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5-03-20 07:39:26张峰
关键词:问题对策

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峰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230601)

摘要:本文以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为例,从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节水型社会;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2015-04-10;修回日期:2015-04-11

作者简介:张峰(1983-),男,安徽宿州人,硕士生,教师,主要从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利信息化教学和研究工作。

DOI:10.3969/j.issn.1671-6221.2015.02.011

中图分类号:TV21

Regional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

ZHANG Feng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electic Power ,Hefei 231603,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in Hefei city,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Hefei cit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water-saving society;problem;countermeasure

合肥市地处江淮丘陵区,受气候、地形等条件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相对短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肥市面临的水资源紧缺已逐渐成为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节水型社会便是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通过几年的探索,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但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 节水型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节水宣传和节水载体创建水平不高

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的层次有待提高,应进一步营造社会各界积极踊跃参与节水、护水的氛围,将节约保护水资源上升为一种道德素养。目前,合肥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载体建设主要集中在工业用水大户,对于利用公共供水设施的第三产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载体覆盖面还较低。对于创建节水型企业、节水型高校,由于节水载体考核指标要求很高,必须进行深度节水技术改造,投入巨大,对于积极性不高的企业,缺乏有效的行政和法制制约手段。为推动节水工作中,有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载体创建的激励机制,增加载体的数量和覆盖面,推动用水户积极参与节水型载体创建。

1.2水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不够

随着合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类入河(湖)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加大,“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污”的任务仍很艰巨。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必须持之以恒做“减法”,全面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大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让人民尽得水之灵,尽享水之利。

1.3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

与国家要求、与发达地区相比,合肥市水资源管理监测监控体系尚不够完善。需按照水利现代化的要求,做好顶层设计,不断加大投入,实现水资源信息化管理宽领域、全覆盖。

1.4法规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

经过几年的努力,合肥市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节水政策法规体系,但在具体执法监管过程中,还存在能力不足、职能交叉的问题。落实编制装备,强化业务培训,形成以水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各部门协调联动的执法监管机制,是下一步确保节水型社会各项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

1.5新划入区域的节水型社会建设程度较弱

合肥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期间,经历了行政区划调整,新增了巢湖市和庐江县,全市面积增至1.1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至752万,发生了由“滨湖”到“环湖”、“临江”的嬗变。对此,应以更高的起点,更严的标准,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向更广的空间、更新的领域发展,为合肥现代化区域性特大城市建设奠定坚实的水资源基础。

2 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

2.1深度抓好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

在安徽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合肥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的基本框架体系(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评估体系、考核体系),严格实施“三条红线” ,认真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根据《安徽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1)规范合肥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工作。下达各行政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计划,严格实施总量控制监管和考核办法;开展取水许可规范化管理检查,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工作,建立取水许可规范化管理制度。推动规划水资源论证试点、水资源论证后评估工作的开展。(2)提高“两费”征管水平。分解下达、全面落实水资源费逐年征收任务,确保全面完成任务。清理违规减免政策。继续开展自来水厂、电厂等用水大户“两费”征收稽查工作,并落实有关整改措施,不断提高水资源费征收到位率。建立水资源费项目库,规范水资源费使用,对水资源费的使用实行项目化管理,做到项目申报规范、资金使用规范、监督管理规范。

2.2不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深入推进“工业立市”战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公共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以发展繁荣现代服务业为支撑,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高效低耗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水耗,确保实现全市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目标。

2.3加快巢湖生态综合治理,着力建设水生态文明

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实施环巢湖生态综合治理,通过联通、净化、减负、复苏,推进引江济巢、底泥清淤、污水处理、污染控制、河流治理、环湖整治、生态修复等工程建设,逐步改善巢湖水质;加快环巢湖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实现全面污水截流处理;加快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等河流综合治理,推动沿河沿湖居民生态搬迁,加快湖滨带水环境保护;在污染源治理的基础上,实施“引江济巢”工程,通过扩大巢湖与长江的水体交换,增强巢湖水体自净能力,使巢湖水质逐步改善,大部分河网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管理目标;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环湖区域农业结构调整,有效控制面源污染;启动建设一批生态湿地,逐步恢复湖区湖岸生态系统,提高自净能力;加强巢湖沿岸及其支流沿线湿地恢复、维护和保育,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2.4污水处理提标升级、减轻水环境压力

新建污水处理厂要严格按照严于一级A的排放标准建设,建设规模应结合实际,配套污水管网要适度超前建设。具备条件的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要配套建设生态湿地,以提高处理效果。加快十五里河二期、北涝圩、中派、经开区三期、望塘三期、陶冲等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步伐,对小仓房、十五里河等收水量和浓度不足的污水处理厂要完善配套污水管网,提升收水量和浓度。加快对尚未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已建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升级,最终全部实现一级A排放标准。

2.5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水利现代化

(1)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合肥市县、区防汛抗旱局域网,在省、市骨干网络的基础上,向县、区和重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延伸,建成覆盖全市的水利宽带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数字、视频高速传输。(2)建设信息采集系统。基本完成合肥市水雨情、旱情、水质、工情等信息自动采集系统。在完成大中型水库、重要河流水雨情、工情自动采集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逐步开展重点小型水库、主要闸站的水雨情、工情自动采集系统。(3)完善数据库建设。建立健全合肥市水雨情数据库、水文站网数据库、水质基础数据库、地下水数据库和水文专业库、文献资源数据库,建成全市水利数据中心,完成全市水务一体化工程数据库建设。(4)完善防汛抗旱决策应用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市到县区及直属单位的防汛会商系统;完善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的监控系统;启动以水文预报、灾情分析、防汛抗旱调度为主要内容的防汛抗旱决策支持系统二期工程建设,完成重要河流和大型水库的洪水预报、河道洪水演进、优化调度、洪涝旱灾评估等数字模型的研究和开发,实现信息网络化传输、存储、调用、查询、发布、管理,建成防汛抗旱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和合肥市水务公众信息平台。

2.6深化宣传教育,推进全社会节水文化的形成

构建节水文化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倡导健康与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用水方式,倡导科学、文明、节约与环保的消费方式,提高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将节水与水资源保护上升为一种道德素养、一种完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二要继续依法对节约水资源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三要深入推进用水户参与组织建设,提高水资源管理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度和民主性,为社会公众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创造良好的条件。

3 结束语

在水危机不断加剧的今天,特别是在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使未来水资源有效供给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各国都将水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构建一种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节水型社会体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更多的城市将面临水资源相对紧缺的问题,创建节水型社会将成为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春娥,卫福旺,郭莎.济源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探讨与思考.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16):45-47.

[2]赵睿.关于对兴平市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几点思考.陕西水利,2012,(3):47-48.

[3]海燕.宁夏彭阳县2013年节水型社会建设思路.北京农业,2013,(24):282-283.

(责任编辑胡进)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8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环球时报(2016-07-15)2016-07-15 13:42:04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环球时报(2016-03-09)2016-03-09 09:10:24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南方周末(2015-05-07)2015-05-07 04: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