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改革探析

2015-03-20 16:39:3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我院电路实验

谢 玲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0 概述

《电路》课程是我院电自、电信、自动化、机电、机自、通信、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涵盖了“电路”和“电路实验”等内容.该课程以高等数学为工具,在大学物理电学知识的基础上,以直流、交流稳态及暂态电路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电路系统建立物理模型并通过列写数学方程式的方式进行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路课程是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是训练科学实践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本领的重要知识平台,也是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基础.

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有特色的独立院校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完成全面提高学生实践教育质量这一目标,积极探讨符合独立院校本科课程教学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笔者以我院“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年度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的建设为契机,以我系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了课程体系,推进了教学方法改革,开展了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该门课程时其积极性显著提高,通过创新性实验使其实践能力明显增强.

1 常见电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怎样培养的学生能快速的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独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找出并解决好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笔者通过多年指导学生进行教学的经验和体会,拟定以下存在的问题跟大家进行探讨.

1.1 教学改革的主体与主导不分

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是决定课程教学改革的成败,那么怎样使教师在短短的五十分钟上课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是我们探讨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而我们的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什么都讲,而不是根据后继课与社会所需来完成授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成为我们要求的实用型学生.

同时,作为教学改革的主体学生,只有学生具有求知欲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只有学生具有动手欲才能通过实践找到书本以外的东西;只有学生具有感悟力才能不生搬硬套、举一反三.然而,我们的部分教师不能使教与学融合,虽然他们掌握较深的课本知识,但是没有驾驭知识的能力,无法培养出勇于创新、具有批判精神的学生.

1.2 教学内容不够优化

怎样构建基础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贯通与融合,研究教学内容的取舍与体系结构关系是我们教师授课的基础,然而,我们的部分教师未能使其它各科电类基础课相辅相成,未能很好的使用现有的实验软件来代替学院有限的实验硬件资源.

1.3 理论与实践脱节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其特殊性,是对课本知识最直观的认识、对自然变化规律的客观体现,是针对学科研究与探索中理论的真误验证的重要来源,以及对基本数据进行收集验证的重要来源,是将其转化成社会成果的重要依据.因此,电路实验是理论知识的直观体现,但是现行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实验环节大多数采用以老师为主体的方式,而且实验的内容与学生今后工作实际不完全一致,且实验手段过于单一,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工作相对辛苦,难度大,责任重(主要是人生安全)等,而学院对实验的劳动酬金分配不尽合理,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如教师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的工作未计入教学工作量.

1.4 严重缺乏双师型教师

在很多学校,教授理论与实践教师不统一,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教学方法与内容相脱离,理论与实践不吻合,先进电路实验室未有适当的实验教材相适应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实验教学.因此,合理、科学的制定电路实验管理制度,安排好理论教学与电路实验的关系是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新教学模式的提出

我们培养的是21世纪参与竞争,迎接挑战,高素质,全面发展,实现中国梦的应用型人才.为了把生产实习落实到工作实处,我们必须顺应现实市场的需要确定我院明确的工作任务与工作目标,强化独立院校的实践教育要遵循面向我国的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战略构想,构建明确的生产实习活动体系,让整个生产实习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与动口的活动,通过学生亲身感知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创造欲望,培养学生个性,改变学生长期以来的思想观点的束缚,同时反过来提高理论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教师探索寻找一种新的生产实习模式,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应用型人才素质教育提供理论基础.

2.1 在教学模式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为本位

坚持理论学习为基础,以知识综合运用、问题深入探究、知识创新为目的.提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形式相结合.倡导以互动教学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的多样化.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在授予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保证对大多数学生基本知识掌握要求的前提下,对于专业有特长的精英分子在课堂教学外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

教学主要环节包括:

A、课前预习:这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学生在上课前对课程进行预习,才能有的放矢,在上课过程中,针对预习中的重点、难点提出问题,是互动教学的先决条件,为了检验学生预习状况,在课堂上抽查提问、或小组讨论,迫使一些没有预习的同学在今后学习中加强这一教学环节.

B、课堂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方式多样性.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学生预习后讲授、课堂讨论、自学加大作业等形式,特别注重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式,将重点难点在课堂上得以解决.

C、课后巩固和提高:以课后练习和作业为主导,督促学生阅读大量参考书,为达到这一目的,课后作业不是简单理解课堂内容就可以轻松完成,必须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资料才能顺利完成作业,以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D、分散实验:由于实验是验证性实验,一方面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验内容较为丰富,目的是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动手训练.

E、实训项目:通过电路实训、电子组装实训、数字逻辑电路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电子设备直观、可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动手的兴趣,从教学反馈情况看,效果良好.

2.2 积极探索,勇于在教学方法上改革

A、该课程的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形式相结合,教学内容与形式多样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踊跃进行交互式发言与提问,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形式上可以是小组讨论、主题发言、师生研讨等,特别是针对理解难度大的内容.

B、强调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该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对理论课程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所以重视课程实验和实训项目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两个重要环节.

C、课堂教学的补充环节——答疑.

每周有一个固定的答疑时间,这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学生可以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答疑时间得以解决,并利用答疑时间和学生探讨一些对学生将来发展有帮助的话题.

D、当前的课程教学与后续继续教育相结合.

创新基地的建立是在课程结束之后对有兴趣的学生的继续培养,由于各位老师每个星期都会抽时间去指导加入创新基地的学生,使加入的学生收获很大,这具有一个辐射效应,欲加入创新基地的学生非常踊跃,由于场地所限,不能满足每个想参加学生的要求,这正好形成了一个良性竞争的局面,许多正在学习的学生为了加入这个机构,就努力地去学习,期望能够进入,这正好形成了一个正反馈,使课程教学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3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我院网站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实施教学方法、作业、考试等改革举措

A、在线答疑

在线答疑可以实现远程实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教学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学生有些问题不能得以解答,在线答疑解决了此问题;

B、学科论坛

学科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生探讨问题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上面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其他学生或老师解答他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就其他相关问题在此论坛上进行讨论,包括学科的发展状况,课程教学问题等;

C、远程提交作业

远程提交作业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并且老师可以随时对作业进行批改,方便、快捷,充分体现了网络的巨大优势;

D、题库

在教师维护模块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随时对题库进行更新,维护,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练习.

E、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是在学生提交作业后给出一个参考答案,供学生参考.由于网站互动性较强,教师可以修改浏览状态.

2.4 强化建设实践教学师资力量

独立学院今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学生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可,培养学生成才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队伍的培养.因此,如何建立一支既懂专业知识,又能实际操作的“双师性”教师队伍,在我院引进高素质教师人才的同时,有必要建立一套较为系统的教师评价体系、管理体系与教师激励政策,同时在利用重点院校贵州大学教师队伍作为强大支撑的同时,充分考虑利用我院与泰豪合作的优势,聘请泰豪集团一些高级工程师等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培养,及时理清现行的教学体制存在的弊端问题,通过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与教学模式来加以解决,使之行之有效.

3 结束语

长期以来,我院一直在探索建立贵州省特色的独立三本院校,积极探索一套适用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电路》课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教学管理方式,开展课外创新性实验环节,开设第二课堂,将创新制作和电子设计竞赛融入电路的教学中,注重理论分析和背景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我们培养学生的质量.师者,授之以渔,其目的在于教会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之钥匙,而不是重复过去死板的、僵硬的、抽象的、局部的、片面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1〕王许.协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J].赤峰学院学报,2014(10):258-260.

〔2〕孙剑.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和改革[J].黄山学院学报,2006(6):49-50.

〔3〕宋凤琴,张金波.电路实践教程[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我院电路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电路的保护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解读电路
做个怪怪长实验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电子制作(2019年24期)2019-02-23 13:22:20
基于MATLAB模拟混沌电路
电子制作(2018年17期)2018-09-28 01:56:44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太空探索(2016年5期)2016-07-12 15: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