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20 03:14李云翔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9期
关键词:校企科学专业

李云翔

李云翔/湖南城市学院副教授,博士(湖南安化413000)。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也可以说是数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本科类高校中,往往都开设有这一专业,为我国的计算信息与管理方面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应用型人才。然而,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和在校生数目迅速增多,以及我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现实情况,社会能够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是有限的,因此,很多本专业的学生往往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现状。再加上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比较有限和分配的极其不均匀,许多地方高校中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和人才建设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遇中。在这个大背景下,加上响应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号召,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校企合作是校企共赢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一个十分现代化的教育培养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运行了很多年。实践证明,这种培养模式为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同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即帮助学校解决了教育资源匮乏和教育与生产脱节的现实情况,同时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量身定制了未来的发展型人才。

目前高等教育最大的困局就是教育资源的匮乏,尤其是在我国的很多地方本科类院校中。近年来,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异军突起,纷纷通过合并和重组的形式来进行综合性大学的建设。不幸的是,在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随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本来的办学特色被丢得干干净净,随着学科的增多将原本的优势学科也变成了普通学科。在这个扩张的过程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往往也就成为牺牲掉的部分,使这个本来就缺乏特色的专业的处境更加艰辛。然而,随着校企合作模式的展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始遇到了春天,企业将自己的资金和设备投入到高校当中,而高校通过自己的智力和创造力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并且能够为企业人才的需求进行提前的准备和“定制”。

通过校企进行合作,学校的智力与企业的财力捆绑到了一起,在为学科提供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拓宽了企业的技术和智力来源,使企业赢得未来。

二、校企合作模式的具体分类

校企合作为学校学科带来的资源,为企业带去了智力,为社会带来了效益,同时为行业培养了更多更优秀的未来人才储备,对于这个“二十一世纪三大科学”的“信息科学”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活力。那么,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到底分为哪些类型呢?

(一)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

稳定的校企合作基地是一个为学生提供的良好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训平台,因此加强这方面的合作,是校企进行合作的第一个重要模式。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应用在目前的社会和商业中有很大的应用,因此找这些信息产业类的公司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实习单位,对于校企都是十分有意义的。目前我国的很多地方性本科院校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往往采取3.5+0.5校企合作人才模式进行普通本科的教学安排,也就是说学生在3年半的时间在校学习专业知识和各类通用课程,在最后的半年的时间里到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定岗的实习。另外,在时间较长的假期里,学校也通常会安排学生到合作的企业中进行实习。实习采取“自愿”的原则,学校推荐和学生自己联系相结合,使学生利用假期的时间丰富自己的工作实践经历,同时为自己返校学习指明一条道路。通常,利用暑假或者寒假一个假期的时间,学生分组到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这期间,由学校的相关教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指导队伍,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后安排到不同的岗位和不同的团队中从事一些基础性和专业性强的工作,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以及对行业的相关前景进行一个提前的预知。

(二)订单式教育模式

另外的一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基础是就业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说高校通过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或者签订用人协议,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这在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学习建设中十分普遍,例如有的信息类企业要求学生的编程能力较强,那么就应该在学科中多加入一些编程的课程并作为重点进行教学,有的企业要求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就应该将高等数学和逻辑分析类科学作为重点进行教学,如果企业需求信息传播类的专业人才,那么在专业课选择上就应该偏重于信息学和传播学等。在合作的过程中,用人单位应该提供相应师资、资金支持,并抓好实习环节,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岗位需求,发挥出合作基地订单式教育的优势。

(三)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建设

校企共建实验室是我国地方本科类院校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验室数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校企共建的实验室中,企业投入资金和专业的设备,而学校提供教师资源和智力支持。通常,校企合作实验的实验项目都是为相关企业或者行业进行实验和人才培养的。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通常研究的课题都集中在信息安全、信息传播效率或者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等,这需要十分庞大的包括数学、管理学、计算机软件学等诸多领域的智力支持,而学校正好是这方面专家和人才的汇聚地,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合作方输出一些对本企业研究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专业毕业生,使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例如,一个信息类企业需要一套为汽车行业进行详细数据分析以及预测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包括各大品牌的月生产量和月销售量以及利润情况,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等。将这个项目交给一个校企共建的实验室中,那么就会有相关的老师和学生们组成一个团队对这一套系统进行研究和建设,其中里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这家企业工作,对企业、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四)项目孵化基地的建设

项目孵化基地已经不是一个十分新鲜的事情,它通常依附于某某大学的科技园,由学校出租场地,由企业投入资金,对一些诞生自老师或者学生或者学校的专业团队产生出来的新的项目进行产业的孵化。这是一个鼓励发明创造和积极创业的平台,对于优秀的毕业生是一个很好的人生新阶段的开始,同时也是对于整个信息行业发展的新的机遇,特别是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中。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信息与计算技术正在飞速进行发展,并且很多发展都是在高校或者科研单位进行的,如何将这些新的发明和创意转化为产业,如何将这些智力转化为生产力,对于行业中的企业以及高校学科,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例如,当一种新的算法在学校的某一个实验室中被开发出来,或者一个新的运算方案在一个学生脑海中形成的时候,通过校企共建的孵化基地,完全就可以将其注册为一个公司来运转,企业作为投资者往往可以占有一定的股权,一旦这个项目运转成功,对于学生、企业、学校、社会都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情。

(五)产学研模式的开展

产学研教育模式的开展从表面上来看像是一个纯粹在校园内进行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实际上离不开产业、企业和社会的支持和支撑。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依托自己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优势进行以实验室或者学校整体为法人代表的自主创业,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进行市场转化。学校的老师们专业性强,往往能够成为行业中竞争的优势,在这个过程中,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校在收获资本的同时,老师们也纷纷成为企业的股东(现实情况中,公司的运营主要靠专业的企业管理人才进行操作),学生在毕业以后,有很大的可能性进入到这些自己学校或者实验室的“企业”中去。在信息类产业领域,由于专业门槛较高,高等院校实验室办企业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容易实现。总之,学校通过资源整合,将产业、教学、科研三方结合,打造一个利于行业、利于社会、利于学校并且利于学生的校企合作发展模式。

校企合作的模式是目前我国地方性高等院校的重要发展模式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高校发展之大趋势。

[1]王汉定,夏璇.高校理科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3(3).

[2]谭义红,彭向阳等.探索地方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长沙大学学报.2011(3).

[3]李学勇;王鑫;谭义红 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长沙大学学报2009(9).

[4]陈玉珍;陈志成;李常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11).项目名称: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湘教通[2014]247号)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校企科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科学拔牙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