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2015-03-20 16:39:32余久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应用型课件

余久久

(安徽三联学院 计算机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引言

应用型本科高校通常指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性一般本科院校,包括本科第二批次、第三批次(民办性质)录取的高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以专业应用为主,课程设置特点既不要求像研究型高校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也不似高职院校的“够用”就可以,是两者之间坚实的理论基础,准确实在又不过深[1].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的中心工作,对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更是“重中之重”,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考虑的问题.作为一名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一线专业教师,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践,对提高教学质量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进行思考.

1 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目前,多媒体教学在大多数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课堂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几乎所有专业都建立了现代化多媒体教室,甚至很多课程不分专业,不分类别的统统被安排在多媒体教室内授课.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教学集各种信息传输手段于一体,信息容量大,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但问题是,多媒体教学是否一定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呢?答案是否定的.多媒体教学不是简单的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多媒体教室中进行教学,而是教师是否采取了在多媒体环境下相配套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等[3].从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主体—教师的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一定要深入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否具有科学性?课件内容是否仅仅对书本上现有文字原封不动的来一次“大搬家”?课件在设计环节是否只是从技术层面上实现视觉、听觉效果的渲染而忽略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而严重分散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如何根据某一课程教学目标制作出科学化与系统化的多媒体课件?教师机械性的操作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是否考虑到学生有无足够时间主动思考教师所传递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整合[4]?多媒体教学是否阻碍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如何加以解决?是否所有的专业课程,例如一些公式推导、演算过程性较强的课程也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对于一些师资力量薄弱、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信息化教学手段落后的民办性质的本科院校,教师是否认识到多媒体教学的内涵?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提高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在新型教学环境下如何能做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二者之间进行有效整合?以上问题都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之余认真思考的.只有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所带来的利与弊,并根据所在高校的实际教学环境科学与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总之,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正确认识与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将直接决定多媒体教学质量[3].

2 “照本宣科”现象

“照本宣科”是用来形容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完全对照课本,逐字逐句去念书上文字,没有对相关知识内容进行细致讲解,更没有发挥.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所省属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年轻教师居多.因教学安排需要,笔者经常听一些年轻教师的课.听课中所发现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照本宣科的现象较为普遍.该现象未必就是教师直接对着教材(讲义)或多媒体课件念文字,但是笔者认为凡是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均可视作“照本宣科”:

1.教师所说的每一句涉及到教学内容的话语(例如,对某一知识点的概念、定义等)完全出自课本或是课件上现成的文字.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叙述或归纳,更不能用生活中大家都熟悉的类似事物进行形象比喻.即:同一个意思,自己“不能换一句话说,或者再换一个方式来表述”.

2.教师不能补充一些新的“与教学知识点有密切联系、但是课本上又没有的内容、案例或实例”,只能完全按照课本上已有的文字进行讲解,且不能对某些知识点(概念)进行适度转换或延伸.

3.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次序编排或讲授顺序完全遵循事先所制定的教学进度表,不能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听课效果或反映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笔者经过课后调研,发现主要有三个来源:

一是很多教师在备课时,其备课内容往往长期局限于手头上仅有的一本教材,而且出版年代久远(非近三年出版).备课期间又不愿意多查阅同类课程其他作者编写的书籍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从而造成自己知识面的狭义性.当对某一知识点产生疑惑时,就无法从别的角度更好的去理解.带着“一知半解”去上课,当阐述到困惑的知识点时,教师只能把该知识点的字面内容对着学生逐字逐句的念几遍,无法用自己的理解对其解释与说明,造成“照本宣科”的现象.二是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依赖性.教师只是机械、单纯的操纵多媒体教学设备,全文自动播放,极少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信息的掌握与认知程度,忽略师生间的交流[3].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照本宣科”提供了温床.三是一些高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往往有硬性规定,教师的实际讲课内容与事先制定的教学进度务必“完全一致”.在随堂教学检查中,以教师事先制定好的教学进度表机械性的去对照其在课堂上实际讲课的内容,不允许存在一丝偏差,并以此作为教学质量考核的依据.然而却忽视了在教学大纲总体不变的前提下,教师是可以根据实际学生接受状况对预期讲课内容做出适当“弹性调整”的因素.从而导致教师在讲课中只能“严格遵循”事先制定好的教学进度表或编写好的教案内容去讲课,“不敢”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接受知识状况适当调整授课内容,从而间接的造成“照本宣科”现象.

3 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安排不合理

若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给教师安排的日常教学工作量要合理,不能过多.就目前笔者所在高校而言,要求一线专职教师平均每周的基本教学工作量达到10节.实际上,很多教师每周需要承担15节以上的课时以获取课酬,并且大都包含2门以上不同的课程.试问,教师每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还要承担大量的日常教辅性工作(批改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那如何能抽出充裕时间对所授课程进行教学反思,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并作教学改进呢?更不用说在教学之余进行相关科、教研课题的研究、学术论文撰写以及指导学生课外专业实践等工作了.教师在课堂上无法讲出激情,讲出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如何保证呢?那么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又如何提升呢?所以说,学校需要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建议一线专职教师每周基本课时6-8节为宜,通常一位教师不宜承担两门以上的课程.这样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备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4 新型在线学习模式的引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所流行的一些基于网络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兴在线学习模式的涌现,例如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学习模式.当前几乎国内所有高校都掀起了MOOC学习的热潮.伴随着“名课+名师+教学新理念”与信息新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技术、学习分析技术等)的深入融合,MOOC已成为新兴在线学习模式的热门话题.尽管目前也有一些文献[5][6][7][8]提出了MOOC的局限性,但是,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及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在某一特定领域内针对MOOC学习模式及其教师教学收获分析等实证方面的研究则较少.不可否认,对于一些近几年新建的地方性公办及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肯定会存在师资力量较薄弱、获取教育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等诸多客观因素.那么在席卷而来的MOOC浪潮下,普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尤其是民办性质的高校,应如何分享国内外知名大学MOOC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并“因地制宜”的运用于实际教学环境中?MOOC如何与民办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提高教学质量、学科专业及师资力量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现无缝对接?MOOC如何有效的与传统学习模式相结合?MOOC混合式学习模式是否会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采取什么样的最佳在线学习模式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的、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应用型人才?这些都将成为互联网环境下引入新兴在线学习模式后任课教师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的.

5 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任重道远.当然,这里面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问题还有很多.只要教育工作者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通过不懈努力解决问题,教学质量一定会有所提高.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10-11.

〔2〕叶金花.高职院校多媒体教学中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8-110.

〔3〕余久久,张佑生,孙海霞.高校教师多媒体教学能力培养方案的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6):237-239.

〔4〕张红.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9(32):10801-10803.

〔5〕宋灵青.MOOC时代教师面临的挑战与专业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9):139-140.

〔6〕马秀麟,毛荷,岳超群,等.从实证分析的视角看MOOC的利与弊[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2):4-6.

〔7〕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6-108.

〔8〕易菲,唐瑾燕,高蒙.MOOC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4):35-36.

猜你喜欢
多媒体教学应用型课件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8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7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