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文
(内蒙古大学 艺术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0)
我国现正处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时期,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有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各行业需求,高校改革已刻不容缓。高校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 力、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有着重要影响。虽说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校教学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果,学校教学水平也明显提高,学校人才培养体制也得到一定的调整,但大数据化时代下社会日新月异的挑战和现代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日益需求,高等学校现有教学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资源优势理论(R-A理论)是一种反映竞争行为的理论,强调的是对市场和资源的利用。发散到高校改革层面上说,主要是强调高校在进行资源管理和运作的时候,应该了解学生的特长,利用好自身所拥有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学生群体中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并将其培养成素质高、综合能力强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全能型人才,从而提高高校在市场竞争中的综合水平,在高校教学资源竞争中占取优势,赢的学生市场。
高校的资源可以分为很多种,主要分为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的指的是以固定资产为主的能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服务的产品以及其他相关的有形资源;无形的资源一般是指没有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但却能在高校中有一定意义的资源。对高校来说,相比于有形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加广泛,涵盖了高校可以通过教学和管理方式得到的任何东西。高校的名气、教师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地理资源优势、校园风气和校园文化等都属于无形资源。不管是有形或无形的资源,它们统一体形成了高校的整体资源。
对高等教育而言,资源的定义十分广泛,除了高校的有形资产,还可能包括学校能以其他任何形式所拥有的无形资源。所以,师资人力、网络技术、财产、物质资源、信息、以及科技成果等方面的都有可能是高校的资源,对于一个高校来说,这些可利用的资源无疑都具有某种潜能,能为高校资源优势在高校改革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某个高校是否具有资源优势一般都是从竞争的角度和其他高校的对比而言的。这就是一种比较优势,对比之后的结果自然就是资源优势。
经过对高等教育机构所进行的一系列体制和发展方针的改革,我国的高校在培养人才的目标认识、课程模式、教学内容以及课程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上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
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促使高校在对人才培养目的的认知上有了明显的改变。刚开始,人才注重专业化教育,通常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从而忽视了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在学习时,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对学科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更多高校改变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认识。高等教育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个人能力和素质的教育,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大力提倡知识、能力、素质一体的全面发展理念。学校改变了对教育的认知,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慢慢的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也在发生变化:首先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其次人才培养应该向综合性发展,不走边缘性学科的教育道路。对于专业强度要求高的专业而言,向综合性的专业发展是现在需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最后还应该注重实践性人才的培养,和国外大学积极合作,走国际化教育之路。[1]
在课程设置上,传统教学模式不复存在,国内各大高校整合课程模式,专业课与选修课并行,创新学分制等一系列课程模式随之诞生。科学而灵活的将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的实际相结合。
大数据时代下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知识的更新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一些社会上的新兴岗位的出现,导致对此类新兴职业人才的需求。一部分学校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也随之兴起与不断发展。更新与改进高校教学内容便成为必然。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通过一系列改革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合。例如,将外语水平、计算机技术、经济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水平以及专业课素质等内容纳入了基础教学内容中。在专业领域上,整合学科知识,将许多学科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及时有效的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来,大部分学科内容能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变革同步。
教学方式是上也由教师口头讲述变为以自学为主导的案例式、讨论式、课件式等等多种方式教学。从以前的单一黑板粉笔教学变成了以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科技产品为载体的多种手段教学。
随着社会的日益革新和发展,人类进入大数据时代,随之而来的社会高度信息化也促使高新科学技术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新技术的增长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彻底有效的改革显得至关重要。
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彼此之间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2]高校教学改革对于这四大功能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教书育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但是必须与以上功能相协调,这样高校的教学才更有实践作用。
高校的改革已经不再只是高校本身遇到的问题,它与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体制、高考制度、我国教育体制、社会的人才培养甚至国家经济的发展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等教育是其中一环,但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2]
因此,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及提高国家软实力是现代高等教育所肩负的重任。除了对高校本身有着重要意义以外,利用高校资源对高校进行改革对国家和社会也有着很大的意义。
整合高校资源改革是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高校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快速提高现有校园资源的社会利用。帮助高校教学管理活动的有序进行,增强其针对性,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将因管理失误造成的资源浪费率降到最低。
我国的各种资源丰富,但是利用效率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通过高校资源优势的整合,高校教育对学生的培养认识,将我国的优势资源得以充分发掘和利用。国家信息资源是我国资源的一个重要分支,高校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将高校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优势体现出来,提高校园资源的利用率,能使我国的信息系统更加完备,使其成为是国家信息化建设中一个举足轻重的部分。
利用资源优势对高校进行改革,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会进一步促进教学系统的完善,充分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学成果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各方面需求。
利用好高校已有的资源优势,为社会培育所需的高新人才,越来越被社会各界的重视,成为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各高校应该合理分析本校的办学特色和擅长专业,对课程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调整,并制定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通过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的整合,课程设置的紧密化、公共课和专业课比例合理化、整体教学课程系统化的高校课程体系。高校应该设置适合学校发展的王牌专业和有特色的王牌课程,将课程内容和实践相结合,利用自身优势,将自身的课程体系变成一种和他校竞争的优势资源。
信息化社会是以现代高新科技产业为依托的,这也意味着高校有众多机会的同时,会遇到更多的风险和挑战。这样的形势下,不仅要求变革固定的知识传授方式和接受方式,也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3]
我国实现现代教育以来,教学和评定学生好坏的关键条件就是考试分数。这种“唯分数论”的教学思想之所以存在如此之久,主要是因为太过重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而忽视甚至无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重视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生素质,重视试卷成绩而轻视学生综合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上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进行理论教育的同时重视个人实践能力的培养。
越来越多的高校对现有的教学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学校的管理上,应该在适当保留老师面授课程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有效的学习。同时,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接触不同领域的知识,自由的选择上课教师和感兴趣的专业辅修课。此外,还应该根据不同的课程性质与特点,制定不同的考核办法。将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标准彻底清除。建立综合评定模式,将考试成绩和学习态度以及表现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判定。
老师是高校现有的重要教育资源,在高校教学中担当主要角色,高校的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计划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着重要影响。古籍《师说》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教师这个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由此可见,打造一支治学严谨、高素质、高水平的高校师资队伍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课题了。
首先,教师需要对自身进行重认识,充分了解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动力。高校只有加强对教师职业特殊使命和责任的认知,让教师感受职业成就,才能真正给予教师动力。
当然,建立适当激励机制的同时保证师资队伍的可持续发展也相当重要。高校应结合利用自身管理部门的资源,制定一个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教师评价内容进行充分调研,从工作和生活层面综合评析。当然也要对现有教职资源与高校生存的关系进行合理考量,并积累新的师资力量。为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还应加大师资再培训力度,重视整体构成,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带动和帮助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型。
当前,高校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授知识、教学育人,首先要认清知识传授的功能,然后再与高校科研相结合。因为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对未知领域的积极探索,其核心价值是要求不断创新。[4]
高校利用现有资源改革的或多或少会受到一些譬如物质、人力等各种客观条件的约束,因此,高校教学改革需要强有力的物质资源做后盾。在教学经费的投入上,应有所增加,努力实现与社会、高新科技接轨,大力创新教学方法,如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双语教学、建设功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开发升级校园局域网、开设相关的社会实践班等等方式,鼓励师生多使用多媒体等教学器材,通过不断创新教学,逐步加强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教育资金的投入能够完善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积极通过多种渠道为高校建设获取学校建设基金,如可以向相关政府单位或企业提出需求、资助及号召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校友进行筹集。
作为高校教育管理者,应合理分配和使用高校教育资源,必要时及时为教职人员添置合适的教学用具。从整个学校的资源管理角度上说,应促使教师、设备、资金等各种高校资源的合理循环利用,运用多种手段和措施不断改革创新,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水平。
综上所述,充分发挥高校资源的优势对高校教育的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将管理体制、课程设置、教师师资等多方面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好才能将高校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1]王雪珠.高校教学改革浅谈[J].科教导刊,2012,(2).
[2]裴世鑫.结合大学四大功能 推进高校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11,(3).
[3]王雪珠.高校教学改革浅谈[J].科教导刊,2012,(2).
[4]郭厚良.论科学研究创新[J].中国科学基金,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