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梅
(赤峰学院 监察审计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等学校的资产是国家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工作正常运行的必要基础.如何有效管理和使用高校资产,逐渐成为近年来高等学校管理部门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中央管理为主导、以地方管理为主体的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体制使得高等学校的办学模式更为灵活,高等学校的布局和功能呈现多样化的同时,也给高等学校资产管理带了一定的困难.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主要源自于财政的无偿拨付,地方高校的资产管理问题,特别是资产的使用效益问题严重制约着高等学校发展和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1].因此,加强地方高校资产使用效益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校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高校资产既是衡量学校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的指标,也是高等学校进一步扩大筹资规模和办学实力的基础.高等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存货是指高等学校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对外投资是指高等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2]
高校资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并存.高校资产主要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有形资产是指以实物体现的资产,包括建筑物、各种设备等.无形资产是指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知识产权、校名、校徽等.二是经营性资产与非经营性资产并存.经营性资产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增值,而非经营性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增值.三是流动资产与非流动资产并存.流动资产主要以货币形式流动的资产,包括现金在内的银行存款、贷款、应收款、预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职工借款、工程款、教学科研挂帐待核款、债务债权及呆坏账款等.非流动资产是指以非货币形式存在的各类资产.
高校资产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高等学校的体制也相应发生了变革.但是,高校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与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不能匹配.高校资产经费的来源绝大部分为地方财政拨款,资产损害时全额报废,既不进行经济核算,会计审计时又不考虑这就等因素,这样就使得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只关心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而忽略了人才培养所产生的成本,只重视社会效益,而忽视了经济效益,高校资产使用效益并没有随着其投入配置的增加而增加,[3]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复管理和无人管理的现象.因此,改革与完善高校资产管理体制是当下高校资产管理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一些地方高校,对高校资产的使用并没有明确的约束与管理机制,通常都是给各部门和个人无偿使用.学校对资产的管理效率极为低下,个人的资产使用效益意识淡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健全管理机制,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益就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高校中的诸如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相比,其价值缺乏直接性和客观性,并且专利权、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转化力度不够等因素均造成对无形资产管理的忽视.
地方高校对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不够,资产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与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满足高校资产增长与发展的需要.从事专职资产管理的人员较少,且不是专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管理意识淡薄,在管理过程中轻视实物形态管理,重视帐目管理等.高校大部分资产都分配在各个院系,对于资产的使用、保管、维护仅仅由各个院系的相关管理人员负责,学校并没有相关机构参与共同管理,没有定期的资产清查与核实,家底不清,物帐不符,使资产管理工作做的不够到位.资产管理不仅仅是一个院系或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全校上下相互配合,共同管理,才能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校资产的使用管理由于缺乏资产监督检查与问责机制,一方面,高校资产使用的无偿性造成了使用人在资产设备配置后的管理缺位,对于资产的损毁、流失缺乏相应的监督与问责机制,导致了资产投资、损毁流失、再投资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内部管理条块分割,实行各独立核算单位的资产各自管理的分块管理模式,如房产管理归属后勤部门,教学设备归属教务部门等.这种资产管理模式造成了学校资产监管权过于分散、管理监管力度弱化[4].
美国的公立高校实行双轨制,即政府型大学和非营利型大学.政府型大学是指由联邦、州或地方政府出资建设的大学,在财务会计核算上遵守美国政府会计准则;非营利型大学是指由社会经济体或个人出资建立的大学,在财务会计核算上采取遵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美国的公立大学即政府型大学的国家投入经费占总经费的51%以上,自筹经费仅占总经费的40%以下.[5]美国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以:一是拥有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美国公立高校的资产实现了依法管理,不仅增强了资产管理的权威性和连续性,而且明确了资产管理主体之间以及资产所有主体与运营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保证了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的稳定性.二是采取了分权的资产管理体制,即学院分权制管理.[6]高校把财权和物权的管理重心下放到各个学院,赋予了学院管理自主权.这种分权管理明确各学院的责、权、利,有利于激励学院积极地、创新地开展资产管理活动,也有利于对各责任主体的评价考核,不利于资金使用和资产管理情况的监督.三是拥有有效的资产管理监督体系.美国的公立高校设有董事会,董事会一般由政府领导、企业领袖、社区官员和校内教职工代表组成[7],主要负责学校的预算制定,财务情况的监督,资产管理状况的评价等事务.学校董事会一般由管理理事会和学术理事会组成.各学院资产的购置、使用和处置都在学校董事会的监督和控制之下进行,资产的全程管理和财务收支活动均受校内和校外审计的双重监督,从根本上杜绝了资产管理人员渎职腐败的机会.
德国的教育都是免费的,国家为学生的教育成本买单,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各阶层教育.德国公立高校的资产管理主要有以下突出特点:一是资产的依附性.德国的免费教育,即因此德国高等学校属于国家机构的一部分,拨款依附于国家财政部门.学校资产规章制度的制定还需要报批州政府有关部门,得到许可后方可实施.二是资产管理的全员性.即德国高校内部的资产管理事务通常争取所有成员的意见,各成员也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决策.三是资产管理的公开性.每次事关学校发展的决策均通过全员公开讨论的形式通过,采取大多数人认可的建议,同时社区人员和公众均可进行监督,确保资产管理的合法性.[8]
日本国有资产管理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国有资产法律体系和完备的配套措施.在管理体制方面,日本采取集中统一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按照“妥善管理、有效使用”的原则,对国有资产的取得、维护、变更及报废进行着严格的制度与程序规定.日本国立大学国有资产管理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设备的使用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对环保、安全教育、培训和检测管理等高度重视.二是实验技术队伍实行聘任制.岗位层次分明,权责明确,能够对资产管理者形成外在的约束力.三是工作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资产使用效率高.[9]
国外公立高校资产的管理都是由政府投入和监督管理的,但由于各国的国情和国家管理体制不同,不同国家公立高校的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以美国、德国和日本为例,了解国外高校资产管理的先进经验,对于增强我国国有高校资产的管理效益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法制化管理是增强资产管理效益的重要保证.国外公立高校资产管理的实践表明,高度法制化是高校资产管理规范化、权威化、透明度和管理效率的制度保证.国家层面的立法一方面保障了资产管理权威性及强制性,也通过消除制度漏洞保障了各种法律能够互相配合,实现了资产管理的稳定性和资产管理效益的提高.
第二,健全高校资产治理机制.国外发达国家公立高校资产管理治理机制完善,都依据本国国情形成了董事会制度或理事会制度.这种依据本国国情及自身学校的情况探索建立的资产管理治理机制,在实现资产分类管理或归口统一管理,合理分配了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使用权、监督权,保证了高校资产管理权责利的协调统一.
第三,建立健全资产绩效评估管理制度.国外公立高校都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教育绩效评估制度,明确了各院系的职权范围,通过适当引入市场机制参与考核评价,实现了内部与外部评估的有效结合,一方面有效地约束了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行为,促进了教学与科研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挥基层部门的管理作用,调动全员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了资产使用效率的提高.
第四,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国外公立高校资产管理取得成功,除了严格的正式制度安排之外,还与其国家国民素质、价值观、社会风气等非正式制度密切相关.这些非正式制度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高校资产管理的各个主体,引导着他们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尽职尽责而降低管理成本.加强高校资产管理要坚持正式制度建设和非正式制度建设的相结合和相促进.
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事关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工作,要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保值和增值,高等学校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资产管理观念,明确资产管理责任,建立起一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资产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才能够转变过去“重投入、轻管理,重资金、轻资产”的理念,把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和决策部署中,提升到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工作层次,从学校领导到每一名员工才具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从而促进和提高高校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效益.
首先,建立年度检查和资产清查机制.在高校资产管理中,往往忽视对资产的动态管理,而注重于资产价值总量的建帐、统计汇总.如:企业的对外投资个别存在坏账、投资损失等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的积累;固定资产里的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个别淘汰后被随意处置;有些接受捐赠的资产未能及时建帐,往往造成实物资产与账目存在一定的差异[10].为避免因为逐步积累而产生的误差,应建立一个核查机制,每年定期检查资产,及时清查,以便及时调整账目,保证账实相符.其次,建立资产管理绩效考核与使用效益评价机制.针对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急需建立一种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将对资产管理工作的绩效考核结果,同单位、单位负责人和职工的绩效工资、岗位津贴、晋升、任用评价等经济利益方面挂钩.目的是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调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也是提高资产使用效益的重要途径.目前大部分高校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仍未建立任何有效的考核机制,这样就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措施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进行优化设置,使资产管理工作始终停留在表面,不能进入到更深的层面.第三,建立资产使用效益评价机制和问责机制.对各类资产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结果,来衡量资产的使用情况.同时,也可以将评价结果作为绩效考核内容中的一部分,使绩效考核机制与评价机制进行有效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让学校重视资产管理工作,同时也为资产合理配置、有效使用提供了保障.
现今各大高校校园建设均向数字化校园发展,高校的管理及运营均以数字化校园系统为中心.对于高校资产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数字化资产管理的动态监管系统,注重资产过程管理,把好资产“进、出”两道关口,对于资产的购置、登记、使用、评估、处置、更新,确保资产的账物相符等进行全过程的实时管理和动态控制,加强了高校资产的科学管理.在数字化校园系统建设中,通过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促进管理技术和手段的更新,建立成熟的数字化监管系统,让学校随时掌握资产的变化,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
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很大原因是由于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业务不精、知识面窄,很难对资产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不能提高资产管理的水平与效果.因此,加强高校资产管理队伍建设是资产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高校资产管理过程中,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参照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务院国资委)的模式,设立以校(院)长为领导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资产管理处,专门负责高校资产的日常管理.资产管理处负责建立健全本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加强与各资产管理部门、资产使用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将管理责任明确到岗,落实到人.同时,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不仅懂政策、业务,还要懂管理,保障高校资产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11].只有重视对高校资产的管理,才能确保高校资产管理的顺利进行,使高校资产的使用效益得到最大的提升.
总而言之,地方高校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来高校资产管理的变革.就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预算管理、使用效益管理、流动资产管理、存货资产管理等方面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高校资产管理,有效提高高校资产使用效益,是地方高校今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地方高校现代化、国际化、科技化、多元化进程的加快,地方高校资产管理应从资产使用效益管理的角度出发,一方面要运用现代技术手段,针对信息时代和高等学校转型发展与变革的要求,建立起高校资产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和专业化管理队伍,保证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高校资产管理正式制度的政策导向、价值激励和法律规制的作用,注重高校资产管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有效结合,积极借鉴国外高校资产管理先进经验,在资产使用效率和整体效益方面为地方高校的稳定发展构建起新的治理机制与管理途径.
〔1〕张艳梅,郑国军.地方高校资产管理使用效益问题探析 [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21):137-138.
〔2〕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68号.
〔3〕陈海霞.高校固定资产使用效益管理分析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18):246.
〔4〕王丽芬,王延刚.高校现阶段资产管理刍议[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6):25.
〔5〕The ehroniele’s 2007 一 2008’s Almanae of Higher Edueation[EB/OL]www.ehroniele.eom/.2008-8-30.
〔6〕MeMahon,Walter.Effieiency and Equity Criteria for Educational Budgeting and Finance.In Finaneing Education:
〔7〕Townsend,BarbaraK.&Twombly,Susa B.Community Colleges Poliey in the Future Context[M].Ablex Publishing,2001.
〔8〕Tobin James. Asset Aeeumulation and Eeonomie Aetivity[M].Chieago: University of Chieago Press,1980.
〔9〕庞建勇.谈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建设[J].皖西学院学报,2005(5):154-156.
〔10〕王琦,闻星火,陈辉.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0):179-181.
〔11〕韩若斌.新时期高校资产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外资,2009(1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