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指导事业发展

2015-03-20 04:43:11侯国柱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吉林省文献图书馆

侯国柱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2)

公共图书馆利用传统文化元素指导事业发展

侯国柱

(吉林省图书馆,吉林长春 130022)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民众,中国文化事业的高速发展。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推动其深入发展,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使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公共图书馆;发展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着积极的作用。发展公共图书馆事业,必须深入挖掘文化底蕴,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实质融入其中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在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1 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传统文化由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组合而成。纵向为“传”,是指时间上的历时性、延续性,横向为“统”,是指空间上的拓展性、权威性。“文化”这一概念是由儒家典籍《周礼》“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演变而来,主要指教化、文治。传统和文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传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在传统中体现[1]。传统是从古至今的延续,可以说是无所不在;文化则涵盖了整个人类生活的全部,可以说是无所不包。传统和文化的有机结合,就构成了传统文化的全部内涵。

2 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的意义

传统文化无所不在,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有利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民众阅读,提升民众的综合素质。

2.1 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可以启迪民众的智慧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中不断汲取精华,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精彩[2]。而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大众性、普遍性、均等性等特点,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公共图书馆往往处在城市的繁华地段,日接待读者量高达上千乃至近万人次,已经成为市民除家庭和单位之外的第三学习空间。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使传统文化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有利于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2 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可以发挥引领作用

公共图书馆在读者服务的过程中,除开展基础对外服务外,还经常组织各种读者活动,实现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引领读者阅读,培养读者阅读兴趣。公共图书馆在举办各类读者活动的过程中,广大市民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一方面反映出公共图书馆在活动举办方面抓住了市民的心理,市民愿意参与;另一方面也体现出这种纯公益性文化活动在整体上来说举办的还相对较少。公共图书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免费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帮助他们获取知识,自然受到市民的欢迎。通过公共图书馆传播传统文化,更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同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一平台广泛地在市民当中传播,让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市民精神世界,引领其行动。

2.3 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可以增强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是民族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彰显着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中国的经济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丰富。然而,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一些现象也有所凸显,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泛滥,不讲道德、不讲信用、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背道而驰,严重腐化着现代人的身心。将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能够通过公共图书馆这一大众平台教育、启迪人们,让人们在思想上得以洗礼,在灵魂上得以净化,从而凝聚民心和力量,提升整体文化软实力。只有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够进一步提升,真正实现国富民强。

3 传统文化与公共图书馆融合面临的困境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许多年轻人已经对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公共图书馆要将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工作中,使其在民众中得以传承,确实面临着很多的困境。

困境一:在西方文化的阐释下,现代化被理解为“大同”加“多元”,公共图书馆也被现代化元素包围,包括图书馆人在内的很多民众对传统文化并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导致传统文化在推广过程中困难重重。

困境二:受政策体制影响,公共图书馆在开展各项传统文化活动中,受到各个层面的制约,许多活动开展不起来或开展效果不理想。

困境三:传统文化活动效果不明显。传统文化活动如果单纯从传统文化传播角度去开展,有时候往往因为结构单一、不吸引人;而一旦融入现代化元素,传统文化传承意识又被削弱了。

4 未来发展方向

面对种种困境,公共图书馆应该克服各种困难,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到底,从而起到启迪智慧,传承文明的作用。

首先,在基础文献服务上要体现传统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展特色文献服务,引导读者向传统文化传承方向发展。

其次,在传统节日举办各类读者活动时,要融入传统元素,采用逐步渗透的方式,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传统文化,并约束自己的行为。

最后,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将一些好的传统文化做法传播出去,逐步扩大影响力,发挥阵地作用。

5 传统文化融入公共图书馆的主要做法

公共图书馆在日常的展览展示、讲座、读者活动等方面,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也可以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深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5.1 整理并开放地方文献,挖掘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注重开发和利用,让隐藏在民间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向市民展示,让人民真正了解本地传统文化,从而真正地继承和发扬。目前,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都有地方文献阅览室,然而由于地方文献不属于热门文献,除专业研究人员外,很少有读者涉猎。现在的状况是,地方文献阅览室往往是门可罗雀,社会科学阅览室却人满为患。存在这种现象,公共图书馆也有一定的责任。作为读者的引领者,公共图书馆应该首先挖掘和利用地方文献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向读者展示,帮助并引导读者学习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激发读者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3]。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文献的二次开发,才能更好地让读者吸收、利用,从而得到传承。吉林省图书馆注重对地方文献的收集和整理,配备专业人才专门收集整理地方文献,并对地方文献进行二次加工,形成目录,按照各自特色区分整理,方便读者使用。

5.2 将传统文化融入专题活动

公共图书馆通过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丰富读者业余文化生活,也可以起到传播文化的作用。一是开展各类讲座活动。公共图书馆开展公益讲座,选择的题材往往是百姓喜闻乐见的选题。在开展公益讲座的过程中,将传统文化融入讲座之中,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植入到百姓脑海,进而铸造心灵、启迪心智、提升品位。二是举办各类传统文化展览。展览已经不单单是博物馆的业务范畴,许多公共图书馆由于馆舍条件改善,各方面功能逐步完善,也逐步建立了一套系统的展览展示体系。将传统文化在展览中充分展示,读者来到图书馆,就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三是以弘扬历史传统文化为主题,举办各类读者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以联合宣传、教育、文化、共青团、妇联、残联等部门,共同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向读者宣传展示。在活动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当地电视台、日报社、晚报社做宣传报道,吸引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了解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展示方面,吉林省图书馆做了很多工作,如开展系列展览展示活动。吉林省图书馆新馆开放以来,相继举办了《生态吉林省,大美长白山》摄影展、《中国传统年画大观展》、“大美吉林”——全省工艺美术精品展、吉林省残疾人书画摄影艺术展、《朴庐藏珍——近现代学人手迹原件展》以及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等15个展览。不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展览丰富了服务内容,也贯穿了传统文化元素在里面,让读者在读书学习之余欣赏精美的艺术,获得高雅艺术享受。再如吉林省公共文化交流推广平台建设。此平台由吉林省图书馆与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艺术学院共同发起,旨在为公众提供更多高品质、本土化、互动性强的文化产品。这一平台目前已经举行各类场演出7场,包括喜庆脱俗的新年音乐会、爵士乐演奏会以及民乐晚会等,真正让传统与图书音乐相结合。

吉林省图书馆打造的“文化吉林”讲坛是在原有讲座基础上提升而来。每个周日13:30,精彩的讲座准时开讲,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以及文学欣赏、艺术鉴赏、家庭教育等。与名家、专家面对面,获得最权威专业的知识,普通百姓因此多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5.3 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丰富地方传统文化资源的传播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以数字资源和基层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是优化数字资源、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基本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这样一个巨大的网络支撑平台在文化传播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各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一平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要注重对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让每一名公共图书馆员工都拥有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意识,在工作中感染和带动每一个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程,真正打造书香社会。

[1]王杰.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6):62.

[2]葛承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独特性和现实意义[N].深圳特区报,2014-5-6.

[3]孔彬.抚州市图书馆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研究,2014(4):65-67.

The Public Library Us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HOU Guo-zhu

(Jilin Province Library,Changchun Jilin 130022, China)

The Chinese national culture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traditional culture elements are conducive to promoting its in-depth development, expanding influence and audience, so that it can better play its rol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public library; development

2015-10-12

吉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项课题(2014M12)。

侯国柱(1981- ),男,吉林长春人,吉林省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G112

A

2095-7602(2015)12-0145-03

猜你喜欢
吉林省文献图书馆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石油沥青(2019年6期)2019-02-13 04:24:34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飞跃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