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长文
汇编类电视新闻要打好“三张牌”
黄长文
[摘 要]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既有自由媒体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需要,也有媒体节目资源优化整合的需要,更在于其精准的受众分析和市场定位。本文结合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节目对办好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关键词]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创新
[作 者]黄长文,襄阳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常务副总监。
随着网络媒体和自媒体的日渐盛行,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媒体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如何赢得较好的社会效果和市场收益,如何赢得本地受众青睐?一些地方城市电视台在探索新闻本地化的过程中做出了大胆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面对网络时代信息爆炸式的传播,为应对新时期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挑战,近年来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方兴未艾,其独特的节目风格吸引了大量本地观众注意力,引发了一定的收视热情,其低成本带来的高回报备受青睐。
与其他节目形态元素多样化的特点所不同,汇编类电视节目的安身立命之本毫无疑问就是主持人本身。从目前比较受观众喜爱的汇编类电视节目来看,无一例外都能够让人立刻联想到其出色的主持人。如凤凰卫视《倾倾百老汇》的尉迟琳嘉,湖北电视台《新闻痒痒挠》的痒痒,荆州电视台《新闻麻辣烫》的齐开来、杨帆,襄阳广电《你听我说撒》的丁波,等等。即便是在电视业更为发达的美国,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也依然靠主持人顶大梁。2013年当尉迟琳嘉离开《倾倾百老汇》后,这个节目就日暮西山,也说明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特色实际上就是主持人的特色,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做好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的根本依然是主持人。
那么,主持人要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能够足以支撑汇编类新闻节目的需要呢?尉迟琳嘉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汇编类新闻节目主持人不同于娱乐节目主持,年轻和容貌都不是必要元素,就像资深主持人杨澜所说:“主持人是最无法包装的。”对于主持人形象的塑造,仅仅局限在表面的修饰,而非内涵的提升是不行的。以北美电视媒体选择主持人为例,他们往往最看重的不是个人的形象仪表,而是一个人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和一定的公众影响力。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明察古今中外之事,当为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看家本领。因此,主持人首先修的是“内功”,以提升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感知力、驾驭文化和话题的能力。《壹周立波秀》之所以能火,一方面是因为周立波对于新闻信息娱乐化的解读,另一方面独特的从业经历也使得周立波显得更具个性。湖北广播电视台《新闻痒痒挠》的主持人痒痒及即汉派清口相声的传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很容易留住观众。因此,主持人除了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外,“秀”的能力不可或缺。
显而易见,在信息碎片化传播和社会竞争压力加剧的今天,人们更加期望从大众媒体中得到休闲与放松,“严肃”的节目主持人已经不再受到关注和欢迎,仅靠话题的深刻和敏感来获得收视率的日子也正在远去。汇编类电视新闻要想吸引观众,更要打好主持人牌。
传播学理论认为,“电视必须传递电视传播者、电视观众以及与他们共同的价值观”。这就要求电视节目“表述方式”要有观点,并能与受众产生共鸣,从而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鞭挞假丑恶启迪社会。
将“故事”和“观点”叠加呈现,提升传播质量,满足观众收视需要。《新闻麻辣烫》的话题主要来源于国内各大城市台,盘点每天发生在各地的各种有争议性的新闻,丰富的信息、娱乐的表达、辛辣的点评、另类的解读是其最大的特色。随着互联网时代带来自媒体,给众人提供了随时随地得以表达的公共平台,资本的力量也使得一些民间具备较高评论水平的人有机会得到发挥和释放。网上的一些新闻评论水平很高,跟帖和响应的网友非常多。《新闻麻辣烫》将各大网站、论坛的网友评论真实呈现给观众,网友的表达亦是民声最直接的表达。
个性化的点评是汇编类新闻区域与常规资讯播报节目的核心特征。主持人对新闻的评论要立足于普通民众的心理位置,说他们想说或不敢说的,尽力成为民众意见领袖,这是此类节目能获得响应和拥护的关键所在。主持人在节目中可以一种“冷眼看世界”的方式加工信
息,使新闻点评更加理性简洁、直截了当,可谓“一语中的”。
主持人点评的特色还在于其“平民化”点评和解读。有业内人士指出,主持人用地域方言对新闻进行独具各色的解读是现代新闻传播的一种便捷有效的传播方式,并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襄阳台推出的《你听我说》栏目中,两位主持人一位是广播电台方言主持人,一位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相声演员。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选择用方言的形式,将身边刚刚发生的新闻事、奇闻逸事娓娓道来,从而随机切入全国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中。同时,以襄阳老百姓的视角对新闻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同时巧妙地穿插具有襄阳地域特色的小故事、方言俚语,原本与襄阳无关的新闻事件,具有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征,使得整个新闻表达更为自然,受众也感到更为亲切。
毋庸置疑,民生新闻的成功,个性化的点评尤为重要。一个好的主持人首先应该有亲和力,如邻家大叔、知心姐姐,和广大受众更应该是一种非常平等的姿态,从而获得广大电视观众心理上的认同,吸引他们观看这档节目,点评也要能够让人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从而使节目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得以提升。其次,主持人点评要善于洞察新闻背后深刻的“谜底”,主持人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素养,熟知普通百姓的生活和心态,善于洞察平凡事物的本质特征,发掘出深藏其中的最具时代意义的东西,然后巧妙地表达给观众。个性化的点评体现了媒体的优势和责任,同时也要求主持人心里要装着百姓,从群众的视角出发,说出群众的心里话,以此来督促工作,打造媒体新的生态优势。
近年来,不少地方城市电视台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上,往往推崇板块化的编排方式,这往往使整个电视新闻节目显得更为流畅和自然,引人入胜。汇编类新闻的时长大多在30分钟左右,虽然信息量大,但如果杂乱无章地播出,势必造成观众收视疲劳,影响收视效果。必须打造特色板块,形成板块化播出。电视节目的板块设计需要一种节目编排技巧,从而使得节目特色更加鲜明,也迎合受众的收视习惯。节目策划时每一个特色板块的定位一定要明确,一旦设定不要轻易更改,否则容易流失观众,也影响节目自身特色。不过,板块设计也不是一成不变,要满足一定的受众需求和互动要求,做出微调。同时,要适应移动自媒体以及与受众互动的需求,创新求变,不断地推陈出新,赢得观众。
汇编类新闻要强化头条新闻的编排。汇编类新闻90%以上为社会新闻,其中一半左右的新闻较为中性,接近一半的为社会阴暗面或者负能量,因此选择好头条新闻对留住受众甚至对整个新闻的格调都有重要的影响,会影响到整个栏目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以《你听我说》为例,在头条新闻的选择上,我们一般会选择新闻价值高、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事件,既体现正能量的价值观又迎合受众对新闻热点事件的关注。
新闻节目编排要凸显板块化。在现代电视媒体新闻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方电视新闻栏目要想取得很好的收视业绩和市场效应,必须在节目的个性化上着力,可以说是对新闻资源整合能力的全方位考验。顺应这种趋势,汇编类新闻节目编排的板块化成为一种最为有效的形式。由于不少汇编类新闻编排的大多是国际国内新鲜有趣的社会题材新闻,在编排上往往将相关联的新闻编排在一起,形成组合式编排。比如,双“十一”编辑会选取与网购、快递等相关的一组新闻,用主持人点评或者编辑串词的形式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一定的组合,激发受众的兴趣。同时,在节目编排中既要考虑整个编排的衔接,又要照顾受众的收视习惯。一般来讲,一档20到30分钟的节目要有一定的收视节奏,这就要求栏目编辑注意观众幸福点的抑扬顿挫,不断调动观众的情绪,使之保持对栏目的忠诚度,不断形成新的兴奋点。
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根本是对生活或者话题的“夸张式”表现。它既不能板起面孔来教训人,又不能毫无知识含量的纯逗乐。观众需要的是一种能够将“正能量”娱乐化传播的编排方式,内容编排的多样化创新是个长期的课题。
很多人认为,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是一种非常省钱的节目形态,只需要几台电脑、几个编辑和一个出色的节目主持人就足够了。这也是近年来中国电视屏幕上充斥着汇编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原因。但是这种简单靠内容取胜的创作方式已经逐渐成为过去式,不少电视台正尝试着通过不断地转化节目演播环境来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更不要说在电视娱乐节目大制作的视觉盛宴影响下的电视屏幕了。华丽的舞台设计、精巧的舞台分区和别具一格的道具使用,正在让汇编类新闻节目变得“高大上”。
【参考文献】
[1]汤国兴.民生新闻的板块结构与编排创新探讨——以湖南都市频道《都市1时间》为例[J].青年记者,2013(1).
[2]周萌.解析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评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任文.民生新闻主持人:“零距离”还有多远?[J].新闻研究,2014(1).
[4]贾际.中国脱口秀节目主持人成功的要素[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7).
[5]王尉洁.我国电视新闻语言范式的流变[D].山东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