腿勤,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表达,善于在采访中捕捉典型的画面。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说:“好的记者可以借助自己丰富的经验直接观察世界,差的记者不会观察,因为他们没有特别的值得观察。”所以,记者要通过亲临其境、亲耳聆听、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把看到的画面予以连环、分解,使受众“沿声入境”,在脑海中构图、成像。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则《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消息画面感极强:“习近平刚下车,就拿起铁锹开始植树,铲土填坑,培实新土、堆起围堰、提桶浇水,道道工序做得一丝不苟。每种下一株树苗,习近平都和少先队员一道浇水,还亲切询问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一连串的动作及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使现场植树的画面跃然眼前。

由此可见,广播新闻的画面感语言描述一定要生动形象,这样可以引发听众丰富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本台一篇新闻特写《五星村改水记》,也用现场描写的手法再现了五星村用上自来水、结束十年来买桶装饮用水后的生活画面:“在古塔新区五星村村民霍云峰家里,霍大哥拧开自来水龙头,自来水哗哗地流到水壶里。填上一锹煤,不一会儿,旺旺的炉火上水已经烧得滚开,热水壶里呼呼地喷出了白汽。”一个“拧”的动作加上“哗哗”的象声描写,把村民用上自来水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出来,而后,记者又进行了入微的细节描写,通过“填煤”、“水开”、“喷白汽”等生活化的细节,作用于受众的传感器官,勾勒出一幅无形的声音“画面”,带给受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似乎看到了那壶冒着热气的水。

二、广播新闻画面感的应用

广播新闻的画面感既适用于新闻导语,又适用于新闻的主体、结尾;既适用于消息通讯,又适用于现场报道、新闻特写,时时、处处皆可以画面感凸显现场感,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1.画面在哪里 亮点就在哪里

这是笔者的一篇春耕现场报道,在导语部分开门见山,全篇的亮点在文章开头就画面感地呈现,让受众感受到一幅生动的春耕图:“各位听众,我现在的位置是营盘乡范屯村,目前,全村580户农户在广袤的田野上正全面展开春耕,田地上播种机哒哒哒地轰鸣、地头中农民吆喝着马拉着播种斗趟出一道道田垄……”

2.人物更形象 现场更本真

画面描写用于典型人物报道,会产生白描的效果,让典型人物真实可信、真实可见,用于现场报道,则能使人身临其境。

锦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荣获2011年辽宁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凌河水畔的母亲花》对蒙古族妇女,500多名蒙古族大学生最亲切的金花妈妈有一段描述:“那时候,从张金花的家到辽宁工学院没有直达的公交车。坐出租车得花十几块钱,张金花认为打车的钱够做一大撂儿蒙古馅饼了,她舍不得。于是,她就把做好的腌萝卜装进十几个罐头瓶,用自行车驮着,去辽宁工学院。去的路上全是上坡,大部分路程只能推着走。就这样,张金花把一罐罐的腌萝卜送到每个蒙古族学生的寝室。许多毕业多年的蒙古族学生至今还怀念那个腌萝卜的味道,说,那是金花妈妈母爱的味道。”通过几句话,把张金花心里想的、行动上做的自然贴切地进行了画面式的描写,让人感觉这位善良、朴实、无私的蒙古族老妈妈就在眼前。

画面感用于录音报道,则能还原现场,通过综合的环境声响和交汇式的人物语言,使人身临其境。锦州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荣获2012年度辽宁广播电视一等奖作品《锦州最美司机关键时刻挺身救人》有这样一段最美司机的录音:“当时我正上班,我过去的时候她已经轧到车底下了,一帮围观的,我想把腿给拽出来啊,一看她耳朵出血了,整个一摊血,当时我眼泪围着眼圈转。我就给110打电话,警车开道我就把她送到医院了。”通过最美司机的话,当时的现场救人画面呈现得淋漓尽致。

3.夯实采访作风 体验走转改

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和现场音响的恰当运用体现出现场情境,产生画面感,能使广播新闻“看得见”。这不仅是增强广播新闻吸引力的职业认同,也是新闻人“三贴近”、“走转改”的内在要求。只有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现场,才能写出基层群众的真实工作、生活画面,拉近新闻与受众的关系,实现零距离接触、真情实景报道。

2013年元月5日这天恰好是小寒,上午9点多钟,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了闾山保护区朝阳管理处四道沟森林保护站,见到了蔡家的第二代护林人蔡廷安,此时他正要和伙伴出去巡山。于是,记者一行告别车辆,在寒风中与老蔡他们边走边聊,踏上了艰难崎岖的巡山之路。走基层系列报道《一门三代护林人》就在巡山路上采访而出。

新闻中,记者通过一幅幅画面用体验式采访的手法写出了蔡家祖孙三代护林人的生活:“跟随老蔡他们走了大约两公里,记者已累得气喘吁吁,落在了后面,脚踩在落叶上沙沙作响的惬意这时也一扫而光。行进到一条山间小溪旁边,蔡廷安停了下来,一边等待我们,一边踹开溪流上的一小扇薄冰,洗手捧水喝。大冬天里捧起溪水就喝,这情景着实让我们有些惊讶,但老蔡说,这对于护林员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了,以前他父亲巡山时春夏秋冬喝的也都是溪水。”在这里,新闻中的人物“我和老蔡他们”,人物的表情、动作“走、累得气喘吁吁、踹开薄冰、洗手捧水喝”,周围的环境“山林、落叶、溪水”,构成了一个个的连环画面,受众的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的镜头。这些画面,让受众切身感受到了记者采访的辛苦和护林人的习以为常的艰苦生活,广播新闻的画面感油然而生。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画面巡山护林
跟着牦牛去巡山
逆行而上 护林为民——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护航平安二三事
第一章 大王叫我去巡山(下)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巡山护妻两坚守
护林使者杨明松
护林路路堑边坡防护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