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对孤独症儿童的干预与帮助

2015-03-19 21:44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自闭症儿童游戏

安 琪

(陕西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无国界、无地域、无种族限制的,是不用翻译便可直接交流情感并会产生共鸣的具有高度灵性的情感艺术.音乐属于全人类,同时更属于弱势群体.由于音乐的特殊性,它成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桥梁.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同样具有生活在社会上的权利,他们作为弱势群体中的最弱势,其权益保障状况会直接反映我国国家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以音乐为干预方式的教育在特殊儿童教育事业中又占有了及其重要的地位,有着特殊而神圣的使命.

就此,在笔者大四实习期间作为社会工作志愿者中的一员,加入法学院社会学系社工团队,对威海市天宇启智学校中选取的五名5-8岁的孤独症儿童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跟踪调查和研究.其中,笔者及两位同伴主要研究的方向是音乐对于他们的干预和帮助.

自闭症又叫做孤独症,是儿童早期一种广泛性脑发育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 Disorder,简称PDD),属于精神残疾,以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1].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长、老师等等各个方面的全力支持和配合.无奈于他们身后家长的操劳和辛勤,想到了一个孩子妈妈说过的话:“我的心都碎了”.此情此景,更加坚定了笔者及伙伴付出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们的信心.

1 研究过程

1.1 研究成员 6人

1.2 研究目的

探讨在音乐社会学的视野中,运用音乐游戏等手段是否能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造成良性影响.

1.3 研究对象

本次课题的研究对象是从威海市天宇启智学校中选取的五名5-8岁的轻度孤独症儿童.

1.4 研究根据

主要把达尔克罗兹、柯达伊、奥尔夫等人的音乐教育体系作为音乐干预手段基本分析和运用的根据.运用《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由KRUG于1978年编制.

1.5 研究设计

第一个方面,投放时要关注幼儿的实际操作,及时调整,保证趣味性。在进行益智区游戏材料投放时,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会赢得幼儿的喜欢,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幼儿在进行游戏时的状态,一旦出现幼儿失去对游戏材料兴致的情况,教师应该及时调整游戏材料,调整成幼儿感兴趣的模式。幼儿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容易分心,而益智游戏相对较为安静,如不能保证趣味性,很容易导致幼儿注意力的转移,难以保证幼儿较长时间进行游戏。因此,益智游戏材料的投放一定要内容丰富、生动、多样、新颖,这样才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的智力开发。

笔者课程实录如下:下午3:50开始上课,老师要求小朋友们小脚并拢、小手放腿上,开始报数,选取其中一名报数声音洪亮的小朋友起来挨个点名.接着听第一首歌曲《左手右手》,3分钟左右,边听边做动作,连续听了两遍.接着又听《捉泥鳅》等三首儿歌,2分钟左右听两遍,一边跟着老师做动作一边听.最后老师要小朋友们每人表演一个节目,他们唱了《我的好妈妈》、《好汉歌》、《新年好》等歌曲,表演结束后都报以热烈的掌声作为鼓励和表扬.最后要下课起立的时候,老师用先叫穿灰裤子的小朋友起立,再叫姓张的小朋友起立等方法用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4:20时集体大声数十个数下课.

在教学过程中,拿第一首、第二首歌为例,在唱《左手右手》时,播放了两遍,每一遍孩子们的反应是各不相同的,第一遍刚开始的时候小朋友们寻找声源,在老师的声音中跟着音乐动起来,有一个症状较轻的孩子可以很好的跟着老师做着关于举左手、举右手、两个小臂绕圈等动作,第二遍的时候有些孩子开始不耐烦,甚至有一个孩子开始哭闹.第二首歌《捉泥鳅》,整体感觉和第一首歌相同,第一遍时还有一些新鲜感,第二遍结束时有一个孩子突然跳出来哼唱,令我惊讶的是,无论是音调还是节奏,他都唱的非常准确,甚至完整的唱出了最后一句歌词.这是我没有料到的,在听音乐过程中他的眼神没有看过老师,只盯着远处的某一点或是一直在游离中,但他却能够非常准确的唱出最后一句.

根据小朋友一系列对于音乐的反应,经过和老师的多次探讨研究,采取“接受法”和“主动法”[2]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些以音乐作为干预手段进行音乐游戏式的教学,每周进行辅导3次,每次25-30分钟,连续做60天进行逐渐的观察研究分析.以两周作为一个周期,共计4个周期.第一个周期的干预方法是:开始上课时点名,弹奏开场歌,儿童聆听它的节奏并且尽可能的跟唱;让儿童自行创造和想象节奏,并用三角铁、沙锤等简单乐器体现出来.第二个周期的干预方法是:弹奏开场歌,跟唱;即兴的演奏旋律或者节奏,引导儿童创造想象,并运用简单音乐器具模仿.第三个周期的干预方法是:弹奏开场歌,跟唱;弹奏音乐故事,引导儿童演唱,并且做出与之相应的动作或表情.第四个周期的干预方法是:弹奏开场歌,跟唱并加入简单的舞蹈动作,加强儿童的身体协调性.

2 研究结果

2.1 从个别训练前和两个月后分别对以下七个方面来对比分析

在语言沟通能力上,个别训练前孩子会说简单的词,但不会主动说;两个月后有时候还会提出简单的问题,但是不愿意和老师以及家长以外的人交流.

目光交流方面,个别训练前孩子与人基本没有交流;不与人对视,即使有一些对视,目光也只会停留很短的一段时间,或是盯着一个地方看,或是呈现游离的状态;两个月后能够与老师在音乐的指令下对视至少10秒,有时候会用眼神加以简单的语言请求老师或家长帮助以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

在认知理解能力上,个别训练前孩子自己单独不能理解老师的话,沉静在自己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两个月后在音乐的背景下能理解简单的动作,在家长和老师的多次强调和提示下能做出机械刻板的动作.

在情绪行为能力方面,个别训练前孩子行为古怪、易躁,常在不满时推搡老师、家长,不能控制自己,我行我素,愿望没有达成时会大声哭闹;两个月后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安静;在音乐游戏的过程中的不良情绪较之前有所减少.

学习态度方面,个别训练前孩子不会主动学习;两个月后比较愿意在音乐中进行游戏,即使协调能力不好也愿意配合,但是前提是家长和老师耐心的、多次的强调和鼓励.

在听从指令能力上,个别训练前孩子除了挨打会哭闹、多次喊自己的名字会有反应外,其他的指令只能是在家长的协助和老师的多次强调下才能完成;两个月后较之前能够配合老师的指令,乐于和老师选择敲三角铁或是摇沙锤.

在身体协调能力方面,个别训练前孩子身体不协调;经过4个周期的音乐加之节奏和简单舞蹈动作的训练,身体协调能力有所提高.

2.2 《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包括57个项目,由KRUG于1978年编制)内容包括自闭症儿童的感觉、行为、情绪、语言、生活自理等5个因子[3].

干预前感觉39分,行为66分,情绪17分,语言25分,生活自理11分,总分158.

干预后感觉38分,行为59分,情绪10分,语言23分,生活自理11分,总分141.

以上是在对这五名儿童进行音乐干预的前后分别对他们的家长或长期辅导的老师那里做的简单的调查表,然后算出的平均值.分值越大说明负面情绪越多,从这些简单的得数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的变化是:通过为期8周四个周期的音乐干预下,这5名5-8岁的孤独症儿童在行为和情绪上的变化较其他方面是有积极的改变的.

3 讨论与分析

对拥有特殊才能的学龄前自闭症孩子来说,用音乐干预的方法,采取音乐游戏,寓教于乐的手段,确实对其有积极的影响和良性的帮助.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自闭症孩子的情绪极其的不稳定,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音乐,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在乐器的教育学习中,要淡化枯燥无味的基本训练,在稳定情绪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上课开始播放开场歌,用相同性质的音乐作为开场,就是为了通过音乐做桥梁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告诉他们要开始上课了.即兴演奏以及孩子们自己演奏打击乐器的阶段,这是教师通过音乐的特殊性与儿童进行的非语言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有的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并一直不断的重复着,在这个互动阶段,可以让孤独症的孩子们逐渐的发现与人沟通的乐趣,加强其与人交流的兴趣,并能够积极的参与到音乐的律动和节奏中来,让他们充分体会自我意识以及自我认同感,发展出他们对人的感情和理解力.

还有值得注意的是融合法,融合法主要包括:音乐治疗与其他技术手段想融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个别治疗与集体治疗相结合[4].在整个音乐干预的过程中,让家长参与进来,多进行与孩子的互动,在乐器打击练习与音乐故事中加入家长,一起和孩子探索音乐的奥秘和乐器的神奇,一起跳唱.结果发现,孤独症的孩子们在长期的有家长参与的音乐游戏的干预下,孩子们可以在家长的协助下玩更长时间的乐器,也会演唱更多的歌曲,更令人惊喜的是,孩子们明显的增加了与家长之间的眼神交流.

4 结论

孤独症的孩子普遍具有依赖性十分强、不能或很少主动与人沟通交流或是性格冷漠等缺陷,造成了他们脱离社会,不能融入社会中去,同时这些缺陷也会降低社会对他们的接受度.经过两个月孩子的音乐游戏干预,部分孩子已经可以看到稍微的变化,其中表现有不良情绪的减少、与人交流的频率增多、可以简单提出自己要求等.笔者在这里大胆地推测,只要我们正确的掌握他们的情绪,创造好的环境,多一些耐心和信心,长久的音乐干预可以作为干预手段之一让他们更好的恢复、更独立的加到入社会中来.

音乐对孤独症的研究必须依托于研究和干预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上,只有科学的评估手段才能检测出科学的有价值的分析研究结果.但是科学的评估手段有依托大量的实践和时间的检验,所以这是我们努力的一个大的方向.在孤独症孩子的治疗领域,医学界已经有了很多的研究,有关于临床的个案研究,也有采用医学知识治疗的文章,医学界有关于把音乐作为手段加入到孤独症孩子的治疗中,但是他们对音乐方面的了解毕竟还是相对薄弱的一项,所以笔者在这里呼吁音乐领域的研究者能积极的运用自己的知识加入到这一行列中,为孤独症的孩子们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最后,笔者再次呼吁全社会、学校和老师要充分的重视祖国的这些正在饱经风霜的花朵和他们辛劳的父母,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动起来了,才能帮助他们早日脱离苦海.

〔1〕周祝琴.自闭症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76-78.

〔2〕朱丽叶,阿尔文.自闭症儿童的音乐治疗[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21.

〔3〕陈美玉.音乐治疗理论应用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Timberlake,E.M.,Cutler,M.M.临床社会工作游戏治疗[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自闭症儿童游戏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