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发展迅猛,办展数量和展览面积持续攀升。伴随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开馆运营,目前已有一批大型产业展会南下移师上海办展。作为同样是大型优质产业展会的管理者,请问上述变化,是基于什么样的战略目的,而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市场考量?
郑智:2014年10月19日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揭开神秘的面纱,举行了首场秀,引起业界的关注,是否预示着中国会展的战国时期已来临,还有待观察,但无疑会给中国会展格局乃至世界会展格局带来深刻影响。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翼、长江中上游四大超大会展群的形成已现端倪,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率先发力,引北展南移,外展中漂的现象也属正常。据本人观察,展会主办者选择展会举办地主要考虑五大要素:一是产业基础;二是市场辐射能力;三是交通信息环境优势;四是硬、软件、保障条件和服务水平;五是办展成本。当然还有一条就是展馆运营团队的营销能力。当下出现的 “北展南移”现象还会持续。
据分析,从战略上讲,长三角目前是全国乃至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人力、财力和智力资源丰厚,产业基础好,海陆空交通发达,信息快捷,市场辐射面广,新展馆条件好,容易扩容和做大。一些展会迁到上海属于战略布局的考虑,可以抢占先机。同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办展成本和利益的因素。商人都是逐利的,许多展会南移,营利考虑是一重大原因。当然也有一些展会因为扩容的需要而从广东移师上海,其内在原因还是发展与利润的考量。
当然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值得注意,那就是展馆营销。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组成了优秀的营销团队,游走于各展会国家和国内外办展机构,大力宣传。不象前些年我们各地政府投资的一些展馆,“老子天下第一”,“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坐等生意上门。上展中心吸引众多展会落户上海,营销策略与手段运用得当,值得称道。
记者:众所周知,会展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亦因此才影响深远。面对当前“北展南移”日益频繁的趋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三到五年内,这种变化将促成出中国会展业新格局的诞生。那么,会展主办方(行业协会)该如何善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开馆契机,以及面对挑战我们又将怎样进行展会品牌塑造与资本发展,并使会展产业名利双收呢?
郑智:中国的会展格局还在变。目前从展馆的体量来看,上展中心一家独大,办展环境优于其他地方,我认为,这是暂时的,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发展,竞争是必然的,不仅是国内的竞争,还有国际的竞争。老的会展城市和会展集聚区不会坐以待毙,上展中心开业带来的冲击波已经引起各地的重视。天津国展中心的落成与开业,会展环境的改善,依托强大的北方产业基础,竞争力将大幅提升。深圳新展馆的建设启用和新技术的发展,也会增强珠三角的展会吸引力,“大雁南北飞”将成为“新常态”,“孔雀东南飞”将会促成比翼齐飞、万马奔腾的新格局。当然一些不顾环境、不顾产业基础、不考虑市场需求而建的场馆被淘汰将成为现实。
窃以为,对目前出现的“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各会展城市应引起高度重视,当然,也不必惊慌失措。关键是要考虑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制订与城市规模体量、环境与产业相适应的会展发展战略;二是积极改善办展条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强城市营销和展馆营销;三是依托当地和周边产业,培育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全球一流的展会,做好示范;四是早播种,细呵护,加强与国际国内有办展条件的商、协会的合作,争取办一些新的展,同时吸引一些老的展到当地落户。“逐利”是所有商业行为的最大目标,价格的杠杆作用就看你如何运用。
我坚信,大雁南北飞,春秋各有时,格局变化是永远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