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云
民族舞蹈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由于民族舞蹈具有非语言文字的特征,这一古老艺术的传承依靠的主要方式是口传身授,但是这种传授方式是无法真正将民族传统舞蹈传承下去的,只有依靠最真实的舞蹈纪录片才能将我国的民族舞蹈文化记载并且传承下去。换句话说,舞蹈纪录片不仅是我国民族舞蹈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我国民族舞蹈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所在。作为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切口,纪录片《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创作历程》中,就详细记录了大型衍生态歌舞集《云南的响声》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经历,只有重视舞蹈纪录片在历史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才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民族舞蹈。
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剧照
我国历史悠久,各民族有着丰富的舞蹈形式,舞蹈内容也包括了对日常生活、劳作和祈福等活动的描述,在现存的古书画和壁画中有大量的传统舞蹈画面描述,但很多著名的舞蹈已经失传,包括霓裳羽衣舞、惊鸿舞和秦王破阵乐等。随着摄像技术的发展,通过拍摄舞蹈纪录片,我们可以将民族舞蹈和舞蹈创作过程相对完整的保存下来,成为本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门不朽的艺术。民族舞蹈是舞蹈艺术家所生存时代的精华,通过民族舞蹈纪录片,可以影射出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发展特征,包括人们对生活的渴望、对人情世故的心态、对世间百态的感悟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这些都可以舞蹈纪录片的形式保存下来。因此,舞蹈纪录片对我国民族舞蹈发展和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舞蹈纪录片是对我国民族舞蹈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民族文化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几乎是同步发展的,在我国古代,文字尚未出现的时期,我国的民族舞蹈传承仅是靠老一辈对小一辈简单的口传身授,这种古老的方式严重阻碍着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传承。在文字出现以后,文字就代替了口传心授的古老方式成为了民族舞蹈传承保留的主要方式之一,舞谱成为早期舞蹈传承使用最为普遍的方式,这些珍贵的舞蹈记录对后代学者、艺术家研究我国早期民族文化、民族舞蹈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我国开始出现了利用舞蹈纪录片来记录我国民族舞蹈发展的形式,舞蹈纪录片的出现可以说是我国民族舞蹈传承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纪录片《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创作历程》中,真实记录了舞蹈的创作过程,而且介绍了舞蹈中所反映的赛马节、服装颜色的选择,不仅可以帮助后人更好地了解当今时代的民族舞蹈特征,同时还可以反映当今时代的文化特征,民俗风情以及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
其次,舞蹈纪录片扩大了我国民族舞蹈的社会影响力。舞蹈作为一种肢体艺术,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心情,表达着真情。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闪耀着与众不同的光芒,而民族舞蹈是其最典型也是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今天,民族舞蹈以其生动活泼的形式广泛活跃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一系列有关民族舞蹈发展、传承的活动开始大量举办,对人们的生活、文化以及民族艺术与民族精神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民族舞蹈不仅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史上亮丽的一笔。纪录片《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创作历程》中,记录了当今藏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可以将藏族文化、风土人情、民族精神永远地记录下来。当今,中国的民族政策是倡导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要实现这三点就必须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各民族精神、文化的大融合,仅仅依靠语言交流是无法实现的,更多的是需要文化交流与精神交流,舞蹈《云南的响声》聚集了藏族勤奋、乐观的文化与精神,可以让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百姓更好地了解藏民,促进各民族交流、沟通。因此,舞蹈纪录片是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播载体,广泛的记录着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舞蹈艺术,对扩大我国民族舞蹈的影响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最后,舞蹈纪录片提高了我国民族舞蹈艺术家的影响力。以《孔雀舞》闻名的著名艺术家杨丽萍,出身于云南,是中国舞蹈艺术家、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一直以来,杨丽萍老师的《雀之灵》《月光》《两棵树》等众多舞蹈作品都备受关注,这位善于用肢体说话的舞者被许多台湾及东南亚舞迷亲切地称为“舞神”。杨丽萍用纯净柔美的舞姿,将其特有的艺术形象、灵慧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位集创作、编导、表演、教育、教授于一身的民族舞蹈艺术家,曾多次将民族舞蹈带出中国走向世界,在苏联、美国、法国等国家进行过访问。不仅杨丽萍的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舞蹈团队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也具备很高的参考价值,但早期舞蹈的创作历程却没有被记录下来,只有近几年的作品才以舞蹈纪录片的形式保存了下来,比如《云南的响声》和《藏迷》的创作过程被以纪录片的形式保存了下来,创作团队在台上台下的舞蹈训练被真实地记录下来,循环进行播放,提高了民族舞蹈艺术家的影响,同时鼓舞了越来越多的民族舞蹈爱好者向舞蹈艺术家看齐,不断奋发进取,将我国民族舞蹈的影响力推向世界。
虽然纪录片对于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我国舞蹈纪录片的整体产量不高,纪录片策划也亟待加强,因此本文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强化纪录片的作用:
第一,强化舞蹈纪录片的策划与内容设计,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民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俗话说“打仗的将军需得智勇双全”,那么一部舞蹈纪录片能够吸引多少人的眼球,激发多少人的兴趣,引起多大的社会反响,依靠的不仅仅是有实力的舞蹈艺术家,同时也需要编导及工作人员对纪录片内容的精心策划。纪录片《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创作历程》中避免了内容雷同、形式相似的策划,详细的记录了《云南的响声》乐器和服饰选择和舞蹈设计等创作环节,比如纪录片开篇就从酒鼓开始,镜头对准酒鼓化石,介绍云南酒鼓文化,让观众更深层次地了解云南酒鼓的历史与发展。纪录片镜头切换至舞蹈《云南的响声》中,介绍舞者击鼓的表意和舞蹈动作,进而为观众介绍了云南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魅力所在。此外,在《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创作历程》的编排过程中不仅涵盖了杨丽萍在台上光鲜亮丽、手捧鲜花的场景,也应真实地记录了杨丽萍在台下十几年如一日的辛苦排练的过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纪录片让广大受众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民族舞蹈的传承史。要想将民族舞蹈发扬光大,将民族舞蹈的影响推向世界,就必须要有精心的策划与内容设计,才能永久地保证舞蹈纪录片对人们产生地深刻影响。
第二,增加舞蹈纪录片的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才能完美地向世人呈现民族舞蹈的魅力所在。我国舞蹈纪录片长期存在着资金不足与人才资源匮乏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我国民族舞蹈记录片之所以无法取得带广泛而深刻的世界影响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家及政府对民族舞蹈的发展的及其影响不够重视。我国政府是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领头羊”,政府只有起好带头作用,才能使广大群众从根本上重视起民族舞蹈的发展、领略民族舞蹈的魅力所在,提高对民族舞蹈的学习热情,将民族舞蹈更好的传承下去。近年来,国家虽然也开始认识到民族舞蹈纪录片对民族舞蹈的发展以及对国家精神文明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开始逐步加大了对舞蹈纪录片的资金及人力投资。但是,由于我国民族舞蹈长期被市场边缘化,因此在舞蹈纪录片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也积累了一系列弊病,观念陈旧、设备落后、人才不济、资金匮乏等弊病,要想在短时间内改变这一现状几乎不可能,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第三,成立舞蹈艺术家协会不仅能够提升我国专业民族舞蹈艺术家的影响力,而且能够为我国未来民族舞蹈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有能力、有才艺的优秀人才,将其培养成为能够支援我国民族舞蹈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后方。协会可以请专业的舞蹈艺术家作为协会的老师,对学习民族舞蹈的学者给予帮助与专业指导,降低其在舞蹈学习过程中的难度,促使其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广泛的进行艺术交流,推动自身进步、发展,同时学者也可以通过舞蹈纪录片中记载的内容对民族舞蹈艺术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当今民族舞蹈界存在许多保守、跟风、恶俗的不良之气,舞蹈艺术家应从自身做起摒弃传统、落后的观念,多创作出精、新、美的民族舞蹈,为后代学者树立好榜样。
最后,提高舞蹈纪录片的美学特性,能够进一步扩大我国民族舞蹈的影响力。爱美是人与身俱来的天性,人们无论是对美的享受还是自身对美的要求都是极高的,舞蹈本身就是一个制造美、享受美、传承美的过程,而舞蹈记录片则是将三者进行完美结合之后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舞蹈自身的发展与传承中,舞蹈记录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舞蹈纪录片才能将我国舞蹈艺术家的舞蹈生涯进行真实的记录,对广大受众产生视觉冲击与心灵感触。值得注意的是,《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创作历程》虽然内容策划方面独具新意,但纪录片的画质还是相对粗糙,与《故宫》和《第三极》相比,画面冲击力不足,镜头运用缺少变化,配乐剪辑也与画面有出入,因此还后续舞蹈纪录片的制作中,需要注入更多美学特性,才能在形形色色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引发受众的观看热情,同时也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我国舞蹈纪录片的发展求的更多的资金帮助,培养有兴趣,有能力的舞蹈者加入其中,为我国民族舞蹈发展谋得更好地机遇,促进我国民族舞蹈事业的蓬勃发展。
杨丽萍《云南的响声》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