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东
(福建江夏学院 会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自媒体(We Media)是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1].这种媒介交互频繁,大大改变了消息传播生态.自媒体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也影响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危机事件,“是指某一事件的发生造成对社会(或某一具体部门)现有常态运转秩序的冲击,使原有的行为准则结构和价值体系遭到否定和质疑,从而在认同度和实践中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危害性,且由于事件的突发性使惯常的思维方式和应对模式无法取得明显效果,因而需要非常规地迅速决策以遏制危害性蔓延的事件,它具有突发性、危害性、不确定性、时间紧迫性、公共性及社会性等特点[2].”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他们防范危机事件带来挑战.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中,对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辅导员职业等级分别提出了应对危机事件的不同要求与标准.因此,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辅导员如何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
自媒体无时无刻不存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无论在危机事件的起始阶段,或是过程阶段,亦或是处理阶段,自媒体随时会“跟随”大学生危机事件.受到当今国际和国内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大学生追逐“负面消息”的心里很强,这就使得大学生危机事件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敏感”话题.仅从破坏性角度来讲,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高校正常的教学与生活秩序便会受到直接影响,甚至对学校师生的人身与财产造成威胁或损害,这是社会安全稳定的重大隐患.以高校群体性危机事件为例,学生存在从众、法不责众、偏激等心态,便会给危机事件的控制和处置带来很大困难.高校危机事件的敏感性和破坏性的性质远比寻常,也就是因为这点,危机事件对公众具有很强的“魅力”,时刻吸引这自媒体的注意力.
在网络时代,信息会即时发生,自媒体平台推进了信息的传播速度,扩大了信息的影响范围,打破了传统时代人们交流和沟通的时空限制.普通大众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随时发布消息,这些消息带有一定的虚拟性和混杂性,在交互的过程中,真假难辨.部分大学生主流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为了追求个人爱好、经济利益、发泄对现实的不满等目的,加之他们思想活跃,有较高的政治敏感度,好奇的心里特征,不惜在学生危机事件中虚造事实,断章取义,这就加速了危机事件虚假信息的扩散,使得真实信息不断变异.研究发现,90后的大学生善于利用微信、微博、QQ、论坛等不同形式的自媒体平台对高校危机事件评论或分享,这可能使得事件舆情短时间内急剧扩散.在他们同辈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争论中推动负面信息不断衍化.有甚者会使负面消息发生泛化,带来放大效应,导致高校正常秩序的紊乱.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种类呈现出多样性特征,影响因素具有复杂性的特点[3].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大多是高校管理、心里问题、人际矛盾等原因引起[4],但大学生理性与非理性的需求和诉求交织在一起,使得高校在防范或处理危机事件时,不像处理传统危机事件那样有章可循.自媒体时代危机事件发生的时空、规模、形式和影响结果往往出乎意料,加上同一时代大学生年龄层次、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等相差不多,危机事件一旦进入他们关注的视野,往往很容易引发群体性关注.在大学生共同生活的自媒体空间里,个别极端言论或行为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这往往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学校声誉的损害.当前一些高校危机事件疏于防范,应急管理机制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无法从根本上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因此,一旦危机事件爆发,辅导员往往不知所措,最终导致事态扩大,消极影响的程度加深.
主体的能力和素养始终影响着新事物和新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效果.相对于传统媒体的单中心、单向度的传播,自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态,是一种多中心、离散式的传播.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裂变式”传播,特别是虚假信息在网络推手的操作下,容易引发不良情绪急剧蔓延、发酵,具有极大舆论影响力和破坏力的事情可能会形成,这时可能会引发现实中的群体性危机事件.
大学生“网络大军”思想活跃、表达欲望强烈,但是他们涉世不深,缺乏对各类信息的甄别能力,极易被虚假信息左右,从众心理驱使他们甚至会直接参与传播虚假信息、参与群体事件.针对辅导员危机舆情的研判能力,我们在福州地区部分高校发放的调查问卷“在自媒体环境下,您认为个人对网络危机舆情的研判水平”一题中,统计结果显示,很高(1.7%)、较高(3.2%)、一般(40.3%)、较低(52.5%)、很低(2.3%),说明在高校辅导员这个群体空间中,对网络危机舆情的研判素养整体还需提高.在自媒体工作环境下,这对辅导员如何进行危机舆情引导、预防危机事件和网络技术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媒介素养是社会群体及人们对于信息的解读和把握能力,以及利用信息服务于自身生活和发展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的价值取向[5].在自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手机所传播的内容具有多元性的特征,这极易使高校舆情相关主体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受到干扰.
我们对福州地区部分高校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所有辅导员都认为,自媒体对辅导员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利用自媒体创新工作,是对每一位高校辅导员的必然要求.并且,绝大部分辅导员都拥有学生喜欢的自媒体的账号,但是,使用率差别很大.“在自媒体环境下,您是否经常关注学生的‘网络空间’动态”一题中,95.6%被调查者回答“是”.而当问及“您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学生的‘网络空间’动态的”,回答结果是,QQ(44..7%)、微信(43.5%),其他(包括微博、博客、论坛、视频等等)仅占11.8%.辅导员使用自媒体的现状,必然压缩辅导员防范危机事件的话语权.如何把控学生网络空间的话语权,以使危机事件的舆情话语权最大限度地回归辅导员手中,是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值得深思的问题.
学生危机事件的应对离不开理论知识的指导,有效处理危机事件,高校辅导员必须熟练掌握全面的专业应急知识和技能.然而,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辅导员并不具备应对危机事件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在自媒体环境下,高校有针对性组织辅导员参加危机事件的应对培训不多.虽然各高校一直重视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但对急救常识、危机干预等内容的预防性培训涉及较少[6].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大部分高校组织辅导员应对危机事件的应急演练较少.比如,我们调查的几所高校,没有一所高校针对危机事件开展过情景模拟的工作,所以多数辅导员的防范危机事件的能力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如果说我们有机会将个人应对危机事件的防范能力转化成实践能力,那就是危机事件真的发生了,我们才有机会.”一位辅导员严肃的说.与此同时,有些辅导员还没有完全适应自媒体的工作环境,进而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自媒体对危机事件的负面影响,他们对网络舆情的表现形式、性质特点、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知识严重欠缺,运用网络和管理网络的水平较低,这就意味着,他们对危机事件的防范能力有限.
实践证明,同辈群体之间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很大,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之间的相互说服教育彼此乐于接受,且价值认同感较高.在网络危机事件的防范工作中,同辈群体的作用有着其他群体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自媒体时代的危机事件防范工作中,大部分辅导员没能充分发挥同辈自主预防的重要作用.当然,这与辅导员没有重视同辈学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点,有策略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很大关系.如果辅导员能够有目的地培养自媒体生活中的主导力量,主动加强对他们中“核心”人物的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组织引导和带头作用,使得这些核心人物自觉地带动整个学生群体积极参与,通过他们在自媒体生活中疏导其他学生的情绪,关注其他学生的动态.在危机事件防范工作中,把原始的信息及时地传给辅导员,辅导员就能第一时间掌控危机事件的苗头,及时进行防范处理,维护校园的安全稳定.
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教育模式使人们逐渐形成了线性的、平面的和相对稳定的以真假、是非为判断的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对应的学科思维[7].自媒体时代这种状况完全被打破,人们的思维方式大大拓展.在开放性、交互性基础上形成的了一种非线性、立体性的思维模式.
辅导员必须改变过于拘泥、死僵化的思维模式.具体来说,一是树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民主平等观”.辅导员旧式的主导性观念需要改变,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和主体意识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平等沟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积极采纳学生的合理化建议.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危机事件防范工作中,辅导员要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鼓励差异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差异的心理需求,因材施教,从根本上调动差异学生正面参与危机事件防范的积极性,让学生张扬个性中,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
辅导员要搭建多样化的自媒体平台,主动占领自媒体教育新阵地,发挥微信、微博、QQ、论坛等载体在工作中的作用,把握危机事件防范工作的主动权,面临危机事件才能处惊不变.一是在学校危机事件防范中,做好各方面力量联动的协调功能[8].在危机事件的防范中,辅导员具有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事前要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防范危机事件的重要性,充分利用自媒体收集危机事件的苗头,科学把握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规律,提升危机事件的舆情研判能力.二是关注网络动态,提高辅导员危机事件防范工作的预见性.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个性突出、思想变化迅速、表达欲望强等特性,日常中的喜怒哀乐随时都可能会通过微信、微博、QQ等自媒体表达出来,辅导员经常关注学生网络空间动态,有利于发觉危机事件的苗头.三是努力营造文明的自媒体环境,提高辅导员危机事件防范的针对性.辅导员要借助自媒体平台,引导媒体良好生态环境的舆论潮,倡导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同时,辅导员要再掌握各种舆情的基础上,要及时有效地进行适时干预,做到是非面前立场坚定,正能量引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在自媒体时代,辅导员主导危机舆情话语权不是对学生的某种强制制度的安排,而是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力.自媒体时代加强危机事件的防范工作,辅导员应借助自媒体平台熟悉网络用语,学习网络基本规范和常识,加强自媒体工具应运与操作技能,扩展自媒体的业务知识,主动学习时政,关注社会动态,经常总结思考,增加社会共识.通过远程网络课程,主动接受危机防范教育培训.不断拓展工作所需的社会学、管理学、哲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自媒体平台分享自己所学知识,生活感想,真诚的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与同行交流,逐步提升个人水平,增强辅导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实现辅导员在网络危机舆情中“话语权”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同时,辅导员必须提高综合素质,塑造个体的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学术魅力,努力成为自媒体时代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者.应对网络危机事件防范工作,辅导员应自觉转变思路,提升个人媒介素养,主动动占领危机舆情“话语权”阵地.
自媒体环境下高校危机事件的发生,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重大考验,如何及时、有效、妥善地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辅导员的能力与智慧起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在危机事件中的优秀表现,既是高校管理能力的展示,也影响着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高校危机事件中,自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便是“良剑”,事件会朝着有利方向发展,运用不当,便是“邪剑“,事件发展结果便会“事与愿违”.防范危机事件,优秀的辅导员总是能做到未雨绸缪,他们将各方面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因而他们总能够化险为夷,将危机事件消除在萌芽状态[11].之所以他们能够从容不迫,是因为他们具有掌控危机舆情传播规律,打破危机舆情传播壁垒,发挥危机事件舆情中的积极引导作用.能够有计划、有方向、有目标的开展工作,形成正面的危机舆情的主流舆论强势,能把非理性的危机舆情引向理性,负面的危机舆情引向正面,减少不良危机舆情的生存空间,减缓消极影响,维护高校的正常教学秩序,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
〔1〕苏伟刚.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话语权的重塑[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6(5):15-18.
〔2〕徐兴丽,陈华桂.从辅导员工作的角度谈大学生危机事件管理的预防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09(169):239-241.
〔3〕高跃.大学生危机预警及干预问题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42-44.
〔4〕傅洪健,孙提.大学生突发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58-60.
〔5〕陈燕.自媒体环境下高校舆情引导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2):58-60.
〔6〕陶若铭.基于个体危机视角大学生危机管理体系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1):87-89.
〔7〕熊平安.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80-82.
〔8〕程晓娟,黎万和.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危机事件中作用的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12(12):93-94.
〔9〕林路生,孙铭薇,黄祖辉.网络环境下高校辅导员的信息素质极其培养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89-91.
〔10〕高军,李绍龙.高校辅导员预控学生突发事件的长效工作机制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9):56-58.
〔11〕何仕.高校学生突发危机事件管理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0):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