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孝德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为例

2015-03-20 20:22袁建勤
文教资料 2015年1期
关键词:孝德子女情感

刘 丽 袁建勤 田 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社科部,江西 南昌 330038)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善孝为先 “、“孝为入德之门”充分体现了中国历史上对其的重视程度。而当今,社会上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孝的事件,可见,孝这一美德不同程度地被人们遗忘。我们需要加强对孝的再认识,特别是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更是要将孝这一传统美德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能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提出加强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对策思考。

一、调查内容及对象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孝德现状,笔者制定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孝德认知、大学生的孝感趋向、大学生的孝德践行及大学生的孝德培育途径四个方面。此次调查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1份,其中有效问卷17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1%。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的孝德认知

总体而言,大学生对孝德是有一定认识的。调查数据显示,有89.3%的学生听说过“孝德”这一名词,可见,孝德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对孝德内涵的理解上,“赡养父母”、“尊重父母的教导”、“关爱父母”的选择率分别为82.5%、93.2%和84.7%,还有49.7%和53.1%的学生认为孝还包含“爱国家”和“做好人”,而“顺从父母”、“光宗耀组”、“厚祭厚葬”、“成家立业”、“不远离父母“、“为父母付出所有”的认同度则普遍较低。这说明,大学生能够较为正确地认识孝的内涵。在“是否需要提倡传统孝德”这一问题中,44.1%的学生认为需要提倡,52.0%的学生认为既要提倡又要修改。可知,多数学生懂得批判地继承。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不仅听说过孝德,了解什么是孝德,而且能够理性地对待传统的孝德。可见,大学生的孝德认知情况还是颇为乐观的。

2.大学生的孝感趋向

大学生在孝的情感方面,主流上是积极健康的。调查表明,在发现父母的缺点、过错后,62.1%的学生会“婉言相劝”,27.7%的学生会“公开谈”。在这点上,多数学生的表现还是较为良好的。另外,在对以后就业地点的选择上,74.1%的学生选择了“离父母较近的地方”,在对养老方式的选择上,分别有35.0%和54.9%的学生颇为认同“同居型赡养”和“近居型赡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父母还是有着深深的情感依恋,他们愿意在父母年老体弱的时候照顾他们,所以不论是上班还是居住,都不希望远离父母。可见,大学生对父母的情感还是较真挚的。

3.大学生的孝德践行

大学生在孝德践行方面,喜忧参半。在一些方面,他们践行得较好,例如在“与父母打电话的频率”上,24.3%的学生是“一周两次”,43.9%的学生是“一周一次”,这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经常与父母联系。并且在“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日期”这一问题上,57.1%的学生表示“父母的生日都记得”,这些学生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但在另外一些方面,65%的学生不了解父母的健康,53.6%的学生在家很少分担家务,88.7%的学生不懂感恩表达,这也反映出大学生在孝德践行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可见,大学生在孝德践行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大学生孝德的培养途径

调查中,在问及 “你对孝德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时,67.8%的学生选择了“家庭教育”,72.3%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48.0%的学生选择了“社会影响”。从中可以看出,尽管孝德理解的渠道来源很多,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仍是学生理解孝德的主阵地。

三、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孝德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孝德认知趋于模糊

虽然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孝德是有一定的认识的,但细观他们的孝德观,不难看出其中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仍然有10.7%的学生没有听过孝德一词。这与学校孝德教育观念淡薄密切相关。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校都一直强调的是智育,德育只流于形式,所以更不用说孝德教育了。因此,部分学生没听过孝德一词,也就不足为奇了。

其次,在对孝德内涵的理解上,学生最认同的是赡养父母、尊重父母的教导和关爱父母。还分别有49.7%和53.1%的学生认为孝应当包括爱国家和做好人,值得说明的是,当今孝德已重新回归到家庭伦理的范围,不再强调这两点。另外,学生对顺从父母、光宗耀组、厚祭厚葬等认同度普遍较低,但其中有些内容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从中可知学生对孝德内涵的认识还是有些混乱的。这种混乱的出现与我国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是密切相关的,“这两次运动对传统孝观念的绝对否定,在一定程度上,都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1],使得部分学生对孝德内涵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再次,对是否有必要提倡传统孝德时,3.9%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这也与两次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有很大关系。诚然,传统孝德中存在糟粕,但也存在精华,这就需要大学生在提倡的同时不断进行修改,使传统孝德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2.孝德情感趋于淡漠

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的孝德情感在主流上是较真挚的。可在有些方面,大学生的孝德情感却有逐渐淡漠的趋势。

一方面,大学生与父母情感交流的主动性还不够。调查显示,与父母争吵后只有36.2%的学生会选择主动道歉,而55.9%的学生会等着自然和解,更有4.5%的学生会要求父母向自己道歉。且不说与父母争吵本身就是有悖孝的行为,即便是争吵过后,子女还是应当主动向父母道歉,与父母沟通。

另一方面,大学生不能很好地给予父母精神慰藉。调查中,仅有37.3%的学生会主动了解并倾听父母内心的需要,为他们排忧解难。多数学生只关注自己的情绪,而毫不在意父母的内心需要,以至于和父母的感情越来越淡漠。

上述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家庭教育的不利影响。在不少家庭中,父母只注重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德育。且在教育方式上,或过于严格,或过于溺爱,以至于父母与子女之间交流较少,子女对父母的情感趋于淡漠。

3.孝德践行趋于弱化

孝德践行趋于弱化是大学生孝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大学生虽然对孝德有一定的理解,却很难将其落实到行动中,从而出现了知行不一的现象。从以下方面我们可以更具体地看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学生对父母的了解不够。调查中,65%的学生不了解父母的健康状况,42.9%的学生不知道父母的生日日期。这反映出大学生对父母的关注不够,他们被更多的外界事物吸引,却忘记了身边的父母。这与学生受到西方思潮的冲击有很大关系,他们更注重自身利益,而对父母漠不关心。

其次,学生对父母的照顾不周。调查表明,53.6%的学生不会在家主动做家务。这是因为,在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忽视了对孩子的孝德教育,或是本身不少家长对老人的照顾也不周,这就很难让学生学习父母,体谅父母。

最后,学生对父母的感恩表达不够。调查中,只有11.3%的学生在父母生日或节假日时会经常给父母礼物,这反映出,大学生在对父母心意的表达方面还有所欠缺。这与大学生的心智还不太成熟有一定关系,大学生一般是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的心智还处在发展阶段,还不能很好地感恩父母。

四、加强当代大学生孝德培育的对策思考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孝德问题,我们应当积极寻找合适的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孝德培育,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重视对学生的孝德知性教育

调查中,在“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孝德最好的方法”这一问题中,29.4%的人选择了“叙事说理”,40.7%的人选择了“自我教育”,这说明孝德的知性教育是必要的。

首先,学校要加强孝德知识的教育。在高校,教师在讲授与孝相关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获得一些基本的孝德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孝德教育进行专门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目前孝德教育的近况,根据实际情况做专门的讲座”[2]。另外,学校可以开展《孝经》等经典著作的学习与讲解活动,让学生阅读原著,研习经典,更深刻地理解孝德的涵义。

其次,社会要完善有关孝德的法律与道德规范。我国《婚姻法》中就明确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如此将孝提升到法律的高度,这对于孝德的知性教育非常有必要。但目前相关的法律并不完善,这就需要有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让人们能更好地知孝。道德规范是软约束,能让大学生凭着良心行孝,可见,它也能很好地达到加强孝德知性教育的效果。

最后,学生要加强孝德的自我教育。大学生要通过多种渠道阅读孝德的相关书籍、学习古今中外有关孝的经典事例,将孝德真正地内化于心。

2.加强对学生的孝德情感培育

调查表明,57.1%的学生认为情感陶冶是培养大学生孝德的最好方法。可见,情感培育在强化大学生孝德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孝德的情感培育中,家庭发挥着重要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方面,“父母首先要成为子女孝德行为的榜样,通过潜移默化使子女形成孝敬老人的优良品质”[3]。另一方面,父母要慈,我国古代的孝仅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而如今,我们更强调孝与慈的相互,只有父母对子女仁慈,子女才愿意用心与父母沟通,真正尽孝。

另外,社会环境的渲染对大学生的孝感培育也有重要作用。社会上常常有一些道德模范选举等评选活动,孝是其中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在观看这些节目时,也常会受到心灵的触动。当周围人都真诚地善待父母时,大学生自然会受到大环境的感染,孝感也会得到强化。

3.强化对学生的孝德践行教育

调查显示,67.2%的学生认为实践是培养大学生孝德的最好途径。诚然,孝德贵在其践行,要想强化对大学生孝德践行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父母要注重子女孝德践行的教育。在家中,父母要让子女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帮助父母分忧。另外,父母要带子女体验生活。体验生活是指让大学生知道父母是如何辛勤养家持家的,如在农村的可以带着子女做些农活,做生意的,可以让孩子跟着经商。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知道父母不易,才会体谅父母,在实践中更好地尽孝。

其次,学校要开展相关的孝德教育实践活动。学校对孝德的教育,不仅要有理论的环节,更要有实践环节。学校能让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学校还可邀请家长与学生一同参与生活体验活动,这种亲子类的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加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还会使学生得到触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孝德习惯,落实孝行为。

最后,社会也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孝德实践活动。相对于加强舆论宣传,丰富多彩的孝德实践活动更能取得实效。例如,可以在区内或市内举办最佳孝子的评选活动,在父亲节、母亲节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等,让大学生在生活中更好地体会孝德、践行孝德。

[1]常芳.当代大学生孝观念现状及其道德践行研究—以山西省某高校为例[D].硕士论文.太原:中北大学,2013:29.

[2]李霞.当代大学生孝德教育现状的实证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9):65-67.

[3]袁新秀,严由铭,刘善玖.大学生孝德教育的调查与思考[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2(5):755-757.

猜你喜欢
孝德子女情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孝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结合的必要性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试论王阳明的孝德观
中脉践行孝德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