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人才诗
李树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乙未清明,应老友、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未来教育家》总编辑刘堂江先生邀请,我与同窗好友、人才学家王通讯,访堂江故乡江西武宁县并做讲座。人才与诗词是两大话题。堂江建议我挑选所写有关人才的诗词数首发表,应命而为也。
武宁春山采笋
抛离尘世地,来访水云乡。
泉自源头净,花由泥土香。
栋材出草野,春笋不成行。
西海看潮起,千帆竞远航。
题金太阳集团
学海茫茫放眼量,
崇洋泥古两荒唐。
山重水复无疑路,
喜看江南金太阳。
本刊老编:崇洋和复古,是中国文化教育的两大通病。江西金太阳集团以教育和人才为本,辟出一条既重素质又不废考试、既重社会效益,又经济成果丰硕的新路。令人赞叹!
原上冬草
拼将生命越寒冬,
叶又青葱花又红。
哪管他人何颜色,
自开自落自从容。
本刊老编:诗人以小草为歌颂对象,鼓励坚韧和个性,如同不怕严冬风雪的小草一样。
温室野花
郊外草花室内培,
殷勤侍弄日渐萎。
原来盆是天和地,
经雨经风始展眉。
本刊老编:这是诗人亲历的故事,将一簇野花移到家中培植呵护,结果是枯萎。大自然才是草木的天堂,经风经雨才能成才。
人才史论
历史如江海,人才是征帆。
何尝平如镜,万古涌波澜。
水可载舟起,又能覆舰船。
逆流兼曲折,迷雾复烽烟。
智者辨风向,勇者斗浪巅。
人才贵创造,君主重用贤。
谋划在人意,成败多由天。
胜者修青史,败者草野间。
史家食君禄,秉笔直书难。
呜乎!
用贤公平多梦境,
犹如有月不常圆。
本刊老编:作者是人才史专家,有《中国人才史稿》和《用人通鉴》等著作。但自称研究结果“令人失望”——埋没和浪费人才、才智是最基本的现象和规律。眼睛愈亮,忧患愈多。悲夫!
丁亥谷雨赠同窗友
燕园挥手各徘徊,
烽火荆棘共舞台。
忆往犹然少年气,
抚今已是鬓毛衰。
名标青史元清史,
业著人才大任材。
唯我园中多木草,
杂花随处向君开。
诗人自注:当年谷雨时分,北大同窗朱耀廷、王通讯、朱诚如夫妇造访在北京东郊乡居,谈讌甚欢。朱诚如为著名清史专家、故宫博物院原院长,朱耀廷为著名元史专家,王通讯为著名人才学专家。
题龚自珍纪念馆
剑气萧骚竟若何,
新亭旧馆任消磨。
天公只管降明月,
人世纷然趋网罗。
往史迭书文字狱,
教坊空唱大风歌。
由来才俊多埋灭,
莫怪钱塘起怒波。
答青年诗人了凡
越过秋冬回望春,
诗词文史赶潮频。
灵魂骨相深深处,
半是时髦半则陈。
未愿后昆皆识我,
但求新秀遍山林。
从来后浪催前浪,
信是今人胜古人。
本刊老编:作为人才学者,树喜先生以发现和扶助后贤为己任。帮助过不少人才。这首诗是其心境的自描。
曲江说诗
曲江璀灿忆贞观,
不是当年那块天。
李杜含情如告我,
新人不写旧诗篇。
本刊老编:西安城南曲江一带,大兴土木,焕然华彩,重现大唐气象。而包括唐宋诗词的历史不可复制,只能向前也。
知人善任
知人善任诚矣哉,
不识何从想起来?
身边花木先得水,
八分机遇两分才。
本刊老编:诗人亦庄亦谐,这里是讽刺用人为亲的。
会场梅花
原本孤寒性,偏登大雅堂
灯红酒绿处,不是我家乡
人才悲剧
君子知音少,
人才悲剧多。
几波文字狱,
湮没大风歌。
风骚
史海豪杰千百万,
兴亡成败只瞬间。
你方唱罢他登场,
各领风骚三五年。
选人多冷门
人事从来多冷门,
算盘程序屡失真。
苦心培育接班者,
半路杀出程咬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