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民间藏书的机遇与挑战

2015-03-20 18:10曾晓剑
武陵学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电子图书藏书纸质

曾晓剑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新媒体时代民间藏书的机遇与挑战

曾晓剑

(湖南理工学院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特征

现在大家谈新媒体比较多,用新媒体也比较多。所谓“新媒体”其实是一个相对于传统旧媒体而言的概念,指新的数字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脑、无线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我们所谈论的“新媒体时代”是指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等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诞生以来的这一历史时期。新媒体时代以数字传播、网络传播和全球传播为主要手段,其特点主要是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和主动性。数字化是本质,互动性是表现形式,个性化是一种延展,主动性是受众被赋予的无限选择权。完全开放式的信息传播,使受众摆脱了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网络阅读出版信息,查找资料[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方式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新媒体对旧媒体影响很大,但它与旧媒体并非对立关系,正如传播学界所公认的那样,新旧媒体之间并非替代性关系,而是融合共生关系。在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的观点更为激进,他主张“媒介即万物,万物即媒介”。他赋予电子媒介以“技术神话”的色彩,他预言,“在电子技术下,人类的全部事务变成学习和掌握知识……时间和空间在瞬时信息时代双双化为乌有”,人们的交往方式将“重新部落化”,产生一个人人参与的“地球村”,换言之,新媒体技术将同时带来“时间的终结”“空间的终结”和“权力的终结”[2]。

现在,新媒体已经成为现代化和大众化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成为人们筛选、捕获、形成和处理信息的基础性工具,以及工作、教育、休闲、文化和政治的组成部分,新媒体正夜以继日地传递着碎片化的信息和知识点,改变着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

二、新媒体时代的新宠儿——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无疑是当前新媒体时代的新宠儿。电子图书又称为e-book,2000年在我国开始崭露头角。据2000年9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报道,我国第一代电子图书——掌上书房由辽宁出版集团正式推出,这种版本的电子图书,如32开本纸质图书,可容纳10万页内容,阅读非常方便[3]。有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市场[4]。

电子图书通过特殊的阅读软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通过网络连结下载到一般常见的平台,如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简称E-Reader)、WAP手机,或是任何可大量储存数据的阅读器,它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和软件读物。电子图书的应用及网上免费线上阅读,是对传统纸质图书的有益补充,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空间。现在,无论是在车站、机场、高铁车厢,还是在城市公交车、地铁、商场、酒店等场所,捧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现代移动工具阅读的人随处可见,诚如有学者描述的景象:“从纸质走向数字,从看书走向读屏,从个人电脑走向手持终端,从书房走向地铁……人类的阅读方式正迎来新的革命[5]。”这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一道新的文化景观。

三、电子图书的竞争优势

当下,互联网和移动网进一步融合,纸质图书受到电子图书的冲击与合围,其霸主地位受到威胁。因为纸质图书无论是采购、运输、管理,还是收藏、阅读、分享都有它的缺陷。而电子图书有强大的生命力、发展潜力和庞大的用户群,与纸质图书相比至少有五大明显优势:一是无纸化。电子图书或资料不再依赖纸张,而是以磁性储存介质取而代之。这得益于磁性介质储存的高性能,一个700MB的储存介质可以代替传统的3 000 000字的纸质图书,一个2G的U盘可以储存相当于几十本图书的内容。这就大大减少了木材的消耗和空间的占用。二是多媒体。电子图书一般都不仅仅是纯文字和表格,还添加有多媒体元素,诸如图片、视频、声音等,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知识的载体。三是制作方便。不需要大型印刷设备,制作经费低,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四是阅读更方便,更快捷,更随意。能快速检索和阅读,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阅读,具有快餐文化的特点,更解决了书籍“沉重的负担”。目前,阅读电子图书有三种方式:在线阅读,读者通过互联网获得所需的电子图书文档后,直接在网上阅读;下载阅读,将电子文档从网上下载后在单机或终端上阅读;专用手持阅读器阅读,如国内的“掌上书房”等[6]。而一个电子阅读器通常情况下可以装进18000页图书,相当45本400页厚的书”[7]。五是低成本,电子图书的购买成本低或没有什么成本,有的可以免费下载或共享,保存也方便,且形式多样,既可用U盘、移动硬盘收藏,也可以把它们存在QQ空间、云计算等海量存储世界。在这种新形势下,如果我们的民间收藏不重视电子图书,不研究、不收藏电子图书那就落伍了。

在新媒体时代,电子图书将成为人们文化消费的主力军,纸质图书是无法与之抗衡的。纸质图书的生存空间已变得很小,面临尴尬的局面。早有学者议论,报业消亡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报纸之后是电视,新媒体必然会取代传统媒体[8]。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的战争中,报业在逐渐消亡,纸质杂志和纸质图书还能坚持多久?看来,迅速将传统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数字形式,如PDF格式的文件,使其信息及生命得到有效的延续才是上策,大规模地印刷和发行、销售纸质图书已经不太可能了。

四、民间藏书的机遇和挑战

民间藏书的新机遇显然是电子图书。电子图书除了在制造、环保、选择、阅读等方面有太多的竞争优势,还有独特的作用与功能。一是其信息传播具有望远镜的作用,它可以站到社会发展的最高点高瞻远瞩,视通古往今来,纵览五湖四海,准确发现某个领域出现的最新的知识,这是无法用传统手工操作方法完成的。二是其信息传播有利于帮助读者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仅源于对大量知识的掌握、理解、消化,更源于对这一过程的体验、孕育和升华。大量成功的创新思维都是被某个领域占据最高点的新思维燃烧起来的。电子图书资料可以向读者展示占据点位最高的知识,引领读者站到科学技术发展的最高点进行新的创造[9]。三是电子图书在教育领域发挥作用。在美国,电子教材已经在一些大学得到应用,学生既可以去书店购买传统的纸质教材,也可以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材,这样学生上学就不必背着沉甸甸的塞着各种教材的书包了[10]。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拥抱新媒体,尤其要重点研究并使用电子图书,迅速扩大民间藏书的藏量,丰富民间藏书的内容和形式。

民间藏书的新挑战也来自电子图书。这些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几个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破解。第一个问题是观念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民间藏书藏什么,是继续藏纸质图书还是藏电子图书,应该侧重收藏电子图书还是纸质图书,海量的电子图书内容庞大,如何取舍?第二个问题,电子图书该怎么藏,藏在哪里?借鉴图片及其他影像资料收藏的经验,用U盘、移动硬盘收藏应该是可行的。一个500G或1 000G的移动硬盘仅售几百元,且容量巨大,可装下成千上万册图书,轻松实现私人图书馆的自由移动,既不用花太多的经费购买纸质图书,也不用大量购置书柜、增加库房;把电子图书藏在QQ空间、云计算等海量存储世界也是不错的选择,这便于我们在任意网络环境下随时进入自己的私人图书馆,调阅自己收藏的图书及影像资料。第三个问题就是管理和利用问题,包括如何对电子图书进行科学的分类保管?如何有效地防止病毒攻击实现安全存放?如何更方便地检索、阅读和利用电子图书?如何充分发挥电子图书的作用和功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丰富我们的民间藏书或私人藏书?如此等等,都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在进行纸质图书收藏和阅读的同时,要花大力气研究电子图书的特点、功能、下载和保存方式及渠道,熟悉阅读工具及软件、网络环境等,加大电子图书资料收藏和管理的力度。

[1]陈唯真.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3):561-563.

[2]韦路,丁方舟.论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研究转型[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93-103.

[3]王纯.电子图书崭露头角[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1(5).

[4]中国今年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子书市场 [EB/OL].[2011-08-30]. http://www.hqew.com/tech/news/377685.html.

[5]孙丽萍,王琳琳:“数字阅读”,一个怎样的时代?[EB/OL].[2011-08-18].新华网.

[6]石德万.电子图书的反思[J].图书馆论坛,2004(2):180-181.

[7]黄艾禾.电子书:今天的惊恐还是来世的幸福 [N].中华读书报,2000-09-13.

[8]黄升民.广告去哪儿了[J].新闻与写作,2014(6):1.

[9]谢文娜.浅谈信息化时代图书资料的利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443.

[10]尹燕萍,张瑞琼.论现代电子图书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6):164.

(责任编辑:刘英玲)

猜你喜欢
电子图书藏书纸质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出版社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出版的价值链比较
珍惜每一本藏书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千载藏书风 化绩于当下——《嘉兴藏书史》评鉴
电子书是否会取代传统图书?
别宥斋藏书题记拾遗
越鳗堂藏书述略
北大方正提供373种电子图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