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路径

2015-03-20 05:27:30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实训价值观院校

王 允

0 引言

社会工作,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的专门职业和专业。随着社会的进步,对社会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人性化、科学化的管理和服务更加重要,这就需要一批德才兼备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落实社会政策,了解群众疾苦和需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品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正面临着许多困境。如何突破困境,找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值得深思。

1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人才的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进行了文献检索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对国外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比较少,多数研究人员在介绍国内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时只是引用国外资料作为解释与参照,或者在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时提到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国内外研究者大多从不同视角分析与探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人才的必要性、有效途径以及实效性等,其中实现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业界研究的热点,但是几乎没有人从困境与路径的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中国知网的搜索数据显示:主题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培养人才的困境与路径”的相关核心期刊检索纪录为零。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创新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合格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作用,已成为职业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2 社会工作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质

2.1 强烈的专业价值观认同

社会工作人才是指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引领下从事实务型社会工作 (包括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专门人才。社会工作具有鲜明的价值伦理属性,并且价值伦理在社会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工作是集理论知识、方法技巧和价值伦理于一体的专业,社会工作以助人为目标,因其处理的是与人相关的问题,要实现社会工作的功能和目标,必须使社会工作人才认同社会工作价值观并积极践行。

2.2 开放的理论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是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社会工作学科具有开放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人才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包括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和相关学科的理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问题也日趋复杂,社会工作人才需要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支撑,并能够从跨学科的视角、用多维层面综合性方法、系统地分析和解决复杂社会环境下的诸多实际问题。

2.3 较强的实践能力

社会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宗旨,社会工作人才学习各种理论、技术、方法、技巧的目的皆是为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所以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能力很重要。社会工作人才必须具备极强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将理论践行于工作中。社会工作人才的实践能力包括基层社会事务管理能力、资源动员能力、方案策划能力、微观服务能力、宏观服务能力、组织活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社会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决断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等。

3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

3.1 师资队伍困境

有调查显示,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大多是“半路出家”,未受过专业系统训练,主要是转行自社会学、教育学、文学、法学、哲学等专业,具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极其缺乏。基于专业需要,这些“半路出家”的教师大多通过自学或学术交流后现学现教,照本宣科的现象普遍存在。

3.2 实习实训困境

3.2.1 实习实训条件差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教育中实践性、实务性、操作性环节薄弱,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欠缺。大多数教师欠缺专业教育背景,没有实际工作经验,不能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出现实践教学理论化现象。

3.2.2 社会工作实习基地建设滞后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社会工作实验实训室,或者社会工作实验实训室的建设和利用不充分,学生没有进行模拟的场所。学生通常在民政、工、青、妇等部门中实习,实习效果欠佳。

3.3 专业价值观教育困境

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专业价值观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学生根本不了解专业价值观的科学内涵。价值观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核心部分,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价值观教育不容乐观。调查发现只有少数高职院校开设社会工作价值观课,而且多为专业选修。我国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沿袭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模式,文本化的教育理念占主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专业价值观的认同和内化靠实习完成,影响学生专业价值观的认同和养成。

3.4 专业素养困境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课程设置的专业性不强,对专业课重视不够,现有课程设计不利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普遍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理论功底不扎实,部分高职院校对与社会工作相关的经济学、政治学、法律法规教育不够重视。

4 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分析

4.1 打造精品师资队伍

专业化是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要不断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学科“学术生产力”。引进人才时注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优先,将“科班化”专业人才引进来。要与专业机构合作交流,加强教师的“科班化”专业培训,打造专兼职并重的精品师资队伍。在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的聘请聘任上要执行严格的考核制度。高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要活跃在社会基层,积极主动走进社会参与实践,达到教科研一体化。

4.2 优化实习实训管理模式

社会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实习教育要直接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实习教育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要优化实习实训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规章制度体系;加大实践课程比重,明确实训课时,增加实践技巧类课程;加大实验实训软硬件建设,高职院校间实验实训软硬件共享;加强与社会机构共建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建立资深机构人员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的联合实习督导制度,规范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实训的时间管理、专业引领和指导。

4.3 增强专业价值观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关注度,高职院校应做好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教育培训工作。可以通过高职院校理论课和实践课做好专业价值观教育。创新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取向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内化专业价值观并融于实践。理论课采取社会工作经典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观摩实例等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专业价值观的认识,并在实习过程中践行这种价值观。通过专业自我、专业职能、专业认同、专业自主、专业成长增强实践专业价值观教育,促使学生能够在社会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感受专业价值观的真谛。

4.4 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

创新社会工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根据社会需求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灵活设置相关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促使学生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通才取向教育,提升学生宏观分析能力与微观操作能力,尤其是加强对社会政策的分析能力。加强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创新方面的训练,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创新技能,帮助学生掌握多种专业创新方法,将专业创新的理念内化在学生的思想,外化在学生的行动。

5 结语

习近平指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出彩机会。高职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立足于社会工作实际,开展社会工作教育,多措并举,打造精品师资队伍,优化实习实训管理模式,增强专业价值观教育,畅通人才多元化成长渠道,也就是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做积淀,并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工作技巧。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复合型、人文型、开放型”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创新观念、发展观念、开放观念、合作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将高职院校打造成学生社会实践的圣殿、理论知识的天堂,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1]闻英.职业化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0-84.

[2]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罗肖泉.践行社会正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王家莲.信息化视域下图书馆的困境与路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2):100-102.

猜你喜欢
实训价值观院校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