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韩国、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李勇 李大明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苏静 邢晓婧 ●柳玉鹏
“我们的国际信誉和影响力正受到威胁。”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17日给美国国会拉响警报,呼吁后者尽快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改革方案。金融危机后,IMF在2010年推出改革方案,承诺赋予中国等新兴国家更多话语权。然而4年多过去,改革方案仍被美国议员们当做办公桌上的摆设,始终无法通过。如今令美国政府格外焦急的直接原因是,英法德意等盟友不顾美国反对,纷纷决定加入中国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强调“改革有助于说服新兴国家继续坚守在美国领导的多边体系内”的同时,雅各布·卢对盟友加入亚投行提出批评。不过这次西方舆论并没有倒向美国一边,“小家子气”“短视而虚伪”……类似的奚落被欧洲分析人士回敬给华盛顿。最早提出“金砖国家”概念的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说,美国不再拒绝世界正在变化的现实,给中国一些空间,才是明智之举。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亚投行受到那么多国家欢迎,客观上促使美国加速IMF等西方主导的国际金融投资体系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带动美国思维变化”
17日在美国众议院一个听证会上,雅各布·卢发出“不批准IMF改革危及美国信誉”的警告。他说,美国政府正急切地寻求国会批准IMF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为了维护美国在IMF的领导地位,批准这些改革不可或缺,否则将有损美国的影响力和塑造国际规则的能力,“我们的国际信誉和影响力正受到威胁”。法新社称,卢强调,改革久拖不决正促使新兴国家创建他们自己的多边金融机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与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2014年宣布成立自己的开发银行,中国近来又发起成立亚投行。他说:“IMF改革有助于说服新兴国家继续坚守在美国帮助设计和领导的多边体系内。”
“卢批评欧洲支持中国主导的发展银行”,《华尔街日报》以此为题称,听证会上,卢对欧洲国家加入亚投行提出批评,质疑这一新机构的反腐标准,首次公开表达出美国及其多个跨大西洋盟友在此问题上日益加深的紧张。他说:“我们一直担心……它(亚投行)是否能够坚持国际金融机构发展的那些高标准,是否能保护工人的权益,是否保护环境,能否正确处理腐败问题?我希望在做出最后决定前,任何准备支持该机构的国家确保政府正在应对这些问题。”路透社报道卢表态的标题是“美国呼吁盟友加入亚投行前三思”。
美国的“心虚”不无道理。IMF董事会早在2010年12月就通过了份额和治理改革方案。法新社称,几年来,美国国会一直阻挠IMF改革措施生效。美国是唯一对IMF重大决定拥有否决权的成员国。这些改革将赋予中国等新兴国家更多权力。改革停滞已经引发中国和其他更能代表当前全球经济权力现状国家的愤怒。韩国纽西斯通讯社18日称,新兴国家对自己在国际金融机构中的地位早就非常不满。以中国为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在IMF的投票权还不到4%。
“亚投行插曲正迅速演变成华盛顿的重大外交失败。一大原因是华盛顿对亚投行采取的冠冕堂皇的立场显然是党同伐异和伪善之举,即使其最亲密的盟国也难以装糊涂。”香港《南华早报》18日称,美国一位前财政部官员曾表示:“我们高度重视世行及IMF距美国财政部仅几步之遥,我们在这些机构的高管对它们的重大行动拥有否决权,尽管美国只占15%左右的份额。”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雷德·贝格斯滕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说,美国一直敦促中国行使与其不断崛起的实力相一致的领导力、为支持发展和其他全球目标提供更多资源。而当中国朝这些方向前进,如同中国在亚投行所做的那样,美国却试图阻止中国,这是短视和虚伪的。考虑到另外一点就更是如此了:奥巴马政府4年来都未能说服国会通过相关立法以让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在IMF中发挥更大作用,尽管这已是其他所有国家的共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丁一凡1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美国国会很傲慢,什么事情都是美国优先,如果认为一个国际机构改革对美国没什么好处,它就不会通过。它认为它原来有控制权,改革可能使它失去这种控制权,虽然实际上也并没有。美国在IMF有超过17%的份额,而重大的决议必须要85%以上同意,其他再没有国家有15%以上份额,所以只有美国一家拥有否决权。
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主任何
茂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迟迟不通过,是因为IMF改革会给美国国内一些利益集团带来一些损害。而且美国两党政治体制总是互相唱反调。但IMF的改革是大势所趋。这些年来,新兴国家不断崛起,要求改革。尤其是亚投行的创立,得到不少西方国家的支持,对美国形成压力,让它认识到通过改革的紧迫性。“客观上,中国带动了国际组织的改革和美国思维的变化,带来一个双赢的结果。”
亚投行展现生命力
18日世界舆论还在消化英法德意等欧洲老牌国家“背叛美国”、宣布加入亚投行之际,韩国媒体又传出“韩国决定加入亚投行”的消息。韩国《文化日报》称,韩国政府已向美国转达将要加入亚投行的决定,现在剩下的就是何时宣布的问题。还有媒体援引韩国政府高层人士的话称,韩国已确定加入,准备乘坐加入亚投行的“末班车”。就这些报道,青瓦台经济首席秘书官18日会见记者时予以否认,表示不存在已经决定的说法。
不论结果如何,都无碍亚投行“深入人心”的大局。《金融时报》称,在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均表示希望成为亚投行创始国的同时,澳大利亚与韩国被认为可能加入其中。日本朝日电视台18日称,有日本政府高官表示,“德、法、意三国这样快加入,日本真是估计错误”。日本《每日新闻》称,随着欧洲主要国家相继表明加入,亚投行影响力上升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这对于担忧中国影响力扩大而呼吁西方各国不要参加的日美来说,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一些西方媒体将亚投行与“世界权力斗争”联系起来。《纽约时报》18日称,德法意宣布将效仿英国加入中国主导的机构让华盛顿受到最亲密盟友的强烈惩戒。这也引发对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建立的世界银行及IMF影响是否缩小的疑问。一名欧洲官员说:“这一直是权力斗争,我们已经离开1945年的世界。”报道称,过去10年,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达国家依然不肯放弃特权地位,中国在某些国际层面依然处于边缘。
对于这种说法,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亚投行与世行、IMF等是互补而不是竞争的关系,亚投行体现的不是组建新秩序,而是对现有秩序的提升和改进,不是推翻原有的架构和体系,而是完善原有不完善的地方,更好地服务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投资和金融需求。亚投行带有鲜明的包容性,不会采取对其他国家干预的方式来改进其经济状况的。
“这一倡议提出以来得到那么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这说明亚投行的生命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8日表示,设立亚投行的目标是为促进亚洲发展,造福亚洲人民。亚投行将秉持开放、包容的运营原则,博采众长,将有利于完善全球金融治理。
《环球时报》记者18日参加了英国新任驻华大使吴百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亚投行同样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针对亚投行会不会发展成其他银行的竞争对手的问题,吴百纳说:“希望不会。亚投行主要强调的是在亚太地区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英国认为这非常有必要,愿意分享这方面的经验。”
“为中国提供空间”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说在创始阶段加入亚投行将为英国和亚洲创造一个共同投资与发展的绝佳机会。他是对的,亚洲确实需要更多基础设施。众多国家迅速加入引发对新多极世界秩序的里程碑式的接受,以及愿意与之合作,而非反对,这正是原因所在。”香港《南华早报》18日刊发社论说,中国与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让维持过时的机制框架不太现实,越来越多的西方政府现在意识到这一点。这与政治智慧或做一个好盟友无关,而是事关发展与投资。
英国《经济学家》17日称,中国这一回合胜利了,获得了美国的欧洲盟友的支持,令美国看起来毫无效果地小家子气。中国已提议成立的不只是亚投行,还包括金砖开发银行,以及设立丝路基金来加强与中亚邻国的联系。这些都在回应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美国需要吸取什么教训?”日本《外交学者》18日称,亚投行的教训是清晰的:华盛顿不能期待其伙伴与其一味抵制中国的项目,尤其是当他们加入有利时。美国需要对中国主导的倡议做出更好的反应,而非带头抵制。
“为中国提供空间”,最早提出“金砖国家”概念的英国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17日在“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以此为题撰文说,美国国会到现在尚未批准2010年的IMF改革方案。事实上该方案已经过时,协议达成以来,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近乎翻了一番。中国10万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大于法国、德国和意大利总和。即使GDP增长率降至7%,今年也将增加大约7000亿美元。日本只有以14%的速度增长才能对世界产生这等影响。文章说,美国不再拒绝世界正在变化的现实将是明智之举,美国也终将不得不接受中国更大的全球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