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强
“大大的月饼圆又圆,几刀下去切八瓣,青红丝,白糖馅,咬一口,香又甜……”中秋节临近,回家为父母送月饼,母亲正教牙牙学语的侄儿唱歌谣,勾起了我对儿时中秋送月饼、吃月饼的回忆。
儿时的记忆中,中秋节是除了春节外最隆重的节日。进入农历八月,作为小辈的就会买上月饼和礼品到长辈家里走亲戚,叫送月饼。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给父母送,干儿子、干女儿给干爹干妈送,外甥、侄子要给舅舅、姨妈、姑姑送,作为小辈的,无论你有多忙,必须在八月十五这天中午之前送到长辈手中。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比一家人团团圆圆坐一起吃月饼赏月更重要的仪式也是送月饼。只不过是在中秋节之前送的是亲戚中的长辈,而中秋之夜送的是邻居和家族中的长辈。在八月十五这天早上,男人们天不亮就会早早地起床去集市上买一些苹果、柿子、梨、石榴等水果,心灵手巧的小媳妇们会在吃过午饭后发上一锅面,太阳还没下山就急急忙忙地放下田里的农活,回家做火烧。
所谓火烧,其实就是把发好的面团做成烧饼的形状,包上馅放在锅里蒸熟。火烧里面可以包糖、盐或韭菜鸡蛋。做好后,家庭主妇会把水果和月饼摆在供桌上烧香拜月,祈求月老保佑一家顺顺利利、和和美美。拜月结束后大人们会把切好的月饼、水果和做好的火烧分成份儿,我们这帮小孩子就用筐子端着分好的月饼送到长辈家里。长辈往往会给我们一个苹果或是柿子作奖励,所以说送月饼对我们小孩子来说可算是一个美差,兄弟姊妹们都会争着抢着去送。在我的记忆中,除了给至亲的长辈送月饼外,母亲总会特意准备一份月饼亲自给住在村头的五保老人送去,说她没儿没女,我们过节不能把她忘了。不但送月饼,家里做了好吃的母亲也都会给老人送过去,如此坚持了10多年,直到老人去世。当时我还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把好东西送给非亲非故的老人,直到现在我才明白母亲是在用行动向我们灌输尊老爱幼、助人为乐的美德。
送完月饼后月亮已经出来了,我们一家就会围在一起吃月饼。这时父亲就会把留好的月饼均匀地切成八块,分给我们兄弟姊妹几个。拿到分得的月饼,轻轻地用手抠下一小块慢慢地放到嘴里咀嚼、品味,那时感到世上再没有比月饼更香甜美味的美食了。看到我们兄弟几个的馋样,父母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把自己分得的一块月饼掰成几小块,均匀地分给我们几个。分得的月饼当时我们并不舍得一下子吃完,而是留下一半,用月饼纸包好,偷偷地藏在自己认为保险的地方,在以后的日子里拿出来慢慢品尝。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块小小的月饼不但满足了我的味蕾,甚至甜透了整个秋天和我的童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如今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大的小的、甜的咸的、五仁的、豆沙的、火腿的、蛋黄的,月饼的花样更是五花八门,品种越来越多了。遗憾的是虽然物质极大的丰富了,中秋之夜乡亲们之间却没有了互送月饼的习惯,但儿时吃月饼的美好记忆和母亲教给我的善良品质却让我永记心头,受用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