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美龄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她享年106岁,人生跨越了三个世纪。她的权力不能说不大,钱不能说不多。按理说,她是一个不愁吃不愁穿,什么都不用愁的人,也可以说什么事都不要她去做。但是,实际上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每天都在紧张工作。除了协助蒋介石处理电文和担任翻译外,她自己还担任了许多职务,可以说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她所以乐此不疲地工作,是因为她有非常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一生都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宋美龄认为,工作会使人年轻。她在日记中写道:“工作,是半个生命,越忙越有精神,人要年轻、要健康就要积极参加工作。反之,懒惰是生命之敌,一懒生百病。要使生命之树常青,只有在不断地工作中防止智力衰退,保持身心健康。”宋美龄所以长命百岁,与她紧张地工作分不开的。
俄国文学巨匠托尔斯泰说过:“我若停止给自己找点工作干,那么我可能早就不行了。因为这种工作能增进我的健康,使我睡个好觉,情绪饱满。”托尔斯泰一生非常勤劳,不但勤于写作,而且经常参加田间劳动,即使到了晚年还经常下地耕种,所以他一生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活了82岁高龄,成为著名的文坛寿星。
达·芬奇也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确实,工作中的忙碌本身是快乐的。即使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种种挫折和不快,会令人难受、愤怒和悲哀,但是每当我们克服或战胜它们时,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快乐。
工作有益于健康,这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科学依据的。现代医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条生命曲线:上升期(生长发育期)——稳定期(成熟发达期)——下降期(衰老期)。如果一个人能始终坚持勤奋工作,而不过分疲劳,就能促进生长发育,保持较长的生长发达期,延缓衰老。相反,如果一个人什么事也不干,懒懒散散,身体各个器官得不到活动和锻炼,就会导致血脉不畅,肌肉逐渐萎缩。无所事事还会精神压抑,产生孤独和失落感,致使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功能紊乱,危害健康。
不少人有这样的感觉:紧张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身心俱疲,总希望有一段休假,让自己好好放松一下;可到了终于可以放松下来的时候,我们居然会怀念起玩命工作、熬夜学习的日子。你不禁自问,当悠闲得能感觉到分分秒秒从指间流过时,自己的明天在哪里呢?而那些充实的日子虽然辛苦,却像是在燃烧自己一样,充满意义。
美国有一位叫雷莉丝的儿科医生,她退休后在91岁高龄时又开了诊所。经她治愈的儿童不计其数,更令人惊奇的是,她现在已经100岁了,仍然在她的岗位上忙碌着。雷莉丝为什么要放弃安逸、享福的生活,而选择忙碌?或许我们可以从老人的话中找到答案,她说:“只要有工作,我就感到其乐无穷。”
从很多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忙碌的生命才更有韧性,才更快乐、健康。传统的养生之道多强调休息和宁静,但生活如果过分地松弛、散漫,也同样不利于身心。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忙碌的工作可以排除人们的孤独感与忧愁感,能增添生活情趣,给人带来欢乐和充实,使人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而且有益于身心健康。正如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所说:“要忙碌,要保持忙碌,它是世界上最便宜的药——也是最好的药。”
在人生的长河里。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而这些都能在工作与忙碌中获取和实现。(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