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凯蒂,经济不平等现象记录者

2015-03-19 15:59
商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凯蒂资本论世纪

皮凯蒂无疑是2014年全球最风光的知识分子,美国、欧洲、非洲等学术界纷纷请他讲课,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一股热潮。2014年年底,皮凯蒂将这股热潮带到中国,从上海到北京,皮凯蒂马不停蹄地与中国主流经济学者进行了数场高端对话。

去年春天,美国出版界发生了一个奇迹——一部学术著作居然成了畅销书。2014年3月10日,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记录有关经济不平等现象、研究收入和资产分配的著作《21世纪资本论》在亚马逊上线。短短一个月,即告脱销。4月下旬,《21世纪资本论》更登上亚马逊图书销量榜榜首。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率先给这本书满分好评,盛赞该书是年度,乃至10年内最重要的经济学著作:“它的新颖之处在于,它摧毁了保守派最为珍视的一些错误信条。保守派坚持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靠才能就能成功的时代,富人的财富都是挣来的,也是应得的。但皮凯蒂阐明,富人的大部分收入并非来源于他们的工作,而是他们拥有的财产。我们正在倒退回‘世袭资本主义时代。”

也有人质疑皮凯蒂的观点。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说:“他(皮凯蒂)提出的建议(征收高额遗产税),未必是解决社会不公平的最切实和最完整的方案。”《金融时报》资深编辑克瑞斯·盖尔斯则对该书使用的历史数据存疑。

无论如何,《21世纪资本论》和皮凯蒂都是2014年全球最热门的经济话题。媒体形容他是“摇滚明星般的经济学家”,中国网友则说他是“拼爹经济学之父”,甚至还有人认为他是“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精神领袖。美国、欧洲、南美、非洲学术界纷纷请皮凯蒂来讲课,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掀起一股热潮。2014年年底,这股热潮来到了中国。

用大数据证明不平等

皮凯蒂在中国只停留不到一周时间,每天都被各种活动和采访排得满满的,睡眠不超过4小时。但他的精神头仍然很足,央视请他录制《对话》,节目现场主持人突然拿出一道包含20多个数字的加减运算题,皮凯蒂想了不超过10秒就给出了正确答案:“315”。他耸耸肩,表情就好像是在算1+1一样。

在皮凯蒂的辉煌经历面前,这样的运算题确实太过简单。5岁,皮凯蒂开始上小学;18岁时,他考上著名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学习数学和经济学;22岁凭借一篇关于财富重新分配的论文获得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双博士学位,并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助理教授;24岁加入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任研究员;29岁晋升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经济学教授;31岁获法国年度最佳青年经济学家;35岁创办巴黎经济学院,担任第一任院长;36岁成为社会党总统候选人罗雅尔的经济政策顾问;42岁出版《21世纪资本论》,荣获欧洲经济学会Yrjo-Jahnsson奖,该奖项只颁发给45岁以下、对经济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欧洲经济学家。

在很多人眼里,皮凯蒂完美定义了“天才学霸”的形象,但他却说,自己每一次职业生涯的选择,都是为了不做一个“整天把脑袋扎进数学模型堆里的书呆子”。

2007年,皮凯蒂担任法国总统候选人罗雅尔的经济政策顾问,但罗雅尔最终败给了萨科齐。皮凯蒂称自己“确实讨厌萨科齐”,“从来没有后悔反对他”。“萨科齐不仅捍卫大财团,把财团的钱拿来养自己的政党,执政期间还一直把民族主义当政治武器,把外国人当替罪羊。”不过皮凯蒂又说,自己支持罗雅尔或奥朗德,也只是因为“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离开罗雅尔后,皮凯蒂重返巴黎经济学院,专心搞学术。2008年,他和法国同行博齐奥共同出版《退休体系改革建议》。2011年,他和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赛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朗代合著《税制改革》。

期间,皮凯蒂持续对各国的不平等做数据收集和模型整理。2003年,他在论文中考察了美国1913到1998年之间的收入不平等情况,这是第一次“年鉴式的尝试”。2011年,皮凯蒂和学术研究伙伴伊曼纽尔·赛斯等共同提出“top1%收入”理论。这个结论主要通过整理翔实的法国个税、遗产税数据,估算其长期的收入分配情况。后来这一项目又拓展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最终形成了“世界顶端收入数据库”,进而成为《21世纪资本论》最主要的数据基础。

《21世纪资本论》是皮凯蒂多年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汇总。他汇总了自己和20个国家学者收集的数据,梳理了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欧美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动态变化的历史,用了一年时间写成了这本书。“我作的研究,就是收集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家庭收入,然后汇总,说穿了是技术含量很低的东西,只是以前没人系统做过。我把这些数据汇集起来,然后试着从政治、文化、社会的角度来分析社会财富分配和社会不平等。”

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达到前所未有的两个目标:用主流经济学的方法击打了主流经济学关于不平等的结论;用最简洁的R>G公式重新诠释了不平等的根源一一资本回报抢走了太多的蛋糕,这需要克制。

美国的贫富差距

《21世纪资本论》走红后,各国记者四处捕捉皮凯蒂的踪影,发现他竟然已经出现在白宫的贵宾席上。皮凯蒂的研究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关注,他绘制的美国近百年来收入不平等状况曲线图,被白宫引用在金融危机时期发布的联邦预算报告中。

“美国当下主要的特征是:创纪录的劳动收入不平等和与传统社会或1900年-1910年欧洲相比不太极端的财富不平等水平。它们可能在未来的这个世界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如果是这种情况,未来将出现一个新的不平等世界,比以前的任何社会都更极端。”

这是《21世纪资本论》中的一段重要论述文字。皮凯蒂书中所写的未来更加严重的不平等是否会有些“耸人听闻”?

对此,皮凯蒂用铁一般的数据证明着他的观点。事实上,为了研究收入分配问题,他对过去300年来全世界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的工资财富做了详尽探究,并列出了多国的收入分配数据。

“库茨涅茨曲线”是皮凯蒂多次提出的一个重要模型。这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皮凯蒂认为,在20世纪60至70年代,库茨涅茨曲线是比较吻合的。“上世纪70年代经济增长,每个人从增长中得益差不多,而且经济增长很稳定,所以每个人都会受益。”

但在皮凯蒂的数据图表中,1990年一2010年期间,收入差距直线上升,并且这种上升一直没有停止。“2012年美国的数据显示,52%的财富在10%的人手中。收入差距在2007年经济危机前爆发式上升。”

为什么美国的收入差距会上升得如此之快?

“这背后有很多原因,用一些标准是无法解释的。”然而,皮凯蒂强调,“但有一点是,收入差距是由对不同技能的劳动力供给导致的。”

皮凯蒂进一步解释,“美国有一些非常好的学校,但大多数人没有机会进入这些大学。有一部分人能进入这些大学,受到更好的大学教育,将来收入更好,这加剧了不平等。”

此前皮凯蒂所指出的,掌握了美国过半财富的那些最富有的10%的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要比其他人更高,他们的年收入可能是100万美元,甚至到1000万美元,这就是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情况。

“这对整个社会的分配体系都造成了影响。”皮凯蒂指出,“在美国,教育不平等导致的收入不平等非常严重,在其他地方也是如此。”

在整合了团队搜集的西方两个多世纪财富分配的数据后,皮凯蒂得出的结论是:西方社会资本回报率远高于劳动回报率以及平均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除了世界大战等非常规影响因素缩小不平等差距外,财富分配一直以来都是向少数富人阶层聚集,50%的国民收入都来自于前10%的收入者。

于是,皮凯蒂描绘了两个层面的社会,一是靠财富继承翻滚资本雪球的“超级世袭社会”,另一个是劳动创新收入构成的“超级明星社会”。

尽管皮凯蒂强调“收入层级顶端是非常高的劳动收入而非继承财富收入”。但他仍然认为美国未来将进入一个“拼爹”的时代——“拼爹”的社会力量将压过艰苦奋斗的“美国梦”,这会形成一个更加极端的不平等世界。

欧洲公共债将继续肆虐

如果说美国的未来将陷入收入分配不均的陷阱,那欧洲的情况又会如何呢?

在皮凯蒂看来,欧洲目前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便是公共债。

“以意大利为例,这个国家的公共债务超过了公共资本,它的公共资本是负的。这使得政府很难在有限的资本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动向”。

如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担心,欧洲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将在2015年螺旋增长。皮凯蒂认为,这种糟糕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将美国私有银行部门的金融危机转变为公共债务危机——这是欧洲的自身缺点所致。

“欧洲的金融机构完全无法正常运转,欧元区18个成员国有一个单一货币,同时有18个不同的公共债务,18个不同的利率,18个不同的公司竞争和税务体系。这行不通,一团乱。我想我们在欧洲发明了一个怪物。”

皮凯蒂认为,欧洲需要进行机构调整,同时,他也坦言欧洲公共债的问题并非一日之内可以解决。“我个人更喜欢一个强有力的政治和财政联盟,至少在欧元区中的少数几个国家开始。但是我不知道会耗时多久。可以说,金融危机这个短期问题,在欧洲变成了一个长期问题。历史的一个教训是,如果零增长、零通胀,那么要削减巨大的公共债务是非常困难的。要知道,19世纪的英国花了一个世纪的时间用预算盈余来填平公共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皮凯蒂看来,欧洲应该向中国学习。“按照我目前所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的财富有30%到40%集中在国家手中,这使得政府有更多资本调整自己的战略,并且调控更为有效。”

在《21世纪资本论》中文版中,也有这样一段文字,论述中国平衡公共资本与私有资本的“特例”。“眼下在中国,公共资本似乎占国民资本的一半左右(据估算约占1/3-1/2)。如果公共资本能够保证更均等地分配资本所创造的财富及其赋予的经济权力,这样高的公共资本比例可以促进中国模式的构想——结构上更加平等、面对私人利益更加注重保护公共福利的模式。中国可能在21世纪初的现在最终找到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之间的良好妥协与平衡,实现真正的公私混合所有制经济,免于整个20世纪期间其他国家所经历的种种波折、朝令夕改和从众效应”。

中国需要更透明机制

尽管经济增长与趋同的速度令人惊叹,但皮凯蒂依旧非常坦诚地表示,“未来数十年里中国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会日趋突显。”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以往收入差距很小——不过这些数据不见得完全可靠。皮凯蒂指出,某些中国大学近来进行的调查显示国内财富不平等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据估算,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初中国财富不平等的程度与瑞典相当,到2010年则上升到了接近美国的水平,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目前谁也说不准,但至少足以肯定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不能继续置之不理。”皮凯蒂如此指出。

对于中国,皮凯蒂表示非常希望做深入的研究,甚至专门为中国出一本书。但他也坦言,“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在收入税、个人所得税方面还是缺乏一些相关的数据。如果我们要更好地衡量中国现在收入不平等的情况,我们肯定需要了解到更多个人所得税统计的情况。但我们在这方面的统计有一些困难。”

而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皮凯蒂还是献上了非常真诚的建议,“我认为,对于中国而言,随着未来的发展会需要更多的财务透明性,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经济发展环境更加健康。”

“我觉得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需要更多的透明机制,特别是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皮凯蒂强调,“中国政府现在花很大的功夫反腐败,这也非常重要,但远远不够,需要做更多的努力,我们需要更多的数据以及解决方案才能彻底应对这些不均衡的问题。与此同时也需要有税务以及投资回报率等相关数据方面的支持,才能找到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国,皮凯蒂一直认为它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国家。他认为,中国不需要照搬俄罗斯或者西方国家,但是必须要学到这些教训。

解药靠税制改革

全球蔓延的财富分配不均,是否有“解药”?皮凯蒂给出的答案是“有”。他开出的药方便是—税制改革。

皮凯蒂的税制改革政策建议是这样的:首先,通过税制改革实现二次分配,即让收入更高的人支付更高的税;其次,在收入和财富方面,在制度和管理上提供更透明合适的信息;最后,在具体的税收种类上强调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对财富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影响。

在《21世纪资本论》中,皮凯蒂也强调了这样一个结论——高额累进税是减少贫富差距的一个有效措施。

“贫富有点差距有益于刺激经济发展,但太大的差距就会产生社会问题。从历史来看,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贫富差距过于巨大,这样的差距是没有社会与经济的必要性,只会引起社会危机。这一差距由于战争、经济危机以及各国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高额累进税而有所减少。减少极小部分人的巨额财富不仅没有阻碍经济发展,反而由于刺激中产阶级的上升导致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当然,皮凯蒂也坦言,税制改革并不是想做就能很快做到的。对于整个社会而言,需要更加透明的信息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信息,是无法支持我们作出一个非常透明的决策的。”

而对于中国,皮凯蒂认为,中国可以通过对其他国家的观察,学习到自身今后应如何发展的宝贵经验。

“目前在中国实行的累进制个人所得税,其累进税率可以更高,尤其是针对最高收入的那一部分人。而财产累进税目前在中国并不存在,这里指的是遗产和继承所得。这样的税制应与经济的增长并肩齐行。如果没有收入和财产的累进税制,可能遭遇的首要难题就是社会财富缺乏信息透明度。”

皮凯蒂说,财富流通在中国正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拼爹”现象让很多中国年轻人备受打击。他认为,解决方法是征收遗产税。“美国、德国、英国都有遗产税,而且还不低,最高的甚至达到40%,但中国这一数字居然是零。我认为,对那些靠自己劳动致富的人应该少征税,而对通过继承而富有的人应该多征税,但在现今中国恰恰相反。所以在中国,没钱家庭的孩子很难加入到‘游戏当中。”

出于同样的考虑,皮凯蒂也主张,中国需要对房地产及金融资产(除去负债后的净额)征收年度税,增加资产的流动性。皮凯蒂认为,中国可以凭借强有力的中央统—领导体制和高层领导者的反腐和促进公益的决心贯彻累进税制。

“我认为中国已经足够大到能独立运行这项税制。美国的经济占世界经济的1/4,但它在落实政策时有相当的困难,我们还记得美国政府为让国会通过财政预算和税收政策所经历的周折。位于布鲁塞尔的欧盟身躯则更加笨重,就连打击瑞士的避税天堂,欧洲能采取的惟一措施也是美国发起的制裁。相比之下中国推行这种税制有很多优势:比如政治决策更加集中,原则上应该更容易协调。政府还能同时监控资产的流动,掌握社会财富的有用信息,并以此来制定合理的税率。”

(本刊编辑综合整理)

猜你喜欢
凯蒂资本论世纪
世纪赞歌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道德资本论的双重误读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1999,世纪大阅兵
凯蒂与星夜——凡·高作品之旅
凯蒂游伦敦
凯蒂游苏格兰
凯蒂的伦敦圣诞节
“疯狂老师”的新资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