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孝伟
(辽宁省彰武县大冷动物卫生监督所123200)
母猪为自发性排卵动物,当发情持续2 d 时,排卵通常发生于发情开始后。发情周期表现正常的青年母猪,从出现LH 排卵峰到排卵为40 h,LH排卵峰出现在发情开始时[1]。排出的卵子数量在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别,通常为10 ~24 个。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品种、胎次和营养状态等。黄体在排卵后6 ~8 d 比较坚硬。青年母猪初次发情时,排卵率比以后发情的排卵率要低,第二次发情时排卵数量明显增多。排卵的持续时间是指排出所有卵母细胞的时间,这一时间为1 ~6 h,但在发情前期及发情期受到公猪刺激时排卵时间缩短。交配过的猪排卵比未交配的猪早数小时,这可能是由于精清中存在的雌激素及尚未鉴定出的多肽所引起。荷兰的研究表明,采用实时超声技术监测排卵过程,发现排卵时间差别为3 h 可能对猪胚胎的不均一没有明显影响。进行人工授精前通过发情鉴定,准确预测母猪的排卵时间,可有效提高受胎率,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在排卵前24 h 以上输精,或者在排卵后输精均可降低受精率、产仔率和窝产仔数。因此,在生产实际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发情的何种特点最能预测排卵时间。
阴道黏液的导电性: 前情期及发情期阴道黏液的量、质地及导电性均会发生明显变化,而且有许多研究认为,可以用阴道黏液的导电性确定最佳输精时间。但根据这种特点输精后的结果与发情开始时输精的结果相当。虽然发情时导电性略有增加,但个体之间差异很大,而且导电性与超声波监测的排卵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以发情开始的时间判断排卵比用导电性判断更为可靠。
体温: 与牛和人不同的是,猪的排卵时间和体温没有明确关系。
对公猪的站立反应: 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猪的排卵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出现在发情开始后38 ~40 h。但后来用超声技术监测发现,发情开始后发生排卵的时间有很大差别。虽然各研究中报道的排卵时间为35 ~48 h,但个体之间的变化范围为发情开始后10 ~85 h。因此,虽然在实际生产中可以用发情开始的时间预测排卵的时间,但并非为最好的指标。
站立反应: 在没有公猪在场的情况下母猪发情持续的时间(Y) 与有公猪在场的情况下(X) 的关系为Y =4.8 +0.53X,而且在没有公猪在场的情况下,排卵时间差别很大,平均为发情开始后26 ±9 h。因此说明,不能以公猪不在场的条件下鉴定的发情时间预测排卵。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在公猪在场情况下鉴定的发情时间是预测排卵的较好方法,但发情持续时间个体之间有很大差别,因此亟需对预测排卵的技术进行研究。
精液成分对母猪排卵的影响: 母猪发情后,经子宫颈输入精液可促使其提早排卵。但对LH 的分泌没有明显影响,说明精清可能通过母猪生殖道局部发挥作用。
确定母猪发情最可靠的方法是每天能够保证母猪有机会与公猪接触。公猪应该具有良好的性欲,接触的环境应该自由宽松。最好是将母猪赶去接触公猪,公猪棚圈应该接近母猪棚以便于进行发情鉴定。公猪与母猪的接近对发情行为的表达具有很好的作用。应该注意的是,有研究表明,猪群的大小及密度对采用公猪进行发情鉴定的效率有重要影响。
在养猪实践中,由于越来越多的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因此在猪场使用公猪的越来越少。但公猪除了产生精液外,也能通过感观刺激母猪发情,因此在发情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公猪可用于不同的繁殖阶段,如断奶后用于刺激卵泡开始发育及排卵,可用于发情鉴定和预测排卵,在输精过程中可用于使得受精过程同步化。此外,公猪对母猪的初情期也有明显影响。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若在应用公猪试情的情况下,用压背法鉴定母猪发情,排卵通常发生在整个发情期的2/3 阶段。在猪场层面,可根据发情的持续时间以及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时间与发情持续时间的关系预测发情开始后的排卵时间。
无公猪时,有经验的饲养管理人员根据母猪的行为进行发情鉴定。母猪在发情开始前5 ~6 d 可以观察到外生殖器的变化(阴门水肿,色泽从粉红变为红色) ,这种变化通常在母猪表现性接受行为前减退,青年母猪的变化比成年母猪更加明显。发情母猪可爬跨或等待被爬跨,但依据母猪的爬跨行为进行发情鉴定并不总是十分可靠。有时母猪在断奶之后形成新群体时互相之间也有爬跨行为。
各种检查发情的方法,如果没有公猪在场,大多数并不十分可靠。综合方法可以先由繁育员检查,然后将那些判断为可能发情的母猪带到公猪舍中进行检查。无论采用何种发情鉴定方法,繁育员的经验及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采集阴道涂片,用血液学方法染色,对上皮细胞进行分类,发情时上皮细胞最多,间情期明显减少,前情期再次增加,根据上述变化可以进行母猪的发情鉴定。
需要说明的,据荷英俊等的研究,母猪的配种时间是由其排卵时间决定的,一般比排卵时间早6 h左右配种为宜[2]。
[1]赵兴绪.猪的繁殖调控[M].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76-77.
[2]荷英俊,章红兵,陶志伦,等.母猪排卵规律的研究[J].浙江畜牧兽医,2002,(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