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欣,宋翠红(.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0009;.新乡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南新乡453003)
大战略理论视域下邓小平改革开放政策研究
刘欣1,宋翠红2
(1.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100091;2.新乡医学院社会科学部,河南新乡45300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大战略理论逐渐成为显学。大战略具有对事物进行全面性、长远性、根本性和系统性研究分析的特点,本质上是大战略思维的能力和方法。从大战略的理论视域对改革开放政策和实践进行研究是一种方法上的创新。大战略思维不同于其他思维方式,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组成了其独有的三维结构。以此三维结构来分析,可以发现,改革开放是一个少见的大战略实践,改革开放对当代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大战略;战略思维;三维结构
改革开放给当代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和举世瞩目的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基础,中国实行的全方位变革,不仅改变了当时中国的面貌,而且影响着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30余年来,学界对于改革开放的研究数不胜数,但多是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基础层面进行的分析,缺乏大战略理论的研究视野。目前,大战略理论在国内的研究虽然才起步,但其全面性、长远性、系统性和根本性的理论内涵和方法是其它理论所不具备的,用大战略理论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是一种新尝试,它为我们深入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大战略源于战略。战略的观念古已有之,从中国《孙子兵法》中的“谋”到希腊的战术,都是将一切与战争有关的知识包含在内的名词。随着时代的进步,战略的观念不断扩大和加深,形成了一种源远流长的演进过程。“我们从此种过程中可以获得三点初步认识……战略是智慧的运用,中国古人称之为‘谋’,孙子说:‘上兵伐谋’,所以,战略是斗智之学,伐谋之学……”[1]导言4进一步扩展来看,如同哲学是“爱智慧”一样,战略是“智慧的运用”;既然是运用,就表明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是一切需要运用智慧的场合,都需要战略。战略是军事家的智慧,而大战略更多的是政治家的智慧。这是大战略的出场意境。
李德·哈特最先完整地叙述了大战略理论,在《战略论:间接路线》中,他认为,战略是大战略在较低层次上的运用,大战略是“在执行中”的更为基本的国策[2]395-399。1929年李德·哈特在《历史上的决定性战争》一书中提出:“大战略的任务是协调和指导国家的全部力量以达到战争的政治目的,即国家政策所确定的目标。”[3]150-151他认为战略是大战略的第一阶段,大战略是一种最高层次的战略,而达成战略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间接路线”。事实上,大战略的实践早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显现,《孙子兵法》所述“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是大战略的雏形,其特点在于用军事之外的手段来达到战胜的目标。李德·哈特对《孙子兵法》非常推崇,其理论也深受孙子影响。战略学家钮先钟评价说:“用《孙子》的‘术语’来表达,直接就是正,间接就是奇,所谓间接路线不仅为迂直之计,而且也正是奇正之变。”[2]419可以说,李德·哈特的间接路线理论源自中国古代的“奇正”智慧。
具体来说,大战略与战略不同,大战略要考虑到更大的手段、目标及两者的协调。“大战略既要算计又要发展国家的经济力量和人力,以便维持作战部队。对精神力量也应如此,因为培养、加强(国民)取胜和忍耐的意志,同掌握有形的实力一样重要。”[4]29-30综合一切手段来全面考虑,是大战略形成的必要条件。大战略包含“大目标”,它体现在目标范围的选择上,不仅要考虑某个领域的目标,而且要考虑国家的整体目标。美国官方将大战略称为国家战略,即“平时和战时在使用武装力量的同时,发展和运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心理力量以实现国家目标的艺术和科学”[5]。这就是说大战略的目标决定着国家的百年大计,对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文化使命有着无比的重要性。而“战略思维就是全局性思维,是对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重大问题进行筹划和指导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艺术”[6]181,它赋予了大战略完成这种使命的可能性。除了“大手段”“大目标”,大战略必须着眼于对二者的协调。这种“大协调”体现在对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整体性评估上。大战略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许多子系统,如何实现手段集合与目标集合的整体平衡是其关键点。在横向上,大协调涉及对国家安全战略、经济战略、文化战略等的有机结合;在纵向上,大协调涉及对大战略的发展过程、各个阶段之间的协调等。而只有战略思维能全面进行横向考虑与纵向分析,使得大战略能够充分实施。因此,可以说,大战略本质上就是大战略思维的能力和方法。
从时代背景来看,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经历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和进行大规模全面性的社会主义建设,国民经济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建国初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弊端逐步暴露,经济增长效率低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政治上虽然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但是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仍然强调阶级斗争,奉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方针;在指导思想上,虽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全党空前团结的局面已经形成,但脱离了长期以来我们党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种全局性的错误,酿成十年浩劫。在十年浩劫中,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陷入全面危机,人民生活困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中国是沿着老路走下去,还是进行改革,开辟一条新的路线,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迫切而棘手的问题[7]25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体制改革的大幕,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放弃了长期坚持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伟大转折。邓小平说,不改革就是死路一条。不走改革开放这条路,“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这条路才是通往富裕和繁荣之路”[8]150。这个定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从此,中国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改革开放的大政策?它只是应对当时中国困局的权宜之计,还是具有全局指导意义的大战略,对此我们可以用大战略理论进行剖析。大战略思维“有三个维度的基本特征: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结构,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结构。仅仅从某一维度或某两个维度不能对战略思维给予完整的说明,战略思维必须从三个维度的统一上予以把握”[9]。三维结构理论从战略哲学的层面准确而又精深地概括了大战略的特征,提供了大战略分析的方法论。一个完整的大战略实践,必须是具备这三个维度的统一体。三维结构就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只有相互衔接恰当,三角形才得以固定成形。
(一)改革开放的目标与手段相统一
目标与手段之间是一种效用性结构,可以更具体地表述为价值目标与效用手段的统一。战略是目标与手段两者之间经过深思熟虑的一种全面行动规划。在大战略思维中,价值目标是战略的出发点,并始终贯穿于战略实践之中,大战略“具有与道德律暗合的趋势,在任何变化之中,都始终不忘其最后目标”[2]249。战略是一种特殊的实践理性,效用手段是为达到价值目标服务的,两者必须相统一。什么是实践理性?麦考米克认为,实践理性是人们运用理性决定在特定情势下如何行动才算正当的观念。“如何行动”指的是使用效用手段,“才算正当”指的是实现价值目标,二者统一于理性中。
对改革开放来说,其价值目标是很清晰的,邓小平在1987年有一个关系全局的精辟论断:“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8]242“赶上时代”意味着走出困境、顺应潮流、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此,要积极发展科学技术,勇敢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加强国际合作。邓小平以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来表述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第一个目标是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个目标是到20世纪末期,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个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如今,前两个目标已经如期实现,中国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这三个目标其实是阶梯性的目标,其战略意义在于将改革开放纳入党的事业和民生规划之中,为中国的百年大计指明了方向。
通常意义上说,大战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制订的一种行动计划,是一个目的和为达到这个目的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和。在目标设定后,最重要的就是手段的选取和多种手段的优化组合。
其一,改革开放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概念,第一次使市场调节在经济体制中取得了一席之地。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手段,都是发展生产力的两种重要方法,“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8]149。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保障了农民的物质利益;在城市,允许并鼓励发展个体企业、私营企业、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使各类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如今,我国已基本上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在国内,邓小平认为,必须打破封锁、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全国统一有序开放的市场环境;同时,也要扶持外向型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建立和拓展国际市场。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双管齐下,更有力地推动经济发展。
其二,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必然要求对上层建筑进行改革。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对生产力的发展形成严重束缚,限制了市场的活力。要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就必须限制政府的权力。为此,邓小平及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他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8]164“政治体制不改革就会阻碍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并且会影响到许多事情。”[10]1201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及其成败。改革是全面性的,没有政治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无法持续下去,因为改革“首先会遇到人的障碍”[11]。不过,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的问题很多,具有复杂性,应循序渐进、严谨慎重、稳步实施。为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主要针对党政不分、权力过于集中的体制模式,以促进经济建设、民生发展为目的,稳妥推进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思想武器。邓小平把解放思想提升到战略高度,强调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正确地改革同生产力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12]141。党的“十七大”强调:“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是中国积改革开放30年之丰富经验得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结论。实践表明,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思想解放的结果,解放思想为改革开放的成功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前提。
(二)改革开放的全局与局部相统一
从狭义上说,战略意指“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全局”是战略的应有之义,全局性也是大战略思维最基本的特征。改革开放的首要特征在于其全方位性和综合性。改革是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全面改革,涉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科技体制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步扩展至城市;从经济入手,不失时机地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后又鼓励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和文化改革;从沿海到沿边沿江再到内陆,先易后难,这是一个先试点后推广的过程,也是从局部到全局的过程,局部的改革开放为全局的改革开放全面成功积累经验。中国的开放是对全世界的开放,对所有国家,包括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对国内来说,开放也是全面的,省与省之间、沿海与内陆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取消市场界限,纳入统一的市场体系,共同竞争、共谋发展,因此,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
在实践意义上,改革开放合理地规范了党政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及社会组织之间的责权利关系,明确了各自的管理范围,其战略意义在于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现实可能。这种自我完善并非着重于枝节的修修补补,而是整体性的、全方位的社会体制机制的全面转型。30多年来,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突破了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上的藩篱,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大发展,市场取向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显示了巨大的活力。如今,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跃升至世界第二。在对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国人的眼界大开、创新思想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促进了经济活力的增强。总之,这种整体性的改革和开放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体制机制的形成和成熟,这种体制机制保障了生产力的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节节攀升。可以说,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与创新的典型道路,因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当然,改革开放也并非胡子眉毛一把抓。“战略目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可以再细化,比如按照层次可分为基本目标、阶段目标、重点目标等。”[13]16在改革开放的不同节点,都会有一个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局部问题,这构成改革开放的阶段性战略目标。比如,改革初期,面对经济濒临崩溃的局面,我们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领域,率先启动经济体制改革,激活了市场活力,人民从经济体制改革中获得实惠,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使我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领域的改革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逐步深化。20世纪80年代后期,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发展使政治制度的变革迫在眉睫,市场需要自由竞争,但政府过多干预使这种自由变得可望不可及。此时,政企不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问题比较突出,亟需在政治方面进行改革。相对于全面的改革开放来说,经济、政治都是局部问题,而且是具有关联性的局部,如果不分清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势必会影响改革总目标的实现。只有阶段性的战略目标一一达成,总的战略目标才会如期实现。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总揽全局,既有宏观视野又有微观思考,将点与面、全局与局部相结合,使之服从于价值目标与效用手段的统一,成功地将改革开放的战略实践推向高潮。
(三)改革开放的预见性和发展性相统一
如果说战略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是在空间上的展开,那么战略在时间上的特质体现为对事物的预见。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战略也一样,“战略总是对未来的安排、选择或导向,总是面向未来的……所以,战略思维一定要在时间的维度上展开”[6]82。时间维度的特殊性是时间的不可逆性和不确定性。因为这些特性,时间维度对于战略具有特殊的意义。战略在对未来做出预见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调整自身,以便更好地运用手段达到目标。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史无前例的,在国际上来说,也没有可资借鉴的经验。因为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所以,“摸着石头过河”是合乎情理的办法。“1978年时,邓小平……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并且一再重复这句如今已广为人知的话”[14]18。当然,“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本身就意味着这条河有极大可能是可以过去的,这是对“过河”的战略预见,是从现在到未来的一种预见性结构。邓小平曾数次强调战略预见的重要作用,要求领导干部“加强我们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8]147,“我们要瞻前顾后,看远一点”,“我们搞计划、考虑问题,面要宽一点”[12]198。至于“过河”的困难和失败的危险,则需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邓小平经常说,改革开放中错误难以避免,看准了就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发现错误和问题可以及时改正。这表明,预见并不是预知所有事情,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在战略预见上,总会有不确定性因素落在战略主体的视野之外,这就需要及时对战略做出调整。战略本身包含着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对战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战略调整表明了战略从现在到未来的发展,不过,战略调整的前提是要始终牢记战略目标。因为一切的措施手段都是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的。“我们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寻找新办法、制定新制度,使整个国家的各种体制越来越完善,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够顺利进行。”[10]810这四个“新”表明,战略是发展的,战略的实施过程同时也是战略调整的过程。邓小平在此深刻指出了改革开放的动态特征,以及在改革开放实践中适时调整战略布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的是更好更快地完成战略目标。从发展的眼光看,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而社会主义现代化顺利进行和如期实现就是改革开放的大目标。
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大战略实践。改革开放遵从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中国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变革,实现了改善民生的价值目标。当然,开放也是手段之一,从逻辑上说,发展就意味着开放。发展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表明发展本身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新事物在此系统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而取代旧事物。新事物的成长需要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否则就会萎缩甚至死亡,所以,开放式系统是绝对存在的,想要发展,就必须开放。改革开放使当代中国融入世界这个大系统之中,为中国赢得了发展机会。最重要的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得以创立和发展,对目前乃至今后中国的发展都定下了基调。事实上,这也是大战略思想长远性特质的体现。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年均以9.75%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率,经济实力大大增强,经济结构持续改善,经济质量显著提高。1978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00亿元人民币,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增长了1 000多倍。中国在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不仅如此,改革开放大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还对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产生了或将继续产生深远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5]这一重要论述揭示了改革开放在当代中国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时代在进步,改革也从未止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的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其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从大战略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树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冲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在实践上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致力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的延续,也是改革开放第三个战略目标实现的关键步骤。在当今时代,国际上风云变幻,全球化密切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也使各国的社会经济竞赛愈发激烈;在国内,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凸显,如同30多年前一样,问题倒逼改革,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改革。这次改革的范围更广,程度更深,涉及“五位一体”、党建和军队建设各个方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协调推进。为此中央明确给出了“路线图”和“时间表”,并由习近平同志亲自挂帅成立的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进行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这项战略举措以“红利共享”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改革开放成就“富裕中国”的梦想,深化改革是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必然要求,承担着攻坚克难的重要使命,其目标是建设“富强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同时,全面深化改革也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我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丰富发展,它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开创治国理政崭新局面的决心,体现了时代和实践发展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定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沿着邓小平开创的改革开放大战略道路,迈向新的征途。
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三维结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可以说是大战略智慧的运用,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顶层设计,根源于其设计者邓小平的战略思维。而战略思维“从2000年开始成为对领导者素质的基本要求”[6]导论1。2014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恢宏的革命气度,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树立的思维方式。”[16]它要求思想敏锐,敢于创新,将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一项创新工程,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方位进入新阶段;它要求目光远大,在时代潮流和世界大势下把握改革全面深化的规律,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和正确走向;它要求多谋善断,在关键时刻要勇于下定决心,果断做出决断;它要求举要驭繁,抓住重心,明确深化改革的重点和核心问题,同时也要注重整体性,从全局上把握改革开放的进程,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和各方面改革健康发展。总体上说,只有具备战略思维,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潮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高瞻远瞩,统领和驾驭全局。
参考文献:
[1]钮先钟.西方战略思想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导言4.
[2]李德·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M].钮先钟,译.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
[3] B.H.Liddell Hart. The Decision W arsofHistory:A Study in Strategy [M]. London:G.Bell & Sons,Ltd.,1929:150-151.
[4]吴春秋.论大战略和世界战争史[M].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2002:29-30.
[5]周丕启.国家大战略:概念与原则[J].现代国际关系,2003(7):56-61.
[6]段培君.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
[7]胡瑾.从列宁到邓小平[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253.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9]段培君.战略学何以可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3:(1):19-25.
[10]邓小平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11]邓小平谈改革政治体制,增强法制观念[EB/OL]. [1986-06-28]. http://www.people.com.cn/GB/historic/0628/2093.html.
[1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3]周丕启.大战略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6.
[14]傅高义.邓小平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18.
[15]习近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人民日报,2012-12-12.
[16]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8-21.
(责任编辑:张群喜)
On Deng Xiaoping’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in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Strategy
LIU Xin1,SONG Cuihong2
(1.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Central Party School of CPC, Beijing 100091, China; 2.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theory of Great Strategy gradually becomes a prominent subject. Great Strategy ha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comprehensive, long-term, fundamental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ings and is ability and method of Great Strategy thinking in its essence. It is a methodology innovation to research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Strategy. Different from other thinking modes,Great Strategy thinking has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utility structure of goals and means, the integrality structure of global and local, the predictability and expansibility structure of present and future. Making analysis from this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we can find that reform and opening-up is an infrequent Great Strategy phenomenon and i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a.
Key words:Deng Xiaoping; reform and opening-up; Great Strategy; strategic think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15)05-0037-05
收稿日期:2015-06-20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HB15ZX018)。
作者简介:刘欣,女,河南原阳人,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宋翠红,女,河南扶沟人,新乡医学院社会科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社会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