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咏莉 张云芬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迁安 064400)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40例临床观察
郭咏莉 张云芬1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迁安 064400)
面神经麻痹;针刺疗法;中药疗法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俗称“歪歪嘴”、“吊线风”。“倒错”是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一种现象,由于年龄、病情轻重、病变部位等不同,病程延久,可因瘫痪肌肉挛缩,口角反牵向患侧,形成“倒错”现象。2003-04—2013-03,我们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40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均为我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9~71岁,平均(55±12)岁;病程3~7个月,平均(5±1)个月。对照组40例,男17例,女23例;年龄45~75岁,平均(60±11)岁;病程3~7个月,平均(5±2)个月。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针灸治疗学》[1]确诊。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针灸联合中药治疗。取穴:风池、合谷、昆仑、外关、阳陵泉、足三里,均取双侧;攒竹、瞳子髎、迎香、地仓、颊车,均取患侧;人中、承浆。足三里施行补法,合谷行平补平泻法,余穴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中药治以祛风、化痰、通络。中药予牵正散加减,药物组成:白附子9 g,全蝎(去毒)9 g,僵蚕9 g。风寒者加荆芥10 g、防风10 g;气虚者加黄芪15 g、党参15 g;血虚者加当归10 g、白芍药10 g;血瘀者加川芎10 g、红花10 g;阴虚者加麦门冬15 g、石斛10 g。日1剂,水煎取汁450 mL,3次饭前30 min温服。
1.3.2 对照组 醋酸地塞米松片(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736)0.75 mg,每日3次口服;维生素B1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613)100 mg、维生素B12注射液(天津金耀氨基酸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388)0.25 mg,每日1次肌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5314)30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江苏悦兴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32020678)8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
1.3.3 疗程 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评定疗效。
1.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口角向健侧歪斜,病侧面部板滞、麻木、松弛,不能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及不能露睛,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口角漏水等症消除;有效:诸症明显减轻;无效:诸症未减轻或减轻不明显[2]。
治疗组40例,临床治愈0例,有效36例,无效4例,有效率90%;对照组40例,临床治愈0例,有效18例,无效22例,有效率4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处于正邪相争阶段,若使用强刺激手法,攻伐太过,损伤局部正气,反有留邪之弊,易形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急性期病位在表,病邪较浅,根据“邪在表,浅而纳之”的原则,治疗宜使用轻柔手法,免伤正气。缓解期及后遗症期因脉络空虚,取穴主要以扶正气补气血为主,使用轻柔手法,调整面部络脉之气,利面部气血通畅,筋肉得养,促进肌肉康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致病原因多由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以致经气阻滞,经脉失养,筋肌纵缓不收而发病。中药治疗以祛风、化痰、通络为主。临床上用牵正散为主方加减,本方证为风痰阻于头面经络所致。方中白附子性味辛温,祛风化痰,擅长治头面之风,为君药;全蝎、僵蚕祛风止痉,其中全蝎长于通络,僵蚕有化痰作用,共为臣药。诸药合用,则力专效著,使风散痰消,经络通畅,诸症可愈。
针灸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重要方法之一,临床均取得较好疗效[3]。笔者认为,及时、尽早介入正确有效的针灸方法直接关系到患者恢复时间及是否会留下后遗症。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多由于茎乳孔(面神经管)内组织急性水肿、面神经受压或面神经本身的炎症引起面神经损害,对面部肌肉不能正常支配而致[4]。发病之初面神经只是前述部位的水肿状态,而面部肌肉是正常的,仅是神经指挥传导系统障碍不能正常工作,面肌尚未因时日过久而丧失活动能力,此时只要能够采取患侧茎乳突处正确有效的针灸使其局部水肿消失,指挥传导功能恢复正常,患者就会很快康复[4]。在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早期,采取针灸治疗可以加速局部淋巴和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受损神经及肌肉的营养状况,使神经突触链接增强(兴奋),肌肉活动性升高,促进炎症和水肿吸收,缩短面神经受压、缺血时间而提高治疗效果[4]。中医学认为,不论何种外邪侵袭诱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根本均为患者自身正气虚弱,脉络空虚致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使面肌失养而发病。针灸可通过“补虚”、“泻实”使未成大势之邪在短时间内正邪“交战”中得以歼灭,“邪去正安”,气血循行恢复正常濡养面部,面神经麻痹便可治愈。另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且发于面部,对患者造成很大心理压力。作为医者要经常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康复的信心。
总之,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倒错”现象,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认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王启才.针灸治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55-156.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04.
[3] 王蕊,王胜,吕薇.中医药治疗顽固性面神经麻痹的近况[J].河北中医,2013,35(12):1907-1909.
[4] 杨兆福,周红,陈双文,等.专病笔谈:面瘫(2)[J].中国针灸,2005,25(10):711-712.
(本文编辑:李珊珊)
10.3969/j.issn.1002-2619.2015.09.034
郭咏莉(1976—),女,主治医师,学士。从事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
R745.120.5
A
1002-2619(2015)09-1377-02
2014-02-19)
1 河北省迁安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迁安 0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