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70)
流行文化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70)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随之产生的流行文化也以不同的形式渗透进大众生活,更冲击着大学校园。流行文化强大的影响力,不得不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视。文章在分析高校流行文化和其他文化的辩证关系和高校流行文化成因的基础上,从高校流行文化的传播机理中吸取经验,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应对措施。
高校流行文化;流行原因;思想政治教育;育人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流行文化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大众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思想观念。高校流行文化不仅具有流行文化本身的特性,还反应了大学生猎奇求新、思维发散、富于创造的独特个性。高校流行文化在代表大学生兴趣趋向、心理流变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行为方式。所以,必须引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通过对高校流行文化研究,了解大学生的内心需求,并采取合理措施引导大学生以有利于自身发展为目的理性地追求高校流行文化。
(一)高校流行文化和流行文化的辩证关系高校流行文化作为流行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形式,不仅具有流行文化的一般特征,也是大学生对流行文化的重新定义和表达。它带有大学生特有的个性,具有反叛、追求自由的特点和大学生独特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趣味。在流行影视方面,日韩剧、动漫更易进入高校流行文化的范畴。在流行音乐方面,高校流行文化更偏重年轻歌手和偶像的作品,尤其在意旋律和歌词上对情感的表达。流行生活态度方面,大学生更注重效率、刺激、包容,追求摆脱束缚、张扬个性、释放真我、情绪宣泄的生活态度。
(二)高校流行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辩证关系
虽然高校流行文化和青年流行文化同样是以流行歌曲、流行影视、网络游戏、网络购物、时尚服饰等为主题,但在具体的品味选择上却有一定差别。首先,相比于那些高职技校毕业的青年对“杀马特”和《爱情买卖》《伤不起》等网络口水歌的喜爱,作为精英群体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更偏爱国际化的曲风、小清新的风格、文艺范和小资生活。其次,相比于还未踏入大学校门的初高中学生,高校里的青年大学生虽稚气未脱却更渴望成熟和独立,高中生偏爱虚华物质的《小时代》,而大学生更多地选择反映真实生活和人生的感悟的《后会无期》。
(三)高校流行文化和高校主流文化的辩证关系
高校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在高校文化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肩负着对学生的信念、价值观、态度及行为进行正确引导的功能。高校流行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差异主要反映在价值观念上。首先,高校主流文化的引导作用不容小觑,《中国大学生就业》对大学生偶像崇拜状况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更加钦佩那些通过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社会创造价值的成功人士,也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普遍价值观是发挥自身能力、贡献社会。但是高校流行文化的多元化性带来了价值观念的多元性,对主流文化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提出了挑战,消费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同样影响着学生的价值选择。
(一)社会环境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培育了开放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心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外来流行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争相斗艳。资本主义世界的流行文化在商业大潮的侵袭下更知如何抓住大众的内心和眼球。以影视剧为主要类型的外来流行文化以其优良的制作、精心的情节安排和商业化的运作迅速抓住了青年大学生求新求变、反叛、个性的心理需求,不仅打开了大学生的眼界,引发了他们的求知欲,甚至影响了他们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念。
2.消费社会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高校流行文化繁茂的内驱力
在消费社会里,物质、形象、文化、精神资源、符号资源都可以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流行文化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而出现的。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家庭生活逐渐富裕,多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消费能力也逐年上升。消费市场的出现,使得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展开对金钱的角逐,高校便成了商家争夺的“蛋糕”。趋利而行的商家对青年学生中的流行趋势极其敏锐。每逢“洋节”商家便行动起来,做足气氛渲染和消费诱导,掏了学生的腰包,赚了商家的狂欢。
3.大众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新型传播媒介的出现,加速了流行文化风靡高校的过程
流行文化主要是通过电视、网络送达到大众面前,并以此来维持其周期、循环和生命活动的。媒体借用“连续轰炸”、“不断重复”、“制造幻影”、“塑造偶像”的手段来猎取和征服大众,并通过细心策划、文字修饰、技术安排、策略谋算赋予流行文化穿透大众心理的功能。网络的发达,也使得大学生在校园封闭的环境里也能轻易接触这样的流行文化。而一些被主流媒体排除在外的文化概念和文化内容,也通过电脑、手机等媒介跨越城市、地区和国家,进入了大学生的生活,并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行为和判断力。
(二)校园群体环境因素
1.渴望得到群体认同导致了从众
汾河灌区总体地势平坦,当日降水量较小时,一般不会产生地表径流,降水大都会储存在田间[14]。结合国内的研究结果发现[6],当日降水量小于3.0 mm时,日降水量不计入有效降水量;当日降水量在3.0~50.0 mm时,日降水量作为有效降水量;当日降水量大于50.0 mm时,以日降水量的0.8倍作为有效降水量。
大学生在高校流行文化方面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之一是希望得到群体认同,埃略特·阿伦森称其为“规范性社会影响”,如果我们想要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就需要“顺从该群体的社会规范,接受该群体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和态度”[1]。出于青春期向成年期过渡阶段的大学生,渴望独立,渴望依靠自己的力量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所以大学生会特别在意群体对他们的评价、态度和接纳程度。为了得到群体的认同,大学生会主动选择了解高校流行文化,帮助自己融入到群体中以求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广告商也抓住了青年大学生群体的这一特点,会在广告内容上暗示出产品时尚、潮流、年轻、个性的定位,从而诱导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2.源于对群体的信任导致了从众
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出于对群体的信任,埃略特·阿伦森认为我们拥有一个强大且有用的知识资源就是他人的行为,“我们更倾向于相信他人对一个模糊情境的解释比我们自己的解释更准确,并且可以帮助我们选择一个恰当的行为,”[1]这也被称为“信息社会影响”。如果说渴望得到群体的认同只能使大学生对高校流行文化的认同达到表面上的一致性的话,那对群体信息的信任便使得大学生对高校流行文化获得了内在的统一性。
3.个体间的传染和暗示导致了从众
对高校流行文化从众心理的产出还源于群体中成员之间的相互传染和暗示作用,勒庞在《乌合之众》中将之比喻成催眠方法,他认为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并因为这种相互传染造成了群体易于接受暗示的结果。而群体中的个人表现出来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2]因为语言是群体进行交流的符号,具有较高的使用的频率,所以高校流行文化在群体中的相互传染和暗示作用,在高校流行语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比如“屌丝”这个词,虽对其本意不甚了解,却已在潜意识里接受了这个词和其引申义,在想表达关于生活平庸的人的内容时,这个词便会自然地浮现出来,然后脱口而出。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1.高校流行文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媒介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推进自身社会化。这个过程的主要任务是:知识技能社会化、政治观念社会化、伦理道德社会化、职业意识社会化和价值取向社会化。高校流行文化扮演了促使大学生社会化完成的角色,它能够敏感地反应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流变,有助于大学生从学习生活向社会生活转移。面对流行文化,大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也是积极的传播和创造者。由于校园的封闭环境,学生和社会的联系主要是通过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网络便成了高校流行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通过网络,校园流行文化以其强大的穿透力和覆盖力,实现了青年学生与社会的“点对面”交流,成为他们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的媒介。
2.高校流行文化是大学生展现独立自我的平台
高校流行文化对主流文化的解构,对独特个性的展现,符合大学生青春期叛逆权威、展现自我的心理特征。叛逆心理是人类在心理成长过程中,进行自我完善、自我修正、自我超越,并逐步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生物机能。大学生叛逆心理的产生源于心理、生理两方面因素,王宇英在对“大学生如何看待恶搞现象”的调查中发现,有53%的同学认为恶搞文化主要是对主流文化的嘲笑和颠覆。但是大学生的反叛也是具有选择性的,建立在理智之上的,他们并不是一味地反对传统和权威。在看待恶搞文化上,他们更倾向于认为恶搞作品也需要具有社会进步意义,对社会中不公正、不合理的现象进行批判是应该得到支持的,而没有底线的恶搞应该被抵制[3]。
3.高校流行文化是大学生情感表达的出口
大学生的另一个特点是孤独感增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已经从关注外部世界,发展到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更渴望别人的了解。他们更加重视友谊和同伴的接纳,对孤独感的痛苦也更强烈。排解孤独感的另一种方式就是和朋辈交流,高校流行文化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可以交流的话题,微博、微信、QQ等网上互动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交流方式,网络游戏也帮助大学生找到了更多兴趣相同的朋友。步入大学生活后,生活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大学生体会到了更多的欢喜和悲哀,得意和失意,满足和后悔,希望和绝望,各种感情混杂在一起,需要有一个表达的出口。
(一)发挥育人作用,加强思想引导
因为高校流行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情感需求,所以不能一概抵制或铲除,而要在接受和承认的基础上积极地引导。首先要增强主流文化的引导力量,用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消解流行文化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在面对多元流行文化的交锋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主流文化的内容选择应具有丰富性和现实性,培养目标要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和社会化需求,不仅要“贯通古今、融会中西”,更要“全方位展现社会各个领域和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还应重视培养青年学生进入现代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精神品质”[4]。在引导过程上,主流文化应更多采用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少一些正统严肃的说教,多一些调侃和娱乐精神,这样才能迎合青年大学生的接受能力,使大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得到启迪和思考。其次要通过开设相关课程、讲座、论坛等,帮助学生对其利弊真伪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恶俗、萎靡的流行文化的鉴别性、抵抗性、批判性。
(二)创新授课方式,增强视听感受
高校流行文化多样的形式、开放的内容、丰富的视听体验都是其吸引大学生兴趣的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以通过合理转化,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课堂教学。“传播学之父”威尔伯·施拉姆提出了传播获选的或然率公式: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费力的程度。此公式表明,如果期望大学生接受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方面,尽力使课堂上的教授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尽力减少学生满足这些需要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降低学生获得知识的费力程度。文字的传输方式,不仅需要一定的认知水平,还需要通过逻辑思维能力才能达到准确的理解,而“视觉传输和表达的直观性、体验性、现场感和真实感,都最易与受众的现实情感和心理产生最密切的共鸣”[5]。对于课堂教学来说,采用丰富的图像资料,生动的实例,充分的论据、画面和场景能够使老师所教授的理论和观点更能被学生信服,从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让学理性的内容融入富有感染性的形式,并引发学生的持续的理性认同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有效性的关键。
(三)营造积极环境,发挥群体作用
群体的氛围能够更加有效地促进大学生个体思想和行为的转变。所以,如何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把违背信仰、恶俗无趣的流行文化排除在校园之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学校层面,可以利用校运动会、毕业典礼、学校周年庆典等全校性活动,策划具有仪式性的环节,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情感和集体意识。还可以举办幽默征文活动,让大学生通过幽默的手法,诙谐的形式来揭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反思自己精神品质的缺失,激发正能量。在政府层面,可通过政府支持的青少年文化建设项目、志愿者活动、公益活动,帮助思想政治工作者把教学范围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从学校内延伸到学校外,让大学生在丰富的集体活动中达到情与理的渗透,知与行的统一。在社会层面,网络环境的文明理性也很重要。网络作为大学生接受流行文化的主要媒介,其积极健康的内容,客观理性的舆论引导能帮助大学生群体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对社会的期待和责任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提供展现平台,满足个性需求
没有兴趣就没有主动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尊重大学生对高校流行文化的喜爱和追求,提供大学生展现自己个性的平台,在展现自己的过程中,渗透主流文化教育。在具体工作中,首先可以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让大学生参与到主流文化的传播过程中来,既丰富了传播手段、传播内容,又可以让大学生在展现自己才华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其次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释放大学生的热情,展现他们的才能,增加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同时,要在带有流行元素的丰富活动中适当填充主流文化的内容,使主流文化的思想引导建立在兴趣基础上,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消解大学生的逆反心理,增进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最后,可以通过增加校园主流传播方式的互动性,丰富大学生的展现平台。校园里的橱窗可更多地通过照片或者文字真实反映大学生自己的生活。校园广播也可通过主持大赛、歌唱比赛等,更多地吸引普通学生自由地发挥和表现自己,充分利用广播的灵活性。同时要促使校园网络交互平台的立体化发展,充分融合多种传播手段,并实现课上和课下的互动相结合。通过开辟专门板块,上传课上学生参与讨论和发表演讲的视频,通过投票选举的方式选举出最佳辩手或演讲者,以此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望。
[1]阿伦森,威尔逊,埃克特.社会心理学——阿伦森眼中的社会性动物[M].侯玉波,朱颖,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3]王宇英.大学生怎样看待恶搞现象——基于38名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0-24.
[4]牟德刚.流行文化与高校德育模式变革[J].高等农业教育,2005(4):28-31.
[5]冯培.感受性与感染力:大学文化以文化人的两个重要维度[J].北京教育,2012(4):10-13.
(编辑:林钢)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 Perspective of Popular Culture
WANG Jing
(Institute of Marxism,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100070,China)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motes t cultural globalization,from which stems popular culture which in return influences in one way or another every aspect of the public life,including life on campus.The influence of pop culture is so strong that it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r culture and other cultures,and the causes of campus popular culture formation,this paper gives suggestion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ors that the mechanism of popular culture spreading be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popular culture on campus;reason of popular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educational function
G 641
A
1671-4806(2015)04-0065-04
2015-05-28
北京市教委社会科学面上项目(SM201410038006)
王京(1985— ),女,河北定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青年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