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节目定位语诞生始末

2015-03-20 06:35孙金岭
传媒 2015年17期
关键词:史诗笔者精神

文/孙金岭

10多年来,笔者与《感动中国》结缘,既是因为工作关系,也是因为深入血脉之中的一种情感相连。一年一度看它播出,笔者都觉得是件无比神圣的事情,犹如虔诚的信徒,期待着来自上帝的灵魂洗礼。尤其是每当听到“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句定位语响起,笔者更会不由自主地浑身颤栗,心跳得格外厉害,那感觉与一个热恋中的小伙子,终于看见了朝思暮想的美丽情人无异。

作为《感动中国》这句经典广告语的原创者,笔者深知它的诞生一波三折,来之不易。它虽然只有12个字,却是众多电视同仁孜孜以求的智慧结晶,是无数当选人物感天动地的精神凝聚,是亿万观众大爱无疆的情感托付。笔者无非是一个站在巨人肩上的思考者、归纳者和提炼者罢了。

就是如此,也不过如此。

《感动中国》节目内核的诞生,是电视新闻人心怀天下、寻找精神力量的一次思想苦旅。2003年2月14日21:00,情人节的玫瑰之夜,《感动中国》第一次亮相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仿佛是刹那间,整个中国就沉浸在了一片崇高的氛围之中,人们被一种久违的情怀感动得心潮澎湃、泪眼婆娑。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一种缘分,当时新闻评论部对外公布的观众热线就设在《焦点访谈》中心组,而笔者恰巧在节目播出当晚因为加班没有回家,与责编曲长缨在办公室,一边看着节目一边轮流接着被观众打爆了的电话。曲长缨和笔者无意之间成了节目组乃至评论部第一时间最直接获知观众心声的倾听者与记录者。

对于这档新节目,当时部里上上下下都很关注,笔者虽然对由《东方时空》策划组制片人朱波负责牵头运作、云集了评论部最优秀人才所组成的强大创作团队充满着信心,但面对着汹涌而来、应接不暇的观众电话,还是让人惊喜不已。那一晚,笔者听到观众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儿就是“感动”。

毫无疑问,《感动中国》使用的“感动”二字给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它是那么得光彩夺目、灿若云霞,让每一个观看的人在热泪盈眶中,心潮起伏:为什么是感动?它又是那么得出神入化、鬼斧神工,让每一个看后的人在灵魂震撼中,掩卷深思:为什么用感动?

对于这样一个几乎是全民性的话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梁建增主任在他的《<感动中国>: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一文中曾对节目的诞生过程进行过回忆。他记得是2002年秋天的时候,部里考虑到2003年就是《东方时空》创办十周年,中央电视台已经聚集大批的电视精英,电视走近老百姓生活的理念也基本实现,需要求新求变、有所作为,探索新的传播方式,所以就启动了年度人物评选项目,希望以此入手梳理过去一年,这应该是《感动中国》最早的“核”。

而让评选年度新闻人物这个样态之核与“感动中国”这个思想之核巧妙勾连起来,产生石破天惊般的效果,则来源于创作者们一次极具传奇色彩的“头脑风暴”。

《感动中国》节目负责人朱波在节目三周年之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至于哪一天实在记不起来了,好像是10月底吧,五六个人,大家又一次聚在一起开始讨论。说着说着,不知道是谁冒了一句,话里有‘振兴中华’字眼,于是大家的话题一下子就顺着深入到了‘究竟什么可以振奋中国人,什么可以凝聚中国人’的问题。”由此大家相互碰撞,火花四溅,“感动”一词脱颖而出。

对当时的情景,白岩松同样记忆犹新。他在《幸福了吗》一书中还原了那生动的一幕。烟雾缭绕中,当“振奋”“振兴”等关键词一次次被大家提起时,突然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说:“找好人,评选让人感动的年度新闻人物。”话音落下,一瞬间的沉默,但迅速地,思维的僵局被“感动”两个字打开。陈虻的思想火花,点燃了大家创作的激情,也由此照亮了《感动中国》节目的方向。

《感动中国》播出后一炮打响,观众交口称赞,社会反响热烈,但是有关节目的定位以及对“感动”话题的讨论,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节目组一时也没有权威性阐释,大家与观众一样都处在不断思考与摸索之中。倒是来自高层的反馈意见从另外一个角度给予了创作者们一种振奋性启发。中央领导同志认为《感动中国》是一部“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弘扬主旋律的精品力作。“力量”与“鼓舞”,这些极具褒奖意味的情感词汇,无疑从政治的高度率先对《感动中国》进行了清晰的思想定位。

在随后举行的节目研讨会上,梁建增主任总结道,我们提倡的感动,是一种会产生广泛影响的、属于一个巨大社会群体的心理体会,能够向社会传播,也能够让受众接受认可的一种情绪和价值判断。陈虻副主任对这个观点给予了具体化的阐释,在他看来,如果说年度经济人物评选带给人的是一种社会的影响力,那么《感动中国》带给社会的是一种人格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发现这一年中曾经有的一种感动,并把它凝固下来,化为一种力量,在人们心里留下一点关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记忆。”陈虻充满激情的表述,曾被评论部众多同事奉为经典语录,广为流传。

从上述对《感动中国》创办构想和节目理念进行的早期阐释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中央领导同志的政治定性,还是创办者们的专业论述,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相同的层面,那就是《感动中国》人物评选着眼于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力量,“感动”的核心追求在于实现社会的一种情感共鸣与价值共识。

2004年1月21日,新闻评论部在以“一二一齐步走”为主题的年会上完全仿照《感动中国》的节目核心样态,推出了部内的“年度十佳”评选。在这个号称是新闻评论部自己的“奥斯卡”盛典上,《感动中国》获得了“年度最佳节目奖”,笔者受命为其撰写了颁奖词:“《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用全国的感动凝聚所有的力量,唱响了一曲具有非凡感召力和震撼力的主旋律。从《东方之子》的一期特别节目到千万人观看的恢弘大片,从一个独立运作的电视节目到众多媒体共同参与的全国活动,这种变化仅在弹指一挥间,而那些中国的精神和力量填满了时间的每一个细微缝隙。”

这是笔者第一次为《感动中国》做评价,并由此开启了为节目撰写各类评论与推介文章的经历。“年度人物”与“中国精神”,这两个《感动中国》的关键内核,被笔者捕捉到了,并在对节目的最初阐释中形成了一种自然交汇。它虽然还很浅显幼稚,且有鹦鹉学舌之嫌,但却浓缩了笔者对节目最真切的感受,以及对同事们最真诚的致敬。记得当时代表节目组上台领奖的朱波,面对着主持人白岩松和张泉灵的现场采访,极其自信地说:“我没有担心过落选,因为不可能不被感动。”

《感动中国》丰富内涵的形成,是当选人物那道德之光、人性之美的必然呈现。2004年5月,笔者被任命为中心组制片人,负责新闻评论部所辖栏目的选题统筹和节目播出,与《感动中国》有了更直接也更深入的亲密接触。

金秋十月,《感动中国》节目组开启了它第三届的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日中天的《感动中国》在候选人物的短片展播前,决定举行一次声势浩大的新闻发布会,集合全国的媒体同行参与其中,形成“感动媒体联盟”共同打造节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会务工作落在了中心组,笔者也自然地承担起了撰写会议新闻通稿的任务。

既然是通稿,那就得首先系统地梳理一下《感动中国》的感动内涵、节目理念、评选标准和活动要求。虽然当时大家对此还没有形成一个权威性的说法,但好在随着节目影响力的与日俱增,一些媒体开始关注,发表了不少相关评论。与此同时,创作者们一直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以自己的视角与感悟,寻找着“感动”的定义与内涵。比如白岩松说,“感动是一种支撑”;比如敬一丹说,“感动是阳光和细雨”;再比如朱波认为,“感动是一种价值观”。当然,最诗意化表达的是节目最早的总策划、颁奖词撰写的奠基者陈镭,“感动”在他的笔下成了“一道优美的弧线”:“感动就是划过我们皮肤的一阵战栗,就是闪过我们内心的一丝忧伤,就是落在我们精神上的一个刻痕……它来自一个‘柔软’的体悟。”

众多媒体和同事的解读,尽管角度不同,表述各异,但都清晰地聚焦在了《感动中国》两大独特的气质上。

一个是它的节目气质。表面上看,感动来自于一个个回归人性、打动人心的人物,来自于多了“人之常情”、少了“不近情理”的故事,但其本质的意义在于为当今国人提供了一个多元的人生境界,并传递着金钱不是衡量人生成败唯一标准的价值观,它精准地契合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中人们的内心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是一种信仰重塑与道德引领,而“感动”则是一种精神。

另一个则是它的历史气质。笔者细细地翻阅了两届《感动中国》的当选人物,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让普通人高调地进入了历史。《感动中国》虽然还不能等同于中国传统的典籍史册,但通过一年一度的广泛评选,通过国家电视台的巨大平台,通过隆而重之的庄严仪式,将那些普通人的身影和声音在时间中定格,在记忆中凝固,使之成为了中华民族那气韵流长、绵延不绝的历史组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感动中国》又是一部英雄赞歌和民族记忆,而“感动”就是一种历史。

当“精神”与“历史”两个词汇,同时在脑海中浮现时,笔者似乎有种找到了感动真谛的悸动。在以《2004年,在中国寻找感动过你的人》为标题的新闻通稿中,笔者开始尝试着为“感动”下定义。

“什么是感动?对此,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感觉。也许它是对大美生命的憧憬向往,是对纯洁灵魂的怦然心跳,是对刹那间永恒的善良寄托,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也仍然无法为感动做一个清晰而准确的定义。但是我们知道,这份感动绝不是作家画师笔下个体而细微的感觉,它一定是属于整个社会群体感同身受的一种心理体会,是能让绝大多数人普遍认可的一种价值判断。这份感动更不是坊间的空穴来风,它一定源于传统美德的召唤,是对恢弘历史的传承,它也一定源于生死抉择的果敢,是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在此基础上,“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评选标准也在文稿中有所交代:“什么样的感动能让整个中国为之动容?我们以为评选的对象尽管会身份各异,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经历,有的可能曾经见诸媒体,有的也许还不为人知,但在过去的2004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和努力,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历史应该担当的责任,以自强不息的追求铸就着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着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国人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共铸我们美好的精神家园。”

新闻发布会后,众多媒体在随后的报道中多引用了上述表述,笔者当时看了很是窃喜,洋洋得意,极其自负地以为自己对“感动”做了一次最为全面、最为深刻、也最为贴切的表述。当年年底,《感动中国》在北京航天大学体育馆内进行节目录制时,笔者特意向朱波要了张票,意气风发地第一次到现场去观看。

当“感动你我、感动中国”那首熟悉而优美的旋律响彻大厅时,观众顿时屏声静气,将目光投向灯火璀璨的中央舞台。当“感动人物与群体”那一个个普通而平凡的名字,跨过年龄与性别的范畴,突破职业和地域的界线,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代表着一个个鲜活而富有热度的生命扑面而来的时候,笔者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水肆意横流,模糊了视线。他们或因舍生而忘死,崇高得让人感动;或因信诺而忠义,真诚得让人感动;或因善良而坚强,执着得让人感动;或因精诚而质朴,无私得让人感动……

为了这份感动的答卷,整个中国用了一年的时间去书写,这岂能是笔者那形同嚼蜡的几行文字所能回答得了呢?为了这份感动的内涵,整个民族用了毕生的付出去镌刻,又岂能是笔者那闭门冥想的主观臆造所能涵盖得了呢!?

中国,只有今天的中国,才能把“感动”这个博大恢弘的历史命题书写得如此动人与精彩。人民,也只有中国的民众,才能有资格去阐释“感动”的真谛与内涵。在如此伟大的精神面前,任何的华丽辞藻都显得苍白无力、幼稚可笑;在如此恢弘的历史面前,任何的个体阐释都将是徒劳无功、狗尾续貂。

《感动中国》定位之语的确立,是亿万观众崇尚美德、呼唤真诚、追求梦想的情感托付。2005年2月17日20:00,《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在央视综合频道和新闻频道并机播出。节目毫无悬念地第三次赢得了广泛好评,应观众的强烈要求又先后两次在新闻频道重播,神州大地到处涌动着“感动”的春潮。

节目播出的第二天,建增主任就笑呵呵地对笔者说,台里让赶紧写一篇上报中央的大简报。大简报是央视最高等级的一种内参,其性质和作用与新华社内参相类似。《感动中国》登上大简报,直送中央领导同志,已然表明节目已被视作央视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节目之一。

虽是奉命捉笔,却重任在肩,令人不敢懈怠。为了寻找大简报的撰写思路,笔者在浩瀚的互联网海洋里,认真地捕捉着网友们每一条致敬“感动”的词汇,在无数媒体的报道评价中,用心地品味着每一份“感动”背后的热度。突然一条没有具名的网民跟帖评论映入眼帘。它极其简短,只有六个字:“史诗!史诗!!史诗!!!”那六个感叹号,犹如六把熊熊燃烧的火炬,顿时融化了笔者的所有激情,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灵感冲动划过心头。

那一刻,年度人物——中国精神——恢弘历史——精神史诗,终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链条,清晰可见,贯穿始终。

是的,我们无法阐释“感动”所涵盖的确切含义,但《感动中国》无疑是一部主流媒体“弘扬民族精神、唱响时代赞歌”的红色经典。

是的,我们无需强调创作人员的艰辛不易,但《感动中国》已然成了电视新闻人抒发民众的家国情怀、成功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

是的,我们无力汇聚和提炼观众所有的感动与挚爱,但《感动中国》真的被观众誉为是一部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年度精神史诗”!

由此,笔者的写作思路豁然开朗,大简报一蹴而就。

2月25日,中央领导同志在中央电视台2005年第10期简报《〈感动中国〉成功打造中国的“精神品牌”》上做出重要批示。而看到批示的具体内容时,笔者热血沸腾,难以置信。领导同志的批示这样写道:“这篇简报写得很好。建议改写成文艺评论在《人民日报》文艺版发表,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继续扩大《感动中国》的影响。《感动中国》《经典中国》《永远的丰碑》办得都很有特色,深受干部群众喜爱。望不断总结,坚持‘三贴近’,推出更多更好的名牌栏目,打造更多的中国的‘精神品牌’。”

中央领导直接表扬文章写得好,这在中央电视台简报史上绝无仅有,可谓开创了先河。而最令人振奋的是,中央领导同志不仅完全认可了《感动中国》是“中国的精神品牌”的提法,而且也同时认可了“《感动中国》是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样清晰的定位表述。在笔者的原文中,前者是大标题,后者则是三个小标题中的一个。

当时笔者虽然已经提炼并概括出来了“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样的完整句式,且格外得意、情有独钟,但最终还是没敢用它做总标题。这除了时间紧、没时间细抠的原因之外,主要的顾虑还在于把《感动中国》定位在“精神史诗”的高度,用词上似乎显得有些过重,生怕一旦把话说大了,给人留下不自量力的印象,从而给节目带来不必要的歧义,所以为了稳妥起见,不得不忍痛割爱,以“中国的精神品牌”作为了大标题。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为《人民日报》改写评论文章的时候,笔者已不再犹豫,毅然决然地把文章标题确定为《<感动中国>成功打造“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给我们的启迪》。记得时任新闻中心主任李挺审阅完文稿后,激动地用夹着烟卷的左手,用力一挥:“金岭,我看很好,就这么定了!”

3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这篇署名“晋岭”的评论文章,内文几乎没有什么改动,惟独改动的是它把笔者的副标题直接做了大题目,而将“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变成了文章首段的一句话。当天晚上的《新闻联播》重点摘播了此文的主要内容,播音员海霞字正腔圆地播报道:文章说……文章指出……文章期待……1分30秒的时长,还没容人细细琢磨、品味,它就飞驰而过,瞬间结束。

那一天,笔者从早到晚始终处于一种激动和亢奋之中,只是《人民日报》标题的处理结果让人在满心欢喜之余留有些许遗憾。好在,《<感动中国>给我们的启迪》一文发表后,众多媒体在随后的相关报道中均以此为范本,不仅毫不吝啬地使用“中国的精神品牌”来评价《感动中国》的影响力,同时不约而同地冠以“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来概括节目独特的魅力和品质。神州大地掀起的这场以“感动”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热潮,使《感动中国》超越了单一电视节目的范畴,而转化为一个公共性媒介事件,成为当今中国一种重要而独特的文化现象。

2008年2月4日,《感动中国·2007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如期在央视屏幕上绽放,在节目走过第5个年头的时候,笔者所提炼、概括与使用的“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终于被栏目组和台里认可,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了《感动中国》的宣传片中,并成为了妇孺皆知、广受赞誉的节目定位语,由此亿万观众的情感托付变成了美好的现实。“一部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与“感动你我、感动中国”的主题曲交相辉映,绚烂夺目。

而那一年,在中国的大地上发生了两件载入史册的重大感动事件:中国人民以坚强的意志战胜了汶川大地震、以恢弘的气魄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

猜你喜欢
史诗笔者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老师,别走……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拿出精神
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