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农耕文化现实价值的思考

2015-03-20 15:59胡泽学李琦珂
古今农业 2015年2期
关键词:农耕农业农村

胡泽学 李琦珂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北京 100026)

关于中华农耕文化现实价值的思考

胡泽学 李琦珂

(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北京 100026)

中华农耕文化是我们祖先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物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生态农业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国家粮食安全、循环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汲取营来加以解决,因而,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农耕文化;现实价值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农业古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劳动人民创造了伟大的农业文明,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其中农耕文化是这个文明古国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农耕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农业长期领先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经历数千年而长盛不衰,这是由于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物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生态农业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因此,在今天,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中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物质资源的大量消耗,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投入,等等,农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恶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发展问题也随之突显。陈锡文研究员认为,近10年来,中国农业整体形势逐年趋好,但农业发展出现主要农产品进口数量不断增长、农产品价格国际竞争力下降、WTO对农产品的影响加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化导致原有政策的成效在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与农民的收益遭受挑战等五个方面的新动向,面临着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倒挂的压力、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中国是WTO成员国、农业的生态环境系统已经难以承受当前这种生产方式的压力、农业科技的实力不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等六个方面的严峻挑战[1]。这些农业方面的新动向和严峻的挑战,有国家政治层面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层面的,也有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等方面的。这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需要党和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要求和措施来协调解决。推动农业科技的进步,完善粮食的保障制度,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持粮食产量开始持续增长,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在农业生产和农民自身发展方面,也存在粮食生产安全、农业生产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农民增收、乡村文化发展等方面的新情况、新挑战。而这些方面的挑战是可以充分吮吸中华农耕文化的营养和精髓,从中得到启示,有的甚至可以通过实施传统农耕文化的理念来妥善解决的。

(一)粮食安全存在隐忧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车道,这一过程将使粮食生产资源和要素的配置难度加大。从土地资源的利用上来看,耕地资源的保护和生产投入将受到多重难题:首先,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其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将迫使许多农民退出粮食生产,转而种植一些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再次,由于耕地资源流转不畅而容易出现土地的抛荒现象;最后,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考虑,中国目前一部分耕地都从农业生产中退出,转而改种林木或是草地。

中国作为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国耕地面积是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4亩,而且耕地的地域分布与人口的地域分布不均衡。而中国人口数量还在继续增长,据人口学者分析,2030年中国人口数量将达到14.5亿,今后一段时期内,中国人地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人均耕地面积下降,人地关系越来越恶化。2014年12月,农业部提出2015年要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这说明中国的粮食安全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人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还任重而道远。尽管中国的粮食安全现状有所保障,但长远来看仍面临着粮食生产资源不断减少、粮食供应存在结构性短缺、贫困人口数量还不少等严峻挑战。

(二)环境污染积重难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先后进入农业现代化阶段,为了进一步扩大财富,他们更加疯狂地加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以实现其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最终形成了“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一开始曾仿效发达国家,滥垦滥伐,广种薄收,这样,出现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耕地盐碱化和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同样表现出工业文明制约农业发展的征兆与端倪。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化肥的长期使用造成了土壤的板结,降低了土壤肥力;农药、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农作物病虫的抗药性增强,只能使用药量更大、毒性更强的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在杀死病虫害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包括鸟类、益虫、微生物,进而危及到整个生态系统,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被称之为“白色革命”的塑料地膜,已积累成“白色污染”;不仅如此,圈养畜禽、规模养殖畜禽粪便和废弃物污染、动物饲养中产生的抗生素与食物添加剂的滥用,也带来极为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抗生素最终又通过食物链传导到人体内,引发细菌的耐药性,侵害了人类的健康。

陈锡文研究员认为,农业的生态环境系统已经难以承受当前这种生产方式的压力。过去为了解决大家要吃饱肚子这最基本的问题,所以采取了努力的追求粮食产量增长的目标,我们取得成就同时,也付出了代价。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全国使用的化肥,存量不到800万吨,现在使用的化肥去年已经超过了5900万吨。中国每公顷土地使用的化肥是世界平均的4倍以上。我们现在每年使用的农药大概在180万吨左右,有关部门的测算,真正能够作用于作物发挥作用的比重不到30%,有70%在喷洒过程中都喷到了地上或者飞到了空中,带来的污染也很严重。现在中国每年使用的塑料薄膜大概在240多万吨,但是每年能够回收的不到140万吨,那就意味着每年有100万吨以上的塑料薄膜遗留在土地里头,这些都会带来污染[2]。

这些“面源污染”让农业环境付出惨重的代价。它不仅已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体系造成了巨大破坏,同时还将长期影响中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导致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

(三)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近代以来,人口数量的过快增加,加之对生物资源的滥用和对环境的改变,生物多样性受到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威胁,使其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保护的热点问题,愈来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人为活动使生态系统不断遭受破坏已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主要表现在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质恶化、湖泊面积减少、沿海水质恶化、赤潮发生频繁、经济资源锐减和自然灾害加剧等方面。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森林、草原、农田、水域等各种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着丧失或退化。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国内外科学家近几年来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直接的原因主要包括生境丧失和片段化、对生物资源的过度地开发利用、外来种的引进、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生物多样性危机的根源主要在于人口的增加,人类为拓宽自己生态位而对地球上生物产品越来越多地占有和滥用,不可避免地引起生物资源的枯竭和丧失。造成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还有生物物种的快速灭绝和濒危物种的增多,以及农、林、渔、畜牧业品种结构单一化,总之,生物多样性丧失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3]。

(四)农民增收遭遇瓶颈

农业的生产成本与农民的收益遭受挑战。虽然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从2014年1-9月份的情况来看, 2014年农民的人均现金收入达到了8527元,扣除物价指数之后,和2013年同期相比实际增长9.7%,这个增长幅度比2013年略有降低,但是和同期的城镇居民的收入相比,增幅要高于城镇居民。这已经是持续第五年农民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4]

农民在农业中的收益的变化最近这些年非常明显,农民的收入结构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占人均纯收入占第一位,而农民种植业的收入只占人均纯收入已经不到四分之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运用政策手段去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因为无论政策手段使多大的劲,对农民来说只占不到四分之一的收入的局面,一时没有找到有效的手段和办法。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情况,当前中国的农业发展,既是由于前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让农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但又同时引发的种种复杂的情况,也使当前的中国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曾几何时,“农业现代化”是国人的梦想之一。而今我们看到,机械化、电气化、商业化的农业让农业劳动力越来越过剩,现代化的农业不可能容纳如此之多的劳动力,农业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趋势不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转移的趋势在加速。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农业比较效益低,自然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艰苦,而且一年的辛劳所获得的收益,比起在城市里从事非农工作、经营活动的半年或几个月的所得要低甚至低得多,这就让更多的农民向往医疗条件好、教育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多、生活舒适的城镇、城市的生活。

当然,中国现今还存在的一部分农村贫困人口,他们的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农民收入增长也面临新的问题和困难。

(五)乡村文化缺乏有效保护

当代中国的文化中心是现代都市文化。与城市文化相比,农村文化处于不断边缘化的境地。这种城乡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社会文化在地缘结构上的日益封闭,使得集体化时代的合作精神遭受严重缺失。因为民间非物质文化的萎缩与现代都市文化的渗透,农村原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和社区记忆正在逐步消失,特别是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与此同时,原有社区公共文化空间的瓦解,熄灭了广大农民的参与热情;原来已经发展起来的唢呐、秧歌、皮影、戏剧、舞龙、舞狮等农村班社,随着集体经济生活方式的瓦解,也纷纷解散。

现行体制下的乡村社会,尽管村民纵向生活圈子有所扩展,横向的生活圈子却愈来愈小。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人们更多的地关注血缘利益圈的事务,而对于这个小的利益圈以外,即地缘共同体的事务漠不关心,乡村内部之间和谐建设的氛围显得极其薄弱。乡村社会的日益“原子化”正在上演。

各级政府对乡村文化有效保护的手段不多,也让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面临新的问题。在农村,政府提供的文化设施非常有限,使得农村文化资源极其贫乏。政府“喂食”式文化建设机制,难以有效激发农民群众心中的文化热情,也没有点燃农村的文化火种,几十年的建设和努力依然没有完全培养出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

当然,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对乡村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深刻内涵不够,发现文化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不够,让许多优秀的乡村文化的有效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一些优秀的乡村文化正濒临消失的边缘,有的甚至已经消亡。

二、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现代价值

中华农耕文化是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是我们祖先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汇集。今天,中国农业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农业现代化不能以欧美国家现代化为目标指向,要考虑中国人口多、耕地少的国情,既要处理好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发展现代农业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从传统农耕文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农业部在部署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时指出,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加强法治保障,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千方百计使粮食产量稳定在11000亿斤以上、农民收入增幅保持在7%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持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资源利用率,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有力支撑。[5]这是今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必须达到的目标。而这些任务目标的完成不仅要依赖国家农业政策措施的得力、农业科技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手段的不断提高,而且要从中华优秀的古代农学思想、优秀农耕文化的深刻内涵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现代化进程中,传承农耕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有益成分,对发展现代农业,是重要的精神资源和必不可少的文化滋养。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有着密切关系,在人多地少的中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不断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民俗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保护,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同样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农村服务业,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更离不开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一)在人多地少的中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秉承精耕细作的集约化耕作制度,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近年来粮食消费量达到1万亿斤以上,而且还呈现出平稳增长的趋势。从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看,目前全球每年的粮食贸易量大约是2000多亿公斤,还不及中国粮食消费量的一半,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如何解决工业化、城镇化后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减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经济作物对粮食作物的挤压作用,等等,都是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产业特质上看,农业是一个劳动密集但效益较低的特殊产业。由于农业生产对象是动物和植物,生产程序受到生物规律的制约,不像工业生产那样具有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另一方面,农业还是一个非常脆弱的产业,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害,一旦发生旱涝灾害和病虫害,农业产量就会受到影响。对于这样一个低效、脆弱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业,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和支持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通过扩大耕地面积来增加粮食产量的路子,只能通过改良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和质量,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口对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的需要。也就是说,中国国情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应该继续走集约经营、精耕细作、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然,这种集约经营不只是劳动力集约,而是劳动力、土地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结合,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精耕细作技术,就是在有限的耕田上,通过一系列的农作技术,集约现有的土地,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吃饭问题。精耕细作技术在战国末期开始萌芽,这时中国北方土地耕种由休闲制过渡到连种制,北方旱地精耕细作技术成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形成于宋代。精耕细作既包括选种育种、合理耕作、灌溉施肥、保墒灌溉、田间管理等技术措施,又包括多种形式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复种指数的种植制度,培肥土壤,增加土壤肥力,延长土壤生产寿命,变贫瘠的土地为高产良田,通过多种经营、农牧结合、兴修水利、革新生产工具等一系列改善生产条件的措施,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实行农业生产要素功能的最大化。说到底,精耕细作就是充分运用各种生产技术、手段、措施,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产量。

传统农耕文化中的精耕细作,曾经养活中国众多的人口。据史料记载,从秦汉至明清两千多年间,人口增长指数远远高于耕地面积增加指数,导致人均耕地面积不断下降。西汉时期人均耕地面积约10亩,明朝中期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6亩,清朝末年人均耕地面积已不足3亩。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勤劳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加强重点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利用,非常重视集约用地,形成了北宋时期的“苏常熟,天下足”和明朝中后期“湖广熟,天下足”的可喜局面,很好地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

今天,精耕细作技术体系仍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这不仅仅是中国目前的国情的需要,而且是解决国家粮食安全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稀缺的国家,人均耕地面积较少,需要集约化耕作,充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需要集约化的耕作方式,既要保障粮食生产的数量安全,又要保障粮食生产的质量安全。18亿亩耕地红线不能突破,13亿中国人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在工业化、城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就要求我们从传统的农耕文明中汲取营养,将精耕细作的传统发扬光大。集约用地,重视粮食生产,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济,转变增长方式。

(二)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推进农村节能减排,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20世纪以来,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我们过于强调以现代农业代替传统农业,使农业生产从原先依靠生物能源转变为依靠机械、化肥、农药、塑料和除草剂,农业生产能力尽管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一定程度上违反了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属性,因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抗性增加等问题,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分析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的种种弊病,处理好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我们要认真总结中国传统农业的成功经验,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中国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几千年的可持续发展,是因为古人在生产实践中摆正了三大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规律与生态规律的关系,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自然规律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古人常说的“天人合一”,是指人与天地自然的融合及和平相处。“天地之气莫大于和”。人在自然界面前,只有敬畏而难生傲慢之心,所以“敬天”、“畏天”仍然是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的思想主流。在这种思想观念下,中国古代提倡顺应自然、遵循自然的规律。

要治理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农耕文化中的一些环境理念依然值得我们借鉴。由于中国的古代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协调发展。中国传统农业的指导思想是“三才”理论。“三才”最初出现在西周时代的《易经》中,它专指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三才”思想所推崇的农业环境观影响下,中国在公元前三四世纪以前就产生了保护农业资源的意识,并在政策措施上予以体现。《礼记·月令》中明确规定,春天禁止伐木和捕捉飞鸟小兽。这种资源保护的论述很多。例如,《吕氏春秋》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先秦时代就已经有了“以时禁发”的措施。“禁”是保护,“发”是利用。这就是只允许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采集利用野生动植物,禁止在它们萌发、孕育和幼小的时候采集捕猎,更不允许焚林而猎、竭泽而渔。孟子也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在总结林木受到破坏的教训时指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汉代班固的《汉书·货殖列传》中说:“顺时宣气,蕃阜庶物”。这八个字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这也是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这些先知先觉的资源保护思想,在今天依然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中国传统农业基本上属于“有机农业”或“生态农业”,主要是以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为基础,利用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互利或互抑的关系,促进农作物生长,抑制各种病虫害。例如,为了保持土壤肥力持久不衰,实行用养结合,不仅创制了粪肥、绿肥、泥肥、饼肥、骨肥、灰肥、矿肥、杂肥等多种有机肥料,而且采取豆谷轮作、粮肥轮作复种等措施,实行生物养地,保证了农田生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的循环和高效利用。为了防治病虫害,人们发明了农业防治、天然药物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捕捉,以及优良抗病抗虫品种的选育等办法,在消灭或抑制病虫害的同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西晋《南方草木状》中记载,南方种橘子树时,都要在树上放养一种黄猄蚁,可以避免害虫对橘子的危害,这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生物天敌防治作物病虫害的方法。凡此种种,这些措施,对于今天我们解决地力衰竭、减少“无机农业”所造成的危害,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继承中国古代保护生物资源的优良传统,可以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维持生物资源的再生能力,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机制和自然生态净化过程,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达到尽量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生长剂、除虫剂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三)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维系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空气质量优良,这些都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所必需的生态环境基础。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在于,首先,在物种上,农业通过耕种保留了大量植物资源;其次,农田及其相关环境条件,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地与繁衍基地。

中国传统农业利用多样化的种植、农业自然生态净化,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稳定性。古人在不断的品种选育实践中,曾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譬如《诗经》记载了蔬菜38种,谷物24种,药用植物17种,花果15种,树木43种,共137种。《齐民要术》中记载了97个谷物的品种,其中黍12个,粱4个,秫(高粱)6个,小麦8个,水稻36个(包括糯稻11个),还有几十种果树、其他经济林木品种。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收载的16省水稻品种就达3400多种。中国现在保存的水稻品种资源达3万多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农家品种和地方品种,形成了丰富的作物遗传育种基因库,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更多的育种要素选择。

中国古代不仅通过作物选育获取大量的优良的作物品种,而且还通过域外物种的引进获取新的优良物种和新的作物品种。对于域外优良植物种和作物品种引进,历史上共出现三次引种高潮:第一次引种高潮发生在汉唐之间,引入中国的园艺作物有黄瓜、莴苣、菠菜、大蒜、葱、蚕豆、豌豆、豇豆、葡萄、西瓜、核桃、石榴等;第二次是在明清时期,从美洲引进棉花、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番茄、菠萝、番荔枝、烟草等大田作物和园艺作物;第三次是在近代,主要从俄罗斯、美国、日本引进一些园艺作物。不同历史时期域外作物的引进,对中国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不可估量。域外引种作物的本土化,同时也是一个引进作物不断适应、融入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客观上促进了历史时期中国农业品种资源的自我更新与发展。

中国古代在保护生物资源方面形成了很多伦理说教和法律规定。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人们懂得尊重生物资源的生存权利,而是遵循“取之有时,用之有节”的“爱物”原则,保持生物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在传统的农耕社会里,古代先民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有着卓越的见解,体现为泛爱万物的思想。在生态环境日益遭到破坏、自然资源被无节制消耗浪费的今天,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我们应当大力借鉴中国古代这种“泛爱万物”的思想,怀着爱惜之心对待我们的环境和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尽管中国生物资源品种丰富,但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自然界中每一个物种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和利他性。因此,我们要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视为一种道德关系,建立起新的道德和价值标准。人类必须将人伦道德扩展到整个自然界,确立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的大生命观,有意识地维护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人类与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目前,农业部正在积极推行的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旨在通过推行优秀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视农业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重视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文化的源头和母本。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中,应注意借鉴和汲取农耕文化的理念,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作用。

(四)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农村服务业,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的增收的限度和幅度是极为有限的,但是,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农业,要拓展农业功能。而蕴含丰富农耕文化传统的乡村,为广大农民提供又一个施展的舞台。现代农民逐步发展成为“懂文化、有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开展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开发农业文化产品,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服务农业现代化,也有利于保护传统农业文化,传承农耕文明。

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农耕文化的载体和韵味,不仅可以唤醒人们重视生态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而且能够使生态旅游成为有利于农村转移就业、增加收入的朝阳产业。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城镇居民面临着环境与生活的双重压力,中产阶层的人们开始渴望从喧嚣、污染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回归到自然,回到空气清新、环境幽静的乡村,享受充满田园情趣的休闲生活。农耕文化浓郁的乡村为都市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去处。

在利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目前中国的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初步形成几种发展模式:一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看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特点的大城市远郊农家乐;二是以参与果品采摘、体验劳动快乐为主的中小城市近郊休闲旅游;三是以向游客展示农业科技成果,宣传推广农业科技知识为主的农业观光园;四是经济发达且具有特色旅游资源的农业新村、农庄;六是特殊地理条件的农业绝景和胜景,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甘肃的古浪梯田等。[6]

农耕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农耕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乡土性和历史传承性。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文化传统,就有不同的农耕文化类型。充分发挥每个乡村自己的优势,开展农耕文化的“一村一品”,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或拳头产品。这样,传统文化资源就转变成农村文化产业的生产力。坚持以农耕文化资源为依托,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艺术的潜力,按照“一村一品”模式,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农产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入一个新的空间、新的领域,反过来,双推动“一村一品”的农业生产模式取得重大突破。各地制定农业文化产品发展规划,在政策、资金和经营等方面给予支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业有序转移,大大缓解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现实可行的选择,是繁荣农业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民间工艺加工、民间艺术表演、民俗风情展演、乡村文化旅游等休闲娱乐性“文化产品”,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兴产业,有的地方甚至是龙头产业。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可以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通过文化创意,把农耕活动、文化艺术、农业技术、农产品开发以及市场需求有机连接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开一个广阔的空间。传统农业文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五)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培育农民高尚道德情操,促进乡村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建设新农村,推进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将农村城市化。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让广大的农民公平共享城镇化的成果,在城镇规划上要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在文化传承方面要彰显特色,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为乡村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空间和滋养的土壤。

倡导农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注重弘扬中国农村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比如:山西的威风锣鼓和绛州锣鼓、浙江龙井的采茶舞、湖南花垣的“苗族接龙舞”、重庆彭水原生态民歌“仡雄盘萨”、四川资中的木偶变脸表演、云南楚雄“沸腾彝山”、青海藏族舞蹈“雪域欢歌”、新疆麦盖提县农民画和刀郎舞等广大农民所喜闻乐见的农业文化的类型,都富有浓郁的乡村情趣,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引导农民积极健康的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广大农民的求知、求乐、求新、求美的精神需求日益增强,通过开发农村传统文化产品,农民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可以更好地激励农民的自强精神,营造农民的娱乐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生产文化农产品使农民掌握文化知识,了解文化需求信息,研究文化市场变化趋势,可以提高农民的审美能力、修养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潜移默化地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处理社会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能力。对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的道德精华、传统商业的职业操守,都可以在新型农民的培养过程中发挥很好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中国的乡村文化,自古就有爱乡敬贤、邻里相亲、孝老扶幼的传统,这些都可以在塑造新型农民高尚道德情操和构建安定和谐新农村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营方面,不仅需要掌握市场经济所必需的知识和手段,更需要吸取传统商业道德中的许多精华。例如,中国商业道德所崇尚的“重义轻利”、“诚信为本、童叟无欺”、“扶困济贫、乐善好施”、“敬业勤业、忠于职守”,等等,都是现代新型农民所必须具有的道德情操。深挖传统文化精神实质,发挥传统文化在农民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

乡村文化建设应该从深挖农耕文化价值入手,在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国广大农村蕴含的丰富文化资源的价值,认识农村居民传统风尚道德的积极与健康的本质属性。只有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才有可能对农村与农民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传统习俗有真正的尊重,才有可能发现其中大量的积极因素,才能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农村的各种潜力,激发农村居民在文化领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水平提高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整体发展相适应的水平,让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1]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J].农村经济,2015(1).

[2]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J].农村经济,2015(1).

[3]张维平.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J].环境科学进展,1998(5).

[4]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形势及面临的挑战[J].农村经济,2015(1).

[5]选自《农业部关于扎实做好2015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的意见》(农发[2015]1号文件)。

[6]夏学禹.论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2010(03).

Thinking on the Real Value of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Hu Zexue,Li Qike
(Department of Research,Chinese Museum of Agriculture,Beijing 100026)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is the material achievement and spiritual achievement created by our ancestors in transforming nature and human society,which is also the material base and cultural basis of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development.AncientChinese agronomy ideology has the overall concept,emphasiz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armony with nature,relying on the nature law.Our ancestors created a set of unique technical system in intensive cultivation,material recycling and in utilizing and maintaining land.In agronomy,farm tools,land utilization and land productivity,ecological agriculture,China has been in a world leading position for a long time.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China's agriculture is facing many problems like food security,recycl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and increasing farmers'income,rural cultural undertakings development etc,,the solution to these problems can be found to some extent from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Therefore,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still has very good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Farming Culture,Real Value

胡泽学(1964-),男,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历史与农耕文化研究;李琦珂(1973-),男,中国农业博物馆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历史研究。

猜你喜欢
农耕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耕初体验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拾趣安吉,快乐“农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